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学生资源

历史和传记

理解心理学中的米尔格拉姆实验

仔细观察米尔格拉姆关于服从的争议性研究

你认为人们会走多远去服从一个权威人物?如果命令违反了他们的价值观或社会期望,他们会拒绝服从吗?这些问题正是著名且有争议的研究——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核心所在。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这些实验,以探讨权威对服从的影响。在实验中,一个权威人物命令参与者向另一个人施加他们认为是危险的电击。这些结果显示,人们受到权威的巨大影响,并且非常服从。

最近的一些调查对米尔格拉姆发现的一些含义以及实验本身及其程序提出了质疑。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这项研究无疑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概述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使他们相信这样做会对另一个人造成伤害,人们会服从命令吗?米尔格拉姆的发现表明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会服从。这个实验自始至终都极具争议性,不仅因为其惊人的发现,还因为实验的伦理问题。最近,专家们重新审视了这些研究,指出参与者经常被强迫服从,而且至少有一些参与者意识到另一个受试者只是假装被电击。这些发现质疑了研究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但一些复现实验表明,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令人惊讶。

米尔格拉姆实验的历史

米尔格拉姆于1961年开始他的实验,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罪犯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刚刚开始。艾希曼的辩护声称他只是遵照命令行事,这引起了米尔格拉姆的兴趣。

在他的1974年著作《服从权威》中,米尔格拉姆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说艾希曼和参与大屠杀的一百万人都是遵照命令行事的?”“我们能称他们为帮凶吗?”

米尔格拉姆实验的程序

在这个最著名的米尔格拉姆实验变体中,招募了40名男性,通过报纸广告进行招募。作为交换,每个参与者可以获得4.50美元。

米尔格拉姆开发了一种令人敬畏的电击发生器,从15伏特开始,每隔15伏特增加一次,一直增加到450伏特。许多开关上标注着“轻微电击”、“中等电击”等术语,最后三个开关则简单地标记为“XXX”。

每个参与者担任“教师”的角色,每当“学生”给出错误答案时,就会向“学生”施加电击。虽然参与者相信自己正在向学生施加真实的电击,但实际上,“学生”是实验中的一个合作者,只是假装被电击。

随着实验的进行,参与者会听到学习者恳求释放自己或抱怨心脏有问题。一旦他们达到了300伏特的水平,学习者会敲墙并要求释放自己。

超过这个点后,学习者完全沉默,拒绝回答任何更多的问题。这时,实验者会指示参与者将其视为一个错误回答,并施加进一步的电击。

米尔格拉姆实验的结果

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服从是通过参与者愿意施加的电击级别来衡量的。尽管许多参与者变得极度激动、沮丧和愤怒,但他们仍然继续按照指令进行,直到结束。

米尔格拉姆的结果显示,65%的参与者在研究中施加了最大电击。在40名参与者中,26人施加了最大电击,而14人没有达到最高水平。

影响服从的因素

为什么如此多的参与者在这种实验中执行看似残忍的行为,即使被告知这是违背自己意愿的?根据米尔格拉姆的说法,有一些情境因素可以解释如此高的服从率:

  • 权威人物的直接出现显著增加了顺从。
  • 耶鲁(一个值得信赖且具有权威性的学术机构)赞助了这项研究,使许多参与者相信实验一定是安全的。
  • 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似乎是随机选择的。
  • 参与者认为实验者是一个合格的专家。
  • 电击被描述为痛苦的,而不是危险的。

后来米尔格拉姆进行的实验表明,当其他人在实验者下达命令时表现出反抗态度时,服从率会大幅降低。当其他参与者拒绝继续时,40名参与者中有36人拒绝施加最大电击。

最近的研究表明,尽管人们确实容易受到影响、说服和服从权威,但这一过程并不像米尔格拉姆所描绘的那样直截了当。

在2012年发表于_PLoS Biology_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建议,人们是否愿意服从权威人物的可疑命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

  • 个人对命令的认同程度
  • 个人对下达命令的人的认同程度

虽然很明显,人们往往比他们想象的更容易受到影响、说服和服从权威,但他们远不是机械地盲目服从。

另一项分析米尔格拉姆结果的研究得出结论,有八个因素影响了人们是否会上升到450伏特的电击:

  • 实验者的要求性
  • 合法性和一致性
  • 集体压力以不服从
  • 近距离的间接性
  • 教师与学习者关系的亲密性
  • 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米尔格拉姆实验中的伦理问题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长期以来一直是批评和争议的焦点。从一开始就,实验的伦理问题备受质疑。参与者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和情绪困扰。

实验中的主要伦理问题包括:

  • 使用欺骗
  • 缺乏保护参与者的措施
  • 实验者施压让参与者继续实验,干涉了参与者退出的权利

由于担心许多参与者经历了大量的焦虑情绪,每个人都在实验结束后接受了所谓的解惑。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解释了程序和使用欺骗的情况。

批评米尔格拉姆研究的人指出,许多参与者仍然对实验的确切性质感到困惑,最近的研究表明,许多参与者根本没有得到解惑。

米尔格拉姆实验的复现实验

虽然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引发了关于使用人类受试者在心理学实验中的伦理问题,但他的结果也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得到了一致的复制。一项综述进一步研究了服从的研究,发现米尔格拉姆的研究结果在其他实验中也成立。

在一项旨在复制米尔格拉姆经典服从实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做了几个改动。

  • 最大电击水平为150伏特,而不是原来的450伏特。
  • 参与者经过精心筛选,以消除可能因实验而产生不良反应的人。

新的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服从的比例与米尔格兰姆40多年前进行原始研究时大致相同。

一些心理学家建议,尽管对原始实验做了这些改变,但该研究仍有价值,可以进一步探索米尔格拉姆研究所涉及的情境因素。但其他心理学家则认为,这项复现实验与米尔格拉姆的原始研究差异太大,无法进行有意义的比较。

一项研究分析了人们对米尔格拉姆实验的看法,发现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在实验中停止的时间会比平均参与者更早。这些发现适用于从未听说过米尔格拉姆实验的人和熟悉该实验的人。事实上,那些了解米尔格拉姆实验的人甚至认为他们会比其他人更早停止。

另一项新颖的复现实验涉及成对招募参与者,并让他们轮流扮演“代理人”或“受害者”的角色。“代理人”然后接受命令向“受害者”施加电击。结果表明,只有大约3.3%的人不服从实验者的命令。

最近的批评和新发现

心理学家吉娜·佩里认为,我们所知道的关于米尔格拉姆著名实验的大部分内容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在为一篇关于该主题的文章进行研究时,她偶然发现了耶鲁档案中数百个记录了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不同版本的磁带。

参与者经常被胁迫

虽然米尔格拉姆报告的实验程序是系统和统一的,但录音带揭示了不同的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经常偏离脚本并胁迫受试者继续实验。

“我们通常认为的米尔格拉姆实验中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听起来更像是欺凌和胁迫。”佩里在一篇发表在《发现杂志》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很少有参与者真正得到了解惑

米尔格拉姆声称,受试者在实验后被“解除骗局”。他后来调查发现,84%的受试者对自己的参与感到高兴,只有1%的人后悔参与。

然而,佩里的发现显示,在1961年至1962年间参加米尔格拉姆不同版本实验的700多人中,很少有人真正得到了解惑。

真正的解惑应包括解释电击并不是真的,学习者也没有受伤。相反,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主要是让受试者冷静下来后就送他们离开。

许多参与者在实验结束后处于相当大的精神困扰状态。尽管有些人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被告知真相,但许多人根本就没有被告知任何事情。

不同版本导致不同的结果

另一个问题是,米尔格拉姆所呈现的版本并没有告诉我们整个故事。65%的人服从命令的统计数据只适用于其中一种实验变体,即40名参与者中有26人服从。

在其他变体中,服从的人要少得多,而在某些实验中,没有任何人服从。

参与者猜测学习者是在装样子

佩里甚至追踪了一些参与实验的人,以及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助理。她发现,许多受试者已经推断出米尔格拉姆的意图,并知道“学习者”只是假装的。

这些发现以新的视角看待米尔格拉姆的结果。它表明,不仅米尔格拉姆故意进行了大量误导以获得他想要的结果,而且许多受试者只是在敷衍。

对未发表的研究助理竹内卓人的分析发现,那些认为自己确实施加了电击的人更不可能服从,而那些不相信自己实际上造成了疼痛的人则更愿意服从。换句话说,感知到的疼痛增加了反抗,而怀疑疼痛的存在增加了服从。

回顾

对米尔格拉姆研究材料的审查表明,实验施加的压力比最初结果所暗示的更大。其他实验变体揭示了更低的服从率,许多参与者在猜测实验的真实性质时改变了行为。

米尔格拉姆实验的影响

由于无法真正复制实验,由于其严重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无法确定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是否真的告诉了我们有关服从权威的信息。

那么为什么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至今仍牢牢抓住我们的想象力,即使几十年过去了?佩里认为,尽管所有伦理问题和无法真正复制米尔格拉姆程序的问题,该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她所说的“有力的寓言”。

米尔格拉姆的工作也许并不能告诉我们什么让人们服从权威,或者他们究竟有多服从。但它激发了其他研究人员探索是什么让人们遵循命令,更重要的是,是什么让人们质疑权威。

再次发布

最近的研究削弱了该研究的科学有效性。由于伦理问题,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实际上无法被复制。然而,这项研究导致了更多关于情境因素如何影响对权威的服从的研究。

要点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已成为心理学的经典案例,展示了服从的危险。研究表明,情境变量比人格因素在决定人们是否服从权威人物方面有更大的影响力。然而,其他心理学家认为,外部和内部因素都会严重影响服从,如个人信念和个人气质。

有争议和不道德的心理学实验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