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各个面向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正念的各个面向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

正念是指有意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同时承认并接受思想、感受和感觉,而不进行评判。

这种技能与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多种好处相关,包括减少压力、焦虑和抑郁;改善情绪调节;增强认知功能;以及提高整体幸福感。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正念可以支持社会情感发展和学业表现。对于成年人,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关系满意度。

在老年人中,正念实践可能有助于维持认知功能并促进成功老龄化。

因此,正念已成为促进所有生命阶段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宝贵工具。

一位老人在寒冷的日子里在大自然中完成正念冥想的照片

引用

Johnson, N. J., Smith, R. J., & Kil, H. (2024). 并非所有正念都平等:正念的某些方面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5, 1347487.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4.1347487

关键点

  • 在加拿大生命周期样本中确定了五种正念概况:高正念、中等正念、低正念、无评判意识和评判性观察。
  • 高正念和无评判意识概况的人通常年龄较大,报告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结果较好。
  • 评判性观察概况由较年轻的人组成,与较差的心理健康结果相关。
  • 某些正念方面的组合在与整个生命周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上似乎比其他组合更具适应性。
  • 该研究强调了在考察正念与幸福感结果之间的联系时考虑正念异质性的重要性。
  • 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为正念研究提供了变量中心分析可能无法捕捉到的细致见解。
  • 理解正念概况对不同年龄段定制基于正念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理由

先前的研究表明,通常定义为当下的非评判性意识的正念与整个生命周期的各种幸福感结果相关(Tomlinson et al., 2018)。

然而,不同正念方面和样本之间的发现不一致导致研究人员主张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来探索正念的异质性(Lilja et al., 2013; Pearson et al., 2015; Bravo et al., 2016)。

尽管已有几项研究在特定年龄段或临床人群中考察了正念概况,但缺乏针对大范围生命周期样本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识别加拿大14至90岁样本的正念概况,并考察这些概况与年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结果的关系,来填补这一空白。

通过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和广泛的年龄范围,研究人员试图提供对不同正念方面的组合如何在生命周期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的更细致理解。

方法

该研究采用了横断面设计,使用潜在剖面分析(LPA)来识别基于正念五个方面的正念概况。

程序

参与者完成了一项在线问卷,测量正念的五个方面、生活满意度、存在幸福感以及焦虑、抑郁和压力的症状。

样本

通过Qualtrics XM招募了1,600名加拿大参与者,年龄在14至90岁之间(M = 45.74,SD = 21.09)。样本在年龄组和二元性别上平衡。

测量

  • 五因素正念问卷简表(FFMQ-SF):测量正念的五个方面——观察、描述、有意识地行动、对内心体验的非评判和对内心体验的非反应。
  • 生活满意度量表:评估对生活满意度的整体认知判断。
  • 精神幸福感量表的存在幸福感分量表:测量目的感和生活满意度。
  • 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12(DASS-12):评估过去一周的抑郁、焦虑和压力症状。

统计测量

进行了潜在剖面分析以识别正念概况。使用三步法对年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结果的概况进行比较。

结果

  1. 识别出五种正念概况:高正念(21.1%)、中等正念(50.0%)、低正念(8.2%)、无评判意识(13.8%)和评判性观察(6.9%)。
  2. 年龄差异:
    • 高正念和无评判意识概况的人年龄较大
    • 评判性观察概况的人年龄较小
    • 中等正念和低正念概况介于这两组之间
  3. 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结果:
    • 高正念概况报告的结果最好
    • 无评判意识概况的结果与高正念相似,但抑郁症状较高
    • 低正念和评判性观察概况报告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 中等正念概况介于这两组之间

见解

本研究全面考察了整个生命周期的正念概况,揭示了不同正念方面组合与年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的重要细微差别。

识别出五种不同的概况,包括两种异质性概况(无评判意识和评判性观察),扩展了先前的研究,展示了广泛年龄范围内正念的复杂性。

研究结果表明,某些正念概况可能比其他概况更具适应性。特别是,高正念和无评判意识概况与较大的年龄和更好的心理健康结果相关,显示出特别的益处。

这与先前的研究一致,表明正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Hohaus & Spark, 2013; Shook et al., 2021),并支持社会情感选择理论(Carstensen, 2006),该理论认为老年人可能更有动机关注当下的体验。

评判性观察概况的特点是观察得分高,但在其他方面得分低,与较年轻的年龄和较差的心理健康结果相关。

这一发现突显了仅强调观察而忽略培养其他正念方面(特别是在较年轻的个体中,他们可能更容易自我评判和社会比较)的潜在风险。

未来的研究可以使用纵向设计探索这些正念概况的发展轨迹。

此外,基于个人概况调查定制正念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可以提高不同年龄段基于正念的疗法的效果。

优势

本研究在方法上有几个优点,包括:

  • 大规模、年龄多样化的样本(N = 1,600,年龄范围14-90)
  • 在年龄组和二元性别上的平衡代表性
  • 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细致的正念概况
  • 考察多个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结果
  • 包括同质性和异质性正念概况

局限性

本研究在方法上也有几个局限性,包括:

  1. 横断面设计限制了关于正念概况随年龄变化的因果推断。
  2. 样本主要由WEIRD(西方、受过教育、工业化、富裕和民主)参与者组成,限制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推广性。
  3. 使用自报告测量可能会引入偏差并限制对正念体验的深度理解。
  4. 缺乏有关参与者冥想经验的信息,这可能会影响正念概况和结果。
  5. 使用了短形式的测量工具,可能会影响一些心理测量属性。

这些局限性建议在推广研究结果时要谨慎对待非西方人群,并强调需要进行纵向和更多样化的研究以确认观察到的发展模式。

临床意义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识别出不同的正念概况对临床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 定制干预:基于个人的概况,可以定制基于正念的干预措施,专注于发展可能缺乏的具体方面。例如,处于评判性观察概况的较年轻个体可能受益于强调非评判和有意识地行动的干预措施。
  2. 发展考虑:概况分布的年龄差异表明,正念干预措施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生命阶段进行调整。老年人可能从建立在现有非评判和意识优势基础上的方法中受益,而年轻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来发展这些技能。
  3. 针对性心理健康支持:鉴于某些概况与心理健康结果之间的关联,临床医生可以使用概况评估来识别焦虑、抑郁或压力风险较高的个体,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
  4. 正念的生命周期视角:该研究强调了将正念视为一个可能在生命周期中以不同方式表现的多方面结构的重要性,挑战了正念研究和干预的一刀切方法。
  5. 干预设计的效率: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专注于发展非评判和有意识地行动(如无评判意识概况所示)可能是促进幸福感的有效方法,因为其在许多结果上与高正念概况相似。
  6. 教育和预防:了解某些概况(如评判性观察)的潜在风险可以为教育项目和早期干预提供信息,以促进更适应的正念模式,特别是在较年轻的人群中。

这些意义突显了在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计划中采取更细致和个性化的方法来处理正念的潜力,最终可能导致在不同年龄段更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Johnson, N. J., Smith, R. J., & Kil, H. (2024). 并非所有正念都平等:正念的某些方面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5, 1347487.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4.1347487

主要参考文献

Johnson, N. J., Smith, R. J., & Kil, H. (2024). 并非所有正念都相同:某些正念方面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5, 1347487.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4.1347487

其他参考文献

Bravo, A. J., Boothe, L. G., & Pearson, M. R. (2016). 正念的个人化:正念与心理结果的潜在剖面分析。Mindfulness, 7, 420-432. https://doi.org/10.1007/s12671-015-0459-7

Carstensen, L. L. (2006). 时间感对人类发展的影响。Science, 312(5782), 1913-1915.

Gupta, G., & Rawat, V. P. (2024). 老年期的正念和心理幸福感是否有所改善?探讨性别差异。Mind and Society, 13(01), 16-22. https://doi.org/10.56011/mind-mri-131-20242

Lilja, J. L., Lundh, L. G., Josefsson, T., & Falkenström, F. (2013). 观察作为正念的重要方面:冥想者和非冥想者之间的FFMQ模式比较。Mindfulness, 4, 203-212. https://doi.org/10.1007/s12671-012-0111-8

Pearson, M. R., Lawless, A. K., Brown, D. B., & Bravo, A. J. (2015). 正念与情绪结果: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大学生的亚群体。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6, 33-38.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4.11.009

Shook, N. J., Delaney, R. K., Strough, J., Wilson, J. M., Sevi, B., & Altman, N. (2021). 玩得安全:正念部分解释了年龄在健康和安全风险倾向上的差异。Current Psychology, 40, 2142-2152.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19-0137-3

Tomlinson, E. R., Yousaf, O., Vittersø, A. D., & Jones, L. (2018). 处置性正念与心理健康:系统综述。Mindfulness, 9, 23-43. https://doi.org/10.1007/s12671-017-0762-6

继续学习

供大学课堂讨论本文的苏格拉底式问题:

  1. 文化差异如何影响正念剖面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表现?这对跨文化正念研究有何影响?
  2. 鉴于正念剖面的年龄相关差异,正念干预措施如何需要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例如,青春期、成年早期、老年期)进行调整?
  3. 某些正念剖面与更好的心理健康结果之间关联的潜在机制是什么?这些机制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可能有何不同?
  4. 判断性观察剖面如何与年轻一代面临的当代问题(如社交媒体使用和焦虑、抑郁率增加)相关?
  5. 在根据个体剖面定制正念干预措施时应考虑哪些伦理问题?
  6. 经济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正念剖面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发展和维持?
  7. 神经可塑性在观察到的正念剖面的年龄相关差异中可能发挥什么作用?这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年龄段的正念训练?
  8. 识别出的正念剖面如何与其他心理构念(如情绪调节、复原力或人格特质)相关?
  9. 属于特定正念剖面的长期潜在影响是什么?这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之外的各种生活结果?
  10. 本研究的发现如何为旨在促进不同年龄段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公共卫生计划提供信息?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