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过程
在心理学领域早期的历史中,许多实验都涉及高度可疑甚至令人震惊的伦理违规行为。例如,米尔格拉姆著名的服从实验,该实验涉及欺骗人类受试者,让他们相信自己正在向另一个人施加可能甚至危及生命的电击。这种做法对那些受骗实验的人的心理健康表现出明显的漠视,没有考虑到被欺骗后伤害他人的严重心理影响。
像这样的有争议的心理学实验在今天心理学家必须遵守的伦理准则和法规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进行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实验或研究时,心理学家必须将其提案提交给机构审查委员会(IRB)以获得批准。这些委员会有助于确保实验符合伦理和法律准则。
由美国心理学会等机构建立的伦理规范旨在保护参与心理学研究的人的安全和最佳利益。这些准则还保护心理学家、赞助心理学研究的机构以及心理学领域的声誉。
针对人类受试者的伦理研究指南
在确定伦理准则时,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实验的成本必须与研究可能为社会提供的潜在效益进行权衡。
例如:在评估一种药物的有效性时,用安慰剂治疗需要这种药物的测试组是否值得该组在实验期间可能经历的负面体验?一小部分人的不适或痛苦是否值得更大的目标,即了解这种药物对谁最有效?这些都是实验设计时要考虑的伦理问题。
尽管关于伦理准则仍然存在大量争论,但在进行任何类型的人类受试者研究时,有一些关键要素需要遵循。
参与必须自愿
所有伦理研究都必须使用愿意参与的受试者。研究志愿者不应感到被迫、受到威胁或被收买而参与。这对于在大学或监狱工作的研究人员尤为重要,在这些地方,学生和囚犯经常被鼓励参与实验。
自愿参与有两个优势。不仅保护了受试者的权利和安全,而且增加了获得准确结果的可能性。强迫某人参与实验可能会导致该人报告他们认为研究人员希望的结果,而不是他们实际经历的结果,通常是为了使他们的实验参与更快结束或为了取悦研究人员以获得奖励。
研究人员必须获得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包括告知所有受试者实验中涉及的所有程序,并告知所有潜在风险。知情同意必须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知情同意确保参与者了解实验足够多的信息,从而做出是否参与的明智决定。
例如,如果参与药物研究,参与者必须被告知他们可能会接受安慰剂而不是实际药物。误导参与者认为无论怎样都会得到药物是不道德的。必须记录下参与者理解这一点并同意。
显然,在某些情况下,告知参与者有关实验的必要细节可能会不当地影响他们在研究中的反应或行为。心理学研究中的欺骗是允许的,但仅限于在没有欺骗无法进行研究的情况下,研究将提供某种有价值的见解,并且在收集数据后告知受试者研究的真实目的。
一些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欺骗示例包括:
- 误导实验的目的,使参与者不知道自己正因某些行为而被研究
- 告诉参与者他们正在与其他参与者互动,实际上他们是在与研究人员互动
- 告诉参与者他们在测验或评估中表现得好或不好,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研究人员必须保持受试者的保密性
保密是任何伦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者需要保证其身份信息和个人回应不会被未参与研究的任何人知晓。
这不仅保护了不愿让他人知道他们有资格或想要参加心理学实验的参与者的匿名性,而且还确保参与者不会故意在实验中改变自己的回应和行为,以保护自己免受潜在反馈或报复。
保护这些准则
虽然这些准则提供了一些研究的伦理标准,但每个研究都是独特的,可能面临独特的挑战。因此,大多数学院和大学都有一个“人类受试者委员会”或“机构审查委员会”,负责监督并批准由教职员工或学生进行的任何研究。这些委员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以确保学术研究合乎伦理并且不会对受试者造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