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疗法对年轻人的有效性:系统评价与元分析
心理动力学疗法对年轻人的有效性
发布日期:2024年9月18日
心理动力学疗法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探索无意识的思想、感受和过去的经历来理解当前的行为和关系。
它通过帮助个体洞察其内心的冲突、防御机制和反复出现的模式来发挥作用。
通过支持性的治疗关系,来访可以处理未解决的问题并发展更健康的应对策略。
这种方法对于年轻人尤其有帮助,因为他们正在经历身份形成、关系和生活过渡,这使他们能够解决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的潜在问题。
参考文献
Trotta, A., Gerber, A. J., Rost, F., Robertson, S., Shmueli, A., & Perelberg, R. J. (2024). The efficacy of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for young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5, 1366032.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4.1366032
关键点
- 评估心理动力学疗法对年轻人的主要方法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s),将心理动力学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或对照条件进行比较,以及在临床环境中检查结果的自然研究。
- 心理动力学干预类型、治疗持续时间、心理健康诊断和比较条件等因素显著影响测量结果和心理动力学疗法对年轻人的有效性。
- 这项研究存在一些限制,如研究之间的高异质性、许多试验中的小样本量和潜在的研究者忠诚度偏差。
- 心理动力学疗法似乎是对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年轻人的有效治疗选择,与已建立的其他疗法相当,并优于对照条件。鉴于成年早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率,这一点尤为重要。
研究背景
这项系统评价和元分析旨在解决专门针对从青少年过渡到成年的年轻人的心理动力学疗法研究不足的问题。
专注于这个年龄段的理由包括:
- 大约75%的心理健康障碍在成年早期开始(Auerbach et al., 2018; Kessler et al., 2005)。
- 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高于儿童和成年人(Patel et al., 2007)。
- 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年轻人的有效治疗选择的证据有限。
- 以前的元分析集中在儿童或成人的心理动力学疗法,但没有专门针对年轻人群体(Abbass et al., 2013; Midgley et al., 2021; Steinert et al., 2017)。
- 成年早期(18-27岁)是涉及身份形成和向成人角色和责任过渡的关键发展阶段(Arnett, 2011)。
- 在成年早期的有效干预可以预防未经治疗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长期不良后果。
作者确定的下一步是系统地回顾现有的关于年轻成人心理动力学疗法的证据,并进行元分析以评估其与其他治疗方法和对照条件相比的有效性。
方法
作者根据PRISMA指南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元分析。研究方案已在PROSPERO上预注册(ID: CRD42020169233)。
搜索策略和术语:
- 搜索数据库:Ovid, Embase, PubMed, PsychINFO, 和 Cochrane
- 搜索术语包括“年轻人”、“青年”、“心理健康”(例如“psychiat*”、“mental*”)和心理分析治疗术语的变体
- 初始搜索于2020年1月进行,2023年7月更新
- 手动筛选相关教科书、系统评价、元分析和参考文献列表
- 与领域专家咨询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 心理动力学或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研究
- 以英文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上
- 治疗开始时受试者的年龄为18-27岁
- 接受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
- 随机对照试验(RCTs)、准实验研究和自然评估
- 基线和随访时的定量结果测量
排除标准:
- 有机性精神障碍的研究
- 没有定量结果测量
统计措施:
- 随机效应元分析模型
- 计算标准化平均差异(SMD)及其95%置信区间
- 使用Cochran’s Q检验和I2统计量评估异质性
- 元回归测试潜在调节变量的影响
- 使用Egger’s检验评估出版偏倚
- 敏感性分析以检查随访效果和异常值的影响
结果
研究特征:
- 确定了22项符合条件的研究(14项RCTs,8项自然研究)
- 总共有2,649名年轻成人参与者
- 研究主要在欧洲(n=14)进行,其他来自亚洲(n=6)、澳大利亚(n=1)和加拿大(n=1)
- 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情绪障碍、饮食障碍、人格障碍和精神病
- 干预范围从短期(4次会话)到长期(长达8年)的心理动力学疗法
质量评估:
- RCTs:在RCT-PQRS量表上的平均质量得分为33.4/48
- 8项RCTs被评为良好或特别好的质量
- 自然研究:大多数被评为“公平”质量,其中一项被评为“良好”
- 常见的质量问题:高失访率、缺乏盲法
元分析结果:
- 心理动力学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
- 无显著差异:SMD = -0.341(95% CI: -0.991 至 0.309),p = 0.304
- 研究之间存在高异质性(I2 = 95%)
- 心理动力学疗法与对照条件的比较:
- 显著正效应:SMD = -1.24(95% CI: -1.97 至 -0.51),p < 0.001
- 随访时效应减弱但仍维持:SMD = -0.75(95% CI: -1.53 至 0.03),p < 0.001
结果的叙述综合:
- 临床症状: 一般心理病理、抑郁、焦虑和饮食障碍症状有显著减少
- 恢复/复发: 混合结果,一些研究显示改善持续,而其他研究发现效果随时间减弱
- 心理社会功能: 有证据表明社会功能有所改善,但长期效果不总是持续
- 人格结构: 人格组织、防御功能和边缘型人格障碍严重程度有所改善
- 人际关系: 反思功能、人际关系问题和治疗联盟有积极变化
调节分析:
- 调节变量(如出版年份、研究质量、参与者年龄、诊断)对效应大小无显著影响
出版偏倚:
- 对比心理动力学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中未发现偏倚证据
- 对比对照条件的研究中有一些偏倚证据
见解
这项系统评价和元分析为心理动力学疗法对年轻人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见解:
- 与已建立的治疗相当的有效性: 心理动力学疗法与基于证据的其他治疗方法(如CBT)相比无显著差异的发现表明,它是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年轻人的可行治疗选择。
- 优于对照条件: 支持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大效应量(SMD = -1.24)表明,它比无治疗或常规治疗对年轻人更有效。
- 广泛的结局: 该综述强调,心理动力学疗法不仅可改善症状,还可改善年轻人的心理社会功能、人格组织和人际关系。
- 持久的效果: 尽管有所减弱,但心理动力学疗法的积极效果通常在随访时仍然持续,表明其具有持久的好处。
- 发展考虑: 通过专注于18-27岁的年龄范围,这项研究解决了以前研究中经常被忽视的重要发展阶段。
这些发现扩展了以前的研究:
- 提供了专门针对年轻人的心理动力学疗法的首次全面综述
- 证明了对这一年龄段相关的多种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性
- 突出了心理动力学方法在减少症状和改善更广泛的心理社会结局方面的潜力
未来研究方向:
- 进行更多高质量的RCTs,以更大的样本量减少异质性和增加结论的信心
- 调查治疗效果的调节因素(如具体诊断、治疗持续时间)以优化年轻人的干预措施
- 考察心理动力学疗法对年轻人的长期效果和成本效益
- 比较不同心理动力学方法(如短期与长期)对年轻人的具体呈现问题
- 探索心理动力学疗法在这个年龄段的改变机制
优势
该研究有许多方法学优势,包括:
- 全面的搜索策略: 作者使用多个数据库、手动筛选和专家咨询来识别相关研究。
- 遵循指南: 该综述遵循PRISMA指南并预先注册了协议,增强了透明度和严谨性。
- 包含多样化的研究设计: 通过包括RCTs和自然研究,该综述捕捉了广泛的证据。
- 质量评估: 使用标准化工具评估研究质量为解释结果提供了重要背景。
- 复杂的统计分析: 元分析使用了适当的方法,包括随机效应模型和异质性和出版偏倚的检验。
- 专注于年轻成人人口: 通过专门考察18-27岁的年龄范围,该研究解决了文献中的一个重要空白。
- 多方面的结局评估: 该综述考虑了超出单纯症状减少的广泛结局,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效果图景。
局限性
作者承认该研究的几个局限性:
- 符合条件的研究数量较少: 仅有22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只有14项RCTs被纳入元分析,限制了普遍性。
- 高异质性: 研究在干预、人群和结局测量方面存在显著变异,使得直接比较具有挑战性。
- 潜在偏倚: 在对比心理动力学疗法与对照条件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出版偏倚的证据。
- 关注短期干预: 大多数纳入的研究考察了相对较短的心理动力学治疗,这可能不符合典型的临床实践。
- 地理代表性有限: 大多数研究在欧洲国家进行,可能限制了在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普遍性。
- 缺乏对研究者忠诚度的控制: 作者无法考虑源于研究者理论取向的潜在偏倚。
- 研究质量参差不齐: 尽管一些研究质量较高,但其他研究存在高失访率或缺乏盲法等方法学限制。
这些局限性影响了可以得出的结论的强度,并突显了在这一领域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研究的必要性。
含义
该系统评价和元分析的结果有几个重要的含义:
- 年轻人的治疗选择: 心理动力学疗法似乎是具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年轻人的有效治疗选择,与基于证据的其他方法相当。这支持将心理动力学干预作为这一年龄段治疗选择的一部分。
- 满足发展需求: 关注成年早期突显了将干预措施调整到这一过渡期特定发展挑战的重要性。
- 整体结局: 心理动力学疗法在减少症状和改善更广泛的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积极效果表明,它可能特别适合解决年轻人的复杂需求。
- 临床实践: 与年轻人工作的临床医生应考虑心理动力学方法作为可行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受益于探索人际关系模式、身份问题和潜在心理冲突的人。
- 服务提供: 针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服务应考虑在其治疗选项中纳入心理动力学疗法,以及其他基于证据的方法。
- 研究重点: 识别的局限性突显了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研究,特别是专门考察年轻人的心理动力学疗法,包括更大规模的RCTs和长期随访研究。
- 培训和教育: 这些发现支持在临床培训项目中继续纳入心理动力学方法,特别是针对与年轻成人人口工作的人员。
- 政策含义: 鉴于成年早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率及其未经治疗问题的潜在长期后果,这些发现支持投资于这一年龄段的可及的、基于证据的心理治疗服务。
影响结果的变量:
- 心理动力学干预的类型和持续时间
- 具体的心理健康诊断
- 比较条件(例如其他积极治疗与对照)
- 文化背景和医疗保健系统
- 个体患者特征(例如症状严重程度、治疗动机)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Trotta, A., Gerber, A. J., Rost, F., Robertson, S., Shmueli, A., & Perelberg, R. J. (2024). 心理动力学疗法对年轻人的有效性:系统综述和元分析.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5, 1366032.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4.1366032
其他参考文献
Abbass, A. A., Rabung, S., Leichsenring, F., Refseth, J. S., & Midgley, N. (2013).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动力学疗法:短期心理动力学模型的元分析.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52(8), 863-875. https://doi.org/10.1016/j.jaac.2013.05.014
Arnett, J. J. (2010). 成年初期. Bridging cultural and developmental approaches to psychology: New synthese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policy, 255-275.
Auerbach, R. P., Mortier, P., Bruffaerts, R., Alonso, J., Benjet, C., Cuijpers, P., … & Kessler, R. C. (2018). WHO世界心理健康调查国际大学生项目: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27(7), 623.
Kessler, R. C., Berglund, P., Demler, O., Jin, R., Merikangas, K. R., & Walters, E. E. (2005). 国家共病调查复制研究中DSM-IV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和发病年龄分布.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2(6), 593-602.
Midgley, N., Mortimer, R., Cirasola, A., Batra, P., & Kennedy, E. (2021).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动力学疗法的证据基础:叙述性综合.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662671.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1.662671
Patel, V., Flisher, A. J., Hetrick, S., & McGorry, P. (2007). 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The lancet, 369(9569), 1302-1313.
Steinert, C., Munder, T., Rabung, S., Hoyer, J., & Leichsenring, F. (2017). 心理动力学疗法:与其它实证支持的治疗方法效果相当吗?结果等效性的元分析测试.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4(10), 943-953.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2017.17010057
持续学习
大学课堂讨论该论文的苏格拉底式问题
- 年轻成年期特有的发展挑战如何影响这一年龄段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效果?
- 对于年轻人来说,短期与长期心理动力学干预有何潜在的优势和劣势?
- 这些研究中测量的结果与心理动力学疗法的理论目标如何一致?是否有重要的结果被忽视了?
- 鉴于研究之间的高异质性,未来的研究人员在设计更可比较的试验时应优先考虑哪些因素?
- 文化差异如何影响这些发现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医疗系统中的适用性?
- 在进行年轻人的心理治疗研究时,特别是那些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年轻人,会遇到哪些伦理考虑?
- 这篇综述的发现如何挑战或支持关于心理动力学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效果的常见看法?
- 心理动力学疗法在应对当今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方面有哪些特别适合(或不适合)的地方?
- 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决策时,应如何将这篇综述的发现与其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患者偏好结合起来?
- 考虑到成本和潜在的长期效益,投资于年轻人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服务可能有哪些社会影响?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