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理论

什么是作用机制?

术语“作用机制”是药理学术语,通常在讨论药物或药品时使用。它指的是药物在体内分子水平上如何起作用。另一方面,“作用模式”有时用于描述药物更一般的反应或效果,例如当人们服用药物时的感觉。

作用机制作用模式 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尽管后者可以用更一般的方式来描述。

当你和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讨论你的医疗或心理健康治疗时,了解“作用机制”的含义可以帮助你理解药物或疗法如何支持你的康复,让你感觉更好。

如果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在讨论你的治疗时使用了“作用机制”或“作用模式”这些术语,以下是它们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应用于医学和心理健康状况的例子。

作用机制的定义

医生、药剂师和精神科医生等医疗保健提供者经常在谈论药物时使用“作用机制”一词。如果你正在与医疗保健提供者讨论你被处方的药物,他们很可能会从解释药物应该做什么开始。

作用机制是指药物通过生物化学过程产生其效果的方式。

例如,如果你有细菌感染,你的医生可能会说你需要一种抗生素。他们可能会解释说,他们会为你开一种特定的抗生素,因为它非常擅长针对使你生病的特定细菌。

作用机制是如何确定的

以抗生素为例,在实验室中研究抗生素治疗方法时,科学家们可以看到不同药物对抗特定细菌的有效性。他们仔细观察细胞并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的观察揭示了药物如何攻击并杀死细菌。

当他们讨论药物如何在其靶标上起作用的确切方式时,他们将其称为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会结合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质(细胞内部的胶状物质)内的受体。结合受体后,药物将扮演两种角色之一:激动剂或拮抗剂。

激动剂与拮抗剂

激动剂药物激活它们结合的受体。这种结合将增加或减少细胞内的活动。拮抗剂药物则相反;它们会阻止受体,防止身体内自然存在的激动剂结合。

大多数药物结合到特定类型的受体(这被称为受体选择性)。药物与特定受体结合的能力是由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决定的。

作用机制的例子

当一个人服用药物来治疗某种情况时,作用机制是药物通过特定的生物过程治疗潜在问题和/或减轻症状的具体方式。有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已知的——其他时候,则尚未完全理解。

例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作用机制是众所周知的。SSRIs 抑制大脑中的血清素再摄取,从而允许血清素水平上升。血清素水平升高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状并改善人的情绪。

有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未知的。科学家可以看到并测量药物正在工作,但他们还不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

例如,锂盐(用于治疗双相障碍的心境稳定剂)对症状有明显的影响,但它如何在生物过程中产生这种影响并不完全清楚。

有些药物具有一个以上已知的作用机制。咖啡因已被观察到影响大脑中的多个受体,从而在多个身体系统中产生效果。例如,喝一杯咖啡可能会增加你的心率,并刺激肠道蠕动。

血清素:它是什么?如何增加它?以及你是否可能过多?

其他用途

作用机制和作用模式有时也用于描述非药物治疗,特别是在讨论心理健康障碍时。

例如,当描述心理社会干预,如心理动力学疗法时,作用机制将是产生改变来访症状的具体干预措施。然而,这些干预措施是复杂的,并且通常依赖于来访和治疗师双方的多个机制。

如果你对你医生推荐的药物或治疗的作用机制有疑问,请要求澄清。这个概念可能有点难以解释,但清楚地了解你所接受的治疗应如何工作,以及哪些迹象表明它可能不是最适合你的选项是非常重要的。

咨询师还是心理治疗师?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