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集体主义文化:概述与案例
2022年11月3日
关键要点
- 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和群体层面倾向于将自己视为相互依赖的群体成员,而不是独立的个体。
-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感觉自己属于更大的内群体或集体,这些群体在交换忠诚的情况下关心他们(Hofstede & Bond, 1984)。因此,集体主义文化重视合作、共同主义、建设性的相互依赖以及对角色和规范的遵从。
- 集体主义文化尤其强调社会和谐、尊重和群体需求高于个人需求的重要性。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群体的目标和需求往往优先于个人。
集体主义文化特征
集体主义有四个重要的文化特征。
- 首先,自我定义为相互依赖——相对于抽象的个人特质而言,是与其他人相关联的(Markus 和 Kitayama, 1991b;Reykowski, 1994)。
- 其次,个人和社区目标的一致性——这意味着个人在做决定时会考虑到集体的愿望以及他们给群体带来的或带走的东西。
- 第三,在做决定时更多地考虑社会规范而非个人态度。最后,即使对个人不利,也强调关系的重要性。
这些文化特征导致社会被划分为内群体。虽然任何给定的人可能属于几个内群体,但内群体内的动态和亲密程度比个人主义文化中的要更紧密(Triandis 1995)。
类似于集体主义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儒家伦理的解释——强调善意、孝道、平衡和规范——已经塑造了远东文化近25个世纪(Arcodia)。
然而,直到20世纪中后期,社会科学家才开始以当前的形式定义和量化集体主义。
格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1980)研究了人们在工作场所的价值观,并在三个维度上创建了差异:小/大权力距离、强/弱不确定性规避、阳刚/阴柔、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群体团结并相互约束个体(Kemmelmeier 2002)。
因此,集体主义者重视安全、良好的社会关系、内群体内的和谐以及个性化的关系。(Triandis, McCusker, 和 Hui, 1990),集体主义社会依赖于基于地位的相互义务(Schwartz 1994)。
个人仅仅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内群体而非个人被认为是集体主义社会的基本单位。
这些内群体可以像家庭、宗族、种族或宗教一样多样,因此,集体主义内群体的价值观可能比个人主义更为广泛。内群体是可塑的,有时甚至可以扩展到整个社会。
例如,集体主义在COVID-19疫情期间是个体和文化中戴口罩的重要预测因素(Jin & English 2021)。
个人主义文化与集体主义文化
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不同的基本价值观。
生活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认为独立、竞争和个人成就是重要的。
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个人在个人主义方面得分较高(Oyserman, Coon, & Kemmelmier, 2002)。
生活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重视社会和谐、尊重和群体需求高于个人需求。生活在亚洲、非洲和南美国家的人们在集体主义方面的得分较高(Hofstede, 2001; Triandis, 1995)。这些价值观影响个性。
霍夫斯泰德概述了这些行为差异的样本如下:
集体主义 文化
个人主义 文化
避免使用“我”这个词
鼓励使用“我”这个词
相互依赖的自我
独立的自我
高度内向
高度外向
鼓励表达悲伤,抑制快乐
鼓励表达快乐,抑制悲伤
行走速度较慢
行走速度较快
依赖他人
自立的生活方式
社交网络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媒体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学生只有在群体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在课堂上发言
期望学生在课堂上单独发言
教育是学习如何做
教育是学习如何学习
文凭提供进入高地位群体的途径
文凭增加经济价值和/或自尊
职业流动性较低
职业流动性较高
员工作为追求群体利益的内群体成员
员工会在雇主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时追求雇主利益
传统上,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对立,是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之一(1980)。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重视群体凝聚力,即使以牺牲个人为代价,而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则重视自我超过群体。
然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差异更多在于每种立场关注的问题,而不是在相同问题上的对立立场(Kagitcibasi, 1987)。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后果涉及语言、自我观念和工作流动性等方面。
集体主义文化的例子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它们塑造了我们的自我概念和身份。
根据Markus和Kitayama(1991)的研究,大多数北美和欧洲人有一个独立的自我观念,即一个独特、自主、自足且具有独特性格的实体。
然而,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人们持有相互依赖的自我观念,认为自己是包括家庭、同事和其他社会联系在内的更大社会网络的一部分。
因此,Markus和Kitayama报告说,美国人更倾向于表达嫉妒、自豪等“自我中心”的情绪,这些情绪肯定了自我作为一个自主实体的地位,而非西方人则更倾向于体验促进社会和谐的“他人中心”的情绪。
在日本,例如,人们经常报告感到oime(“对某人的感激之情”)、fureai(“与某人的联系”)和shitashimi(“对某人的熟悉感”)。
霍夫斯泰德最初的调查根据汇总的回答对各国进行了1到100的评分(1980)。霍夫斯泰德将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巴拿马、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评为最集体主义的国家,他调查的十个最集体主义文化中有八个属于南美和中美洲,另外两个(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分别属于亚洲和中东(Hofstede, 1991)。
马来西亚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从出生起,家庭就鼓励孩子们将内群体作为生活的中心。家庭生活在跨代同堂的家庭中,育儿强调温暖和控制(Kesharvarez & Baharudin, 2011)。
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晋升取决于个人在雇主内群体中的地位。然而,在马来西亚,与其他快速发展的亚洲经济体如中国和日本一样,年轻人、富人和城市居民的集体主义水平较低(Cao, 2009)。
特别是,马来西亚的员工报告称,相对于彼此,他们之间的竞争程度很高,这是一个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Noordin, 2004)。
土耳其是另一个高度集体主义的文化,从婚姻决策到是否旅行都严重依赖于对家庭的影响(Göregenli, 1997)。
居住在西欧的土耳其族群在社会行为上的僵硬程度——文化“紧缩性”——与一般人口相比更高。Triandis(1995)报告了一起生活在法国的土耳其裔少女因过于融入法国社会而被杀害的事件。
家庭集体决定家庭的凝聚力需要超过女孩的生命。一些集体主义文化,如印度的部分地区,重视等级制度。
Triandis称之为垂直集体主义文化(1995)。印度社会通过几代人鼓励凝聚力和相互依赖。大约90%的印度婚姻是由家庭安排的(Jaiswal 2014),严格的种姓制度分隔了家庭和内群体的角色和职业(Barreman, 1966)。
相比之下,横向集体主义文化——如以色列基布兹——强调平等。基布兹是传统的农业定居点,每个成员都为集体目标做出贡献,儿童由集体抚养。
由于成员之间平等和集体承诺,基布兹在性别和物质方面具有较高的平等水平(Agassi, 1989)。
集体主义的原因
导致集体主义的三个主要因素是:(i)社会复杂性,(ii)阶级,以及(iii)异质性,如育儿实践(Triandis, 1994)。
到20世纪末,世界上约70%的人口是集体主义的(Triandis 1995)。一般来说,财富水平较低的国家更倾向于集体主义,当国家经历重大经济增长时期时,其文化变得更加个人主义。
相反,经济衰退与集体主义的增加有关(Bianchi 2016)。历史上,集体主义社区往往是农业社会,例如,村子里的人在共同农场中扮演相互依赖的角色。哲学,如儒家思想,对当代亚洲集体主义有深远的影响。
女性平均来说比男性更具集体主义倾向(Zeffane 2017)。集体主义有时会表现为非常参与的育儿方式。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儿童和成人大多一起进行活动,父母在孩子五岁之前一直与孩子保持密切接触。这培养了相互依赖,使孩子希望与年长的父母同住或频繁拜访。
在中国和俄罗斯文化中,责骂孩子后,父母会试图通过表达爱意来重新建立亲密关系,从而形成乐观、信任和社交的性格(Rohner 1986)。集体主义育儿通常比个人主义育儿更富有爱心但也更具控制力。
相反,集体主义育儿也可能是大家庭的结果。
大家庭使集体主义更有可能发生,因为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得到特别待遇。在大家庭中,父母没有资源满足任何一个孩子的具体需求,例如做饭(Triandis 1995)。
对行为的影响
自我概念
集体主义者倾向于以他人为参照来定义自己,群体成员身份是集体主义身份的核心方面(Hofstede, 1980)。
自我并不像个体主义者那样包含抽象特质,而是更多地包含集体主义者所属群体的特质,生活满意度来自于成功履行社会角色和义务(Markus & Kitayama 1991)。
这种表现形式在某些集体主义文化的命名惯例中是字面上的。例如,在传统的印尼文化中,人们有名字,但更常被其出生顺序所称呼(Triandis 1995)。
集体主义
在集体主义中,人们是相互依赖而非独立的。群体的福祉定义了个人的成功和福祉,因此,通过考虑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来保护自己。
历史对集体主义者比对个体主义者更为重要,因为集体主义者认为自己是跨越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关系链的一部分。
这一历史集体的价值观超越了个体的价值观,因此,集体的决策可以凌驾于个体主义者的决策之上(Triandis 1995)。
关系
集体主义的关系围绕着内群体展开。然而,这些内群体在个体主义者和集体主义者之间差异巨大。
虽然个体主义者与大量内群体保持联系,每个内群体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兴趣点,集体主义者则属于数量较少的内群体,这些内群体由多样的价值观和兴趣定义(Hofstede 1980)。
集体主义者重视人际和谐,即使这些关系不符合他们的最佳利益,他们也会维持已建立的关系。这并不是说集体主义者不会计算是否维持一段关系。
无论如何,集体主义者的关系往往比个体主义者的关系更深、更富有情感投入,因为这些关系与一种信念相关联,即通过帮助他人,就是在为自己的福祉做贡献。
这反映在传统集体主义文化(如日本)的语言中。“Shinyuu”意为“最好的朋友”,带有足够的情感投入,正如Aaron Cargile的研究所示,人们会围绕朋友的福祉做出重大生活决定。
这种“Shinyuu”的感觉通常被日本人描述为愿意为另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Cargile 2012)。
集体主义不太认可人际关系发生在个体之间。
相反,人际关系发生在群体中。例如,来自亚洲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年人更可能成群结队地进行滑雪等活动,而来自个体主义文化的个体则倾向于独自或成双成对地进行此类运动。
日语中的“Nakama”(朋友群)一词用来描述人际关系,意味着友谊是相互依赖的,而不是发生在任何两个人之间(Cargile 2012)。
这种亲近感和相互依赖延伸到集体主义大家庭和集体主义社会的育儿实践中。例如,陌生人可能会因俄罗斯母亲没有紧紧包裹婴儿而责备她。
育儿的成果和方式被视为整个群体的延伸(Triandis 1995)。
虽然个体主义关系倾向于作为社会契约运作,集体主义关系则基于和谐(Kemmelmeier 2002)。
虽然个体主义者可能认为通过争论明确自己的意图对关系有益,集体主义者则避免冲突。和谐往往以诚实为代价,某些形式的不诚实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
例如,在传统的希腊文化中,主人可以通过门喊“我不在家”来拒绝意外访客。尽管客人显然能认出不愿意见客的主人的声音,但这是一种揭示不感兴趣的社会脚本。
集体主义也改变了人们对社会情境的看法。例如,那些处于拉丁裔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更可能将社会情境与积极的情绪和结果联系起来(Triandis 1995)。
中国集体主义者在分析社会情境时倾向于强调共同感受、社会有用性和接受权威,而澳大利亚人(高度个体主义文化)则强调竞争力、自信和自由(Kagitcibasia & Berry, 1989)。
顺从
集体主义文化往往是“紧密的”,这意味着在任何给定情况下,可接受的行为范围非常有限。
例如,传统的日本茶道涉及一群人以不舒服的姿势围坐在一个引人注目的物体周围约一个小时,最高级别的成员坐在最接近物体的位置,最低级别的成员坐在最远的位置。
成员们聆听热水和冷水滴落的独特声音,然后将茶递给最高级别的成员。他必须拒绝一定次数后才能接受,之后茶再递交给第二高级别的成员。
这一拒绝过程按级别依次进行,遵循严格的习俗,不得违反。然而,随着国家的快速经济增长,集体主义的形式化仪式正在逐渐消失。例如,很少有年轻的日本人经历过茶道(Triandis 1995)。
这与传统角色的普遍下降相平行,例如日本成年人照顾老人(Bellah 1985)。
集体主义者在内群体中重视顺从,但在外群体中则不然。反直觉的是,高度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可能表现出比个体主义文化中更高水平的反顺从。
Frager(1970)复制了Asch顺从实验——受试者要么跟随错误的群体,要么反对——显示日本受试者的顺从程度低于美国(一个极端的个体主义文化)受试者(Triandis et al. 1988)。
尽管集体主义重视和谐,但对集体主义内群体的最新研究表明,集体主义内群体的成员对其他群体成员的警惕性可能高于个体主义内群体,注意他人的不道德意图(Liu et al. 2009)。
由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可能导致所有人的失败。
心理健康
集体主义文化有时将个性视为一种不和谐,这可能对“异化”的个体主义者产生重大影响。
Triandis(1995)讲述了一个在日本东京生活过的日本小学生返回农村小镇的故事。由于不会说当地方言,他被一群小学生欺负,最终被发现死在储藏室里。
尽管被排除在内群体之外可能有严重的后果,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受到欺凌的数量往往低于高度个体主义的文化,如美国(Smith & Robinson 2019)。
“异化”的个体主义者比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主义者更容易患抑郁症和自杀念头。然而,集体主义文化整体上的自杀率较低(Eskin et al., 2020)。
Matsumoto(1989)发现,集体主义者更容易感知悲伤,而不易感知快乐。Aaron Cargile(2012)认为这是因为集体主义者倾向于认为将自己评价为优于他人是不可取的。
日本男女往往低估——或更现实地评价——自己的技能,与他人相比。而平均而言,美国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某项任务上优于63%的人口,日本学生则平均为47%(Triandis 2005)。
因此,集体主义文化与较低的自尊心和掌控感有关(Yetim 2003)。
参考文献
Agassi, J. B. (1989). 《性别平等理论:以色列基布兹的教训》. Gender & Society, 3(2), 160-186.
Ayçiçegi, A. (2006). 当人格与文化冲突时:个体主义者文化中的分配中心者的心理困扰和集体主义者文化中的个体中心者的心理困扰. Transcult Psychiatry, 43(3), 331-361. doi:10.1177/1363461506066982
Bellah, R. N. (1985). 《心灵的习惯:美国生活中的个体主义与承诺》.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ianchi, E. C. (2016). 美国个体主义随经济起伏而变化:跨时间证据表明个体主义在经济衰退时下降.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1(4), 567-584. doi:10.1037/pspp0000114
Cao, J.-x. (2009). 《中国从集体主义向个体主义转变的趋势分析》.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skin, M., Tran, U. S., Carta, M. G., Poyrazli, S., Flood, C., Mechri, A., . . . Voracek, M. (2020). 个体主义是否导致自杀?12个国家年轻人的跨国研究结果.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1, 259-259. doi:10.3389/fpsyt.2020.00259
Frager, R. (1970). 日本的顺从与反顺从[美国心理学会 doi:10.1037/h0029434].
Giles, A. C. C. H. (1998). 对不同英语变体的态度:美日背景.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6(3), 338-356. doi:10.1080/00909889809365511
Göregenli, M. (1997). 土耳其样本中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8(6), 787-794.
Göregenli, M. (1997). 土耳其样本中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 J CROSS-CULT PSYCHOL, 28, 787-794.
Hofstede, G. (1980). 《文化的后果》(第1卷). Beverly Hills, CA: Sage.
Hofstede, G. (1991). 《文化和组织:心智软件》. London, England: McGraw-Hill.
Jaiswal, T. (2014). 《印度包办婚姻:社会心理学视角》. Routledge.
Kagitcibasi, C. (1997).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In M. H. S. J. W. Berry, & C. Kagitcibasi (编), 《跨文化心理学手册:第3卷. 社会行为和应用》. Boston: Allyn & Bacon.
Kagitcibasia, C. B., J.W. . (1989). 跨文化心理学:当前研究和趋势.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0, 493–537.
Kemmelmeier, M. (2001). 美国文化取向(重新)审视族裔群体间的差异.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32), 348-364.
Noordin, F. (2004).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经理人的比较研究. Gading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8(1), 55-82.
Oyserman, D., Coon, H. M., & Kemmelmeier, M. (2002). 重新思考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理论假设的评估和元分析.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8), 3–72.
Parsons, T. (1949). 《社会行动的结构》. Glencoe, Ill.: Free Press.
Schwartz, S. H. (1990).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批评与建议改进.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1), 139–157.
Smith, P. K., & Robinson, S. (2019).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与欺凌受害有何关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llying Prevention, 1(1), 3-13. doi:10.1007/s42380-018-0005-y
Triandis, H. C. (1994). 文化与社会行为.
Triandis, H. C. (1995).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New York,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Triandis, H. C., & Gelfand, M. J. (1998). 水平和垂直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趋同测量.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 118–128.
Witkin, H., & Berry, J. W. (1975). 跨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分化.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6), 4-87.
Zeffane, R. (2020). 性别、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信任倾向:一项比较探索性研究. 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26(4), 445-459. doi:10.1017/jmo.2017.57
进一步信息
-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文化与自我:对认知、情感和动机的影响.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
- Triandis, H. C. (1989).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自我与社会行为. Psychological review, 96(3), 506.
- Oyserman, D., Coon, H. M., & Kemmelmeier, M. (2002). 重新思考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理论假设的评估和元分析.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8(1), 3.
- Brewer, M. B., & Chen, Y. R. (2007). 集体主义中的集体在哪里(谁)?朝向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概念澄清. Psychological review, 114(1), 133.
- Grossmann, I., & Santos, H. (2017). 个体主义文化.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