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知情同意是指参与者自愿同意参加一项研究、实验、干预或治疗。为了给予知情同意,参与者必须了解程序的本质、可能的好处、可用的替代方案以及潜在的风险。
知情同意确保患者、客户和研究参与者了解研究的重要事实,包括持续时间、目的以及潜在的好处和风险。
为了使知情同意有效,参与者必须在身体或精神上具备决定是否参与研究的能力。一个人的同意必须是自愿的,不能受到胁迫。
概述
知情同意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伦理考虑。它允许参与者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涉及的程序。它还确保他们认识到潜在的好处和风险,并能够基于这些信息做出明智的决定。
知情同意的历史
几起涉及未经患者同意进行医疗程序的案件为知情同意作为医学治疗和研究概念奠定了基础。
萨尔戈诉斯坦福大学董事会
然而,“知情同意”这一术语直到1957年在萨尔戈诉斯坦福大学董事会一案中才正式出现在法院文件中。
马丁·萨尔戈在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接受了一项手术。外科医生向萨尔戈的主动脉注射了对比剂,导致他下半身瘫痪。萨尔戈起诉医疗中心和首席外科医生,称他们没有在手术前告知他潜在的风险。法院裁定萨尔戈胜诉。
这是第一个法律裁决,确定医生必须向患者提供有关程序的好处和风险的信息。
《纽伦堡法典》
1947年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进一步巩固了知情同意的概念。纳粹在集中营里对被关押者进行了未经同意的实验。那些被测试的人暴露于极低温度下,甚至故意受伤,以便在他们身上测试实验性治疗方法。许多人因此丧命。
审判后,美国法官制定了《纽伦堡法典》,其中包含10条关于进行人体实验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个人需要“充分的知识和理解”他们同意的部分内容。
充分的知识包括,除其他元素外,研究将持续多长时间,其目的是什么,研究方法,所有研究的危害以及可能的结果。
今天,研究人员和卫生专业人员仍然遵循纽伦堡法典建立的标准。
心理学研究中的知情同意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PA),研究人员必须遵循几个步骤以获得心理学研究参与者的知情同意:
- 目的:告知参与者研究的目的、预计的研究持续时间和将要使用的方法。
- 撤回权:告诉参与者他们有权拒绝参与研究。他们也必须知道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退出实验。
- 撤回后果:告知参与者拒绝或退出研究可能产生的任何后果。
- 风险:告知参与者参与研究的任何潜在后果。这包括任何潜在风险、副作用或不适。
- 收益:告诉参与者研究的潜在好处。
- 保密限制:研究人员还必须披露保密性的任何限制,包括可能与第三方共享可识别信息的情况。
- 参与激励:清楚地标识参与的任何激励。
- 联系点:告诉参与者如果他们对研究或研究中参与者权利有任何疑问,可以联系谁。
研究人员如何获得知情同意
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人员会使用预先写好的表格来概述研究的所有必要信息。参与者签名并注明日期以确认他们已阅读并理解信息。
然而,知情同意不仅仅是让参与者签署一张纸那么简单。知情同意意味着给潜在受试者时间提问,并考虑他们是否愿意参与研究。应该有人熟悉研究的人回答问题并进行知情同意访谈。
即使研究已经开始,知情同意过程也可能继续。应始终给参与者机会提问并在他们希望时退出研究。
知情同意总是必要的吗?
有一些情况,心理学家可能不需要知情同意。例如,当合理假设研究不会给参与者造成任何痛苦或伤害时。另一种情况是当研究涉及正常的课堂课程或教育实践,干扰观察将对研究产生负面影响。
匿名问卷调查或档案数据的研究通常不需要知情同意,前提是研究不涉及对参与者的财务状况、就业或声誉的风险。
研究人员必须确保在任何时候都保护参与者的保密性。
即使在不需要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者也可以随时退出。
心理治疗中的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不仅在研究中很重要,在心理治疗实践中也很重要。根据促进心理治疗进步协会的说法,客户应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便就他们的治疗做出知情决策。这不仅促进了自主权,而且有利于治疗联盟,这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研究中的欺骗
那么,当欺骗可能是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呢?在某些情况下,告知参与者实验的性质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从而影响结果。
只有在使用此类技术的理由正当,并且从进行研究中可能获得的利益值得时,才应使用欺骗。
通常,机构审查委员会(IRB)负责确定使用欺骗是否可接受,并授予此类研究的许可。
如果研究人员确实使用欺骗作为实验的一部分,道德准则建议参与者应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被告知欺骗和实验的真实性质。
一旦揭露了这种欺骗,参与者也应该有机会选择是否撤销他们的数据。
欺骗的类型
研究人员可能使用的两种主要欺骗类型是间接欺骗和直接欺骗。间接欺骗被认为比直接欺骗更符合伦理。
- 间接欺骗:在使用间接欺骗的研究中,参与者在研究开始之前就知道他们不会在结束前得到所有的事实。他们可以根据自己会被欺骗这一点来选择是否参与。
- 直接欺骗:直接欺骗是指研究人员故意对参与者撒谎或欺骗,而不告诉他们。通过欺骗参与者,研究人员侵犯了参与者的自主权,这意味着参与者将没有他们需要的诚实事实来决定是否参与研究。
使用欺骗的研究示例
1968年,心理学家约翰·达利和比布·拉坦内进行了一项实验,以测试后来被称为旁观者效应的现象。他们把人分别放在不同的房间里,让他们听一个演员假装癫痫发作的音频录音。参与者被直接欺骗,认为这个人真的在实时癫痫发作。
达利和拉坦内正在测试在什么条件下,某人是否会干预并尝试帮助另一个他们认为正在经历生命危险的人。
这个研究在一些心理学界人士看来是不道德的,因为参与者在研究中被置于心理伤害的风险之中,而他们相信另一个人真的在癫痫发作。
然而,其他人认为,为了获得最准确的结果,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中需要一定程度的欺骗。
欺骗的潜在缺点
虽然有些人认为如果参与者不了解所有事实,研究结果可能会更有益,但研究表明,隐瞒信息也会损害研究。
被欺骗的参与者可能会知道自己被欺骗,并且不告诉研究人员。
参与者的不信任或怀疑也会导致研究结果扭曲,以及研究人员的负面声誉。
更多资源
如果您正在学习获取知情同意,有很多组织可以为您提供支持。以下是更多相关信息的资源:
- 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参与者和知情同意: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研究人员获取知情同意的伦理义务。
-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知情同意信息表:这包括如何起草自己的知情同意表格的数字下载。
总结
无论您是计划进行还是参与心理学研究,了解这一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知情同意是伦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意味着必须自愿获得知情同意,并充分告知参与者在决定是否参与研究之前需要知道的一切。
如果您在参与研究或实验时对这一过程感到担忧,了解它是通过确保您了解参与研究的任何风险或好处来保护您的权利和福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