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理论

认知心理学

Dunning-Kruger效应如何起作用

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人们很难认识到自己缺乏技能

Dunning-Kruger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自己比实际更聪明、更有能力。低能力的人不具备识别自身无能所需的能力。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低下导致他们高估自己的能力。

Dunning-Kruger效应的基本思想是这样的:如果你对某件事一无所知,你也无法意识到自己不知道它。

该术语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科学名称和解释,这一现象即许多人都立刻认出的问题——愚人对自己的愚蠢视而不见。正如查尔斯·达尔文在他的书《人类的由来》中所写的那样:“无知比知识更容易滋生自信。”

继续阅读以了解Dunning-Kruger效应如何运作,研究人员对此现象的研究历史以及为什么人们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此外,探索一些避免高估自己在某一主题上真正了解多少的方法。

理解Dunning-Kruger效应

你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这种情况。Dunning-Kruger效应的一个例子可能是许多人在家庭聚会时晚餐桌上经历的情景。

在整个用餐过程中,你的远房亲戚滔滔不绝地谈论一个话题,大胆宣称他们是正确的,而其他人的观点是愚蠢、无知且完全错误的。虽然很明显这个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他们却喋喋不休,对自身的无知浑然不知。

该效应以研究者David Dunning和Justin Kruger的名字命名,他们是首先描述这种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家。在他们的原始研究中,他们进行了四项关于这种心理现象的调查。

得分在最低百分位的人在语法、幽默和逻辑测试中也倾向于大幅高估自己的表现(他们的实际测试分数位于第12个百分位,但他们估计自己的表现位于第62个百分位)。

研究

例如,在一项实验中,Dunning和Kruger让65名参与者评估笑话的好笑程度。有些参与者的判断能力非常差——然而,这些人却自认为是优秀的幽默评判者。

研究人员建议,不称职的人不仅表现不佳,而且无法准确评估和认识他人的技能和专业水平。这就是为什么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有时会觉得他们应该得到更高的分数的原因。他们高估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并且无法准确评估自己的表现。

那些在某件事上表现不佳的人很难认识到他人在能力和熟练度方面的水平。因此,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好、更有能力、更有知识。

“在许多情况下,无能并不会使人困惑或谨慎,”David Dunning在《太平洋标准》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相反,无能的人常常被一种看似像知识的东西所鼓舞。”

它如何影响行为和决策

Dunning-Kruger效应可以对人们的信念、做出的决定以及采取的行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一项研究中,Dunning和Ehrlinger发现女性在科学测验中的表现与男性相同——然而,由于她们认为自己在科学推理方面的能力不如男性,女性低估了自己的表现。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女性更有可能拒绝参加科学竞赛,因为她们有这样的信念。

Dunning和他的同事还进行了一些实验,在这些实验中,他们要求受访者评估他们是否熟悉政治、生物学、物理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术语。除了真实的相关概念外,他们还插入了一些完全虚构的术语。

在一项这样的研究中,大约90%的受访者声称他们至少对虚构的术语有一定的了解。与与Dunning-Kruger效应相关的其他发现一致,受访者自称对某一主题越熟悉,就越有可能声称他们熟悉那些毫无意义的术语。

为什么Dunning-Kruger效应会发生

那么,这种心理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些人是否真的太笨,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Dunning和Kruger认为,这种现象源于他们所说的“双重负担”。人们不仅无能,而且这种无能剥夺了他们意识到自身无能的心理能力。

无能的人往往:

  • 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 未能认识到他人的真正技能和专业知识
  • 未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缺乏技能

在某一任务中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正是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该任务上不擅长所需的品质。因此,如果一个人缺乏这些能力,他们不仅在该任务上表现不佳,而且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无能。

这种现象已被归因于多种不同的解释,包括:

无法识别缺乏技能和错误

Dunning建议,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缺失造成了双管齐下的问题。首先,这些缺陷使人们在该领域表现不佳。其次,他们的错误和不足的知识使他们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缺乏元认知

Dunning-Kruger效应也与元认知困难有关。

元认知指的是从外部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能力的能力。

人们往往只能从自己有限且高度主观的角度来评估自己。从这个有限的视角来看,他们看起来具有很高的技能、知识,并且比他人优越。正因如此,人们有时难以对自己有更现实的看法。

一点知识可能导致过度自信

另一个促成因素是一点点知识可能会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需要知道的内容。正如老话说的那样,一点点知识可能是危险的。

一个人可能只有一点点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但由于Dunning-Kruger效应,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专家。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说“他们做了研究”的人最终会得出错误和误导性的结论。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所以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缺口。

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这一效应,包括:

  • 使用启发式方法,即允许人们快速做出决策的心理捷径
  • 倾向于在不存在的地方寻找模式

我们的大脑被引导去尝试理解我们每天处理的大量信息。当我们试图从混乱中解读我们的能力和表现时,也许并不奇怪我们会如此频繁地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表现。

谁会受到Dunning-Kruger效应的影响?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每个人都容易受到这种效应的影响。这是因为无论我们的知识多么丰富或经验多么丰富,我们都有自己的盲区。你可能在很多领域都很聪明且有技能,但没有人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是专家。

每个人都容易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而且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以令人惊讶的频率经历它。真正的专家在一个领域表现出色,但在其他不太熟悉的领域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自己很优秀。

例如,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可能在写作上非常糟糕。对于这位科学家来说,要认识到他们缺乏技能,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法、写作和相关知识。由于这些知识不足,这位科学家无法认识到他们的表现不佳。

一个重要的注释

Dunning-Kruger效应并不等同于低智商。随着对该术语的认识增加,它被误用为“愚蠢”的同义词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事实上,它影响着我们所有人,毕竟,认为这种现象不会影响自己很容易,而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也很容易。

Dunning-Kruger效应真实存在吗?

并非所有人都同意Dunning-Kruger效应确实存在。相反,一些批评者认为这是一种数据伪影。在数学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据复制了该效应。这样的研究表明,专家和业余爱好者高估或低估其能力的概率大致相同。

然而,研究发现,专家们通常更能评估自己的能力,而且女性通常比男性做出更准确的自我评估。

2022年的一项研究也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心理解释的统计解释。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种效应确实存在,但不是人类本性所致。

Dunning-Kruger效应与冒充者综合症

那么,那些无能的人认为自己是专家,那些真正的专家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呢?Dunning和Kruger发现,能力谱系高端的人确实持有更为现实的观点。然而,这些专家实际上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相对于他人而言。

得分最高的人知道他们比普通人更好,但他们并没有确信自己的表现比其他人优越。问题在于,这些专家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有多懂,而是他们认为其他人也是懂的。

这有时会导致与Dunning-Kruger效应相反的现象——冒充者综合症。由于Dunning-Kruger效应涉及对自己能力的过度自信,其对立面则是对自己的能力的低估。在冒充者综合症中,有能力的人怀疑自己的能力,并担心他人会发现他们是骗子。

如何克服Dunning-Kruger效应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这种现象?当无能的人是否真的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无能?

根据Dunning的说法,我们都是他所谓的“误解的引擎”。虽然我们都容易受到Dunning-Kruger效应的影响,但学习更多关于大脑如何工作以及我们所有人都容易犯的错误的知识可能是纠正这种模式的第一步。

随着人们对某一主题的了解加深,他们会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不足。然后,随着人们获得更多关于某一主题的知识并成为专家,他们的信心水平也会再次提高。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能否相信自我评估,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对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更现实的评估?

持续学习和实践

与其假设你已经掌握了某个主题的所有知识,不如继续深入挖掘。一旦你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你就会意识到还有多少东西需要学习。这可以对抗认为自己是专家的倾向,即使你可能还不是。

向他人寻求反馈

另一种有效策略是向他人寻求建设性的批评。虽然有时很难接受,但这种反馈可以为你提供关于他人如何看待你能力的宝贵见解。

质疑你所知道的一切

即使在获得反馈后,你也可能只关注那些证实你已有知识的信息。这是另一种被称为确认偏见的心理偏见的例子。

为了减少这种倾向,持续挑战你的信念和期望。寻求挑战你的想法的信息。

要点

Dunning-Kruger效应是影响你行为和决策的众多认知偏见之一,从琐碎到生活中的重大决策。虽然更容易在他人身上识别这种现象,但重要的是要记住,它影响着每个人。

通过了解导致这种心理偏见的潜在原因,你可能会更好地发现自己身上的这种倾向,并找到克服它们的方法。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