无条件积极关注在心理学中是什么?
4 十一月 2024
什么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在心理学中的含义?
22 五月 2018 作者 Courtney E. Ackerman, MA.
科学审稿人 Jo Nash, Ph.D.
作为治疗师、顾问、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帮助职业的人,我们如何最好地帮助我们的来访帮助自己?
作为父母、教师、教练和导师,我们如何鼓励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康、快乐且有积极自我价值感的人?
这些问题推动了无数研究和调查,以探究人格发展、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塑造有影响力的育儿策略。尽管仍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但心理学家至少已经定义了一种重要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的来访和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无条件积极关注。
这种态度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来访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并为他们的成功做好准备。继续阅读,了解什么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能为你的来访和孩子做些什么。
在你继续阅读之前,我们认为你可能会喜欢下载我们的三个免费积极心理学练习。这些基于科学研究的练习将探讨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方面,包括优势、价值观和自我同情,并为你提供工具来增强客户、学生或员工的幸福感。
本文包含
- 什么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定义
- 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心理学背景
- 咨询中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示例
- 在社会工作中使用无条件积极关注
- [以无条件积极关注进行育儿(+ 技巧)](#以无条件积极关注进行育儿(+ 技巧))
- 卡尔·罗杰斯关于使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书籍
- 关于无条件积极关注的9条引言
- 一条带回家的信息
- 常见问题
- 参考文献
什么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定义
那么,什么是无条件积极关注?
一个通用的定义是完全接受和爱的态度,无论针对自己还是他人。当你对某人有无条件积极关注时,无论他们做什么都不会给你理由停止看到他们是内在的人类和内在可爱的人。这并不意味着你接受他们所做的一切行为,而是意味着你接受的是比表面行为更深层次的东西(Rogers, 1951)。
在治疗中,这个概念大致相同,但目的更加具体:建立一种积极、信任的关系,让治疗师与来访之间建立联系。
这是客户中心疗法的一个定义特征(也是许多其他形式疗法的重要特征),在这种疗法中,治疗师会接受和支持来访,不论他们说什么或做什么(Rogers, 2001)。
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心理学背景
“客户中心治疗师渴望实现的那种关心是天真的关心,在这种关心下,治疗师接受来访者所说的一切,而不是在治疗师心中潜藏着一种怀疑,认为来访者可能实际上是不同的。这种态度不是治疗师的愚蠢;相反,这是一种最有可能建立信任的态度……”
卡尔·R·罗杰斯
无条件积极关注并不是指喜欢来访者或接受他们所做的一切;而是尊重来访者作为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类,并假设他们正在尽其所能。
持有这种态度可以鼓励来访者向治疗师更开放地分享他们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一个担心治疗师会对某些信息感到震惊、反感或评判的来访很可能不会透露任何他们觉得可能被认为是负面或不可接受的信息。
当然,这种重要信息的隐瞒会对治疗关系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来访寻求疗愈或康复的能力。
有人建议,治疗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可能是来访没有从父母或其他童年时期的重要成年人那里获得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替代品。
卡尔·罗杰斯认为,那些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或重要成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孩子更容易自卑,也更不可能达到个人发展的最大潜力(Rogers, 1959)。
治疗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可能会给来访提供一种接纳和爱,使他们没有在童年时期得到的接纳和爱,从而让他们感到安全、开放并能够通过某种“代理父母”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问题(Wilkins, 2000)。
卡尔·罗杰斯的理论
“与另一个人在一起的这种共情方式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你放下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以便不带偏见地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放弃自己;相反,这是一种复杂、要求高且强大但同时又微妙和温和的方式。”
卡尔·R·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描述无条件积极关注为:
“……关心来访者,但不是以占有或满足治疗师自身需求的方式……这意味着关心来访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Rogers, 1957)。
我们知道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什么,但你可能想知道这种态度是如何促进有效的治疗体验的。卡尔·罗杰斯有一个答案,这基于他所认为的人类固有的需求和本能。
罗杰斯认为我们都有两种本能的愿望和欲望,使得无条件积极关注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工具:
- 社会建设性行为的驱动力,即有效地与他人互动。
- 自我决定的需求,即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和责任(Joseph & Murphy, 2013)。
罗杰斯提出,当治疗师尊重来访者的自我决定需求,并采取态度认为来访者正在尽其所能使用他们现有的工具和资源时,来访更有可能让他们的社会建设性行为驱动力驱动他们的决定和行动。
咨询中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示例
无条件积极关注在治疗会谈中的最佳表现之一是来访分享了被认为在道德上错误或完全不可接受的想法、感受或行为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师可以通过询问来访的感受以及是什么驱动了这种想法或行为而不是关注来访的行为如何伤害他人或其非法或不道德的性质来展示无条件的接纳。
另一个例子是,当来访者与治疗师分享对自己有害或自伤的习惯或行为时,例如吸毒、酗酒、割伤或暴饮暴食。
治疗师不应该责备来访的行为或忽视其潜在的危害,而是应该帮助来访意识到这种行为是有害的,同时保证来访值得爱和自我关怀,并应享有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最后,无条件积极关注可以在治疗师的模范行为中体现出来。无条件接纳的治疗师会在来访犯错时向他们展示仍然被接纳和重视,即使他们犯了错误。
治疗师的积极关注作为一种榜样,引导来访接受自己,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如果治疗师可以在来访做什么时仍然接纳他们,那么他们也可以在完全接纳自己时做到这一点。
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力量 - 自我接纳的力量
在社会工作中使用无条件积极关注
不出所料,这一概念可以在许多领域之外应用。例如,它可以在社会工作中产生积极影响。它的运作方式与治疗有很多共同之处,因为社会工作与治疗和咨询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社会工作者通常会与更多的人互动,并在涉及更广泛、更基于关系的问题的背景下互动,例如家庭、夫妻之间的挣扎以及其他关系问题。
社会工作者经常与处于生活低谷的来访打交道。来访者常常对自己(或他人)有强烈的负面看法。甚至更常见的是,来访者往往来自与社会工作者截然不同文化和经历背景。
这种多样化的来访群体使得无条件积极关注成为社会工作的关键要素。
社会工作者在拥抱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接纳时,可以提高他们与来访者建立联系的能力,并增强他们帮助来访者的能力。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己的观点、价值观和信念强加于来访者,而是应该以无条件积极关注为指导,引导他们“与来访者站在同一立场”,鼓励他们遵循与自己的观点、价值观和信念一致的道路。
就像治疗师一样,社会工作者不需要接受和批准来访者的所有行为;相反,他们应该专注于接受来访者是一个拥有自由意志和独特需求和愿望的自主个体。
一位接受这一点的社会工作者会发现,他的来访者更愿意进行讨论,并更倾向于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相信积极的变化是可能的,并承诺做出这样的改变。
以无条件积极关注进行育儿(+ 技巧)
“我们一直说,每个在这里的孩子都会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因为他们都应得到这种待遇。这是为了培养健康的、有爱心的依恋关系……这是学会发展关系,很多孩子以前从未这样做过。”
丹·加拉格尔
“在这个充满消极的世界中养育积极的孩子的最佳方法是拥有积极的父母,他们无条件地爱孩子,作为优秀的榜样。”
吉格·泽基尔
与在治疗和社会工作中一样,以无条件积极关注进行育儿并不意味着你接受并认可孩子的所有行为(Rogers, 1946)。
这种态度并非赋予孩子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接纳,并促进自我价值感和自信的发展(Rogers, 1946)。
根据卡尔·罗杰斯(1951年)的说法,对孩子展示无条件积极关注有助于他们满足两个基本需求:体验他人的积极关注和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爱你的孩子,无论他们是谁,意味着不要在他们做了你不赞成的事情时撤回或限制你的爱和接纳;这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传达的信息是只有当他们做“正确”的事情时才会被爱和接纳。
鉴于这种有条件的接纳,他们可能会成长为做出所有“正确”的选择,但他们的发展潜力可能永远不会达到最大化。
当你对孩子采取无条件积极的态度时,你会让他们自由尝试新事物、犯错误和表现得随意。
他们无疑会做出一些导致负面后果的决定,但只有那些自由地塑造自己的道路并真诚地从中学习错误的人才有可能发展出健康的自我价值感并达到自我实现(人类主义心理学家如罗杰斯所称的最高发展阶段;马斯洛,1943)。
现在你已经知道为什么考虑将无条件积极关注应用于抚养孩子是重要的,你可能想知道如何应用。以下列出的四种技巧可以帮助你入门。
修改你的言语
不出所料,展示无条件积极关注给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言语表达。当你的孩子让你失望或让你生气时,很难保持无条件的积极和接纳,但这正是最重要的时候!
你可能会有冲动去责骂你的孩子。虽然这不一定是有害的,但你应该确保任何批评都伴随着你对他们的爱和接纳不会因他们的行为而改变的保证。
例如,与其说“你的行为令人尴尬且不可接受”,你可以说“我爱你,永远都会这样,但我对你行为的失望”。
这在理论上是一个简单的改变——尽管实际执行起来可能更困难——但它可以对你的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和她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免费个性化资源 - 参加测验
关注感受
当你的孩子来找你坦白(或被抓到做坏事)时,这是一个练习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好机会。
默认反应可能是生气、责备他做了错事,并对他进行纪律处分或纠正。
虽然纪律和纠正未必有害,但生气和责备他可能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一个衡量选项、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并保持积极自我价值感的孩子。
与其屈服于责备和关注他们所做错事的冲动,不如试着关注他们的感受。如果孩子来找你坦白或请求建议,这种方法尤其有效。问他对自己行为的感受,并尝试引导他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而不是为了你的原因。
培养你自己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
要培养对孩子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态度,试着提醒自己一些简单的真理。你可以把这些说法作为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咒语或肯定语的变体重复:
- “我的孩子的价值是不可谈判的,不需要去赚取。”
- “我对我的孩子没有任何条件的认同,尽管我可能不认同他们做的所有选择。”
- “我允许我的孩子犯错误,并相信他们可以从错误中学到东西。”
- “我相信我的孩子有能力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
- “我在这里是为了帮助、理解和提供指导——而不是批评。”(McMahon, 2013)
对教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根据公共广播系统提供的指导(尽管适用于父母),教师可以实施无条件积极关注并鼓励儿童自我价值感和自尊的发展。
根据PBS,主要因素包括:
- 给予孩子对其成功和成就的真实认可。
- 提供具体的(而非过于笼统的)表扬,以肯定他们的良好决策和行动。
- 尊重孩子,给予他们选择权,遵守他们的决定,并解释我们自己决策的理由。
- 帮助他们获得能力,通过鼓励他们独立和提供多样化的机会来挑战和取得成功。
卡尔·罗杰斯关于使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书籍
幸运的是,卡尔·罗杰斯不仅是一位开创性的思想家和心理学家,而且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如果你想直接从源头学习无条件积极关注,不必深入学术期刊。
以下是罗杰斯撰写的几本书籍,描述了他的治疗观、个人发展观以及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强大作用。
这些书籍包括:
- 《来访者中心治疗:当前实践、意义和理论》 由卡尔·R·罗杰斯著(亚马逊链接)
- 《来访者中心治疗的重要方面》(心理学经典丛书第2卷) 由卡尔·R·罗杰斯和大卫·韦伯著(亚马逊链接)
- 《咨询与心理治疗》 由卡尔·R·罗杰斯著(亚马逊链接)
- 《成为一个人》 由卡尔·R·罗杰斯著(亚马逊链接)
- 《成为一个人:心理治疗的治疗师观点》 由卡尔·R·罗杰斯和彼得·D·克雷默著(亚马逊链接)
- 《成为一个人的力量:个人力量的革命性影响》 由卡尔·R·罗杰斯著(亚马逊链接)
- 《主动倾听》 由卡尔·R·罗杰斯和理查德·埃文斯·法尔森著(亚马逊链接)
如果你是一个狂热的读者,这些书籍还不足以满足你对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学习,这里有一些额外的书籍,由其他作者撰写:
- 《人本主义方法的跨学科应用》 由杰弗里·H·D·科尔尼乌斯-怀特、雷纳特·莫特施尼格-皮特里克和迈克尔·卢克斯著(亚马逊链接)
- 《无条件积极关注》(罗杰斯治疗条件进化理论与实践) 由杰罗尔德·博扎特和保罗·威尔金斯著(亚马逊链接)
- 《卡尔·罗杰斯读本》 由卡尔·R·罗杰斯编,霍华德·基尔申鲍姆和瓦莱丽·兰特·亨德森编辑(亚马逊链接)
9 条关于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引言
显然,无条件积极关注不仅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其他帮助职业和育儿中的重要概念。
如果你需要一点提醒来培养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或者需要激励和灵感来拥抱这种态度,请参考以下引言:
“我不是完美的……但我足够好。”
卡尔·R·罗杰斯
“你能给予别人的最大的礼物就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布赖恩·特雷西
“在我早期的职业生涯中,我问的问题是:我怎么能治疗、治愈或改变这个人?现在我会重新表述这个问题:我怎么能提供一种关系,让这个人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来实现自己的个人成长?”
卡尔·R·罗杰斯
“当一个人被深深地爱着时,他不需要理由。”
保罗·科埃略
“当我看到有人真正被深深听到时,他的眼睛会湿润。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他在哭泣,因为他感到喜悦。仿佛他在说,‘感谢上帝,有人听到了我。有人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
卡尔·R·罗杰斯
“当其他人感到痛苦、困惑、烦恼、焦虑、疏远、恐惧;或者当他或她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对自己的身份感到不确定时,理解就变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境下,深度的理解是,我认为,给予另一个人最珍贵的礼物。”
卡尔·R·罗杰斯
“我不需要你拯救我。我只需要你站在我身边,当我拯救自己时。”
苏什·辛格
“人们只是像日落一样奇妙,只要你让他们如此。当我看着日落时,我没有发现自己在说,‘右边角落的橙色稍微软一点。’我不试图控制日落。我只是带着敬畏地看着它展开。”
卡尔·R·罗杰斯
“你不需要有人来完成你。你只需要有人完全地接受你。”
《长发公主》电影中的拉普努塞尔
一条带回家的信息
这篇文章定义了无条件积极关注,区分了它与完全接受所有行为(这是任何治疗师或家长都应该理解的关键真理!),并描述了如何实施。
正如你所希望的,我希望你从这篇文章中有所收获,并希望你获得了一个有价值的新的见解:接受自己和他人并不意味着你放弃了寻求完美、改善或追求积极变化的权利,而是实际上这些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说,“有趣的悖论是,当我完全接受自己时,我才能改变。”通过学习无条件积极关注,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自我,也适用于他人。当我们接受自己时,我们赋予自己改变的权利。当我们接受他人时,我们赋予他们接受自己的权利。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观点。这给了我重新的动力,去接受、善良和慈悲地对待他人。当我们看到并接受他人本来的样子时,我们无法不增加世界上的理解和温暖。我很荣幸如果我能加入你,承诺对每一个遇到的人都展现出无条件积极关注。
我相信我有时会失败,但没关系。我们知道我们不应该追求完美;相反,我们应该追求传播接纳、理解和爱。
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想法。你认为这种技术对于成功的亲密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吗?如果是这样,它是否对所有类型的亲密关系都至关重要,还是只对治疗师/来访和帮助专业人士/客户的亲密关系至关重要?让我们在评论区讨论吧!
谢谢阅读!
希望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个免费积极心理学练习。
常见问题
什么是无条件积极关注?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由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不带判断或条件的情况下接受和珍视某人。在治疗环境中,这意味着向来访者提供接纳和共情,鼓励他们在不受排斥或批评的情况下探索和成长。
无条件积极关注有什么问题?
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主要挑战在于个人难以在不带个人偏见或未解决的情感反应的情况下提供接纳。在治疗中,这可能阻碍建立信任关系,使得来访者难以感到安全并敞开心扉分享他们的经历。
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最佳示例是什么?
当治疗师以全然接纳和共情的态度倾听来访者,而不对其选择或感受进行评判时,这就是最佳示例。这种做法帮助来访者感到被珍视和理解,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接纳的积极环境。
参考文献
- Joseph, S., & Murphy, D. (2013). 人本主义理论遇到主流心理学:架起桥梁并展望未来。载于J. H. D. Cornelius-White, R. Motschnig-Pitrik., & M. Lux 编,《人本主义方法的跨学科手册:研究与理论》(第213-226页)。纽约,NY:Springer。https://doi.org/10.1007/978-1-4614-7141-7_15
- 马斯洛, A. H. (1943). 人类动机理论。《心理学评论》,50(1),370-396。
- McMahon, B. (2013). 无条件积极关注在育儿中的应用。《成人、家庭和儿童咨询》。检索自http://www.barbaramcmahon.org/blog/2013/02/16/Unconditional-Positive-Regard-in-Parenting.aspx
- 罗杰斯, C. R. (1946). 来访者中心治疗的重要方面。《美国心理学家》,1(10),415-422。https://doi.org/10.1037/h0060866
- 罗杰斯, C. (1951). 《来访者中心疗法:当前实践、意义和理论》。伦敦,英国:Constable。
- 罗杰斯, C. R. (1957). 治疗中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咨询心理学杂志》,21,95-103。https://doi.org/10.1037/h0045357
- 罗杰斯, C. R. (1959). 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载于S. Koch 编,《心理学:一门研究的科学,人格和社交背景的研究》(第3卷,第373-375页)。纽约,NY:McGraw-Hill。
- 罗杰斯, C. R. (2001). 来访者中心/人本中心方法治疗。《心理学问题》,2,48-58。
- 威尔金斯, P. (2000). 无条件积极关注再思考。《英国咨询与辅导杂志》,28(1),23-36。https://doi.org/10.1080/030698800109592
博客文章
相关文章
[
乐观与心态
如何转变匮乏心态的8个策略
15 七月 2024
0
30 八月 2024
匮乏心态,也称为贫穷心态,正被快速认识为对心理健康和福祉的挑战。作者和TED演讲者都在……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scarcity-mindset/)
[
乐观与心态
如何放手及这对幸福感为何如此重要
13 三月 2024
0
12 九月 2024
放手的艺术有着古老的亚洲根源。特别是在道教和佛教中,放手涉及到非附着——即释放我们对欲望的束缚……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how-to-let-go/)
[
乐观与心态
显化的科学有效性:如何支持客户
15 一月 2024
0
2 十月 2024
“显化”是自助和成功行业的一大趋势。由于许多人积极尝试实践显化策略,因此对于……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manifesting/)
类别
按类别阅读其他文章
- 身体与大脑 (53)
- 辅导与应用 (40)
- 同情 (24)
- 咨询 (41)
- 情商 (23)
- 感恩 (19)
- 悲伤与哀悼 (19)
- 幸福与SWB (40)
- 意义与价值观 (27)
- 冥想 (17)
- 正念 (41)
- 动机与目标 (42)
- 乐观与心态 (30)
- 积极认知行为疗法 (29)
- 积极沟通 (24)
- 积极教育 (38)
- 积极情绪 (33)
- 积极领导力 (17)
- 积极育儿 (14)
- 积极心理学 (22)
- 积极职场 (35)
- 生产力 (17)
- 人际关系 (47)
- 复原力与应对 (40)
- 自我意识 (22)
- 自尊 (38)
- 优势与美德 (31)
- 压力与倦怠预防 (34)
- 理论与书籍 (44)
- 治疗练习 (39)
- 疗法类型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