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在儿童相关压力情境下的双人应对:系统回顾
配偶在儿童相关压力情境下的双人应对:系统回顾
2024年9月13日
双人应对指的是两个紧密联系的人(一个双人组)在处理影响他们双方的压力情境时如何互动和互相支持。
这是一个动态、交互的过程,涉及应对行为、思维过程、沟通方式和其他机制,这些都在双人框架内展开。
支持性双人应对:
- 一个伴侣直接帮助另一个伴侣应对压力源,通过情感或实际支持。
- 例如,提供建议、共情、安慰、承担家务等,以减轻受压伴侣的负担。
- 这对支持提供者也有次要的好处,因为伴侣的福祉会影响他们自己的福祉。
共同双人应对:
- 两个伴侣都处于压力之下,并共同努力共同应对。
- 可能包括一起解决问题、共同寻求信息、情感分享或一起放松等。
- 帮助他们应对共享的压力源,如关系冲突、经济问题、孩子生病等。
委托双人应对:
- 一个伴侣从受压伴侣那里接管责任,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 例如,如果一个伴侣因工作过度而感到压力,另一个伴侣可能会主动承担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职责。
- 与支持性应对不同,这种支持是预先提供的,而不是仅仅作为对伴侣压力沟通的反应。
关键在于两个伴侣都参与应对过程——无论是对称地共同努力还是一个支持另一个。这种相互应对不仅有助于管理压力源,还能通过培养信任、承诺和“我们”的感觉来加强关系。
Roth, M., Weitkamp, K., Landolt, S. A., & Bodenmann, G. (2024). 配偶在儿童相关压力情境下的双人应对:过去三十年的系统回顾。夫妻与家庭心理学:研究与实践, 13(3), 202–223. https://doi.org/10.1037/cfp0000237
关键要点
- 回顾确定了六个主要的儿童相关压力源领域:怀孕/过渡到为人父母、育儿、儿童心理健康、儿童残疾、儿童慢性病和儿童死亡。
- 采用“我们视角”并参与共同双人应对对不同类型的儿童相关压力源中的夫妻特别有益。
- 积极形式的双人应对与更好的关系功能、个人福祉和儿童适应有关,而消极的双人应对则有负面影响。
- 双人应对对于帮助夫妻应对重大儿童相关压力源(如孩子生病或残疾)尤为重要。
- 缺乏关于日常育儿压力源的双人应对研究,这些压力源可能随着时间的积累影响关系。
- 尽管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儿童适应有益,但很少有研究考察父母双人应对对儿童结果的影响。
- 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西方国家的异性恋夫妻上,限制了其对多样家庭结构和文化背景的普遍性。
- 像夫妻应对增强训练这样的干预措施显示了改善父母和儿童结果的潜力。
- 该领域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对多样化家庭和文化的研究所及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双人应对研究。
- 了解夫妻如何共同应对儿童相关压力对夫妻/家庭干预和儿童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理由
双人应对(DC),即夫妻如何共同应对压力,在帮助夫妻管理儿童相关压力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与更好的个体、关系和儿童结果相关。
在儿童相关压力源的背景下,双人应对指的是父母如何共同努力应对与怀孕、育儿、儿童健康问题和其他育儿需求相关的挑战。
本系统回顾旨在综合和整合过去三十年中面临儿童相关压力源的夫妻双人应对(DC)的研究。进行此回顾的理由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 儿童相关压力源是夫妻最常见的压力源之一(Nelson et al., 2014; Papp et al., 2009)。了解夫妻如何在这个背景下共同应对对于支持家庭功能和福祉至关重要。
- 虽然以前的回顾研究已经考察了其他情境下的双人应对(如慢性病,Weitkamp et al., 2021),但尚未专门针对双人应对和儿童相关压力源进行系统的综合。
- 双人应对的系统交易模型(STM)(Bodenmann, 1995)认为,夫妻如何共同应对影响个体和关系的结果。本回顾旨在检验该模型在儿童相关压力源中的适用性。
- 家庭系统理论(Minuchin, 1985)强调家庭子系统的相互依赖性。考察亲子子系统中的双人应对可以提供对其如何影响儿童和家庭结果的见解。
- 最近的研究强调了双人应对干预措施改善夫妻和家庭结果的潜力(Bodenmann & Shantinath, 2004)。综合关于双人应对和儿童相关压力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开发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 随着家庭结构和育儿规范的演变,评估不同夫妻如何应对儿童相关挑战的当前知识状态非常重要。
通过整合定量、定性和混合方法研究,本回顾旨在提供该领域的全面概述,并识别未来研究的关键空白。
这一综合研究提供了超出以往关注其他压力源或情境的回顾的新知识。
方法
作者按照2020年版《系统回顾和元分析报告指南》(PRISMA)进行了系统回顾(Page et al., 2021)。该回顾未注册,也未准备发表协议。
搜索策略和术语:
文献搜索于2021年3月24日使用三个电子数据库进行:PsycINFO、Psyndex和Medline。使用的搜索术语包括:“双人应对”、“共同体应对”、“夫妻应对”、“合作应对”或“关系导向应对”。没有为儿童相关压力源指定额外的搜索术语,以捕捉广泛的相关主题。
研究纳入标准:
- 专注于浪漫关系中的父母/未来父母的双人应对
- 夫妻面临儿童相关压力源
- 发表于1990年至2020年间
- 报告实证数据的定量、定性或混合方法研究
- 用英语或德语发表
- 经同行评审的文章、书籍章节或论文
研究排除标准:
- 专注于非浪漫双人关系(如护理人员-患者)
- 仅考察个体应对或配偶支持而不涉及双人应对
- 未报告实证数据
初始搜索确定了5,600个来源。去除重复项后,剩余4,583项研究用于筛选。经过标题和摘要筛选,最终评估了1,082篇全文文章的资格。最终回顾包括55篇基于47个不同数据集的出版物。
叙事综合方法:
由于纳入研究的异质性,采用了叙事综合方法而非元分析。作者遵循了三个阶段的叙事综合:1)初步综合,2)探索研究内部和之间的关系,3)通过质量评估来评估发现的稳健性。
质量评估使用了改编版本的《NIH观察队列和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估工具》、《NIH对照干预研究质量评估工具》以及定性研究的《批判性评估技能计划(CASP)》清单。如果研究满足至少80%的质量标准,则被评为“良好”。
结果
总体而言,结果强调了在不同类型的与孩子相关的压力源中,双元应对(DC)对个体和关系功能的重要性。采用“我们视角”并参与共同的DC被确定为特别有益的方法。
综述确定了六个主要的与孩子相关的压力源领域,这些领域与DC有关:
怀孕和过渡到为人父母(17项研究)
- 过渡到为人父母过程中,DC普遍下降
- 更好的DC与更高的生活质量及婚姻适应相关
- 关于DC与抑郁症状之间关联的研究结果不一
- DC的公平性很重要,过度受益和不足受益都与更多的抑郁症状相关
育儿(8项研究)
- DC与关系功能和共同育儿呈正相关
- 较高水平的积极DC与更好的儿童适应(较少的内化/外化问题,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相关
- 提高DC的干预措施显示出改善结果的潜力
儿童心理健康(12项研究)
- 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的父母报告的压力更高,DC较不理想
- 支持性的DC与更高的关系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相关
- 关于DC是否介导了育儿压力和关系结果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
儿童残疾(4项研究)
- 残疾儿童的父母报告的压力更高,但积极的DC水平也较高
- 伴侣的问题聚焦和情感聚焦的DC介导了压力与婚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儿童慢性躯体疾病(8项研究)
- 识别出不同的DC模式,从回避到积极协商
- 更高的支持性和共同的DC与较低的父母抑郁/焦虑相关
- DC与更好的婚姻适应和性适应相关
儿童死亡(6项研究)
- 夫妻通常将失去孩子视为一种共同的经历,这使他们更加亲近
- DC帮助夫妻个人和共同地处理悲伤
- 压力沟通和共同的DC与孩子死亡后夫妻调整得更好相关
见解
这项系统综述提供了关于双元应对(DC)在帮助夫妻应对与孩子相关的压力源中的作用的几个关键见解:
- 在各种类型的与孩子相关的压力源中,DC与更好的个体、关系和儿童结果一致相关。这支持了DC的系统交易模型在育儿背景下的更广泛适用性。
- 采用“我们视角”并参与共同的DC似乎特别有益。这与在其他背景下(例如,慢性病)进行的DC研究相一致,并强调了夫妻将与孩子相关的挑战视为共同经历的重要性。
- 综述突显了在日常育儿压力源背景下研究DC的缺乏。尽管像孩子疾病这样的重大压力源已经得到了充分研究,但仍需要更多工作来理解夫妻如何应对较小但长期的育儿需求。
- 尽管家庭子系统之间存在理论联系,但很少有研究考察了父母DC对儿童结果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DC对儿童适应的好处值得进一步调查。
- 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西方国家的异性恋夫妻上,限制了其普适性。需要更多样化的样本以了解不同文化中DC过程的变化。
- 提高DC的干预措施显示出改善父母和儿童结果的潜力。这表明将DC技能培训整合到育儿和家庭支持项目中的可能性。
这些发现扩展了之前的DC研究,证明了其在应对与孩子相关的压力源方面的具体相关性。它们还突显了重要的研究空白,例如需要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多样化的家庭结构中考察DC。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受益:
- 纵向研究跟踪从怀孕到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DC及其结果
- 考察同性父母、单亲父母和文化多元家庭中的DC
- 研究父母DC与儿童应对/适应之间的双向影响
- 开发和测试针对特定与孩子相关的压力源的定制DC干预措施
优势
该研究具有多个方法论优势:
- 使用多个数据库并包括灰色文献的全面搜索策略
- 每个阶段都有双重检查的严格筛选过程
- 包括定量、定性和混合方法研究,以进行全面综合
- 使用已建立的质量评估工具评估纳入的研究
- 叙事综合方法允许整合不同的研究设计和结果
- 按照与孩子相关的压力源类型清晰组织结果
- 考虑了DC的积极和消极形式
- 考察了DC与个体、夫妻和儿童结果的关系
- 遵循PRISMA指南进行系统综述
- 包括跨越三个十年的研究,以捕捉随时间的趋势
局限性
- 文化多样性有限,大多数研究来自西方国家
- 缺乏关于同性恋夫妻或多样化家庭结构的研究
- 各研究中DC测量和结果的异质性,排除了元分析的可能性
- 可能存在偏向显著结果的发表偏倚
- 许多纳入的研究依赖自报告测量
- 各研究中DC的定义和操作化各不相同
- 纵向研究有限,尤其是在不同儿童发展阶段的研究
- 仅纳入英语和德语出版物可能导致语言偏倚
- 缺乏某些类型与孩子相关的压力源的研究(例如,学校过渡、青少年问题)
- 对可能影响DC过程的调节因素或情境因素的考察有限
这些局限性突显了需要在与孩子相关的压力背景下进行更多样化和纵向的DC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旨在包括代表性不足的人群,并考察整个育儿体验范围内的DC。
临床意义
本综述的结果对研究、实践和政策有若干重要影响:
- 临床实践:夫妻和家庭治疗师在与面临与孩子相关压力源的父母工作时,应考虑评估和针对DC技能。增强积极形式的DC并减少消极DC可以改善关系和儿童结果。
- 育儿干预:将DC技能培训整合到现有的育儿项目中可以提高其有效性。这可能特别有利于过渡到为人父母或面临重大与孩子相关挑战的夫妻。
- 儿童心理健康:鉴于父母DC与儿童适应之间的联系,提高父母的DC技能可以作为解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补充手段。
- 儿科医疗保健:与患有慢性疾病或残疾的儿童的家庭合作的医疗保健提供者应意识到父母DC的重要性,并根据需要转介夫妻接受关系支持。
- 哀伤辅导:对于经历孩子死亡的夫妻,促进共同的哀伤体验并增强共同DC的干预措施可能特别有帮助。
- 预防项目:针对夫妻关系的普遍预防项目可以从整合DC技能培训中受益,鉴于其对父母和儿童的潜在保护作用。
- 政策:认识到DC对家庭功能的重要性可以为支持关系教育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的政策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Roth, M., Weitkamp, K., Landolt, S. A., & Bodenmann, G. (2024). 夫妻在与子女相关的压力情境下的双元应对:跨越三个十年的系统回顾。夫妻与家庭心理学:研究与实践, 13(3), 202–223. [https://doi.org/10.1037/cfp0000237](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 https://doi.org/10.1037/cfp0000237)
其他参考文献
Roth, M., Weitkamp, K., Landolt, S. A., & Bodenmann, G. (2024). 夫妻在与子女相关的压力情境下的双元应对:跨越三个十年的系统回顾。夫妻与家庭心理学:研究与实践, 13(3), 202–223. [https://doi.org/10.1037/cfp0000237](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 https://doi.org/10.1037/cfp0000237)
Bodenmann, G. (1995). 夫妻压力与应对的系统-交易性概念化。瑞士心理学杂志, 54(1), 34-49.
Bodenmann, G., & Shantinath, S. D. (2004). 夫妻应对增强训练(CCET):基于压力与应对的婚姻困扰预防新方法。家庭关系, 53(5), 477-484.
Minuchin, P. (1985). 家庭与个人发展:家庭治疗领域的挑战。儿童发展, 56(2), 289-302.
Nelson, S. K., Kushlev, K., & Lyubomirsky, S. (2014). 育儿的苦与乐:何时、为何以及如何育儿与幸福感相关?心理学通报, 140(3), 846-895.
Page, M. J., McKenzie, J. E., Bossuyt, P. M., Boutron, I., Hoffmann, T. C., Mulrow, C. D., … & Moher, D. (2021). PRISMA 2020声明:报告系统回顾的更新指南。英国医学杂志, 372, n71.
Papp, L. M., Cummings, E. M., & Goeke-Morey, M. C. (2009). 富贵贫贱:金钱作为家庭中婚姻冲突的话题。家庭关系, 58(1), 91-103.
Weitkamp, K., Feger, F., Landolt, S. A., Roth, M., & Bodenmann, G. (2021). 面对慢性躯体疾病的夫妻双元应对:系统回顾。心理学前沿, 12, 722740.
持续学习
苏格拉底式问题,供大学课堂讨论本文:
- 在非西方文化或非传统家庭结构中,关于与子女相关的压力的双元应对的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何不同?
-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推广特定形式的双元应对时,可能涉及哪些伦理考虑?
- 随着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双元应对的作用可能会如何变化?
- 提高父母的双元应对技能如何影响孩子的应对能力的发展?
- 经济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夫妻在面对与子女相关的压力时参与积极双元应对的能力?
- 强调“我们视角”在应对与子女相关的压力时,可能存在哪些风险或弊端?
- 双元应对的研究成果如何指导与育儿假、托儿支持或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保健相关的政策制定?
- 技术如何被利用来支持夫妻在管理与子女相关的压力时的双元应对努力?
- 对于单亲家长或其他非传统家庭结构,双元应对的概念需要如何调整或重新概念化?
- 这些研究发现对夫妻关系教育和婚前咨询有何启示?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