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某人是否在撒谎

理论

社会心理学

如何判断某人是否在撒谎

===============================

身体语言、表情和其他撒谎的迹象

你能判断出某人是否在对你撒谎吗?虽然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善于识破谎言,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事实上,大多数研究表明,识别谎言更多地依赖于说谎者撒谎的能力有多差,而不是其他人识别谎言的能力有多强。

某些类型的谎言(如告诉你喜欢他们的衣服或他们新剪的发型)可以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它们帮助我们维持和谐,促进更积极的人际关系。而其他谎言则可能更具破坏性,并对心理健康和福祉产生严重影响。

继续阅读以了解一些可能帮助你判断某人是否在撒谎的方法,以及为什么撒谎往往如此难以识别。

![某人可能在撒谎的迹象](https://www.verywellmind.com/thmb/Gw5IgxoBFSMLKalH6e3vaRF3J74=/1500x0/filters:no_upscale():max_bytes(150000):strip_icc():format(webp)/how-to-tell-if-someone-is-lying-2795917-c9075a9623f049d6b1d5e82317b23501.png)

Verywell / Brianna Gilmartin

人们多久撒一次谎?

撒谎和欺骗是常见的行为,但直到最近,关于人们撒谎频率的研究还很少。研究表明,大约一半的谎言是由所有受试者中仅占5%的小部分人说出来的。这项研究表明,尽管发生率有所不同,但可能存在一小群惯犯撒谎者。

实际上,大多数人可能偶尔会撒谎。有些谎言是“善意的谎言”,目的是保护别人的感受(“不,那件衬衫并不难看!”)。而在其他情况下,这些谎言可能更为严重(如在简历上撒谎),甚至可能是罪恶的(掩盖犯罪)。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撒谎。然而,一小部分人撒了大部分谎言,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通常非常擅长撒谎——这就是为什么很难判断某人是否在对你撒谎的原因。

某人可能在撒谎的迹象

不幸的是,几乎没有一种确定无疑的迹象能揭示某人是否在撒谎。然而,有几个潜在的警示信号可能表明某人在撒谎,包括:

  • 表述含糊,提供细节较少
  • 重复问题后才作答
  • 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
  • 语句结构混乱
  • 按严格的时间顺序解释事情
  • 声音听起来像是在背诵一个已经准备好的剧本
  • 当故事被质疑时,无法提供具体的细节
  • 对简单的“是”或“否”问题无法给出直接的回答
  • 整理仪容的行为,如玩弄头发或按压手指到嘴唇
  • 由于战斗或逃跑反应而出现的身体变化,如出汗增加、肌肉紧张、不安和坐立不安

虽然这些线索可能提供了一些提示,表明某人在撒谎,但研究表明,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直接判断某人是否在撒谎。

一项元分析发现,尽管人们经常依赖有效的线索来检测谎言,但问题可能在于这些线索作为欺骗指示器本身就很弱。

如何判断某人是否在撒谎?

如果你怀疑某人可能没有说实话,请查看以下指标,以帮助区分事实与虚构:

身体语言

当涉及到识别谎言时,人们往往会关注身体语言“提示”,即微妙的物理和行为信号,这些信号揭示了欺骗。例如,耸肩、缺乏表情、无聊的姿势以及整理仪容的行为(如玩弄头发或按压手指到嘴唇)都可能表明某人在撒谎。

然而,尽管这些身体语言线索有时可以暗示欺骗,但研究表明,许多典型的“可疑”行为并不总是与撒谎相关联。

霍华德·艾里曼(Howard Ehrlichman),一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在研究眼球运动的心理学家,发现它们根本不能表明撒谎。实际上,他建议眼球移动意味着一个人正在思考,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正在访问他们的长期记忆。最近的研究也表明,眼球运动与认知活动有关。

同样,其他研究表明,尽管个别信号和行为是识别欺骗的有效指标,但其中一些最常与撒谎相关的信号(如眼球运动)实际上是表现最差的预测指标。

这里的教训是,尽管身体语言可能有所帮助,但重要的是要注意所有可能的信号。

一项元分析发现,尽管人们经常依赖有效的线索来检测谎言,但问题可能在于这些线索作为欺骗指示器本身就很弱。

声音线索

不确定的声音可以表明不适和负罪感。如果某人显得不确定或不自信,他们更有可能被认为是在撒谎。

一项研究发现,撒谎者不太可能表现出人们通常与撒谎相关的线索,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考虑了听众的期望并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行为,以减少被发现的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语言线索是区分真相和谎言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线索更多地依赖于某人所说的内容,而不是语调等。

语言线索

观察某人撒谎时是否会遗漏重要细节。毕竟,如果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及某个细节,就无法被揭穿谎言(因此整个捏造的故事也就无从谈起)。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策略,通过使用认知负荷的概念来找出谎言。在一项要求人们以逆序而非时间顺序报告故事的研究中,这种额外的挑战使其他语言和非语言线索更加明显。

撒谎比说实话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如果你再增加一些认知复杂性,行为线索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

不仅撒谎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撒谎者通常还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来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回应以维持可信度。撒谎确实是非常耗费精力的。

它通常需要追求一个目标,利用工作记忆来维持谎言,利用心理灵活性来适应情境的变化,并利用注意力来监控情况。增加认知负荷使得撒谎变得更加困难和认知上更加耗竭。

一些专家建议,过于依赖某些信号可能会妨碍识别谎言的能力。

直觉线索

最重要的是,倾听你的直觉反应。研究人员让72名参与者观看了嫌疑人面试的视频。一些人偷了一百美元;另一些人没有。所有嫌疑人都被告知要说自己没有拿钱。采访者无法一致地检测到谎言,准确地识别谎言者的比例仅为43%,识别诚实者的比例为48%。

研究人员使用隐性行为反应时间测试来评估参与者的更自动和无意识的反应。参与者更可能无意识地将词语如“不诚实”和“欺骗”与实际撒谎的嫌疑人联系起来。他们也更可能将词语如“有效”和“诚实”与说真话的人联系起来。

这些结果表明,人们可能有一个无意识的、直觉的想法,即某人是否在撒谎。

如何理解和应对强迫性撒谎者

为什么撒谎很难识别

意识反应可能会干扰我们的无意识联想。与其依靠直觉,人们反而专注于与撒谎相关的刻板行为,如坐立不安和缺乏眼神交流。然而,过度强调这些不可靠的指标使得区分真相和谎言变得困难。

人们不善于识破谎言

人们识破谎言的能力令人惊讶地差。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实验室环境中,人们只能准确地识别谎言54%的时间——这在纯机会因素下只有50%的识别率的情况下,表现并不出色。

一项研究发现,经过训练,人们识破谎言的能力提高到了约70%。这表明人们可以通过训练变得更善于识破谎言——但这并不是完美的过程,他们仍然会犯很多错误。

其他研究人员批评这些发现基于方法论问题。后续分析表明,训练带来的优势远不如预期显著。

现实是,没有任何普遍的确凿迹象表明某人正在撒谎。研究人员将所有与撒谎相关的迹象、行为和指标仅仅视为可能揭示某人是否坦诚的线索。

要点

下次当你试图评估某人的故事的真实性时,停止寻找那些陈旧的“撒谎迹象”,学会识别更微妙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与欺骗有关。必要时,采取更主动的方法,增加压力,并通过要求说话者以逆序讲述故事来使撒谎更加费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信任你的直觉。你可能对诚实与不诚实有着敏锐的直觉。学会倾听这些直觉。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