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言
Albert Bandura 的理论引用
他对自我效能、社会学习和社会认知的思想。
Albert Bandura 因其自我效能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包括著名的“波波娃娃”实验)而闻名。此外,Bandura 在 1974 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且是斯坦福大学的荣誉教授。以下是 Bandura 文献中的一些引文。
关于自我效能的引用
-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组织和执行所需的行动来源来管理未来的局面。"
来自《自我效能:在变迁社会中的应用》,1995年 - "如果自我效能总是反映人们可以做的事情,那么他们很少会失败,但他们也不会设定超越他们当前水平的目标,也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来超越他们的普通表现。"
来自《人类行为百科全书》,1994年 - "自我信念不一定保证成功,但自我怀疑则肯定会导致失败。"
来自《自我效能:控制的实践》,1997年 - "通过坚持度过艰难时期,人们会在逆境中获得更强的效能感。"
来自《人类行为百科全书》,1994年 - “人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对这些能力有深远的影响。能力不是固定属性;表现有很大的变化。有自我效能感的人在失败后会反弹;他们会以如何处理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担心可能出错的方式来思考。”
来自《自我效能:控制的实践》,1997年
关于社会认知的引用
- "否认思维可以调节行为的理论很难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
来自《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1986年 - "人们不仅通过反思获得理解,他们还会评估和改变自己的思维。"
来自《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1986年 - "那些认为自己有能力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行动、思考和感受,与那些认为自己无能的人不同。他们创造自己的未来,而不是简单地预言它。"
来自《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1986年 - "对自己高度自信的人会将困难的任务视为要克服的挑战,而不是要避免的威胁。"
来自《人类行为百科全书》,1994年 - "我们对失败理论的投入比对成功理论的投入更多。"
来自APA演讲,1998年 - "一旦建立,声誉就不容易改变。"
来自《人类行为百科全书》,1994年 - "似乎,获得对自己潜在动机的洞察更像是信仰的转变,而不是自我发现的过程。"
来自《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1986年 - “心理学无法告诉人们应该如何生活。然而,它可以提供工具,使人们能够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变革。”
来自《社会学习理论》,1977年 - "成功和失败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个人标准来定义的。个人标准越高,给定成就被视作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不管其他人怎么想。"
来自《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