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创伤与死亡风险:系统综述
关键点
- 该系统综述发现,关于终生创伤与成年期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证据不充分,其中三项较大样本的研究表明存在正相关,而两项较小的仅男性样本研究未发现相关性。
- 因素如术语不一致、缺乏标准化的终生创伤测量方法以及样本群体多样性有限显著影响了研究的可比性和普遍性。
- 尽管研究具有启发性,但存在某些局限性,例如研究的异质性妨碍了元分析,且样本中缺乏早期和晚期成人的代表性。
- 理解终生创伤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对健康政策和旨在减少终生创伤经历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理由
在文献中,暴露于创伤事件与不良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已得到充分证实(D’Arcy-Bewick 等,2022;Do 等,2019;Hendrickson 等,2013;López-Martínez 等,2018)。
虽然许多研究集中在童年创伤(Austin,2018;D’Arcy-Bewick 等,2023;De Bellis & Zisk,2014)和特定类型的创伤事件(Neria 等,2008),但对于终生经历的创伤对成年期死亡风险的累积效应知之甚少。
鉴于人们在其一生中往往经历不止一次创伤事件(Breslau 等,1999;Krause 等,2004),研究终生创伤对寿命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系统综述旨在确定有关成年期终生创伤与死亡风险的文献现状,建立在先前关于不利童年经历累积效应的研究基础上(D’Arcy-Bewick 等,2023;Felitti 等,1998)。
方法
系统综述按照《系统综述和元分析报告规范》(PRISMA)指南(Page 等,2021)进行。
协议已在 PROSPERO 上预先注册(CRD42022333432)。
搜索了六个数据库(Scopus、Web of Science、CINAHL、PsycInfo、Embase 和 Medline),查找截至 2023 年 4 月发表的有关成人因终生创伤事件导致死亡结果的研究。
搜索词包括“成人”、“创伤”、“虐待”、“忽视”、“生活压力事件”和“死亡率”的各种变体。
如果研究有终生创伤的测量指标(定义为符合 DSM-5 标准的累积创伤和生活压力事件)并报告了 18 岁及以上参与者的死亡数据,则纳入研究。
仅关注童年创伤或单一类型创伤的研究被排除在外。
纳入和排除标准
研究需经过同行评审,调查成年期的终生创伤与死亡率,并有终生创伤暴露的测量指标和死亡率为结果。
不符合这些标准的研究、仅关注童年创伤的研究、仅测量一种类型创伤的研究或系统综述和元分析被排除在外。
统计措施
由于五项纳入研究的异质性,未进行元分析。相反,进行了数据的叙述性综合。
结果
搜索得出了 2,607 篇文章,其中五篇符合纳入标准(占初始池的 0.19%)。这些研究在美国(K = 4)和加拿大(K = 1)进行,样本量从 90 到 3,809 名参与者不等(总计 n = 5,506)。
三项研究发现终生创伤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而两项仅男性的研究未发现相关性。
最常见的童年创伤是心理和身体虐待,而成年期最常见的创伤是亲人去世和自身或家庭成员的生命威胁疾病。
洞察
本系统综述提供了关于成年期终生创伤与死亡风险之间复杂关系的宝贵见解。
研究结果表明,一生中经历多次创伤事件可能会增加早死的风险,尽管证据尚不充分。
综述强调需要使用标准化的终生创伤测量方法和多样化的样本群体进行更多纵向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
未来的研究还应探索终生创伤与死亡率之间关联的潜在机制,如生理和行为途径。
理解终生创伤对寿命的影响可以为制定旨在减少终生创伤经历的发生和后果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信息。
优势
该研究具有许多方法论优势,包括:
- 遵循 PRISMA 指南并在 PROSPERO 上预先注册协议
- 使用广泛搜索词全面搜索六个数据库
- 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
局限性
解释研究结果时应考虑综述的几个局限性:
- 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妨碍了元分析
- 缺乏对终生创伤定义和测量的共识
- 样本群体中早期和晚期成人的代表性不足
- 主要为西方样本,限制了对其他文化的普遍性
- 使用自我报告创伤测量的研究可能存在回忆偏差
这些局限性突显了在定义和测量终生创伤方面需要更标准化的方法,以及在生命周期内对多样化人群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临床意义
本系统综述的发现对公共卫生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终生创伤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制定旨在减少终生创伤经历的发生和后果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信息。
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应意识到创伤的潜在长期健康影响,并在评估患者风险因素时筛查创伤经历史。
综述还强调了为那些一生中经历过多次创伤事件的人提供创伤知情护理和支持服务的重要性。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阐明终生创伤与死亡风险之间关联的机制,以及识别可能减轻创伤暴露不良健康后果的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Buckley, L., Turiano, N., Sesker, A., Butler, M., & O’Súilleabháin, P. S. (2024). Lifetime trauma and mortality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Health Psychology, 43(4), 280–288. https://doi.org/10.1037/hea0001343
其他参考文献
Austin, A. (2018). 不良童年经历与生命历程健康和发展的关联. 北卡罗来纳医学杂志, 79(2), 99-103. https://doi.org/10.18043/ncm.79.2.99
Breslau, N., Chilcoat, H. D., Kessler, R. C., & Davis, G. C. (1999). 之前的创伤暴露和随后创伤的PTSD效应:来自底特律地区创伤调查的结果.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 156(6), 902-907. https://doi.org/10.1176/ajp.156.6.902
D’Arcy-Bewick, S., Terracciano, A., Turiano, N., Sutin, A. R., Long, R., & O’Súilleabháin, P. S. (2022). 童年虐待和忽视与成年期死亡风险的关系:系统回顾和元分析. 儿童虐待与忽视, 134, 文章 105922. 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22.105922
D’Arcy-Bewick, S., Turiano, N. A., Sutin, A. R., Terracciano, A., & O’Súilleabháin, P. S. (2023). 不良童年经历与成年期全因死亡风险. 儿童虐待与忽视, 144, 文章 106386. 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23.106386
De Bellis, M. D., & Zisk, A. (2014). 童年创伤的生物学效应. 北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科诊所, 23(2), 185-222. https://doi.org/10.1016/j.chc.2014.01.002
Do, T. T. H., Correa-Velez, I., & Dunne, M. P. (2019). 越南中部成年人的创伤暴露和心理健康问题:一项随机横断面调查. 精神医学前沿, 10, 文章 31. https://doi.org/10.3389/fpsyt.2019.00031
Felitti, V. J., Anda, R. F., Nordenberg, D., Williamson, D. F., Spitz, A. M., Edwards, V., & Marks, J. S. (1998). 童年虐待和家庭功能障碍与成人主要死因的关系:不良童年经历(ACE)研究.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 14(4), 245-258. https://doi.org/10.1016/S0749-3797(98)00017-8
Hendrickson, C. M., Neylan, T. C., Na, B., Regan, M., Zhang, Q., & Cohen, B. E. (2013). 终身创伤暴露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前瞻性关系:来自心脏和灵魂研究的发现. 心身医学, 75(9), 849-855. https://doi.org/10.1097/PSY.0b013e3182a88846
Krause, N., Shaw, B. A., & Cairney, J. (2004). 终身创伤的描述性流行病学及其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心理学与老龄化, 19(4), 637-648. https://doi.org/10.1037/0882-7974.19.4.637
López-Martínez, A. E., Serrano-Ibáñez, E. R., Ruiz-Párraga, G. T., Gómez-Pérez, L., Ramírez-Maestre, C., & Esteve, R. (2018). 人际创伤的身体健康后果:心理变量作用的系统回顾. 创伤、暴力与虐待, 19(3), 305-322. https://doi.org/10.1177/1524838016659488
Neria, Y., Nandi, A., & Galea, S. (2008). 灾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系统回顾. 心理医学, 38(4), 467-480. [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07001353](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 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07001353)
Page, M. J., McKenzie, J. E., Bossuyt, P. M., Boutron, I., Hoffmann, T. C., Mulrow, C. D., Shamseer, L., Tetzlaff, J. M., Akl, E. A., Brennan, S. E., Chou, R., Glanville, J., Grimshaw, J. M., Hróbjartsson, A., Lalu, M. M., Li, T., Loder, E. W., Mayo-Wilson, E., McDonald, S., … Moher, D. (2021). PRISMA 2020声明:报告系统回顾的更新指南. 系统回顾, 10(1), 文章 89. https://doi.org/10.1186/s13643-021-01626-4
持续学习
- 定义和测量终身创伤的不一致如何导致其与死亡风险关系的文献中出现混合结果?
- 有哪些潜在的生理和行为机制可以解释终身创伤与死亡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
- 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如何利用这项系统回顾的研究成果来改善与创伤暴露相关的筛查、预防和干预措施?
- 研究人员在进行关于终身创伤和死亡的研究时,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应该注意哪些伦理考虑?
- 鉴于当前文献的局限性,您会建议未来研究在考察终身创伤与死亡风险关系时采取哪些方法论改进?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