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成为专家有多难?
专家是几乎在任何领域(从医学到科学、体育到艺术表演)将业余爱好者与真正的高手区分开来的关键因素。关于专家是天生还是后天培养的问题,与心理学中古老的经典辩论“先天与后天”有关:遗传还是经验在塑造我们是谁的过程中起着更大的作用?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对“后天”方面进行了大量关注。根据许多研究者的观点,专家是通过专门的练习获得的。
但是,有人会问,一个人如何才能成为专家?只要有适当的学习和训练,任何人都能成为专家吗?
本文探讨了什么是专家以及人们如何成为专家。它还讨论了成为专家需要多长时间。
什么是专家?
虽然指出谁是专家并不困难,但就专家正式定义达成一致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是关于知道多少吗?是关于能否很好地执行某项行动吗?而且,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从仅仅擅长某事变为真正的专家?
专家可以被定义为在特定领域中特定任务上的卓越、精英或巅峰表现。
专家的标签
达到这种水平的人可能会被称为专家,或者用其他术语描述,如:
- 权威
- 天才
- 高手
- 大师
- 神童
- 大师级演奏者
这些标签旨在表明这个人是他们领域的顶尖人物。这个领域可能是学术、写作、艺术、体育、音乐、科学、数学或其他学科。但每个词往往都有其自身的微妙之处,传达出一个人可能是什么类型的专家。
如果认为专家是通过努力工作和实践获得的,那么专家通常被描述为“大师”或“大师级演奏者”。如果人们认为某人的能力来自纯粹的天赋,他们可能会被称为“天才”或“神童”。
专家的组成部分
知识、技能和成就都是专家的关键组成部分。成为专家的人往往会积累大量的知识,使他们成为自己领域中最见多识广的人。
他们也拥有所需的技能,以确定何时以及如何使用他们的知识。这些技能通常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但也可能受到天赋和能力的影响。
最后,拥有专家地位的人往往在他们的领域内取得了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成就。他们不仅拥有知识和技能;他们还运用自己的才华和知识去取得成功。
总结
专家不仅仅是擅长他们所做的事。他们拥有其他人没有的技能和知识,并且他们利用这些能力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
成为专家需要多长时间?
研究人员试图调查在任何给定领域真正成为专家需要多长时间。他们试图确定一个人需要投入多少时间来研究和练习一门学科才能被视为专家。
10,000小时法则
一个流行的观点是,成为专家的关键是要至少投入10,000小时来研究和练习一门学科。这一想法基于1993年的一项研究,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音乐学院最优秀的琴师在20岁时平均练习他们的乐器的时间为10,000小时。
这一想法在心理学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于2008年出版的《异类》一书中获得了普及。格拉德威尔引用了音乐研究的结果以及其他领域专家的观察。
根据格拉德威尔的说法,只要一个人愿意投入必要的10,000小时来研究和练习某个主题或技能,几乎可以在任何领域成为专家。
10,000小时法则的问题
安德斯·埃里克森是一位关于巅峰表现的专家,也是《巅峰:新技能科学》一书的作者。他研究过各个领域(包括象棋、体育、音乐和医学)的专家。他也是格拉德威尔得出结论所依据的研究的作者。
埃里克森指出了10,000小时法则的一些关键问题:
熟练并不等同于专家
首先,虽然音乐研究中的学生在20岁时都是非常好的小提琴手,但他们并不是大师。换句话说,他们是出色的演奏者,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是他们技艺的大师。埃里克森认为,有时在20,000到25,000小时之间,人们才会真正成为某一技能或学科的大师。
某些技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掌握
其次,并非所有技能都需要10,000小时才能达到专家水平,有些技能需要更多时间,有些则需要较少时间。
10,000小时只是一个平均数
埃里克森还指出,格拉德威尔对他的研究的解读存在缺陷。虽然格拉德威尔假设音乐研究中的所有小提琴手都投入了10,000小时的练习,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在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研究的小提琴手中,有一半人在20岁时练习时间少于10,000小时,另一半则多于10,000小时。
刻意练习的作用
如果10,000小时不是答案,那么什么能把业余爱好者和专家区分开来?研究人员相信,刻意练习是关键。
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练习,涉及超出当前技能范围的工作,设定目标,并接受合格导师的培训和指导。
仅仅投入10,000小时反复练习同样的事情不足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专家。普通的练习可以帮助人们掌握一项任务,但要获得真正的专业知识,需要一种推动当前技能和知识边界的方式进行练习。
如果你想在任何领域获得专业知识,就需要追求集中、目标导向、刻意的练习,这会让你超越舒适区。
其他有助于形成专家的因素
虽然刻意练习很重要,但并非所有研究人员都认为它足以将熟练者提升为专家。以下是一些可能也起到作用的因素:
- 总体智力和认知技能
- 人格特质
- 坚持不懈
- 生理特征
- 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力
任何人都能成为专家吗?
心理学家们仍在思考,只要一个人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是否任何人都能在任何领域成为专家。但毫无疑问,定期练习确实会导致技能和知识的提高。
你可能直到尝试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否能在某个特定领域成为真正的大师。
在决定追求专业知识之前,请考虑你是否有兴趣、决心和时间来投入这一过程。
如何获得专业知识
如果你已经设定了专业知识的目标,你需要遵循几个步骤来实现它。
做出承诺
虽然10,000小时法则更多的是流行心理学神话而不是现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成为专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在任何领域成为专家的人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辛勤工作来学习和练习他们的技能。
如果你想掌握某项技能,就需要愿意投入时间。这可能需要10,000小时或更少——但也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进行刻意练习
一项研究发现,在三种不同的学习准备方法中,刻意练习是最有效的。研究人员观察了全国拼字比赛的参与者,发现刻意练习——定义为独自学习和记忆单词——比阅读和被他人提问作为学习方法更有效。
心理韧性很重要
虽然刻意练习最有效,但它也被评为最不愉快且最具挑战性的学习技术之一。那些坚持使用该技术的人也拥有更高的毅力,即所谓的心理韧性。
这种心理韧性有时可能是能够坚持刻意练习的重要部分。拥有毅力的人能够专注于长期目标,这使他们更有可能坚持具有挑战性的刻意练习,并在比赛中表现更好。
其他研究表明,认知技能、自我控制和人格特质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人们如何练习以及他们是否能达到专业水平。
根据主题领域匹配练习
一项研究发现,刻意练习实际上可能没有以前认为的那么重要。这项研究显示,累积练习量并没有在解释个人差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表现和技能方面。
通过对先前研究的元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练习仅占个体差异的14%。
尽管如此,很明显,练习仍然很重要。在分析中包含的所有研究中,练习和表现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人们练习得越多,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表现得越好。
研究人员发现的是,领域也很重要。练习在不同领域解释个体差异的比例有所不同。
- 教育:4%的差异归因于练习
- 体育:18%的差异
- 音乐:21%的差异
- 游戏:26%的差异
2019年的一项重新分析使用了不同的刻意练习定义,研究人员称之为结构化练习。根据重新分析,这种定义表明,刻意练习占个体表现的29%至61%。
研究还发现,基因因素对表现变化的影响非常小。这些发现表明,刻意练习或结构化练习在发展专业知识方面比天赋更重要。
挑战自己
练习对于技能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成为专家需要不断挑战自己,学习更多,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反复练习相同的技能会使你在这些领域变得更好,但不会带来真正的专业知识。
这与心理学家列夫·维戈茨基提出的一个学习概念有关,称为最近发展区。
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位于你当前技能水平之外的技能属于最近发展区。虽然你可能还不能独自完成这些技能,但在更有经验的导师的帮助下,你可以实现它们。通过达到这些新技能,掌握它们,并逐步扩展这个最近发展区,你可以发展和增强你的能力。
成为专家需要不断在这个最近发展区工作。即使你已经在某个技能上变得非常好,这并不意味着更高的专业知识遥不可及。更多的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表现仍然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挑战和练习实现。
从错误中学习
专家并不总是完美无缺。专家也会犯错误,但他们也准备好纠正自己的错误并渴望从中学习。
错误是一种反馈形式。它们不仅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还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尝试什么。专家能够识别这些错误,纠正方向,并在未来应用这些知识。
来自Verywell的总结
虽然我们常常认为智力将专家与我们其他人区分开来,但研究表明,真正的专业知识更多地与获得的知识有关,而不是与内在的智力能力有关。
有些人可能天生具备一些资源,包括身体能力和工具的获取,使他们更容易获得这种专业知识。但无论你的天然能力水平如何,成为专家都需要时间、努力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