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vs. ADHD: 有何不同?它们是相同的吗?

ADD vs. ADHD: 有何不同?它们是相同的吗?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注意缺陷障碍(ADD)是相同的吗?

术语“注意缺陷障碍(ADD)”现在已过时。它不再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的诊断术语。然而,它仍然常被用来指代属于ADHD症状范围的一组症状。

术语ADD首次出现在DSM的第三版中,专家们将该条件分为两种亚型:

  • ADD伴有多动症
  • ADD无多动症

当美国心理协会(APA)在1987年发布DSM的修订版时,他们将这两种亚型合并为一种条件:ADHD。DSM的最新版本(第5版)将ADHD分为三种类型:

  • 注意力缺陷型ADHD(以前称为ADD)
  • 多动-冲动型ADHD
  • 混合型ADHD(同时具有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症状)

在过去几十年中,ADHD经历了几次名称变更。这是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理解也在增长,因此名称也进行了调整以反映这些知识。

有些人可能对ADD现在被称为ADHD感到不满。他们可能会觉得“H”代表的多动并不准确描述他们或他们的孩子。

通常,当人们听到“ADHD”这个词时,他们可能会认为多动是主要症状,但很多时候,患有ADHD的人可能并没有这种症状。

对于一些患有ADHD的人来说,明确告诉他人他们患的是注意力缺陷型ADHD可能有助于澄清,他们的主要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

关键差异

许多人可能将ADD和ADHD互换使用,但它们是有区别的。ADD指的是ADHD的一种特定类型——主要是注意力缺陷型,而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注意力缺陷型就属于其中。

自1994年以来,专业人士一直使用ADHD来描述ADHD的多动-冲动型和注意力缺陷型。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D(注意缺陷障碍)

特征 ADHD ADD
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 多动 较少多动
冲动 冲动 较少冲动
表现 可能表现为“坐不住”或“像被电机驱动” 可能表现为心不在焉或懒散
行为问题 可能有更高的行为问题发生率 可能有更高的焦虑或抑郁发生率

ADD vs ADHD

ADD和ADHD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多动的元素。患有ADHD的人通常非常活跃,并且可能表现出更多符合ADHD刻板印象的行为,例如一个无法静坐的孩子会不停地攀爬。

他们可能非常冲动并表现出行为问题。然而,患有ADD的人往往缺乏多动成分,这是ADHD的一个显著症状。

ADD意味着一个人表现出足够的注意力不集中症状,但被认为没有多动或冲动。患有ADD的人被认为是白日做梦者或在课堂或工作场所显得不感兴趣和不组织。

他们容易健忘,经常丢失物品,并且可能难以遵循指示。同样,患有ADD的人可能容易分心,难以持续关注任务,并且可能拖延开始需要大量脑力劳动的任务。

ADD曾被认为是一种“较轻”的ADHD形式。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类型的ADHD比其他类型更严重或更轻微。所谓的“较轻”症状仍可能对个体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症状可能不会以明显的方式影响学校或工作的行为。然而,患有ADD的人可能仍然面临集中注意力、保持组织性和按时完成任务的困难。患有ADD的人也可能更容易出现内部化问题,如焦虑或抑郁。

ADHD和ADD的特点

以下是注意力缺陷型(原ADD)和多动-冲动型ADHD的一些关键特点和诊断标准。

重要的是要了解,经历一些ADHD的症状并不自动意味着某人患有该障碍。许多ADHD症状可能是常见的并且可以引起共鸣,但这并不一定表明ADHD。

此外,患有ADHD的人可能不会表现出所有症状或特点,并且在不同情况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每个特点。

注意力缺陷型ADHD(原ADD)

以下是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一些常见特点:

  • 在困难或无聊的任务上难以集中注意力
  • 工作记忆差
  • 易分心
  • 执行功能差
  • 焦点差
  • 组织能力差
  • 听力技巧差
  • 不喜欢或避免长时间的精神任务
  • 难以持续关注任务
  • 可能错过重要细节
  • 经常丢失物品

在儿童中,注意力缺陷型ADHD可能表现为孩子心不在焉,尤其在女孩中可能被视为冷漠行为。在成人中,注意力缺陷型ADHD可能类似于情绪障碍,如抑郁症。

患有这种类型的人可能不会专注于对他们没有内在兴趣的事物,尤其是在长时间内。

注意力缺陷型ADHD(原ADD)的诊断标准

根据DSM-5的标准,至少必须具备以下六种症状之一才能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型ADHD:

  • 经常不注意细节或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 经常难以持续关注
  • 当别人讲话时,经常似乎没有听
  • 经常不遵循指示,未能完成任务
  • 经常难以组织任务和活动
  • 经常避免、不喜欢或不愿意参与需要持续脑力劳动的任务
  • 经常丢失任务/活动所需的物品
  • 经常容易分心
  • 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健忘

多动-冲动型ADHD

多动-冲动型的特点与对ADHD的刻板印象更为接近:

  • 坐立不安(通常在儿童中)
  • 充满能量
  • 难以等待轮到自己
  • 说话过多
  • 有紧张的能量
  • 敲打和摆弄
  • 无法安静地参与活动
  • 习惯性打断他人
  • 冲动

这种亚型涵盖了ADHD的许多刻板印象特征,在儿童中更容易被发现,因为老师和家长可能难以管理他们的行为。

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儿童和成人符合这种类型的症状标准。

什么是多动?

提到多动,人们通常会想到一个无法坐稳并且身体活跃的孩子。

作为青少年或成人,多动可能以不太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健谈、过度工作或思维跳跃。

什么是冲动?

冲动在ADHD中表现为即兴决策,而不考虑后果或长期影响。冲动的人可能:

  • 快速行动以获得即时奖励
  • 经常打断他人
  • 赌博或过度消费
  • 情绪爆发或难以管理极端或强烈的情绪

多动-冲动型ADHD的诊断标准

根据DSM-5的标准,至少必须具备以下六种症状之一才能诊断为多动-冲动型ADHD:

  • 用手或脚摆弄或在座位上扭动
  • 在教室或其他需要坐着的情况下离开座位
  • 在不适合的情况下过度跑动或攀爬。青少年和成人的不安感
  • 难以安静地玩耍或参与休闲活动
  • 表现为“坐不住”或“像被电机驱动”
  • 说话过多
  • 未经思考就脱口而出答案
  • 难以等待自己的轮次
  • 打断或闯入他人

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以下是多动-冲动型ADHD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与注意力缺陷型(原ADD)的不同之处。

难以持续关注

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孩子在学校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他们在体育和游戏等活动中可能难以专注于活动。成年人在工作中、会议中或长时间对话中可能难以维持注意力。

即使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如阅读书籍时,他们也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

难以遵循指示

许多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在遵循指示和完成作业、家务或其他工作任务时可能遇到困难。

在许多情况下,最好让他们看到书面指示或逐字口头告知步骤,以帮助他们执行。

不听指令

当直接与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人交谈时,他们可能显得心不在焉,即使没有分心。

成年人可能在伴侣或老板讲话时不予倾听,这可能导致许多问题。他们可能需要他人多次重复才能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

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孩子可能匆匆完成家庭作业或学校作业,跳过部分或因未正确阅读题目而给出错误答案。

作为成年人,他们可能在工作中未能仔细校对文件或电子邮件,这可能导致问题。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人还可能在社交中犯“社交错误”,如误解社交暗示,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问题。

组织能力差

无论年龄如何,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人都可能在组织方面遇到困难。孩子可能难以保持房间整洁,青少年可能难以安排学习时间,而成年人可能对工作邮件、及时支付账单和报税感到不知所措。

组织能力差通常伴随着未完成的工作、时间管理不善和未能遵守截止日期。

经常丢失物品

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孩子可能总是找不到家庭作业或学习用品,而成年人可能经常找不到手机或钥匙。

他们可能忘记在房间里放置物品的位置,导致上学、上班或其他活动迟到,因为他们花额外的时间寻找丢失的物品。

拖延

由于困难任务需要大量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人可能尽可能长时间地避免这些任务,直到截止日期临近。

他们可能经常难以完成项目、作业、工作任务、论文作业和填写表格。

易分心

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儿童可能被教室中的任何环境刺激轻易分散注意力,因此他们经常被贴上“白日做梦者”的标签。

成年人可能陷入自己的思绪中,迅速从一个话题切换到另一个话题,并失去对当前任务的专注。

健忘

患有注意力缺陷型ADHD的人可能忘记做家庭作业、约会和重要任务,忘记支付账单、回复电子邮件以及记住生日和纪念日等特殊日期。

他们甚至可能忘记照顾自己的任务,如吃饭和洗澡。

进一步阅读

  • Bauermeister, J. J., Shrout, P. E., Chávez, L., Rubio‐Stipec, M., Ramírez, R., Padilla, L., … & Canino, G. (2007). ADHD and gender: are risks and sequela of ADHD the same for boys and girl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8(8), 831-839.
  • Skogli, E. W., Teicher, M. H., Andersen, P. N., Hovik, K. T., & Øie, M. (2013). ADHD in girls and boys–gender differences in co-existing symptoms and executive function measures. BMC psychiatry, 13(1), 1-12.
  • Ghanizadeh, A. (2012). Psyc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new ADHD DSM-V derived symptoms. BMC psychiatry, 12(1), 1-6.
  • Gershon, J., & Gershon, J. (2002).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HD.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 5(3), 143-154.

参考文献

  • Advokat, C. D., & Scheithauer, M. (2013).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stimulant medications as cognitive enhancers.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7, 82.
  •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n.d.). Women and Girls. Retrieved 2022, January 25, from: https://chadd.org/for-adults/women-and-girls/
  • Chronis‐Tuscano, A. (2022). ADHD in girls and women: a call to action–reflections on Hinshaw et al.(2021).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Gershon, J., & Gershon, J. (2002).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HD.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 5 (3), 143-154.
  • Gurian, A. (2014). Girls with ADHD: overlooked, underdiagnosed, and underserved. NYU Child Study Center About Our Kids.
  • Hinshaw, S. P. (2002). Preadolescent girls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comorbidity, cognitive and social functioning, and parenting practic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0 (5), 1086.
  • Hinshaw, S. P., Nguyen, P. T., O’Grady, S. M., & Rosenthal, E. A. (2021). Annual Research Review: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girls and women: underrepresentation, longitudinal processes, and key direction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Hinshaw, S. P., Owens, E. B., Zalecki, C., Huggins, S. P., Montenegro-Nevado, A. J., Schrodek, E., & Swanson, E. N. (2012). Prospective follow-up of girls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to early adulthood: continuing impairment includes elevated risk for suicide attempts and self-injur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80 (6), 1041.
  • Katzman, M. A., Bilkey, T. S., Chokka, P. R., Fallu, A., & Klassen, L. J. (2017). Adult ADHD and comorbid disorders: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 dimensional approach. BMC psychiatry, 17 (1), 1-15.
  • Meza, J. I., Owens, E. B., & Hinshaw, S. P. (2021). Childhood predictors and moderators of lifetime risk of self-harm in girls with and without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33 (4), 1351-1367.
  • Quinn, P. O., & Madhoo, M. (2014). A review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women and girls: uncovering this hidden diagnosis. The primary care companion for CNS disorders, 16 (3).
  • Song, P., Zha, M., Yang, Q., Zhang, Y., Li, X., & Rudan, I. (2021). The prevalence of adult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glob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global health, 11.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