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情绪的真实危险

情绪智商(EQ)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关键预测因素。我们的EQ指的是我们对情绪的觉察、调节和表达能力,以及理解和巧妙回应他人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尤其是强烈而困难的情绪,需要谨慎和练习。EQ并不是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具备的,但可以通过基于研究的策略来学习和培养,其中许多策略都包含正念元素。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情绪调节策略都是平等有效的。

Nata_Prando/Adobe Stock

正念(EQ)是指我们对情绪的觉察、调节和表达能力,以及理解和巧妙回应他人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尤其是强烈而困难的情绪,需要谨慎和练习。EQ并不是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具备的,但可以通过基于研究的策略来学习和培养,其中许多策略都包含正念元素。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情绪调节策略都是平等有效的。

例如,情绪抑制包括“抑制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从事高压力工作的人(医生、警察、军人)通常被教导情绪抑制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尽管有大量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抑制情绪实际上会危害你的身心健康。情绪抑制(保持刚毅或“忍住”)可能会减少情绪的外在表现,但不会改变内在的情绪体验。换句话说,抑制并不会让情绪消失,它只是停留在你体内,造成更多痛苦。

如何调节而不是抑制情绪

当涉及到调节困难情绪时,大多数人有两种反应:发泄或抑制。如果你用强烈的愤怒等情绪发泄,很可能会在人际关系、工作中甚至娱乐中产生不良后果。发泄的涟漪效应通常会在你周围引发更多的愤怒,导致更多的困难。抑制这些强烈情绪的后果可能更加危险。

许多人并不知道还有另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实时感受情绪。

从某种角度来看,情绪就像能量波,形状和强度各异,就像海浪一样。它们的本质是在短时间内升起并消退,就像所有自然现象一样。如果你试图打断这个过程,通过发泄或抑制,会发生几件事情。讽刺的是(并且不幸的是),努力“说服自己摆脱情绪”往往会导致“过度思考和反复思虑”。换句话说,你会不断思考并执着于那些你试图避免的情绪。任何接受过深层组织按摩的人都有实证证据表明身体如何储存被抑制的感受。抑制会被储存在身体中,造成一系列下游效应,包括焦虑、抑郁、压力相关疾病,甚至导致物质滥用和自杀。

正念如何帮助你在实时中感受情绪

情绪调节的研究表明,基于正念的干预(MBIs)是有帮助的。我有幸教授了适应版的基于正念的情感平衡给医生、警察和精英军事人员(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在每个环境中,这些经过高度训练的专业人士都被明确指示要抑制、否认或分隔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性情绪,以在高压力工作中有效运作——这些工作涉及显著暴露于可能触发强烈情绪的苦难。事实上,参与者经常自豪地报告他们能够完全“关闭”他们的感受,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家。

与此同时,这些职业报告了最高的自杀物质滥用发病率。虽然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定人群的工作涉及急性暴露于困难情绪,并且通常被教导通过抑制来应对情绪,表现出如此高的临床困扰度。

当我们建议这些经过高度训练的高压力专业人士“实时感受他们的情绪”时,遇到了大量的怀疑和抵触。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说服他们,只能邀请他们在“实验室”即他们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测试。据绿 Berets、退役警探和神经外科医生的反馈包括:更好的睡眠、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与同事更紧密的联系、减少头痛,最令他们惊讶的是,工作表现有所提高。

MBEB结合了MBSR中的正念训练方法,特别关注情绪,引入最新的情绪理论以及MBSR中不常见的内心实践(宽恕、共情、善意)。像愤怒和恐惧这样的挑战性情绪既从认知层面也从内感受层面进行探讨,从而增加对这些不断变化的现象的耐受性,并减少对其正常流动的干扰。

对于第一次,基于正念的情感平衡(MBEB),一个循证的多模态项目,将于2月13日在线直播开始。你可以探索一系列基于正念的实践,以增加你对如恐惧和愤怒等挑战性情绪的理解和调节,并培养如善意、宽恕和共情等积极情绪。

阅读更多

情感成熟

健康与幸福

如何测试你的情感成熟度 

学习情感成熟的语言就像学习第二语言。如果你从小没有接触过,可能需要数万小时才能掌握。了解更多![](/wp-content/themes/mindful/assets/img/arrow-right.svg) 

  • Nicole Bayes-Fleming
  • 2019年11月22日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