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心理学中的顺应与同化
什么是顺应和同化
同化是将新信息整合到现有认知结构或图式中的过程。
可以将图式视为指导个体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况的心理框架或蓝图。图式是同化的构建块。
顺应是当新的信息或经验无法通过现有的心理框架充分解释时,修改现有心理图式或创建新图式的认知过程。
当仅靠同化不足以解决问题时,这个过程就会发生,要求学习者调整他们的理解以适应新信息(皮亚杰,1976)。
例如
虽然顺应旨在创建新的图式,但同化旨在将新信息与旧的认知结构(图式)关联起来。
例如,儿童最初通过将新词同化到基于熟悉概念的现有图式中来学习新词。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把所有四条腿的动物都称为“狗狗”,因为它们符合他们现有的“狗”的图式。
随着他们遇到更多的动物并学会区分它们,他们会调整他们的语言图式,创建新的类别,并完善他们的词汇以反映动物王国的多样性。
同化的过程
同化是将新信息整合到现有认知结构(称为图式)中的过程,本质上是保守的,旨在维持认知稳定性。
它试图将新体验融入预先存在的心理框架,就像尝试将新拼图块放入拼图中一样。
这些图式可以是先天的(如反射)或通过经验获得的,例如阅读一本书(皮亚杰,1976)。
当遇到新信息时,个人会使用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解释和理解。
这个过程通过允许人们通过熟悉的思维模式来理解新体验,帮助维持认知平衡。
在初始阶段,同化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性,这意味着个人倾向于通过自己的需要、欲望和视角来解释新信息。
这在年幼的儿童身上尤为明显,他们难以区分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经常将自己的想法和意图投射到周围环境中。
同化的特点
- 保持现有结构: 同化本质上是保守的,旨在保持现有的认知结构。这就像尝试将新拼图块放入拼图中——你寻找使其与现有拼图块匹配的方法。
- 自我中心倾向: 在早期阶段,同化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性。这意味着个人倾向于通过自己的需要、欲望和视角来解释新信息。
- 功能性和泛化: 同化既具有功能性,意味着它专注于使用新信息来维持现有行为,又具有泛化性,意味着它试图将现有图式应用于广泛的情况。
当父母给儿童读关于狗的故事时,儿童构建了一个关于狗的图式。
后来,儿童在公园里看到一只狗;通过同化的过程,儿童扩展了对狗的理解。
当狗叫时,儿童感到失衡,因为儿童的图式中没有包括狗叫声。
然后,儿童发现狗有毛,还舔了儿童的手。再次,儿童感到失衡。通过将新发现的信息添加到现有图式中,儿童积极地构建意义。
此时,儿童寻求父母的强化。父母确认并强化了新信息。通过同化新信息,儿童恢复到平衡状态。
顺应的过程
顺应涉及根据新的信息和经验改变现有的关于世界运作方式的想法(图式)。
当现有的图式无法解释或应对新体验时,这个过程会被触发。顺应迫使个人调整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认知的发展和成长。
顺应是由环境的限制和挑战驱动的,促使个人超越自我中心的视角,向更客观地理解世界的方向发展。
这使儿童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的需求,不断改变和更新与之相关的心理结构。
例如,面对一个新颖的问题,儿童可能没有解决它的技能。通过实验问题,他们可能会找到解决方案。
这样,他们适应了新问题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发展了现有的图式。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