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
========================================
文化适应是指一种文化采纳另一种文化的习俗和观念的过程。这是一个学习和采纳另一群体或社会的价值观、行为和传统的过程。
这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发生,例如当某人移居到一个新国家并采纳其新家的习俗时。
它也可以在更大规模上发生,例如当一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殖民并采纳其习俗时(Fort, Crema, & Madella, 2015)。
关键点
- 文化适应是指群体或个人调整其原文化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观念、信仰和行为模式以适应不同文化的过程。
- 文化适应是当群体相互接触时发生的文化变化和适应过程。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衡量文化适应,但通常包括语言、着装、食物和其他文化方面的变化。
- 文化适应可以是一个积极的经历,有助于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宽容。它也可能导致负面结果,如偏见和歧视。
- Berry提出了四种文化适应模式:同化、整合、分离和边缘化。
Berry的文化适应模型
学术研究人员跨学科领域已经发展了100多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理论。Berry的文化适应模型广泛用于理解移民和少数群体的文化适应体验。
Berry的文化适应模型根据两个维度对个体适应策略进行分类。
第一个维度是个体自身文化的维持或改变程度。该维度下的问题包括是否认为维持自己的身份和特征有价值。
第二个维度是在主流文化中的参与或脱离程度,即是否认为与新的、更大的社会建立关系有价值(Berry, 1992)。
该模型划分了四种理想的文化适应策略:同化、整合、分离和边缘化。
同化
同化是指个体或群体采纳主导文化而排斥自身文化,通常会导致文化身份的丧失。
适应文化的个体通常认为主导文化优于自身文化,并将同化视为提高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一种方式。在强制性文化适应情况下,同化往往是生存的唯一选择(Berry, 1992)。
整合
整合是指维持自身文化的同时也参与主导文化。当主导文化接受文化多样性时,这种策略往往很成功。整合的个体通常对其自身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也能充分参与主导文化。
例如,在美国,许多肤色较浅的移民群体更容易融入主流社会,因为他们“被视为白人”。
19世纪初,爱尔兰移民在美国被认为“不够白”,但最终升至美国社会的高层,其后代积累了财富,甚至成为总统。
同时,爱尔兰移民的宗教和文化实践——如天主教和圣帕特里克节——已融入美国文化(Berry, 1992)。
分离
分离是指拒绝主导文化并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
在这个象限中,个体维持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同时与主流文化保持距离。他们可能认为主导文化对其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构成威胁。
例如,在某些社区,哈西德正统犹太人选择与更广泛的社会隔离,以维持其宗教和文化传统。
他们生活在封闭的社区中,通常以街区为界,穿着保守,遵循与主流文化不同的社交习俗(Berry, 1992)。
边缘化
最后,边缘化的特征是与主导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无力感和孤立感。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与其自身文化和主导文化都脱节。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个体感觉自己不属于任何文化时。边缘化的个体可能会经历贫困、失业和心理健康问题。
文化适应研究建议,整合的文化适应倾向于带来最有利的心理结果(Nguyuen等, 2007),而边缘化则导致最不利的结果(Berry, 1992)。
然而,研究人员批评Berry的文化适应模型缺乏预测效度。
人们可能跨越不同的类别,情境决定因素——如与家人一起旅行和事先熟悉语言——以及环境因素会影响文化适应策略的可用性、优势和选择(Zhou, 1997)。
文化适应如何在群体层面运作?
当文化适应扩展到整个群体时,会广泛采用另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实践、艺术形式和技术。
这可以发生在群体密切接触时,例如当一个群体迁入另一个群体的领土时。
这也可能发生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过程中,如殖民时期(Berry, 2006)。
文化适应可以在政治、文化、生物和物理层面引起变化。政治上,它可以导致权力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方式发生变化。
这些分歧通常沿种族和族裔线划分。例如,17世纪以来对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殖民导致欧洲、土著和非洲人口的混合。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种族类别的出现,如“混血儿”和“梅斯蒂索”。
由于欧洲文化占主导地位,来自这些不同种族群体的人被赋予不同程度的权利和特权。
通常,肤色较浅的人享有更高的地位。这导致了今天仍然推动不平等的文化和经济分裂。
文化上,文化适应可以导致语言使用、家庭结构和性别角色的变化。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在日本和韩国的到来及其巨大的经济影响带来了英语的传播和从集体主义、家庭为基础的文化向更加个人主义、成就导向的文化转变。
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以导致宗教信仰和实践的变化。例如,基督教传教士将亚伯拉罕信仰传播到远离宗教起源地的地方,如菲律宾(Berry, 2006)。
文化适应如何在个人层面运作?
文化适应既可以在个人层面也可以在社会层面发生。在最小的层面上,文化适应是指个体对异质文化的采纳和同化。随着个体“吸收”不同文化的不同方面,他们开始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这一过程还可以改变心理和身体健康。因此,文化适应可以导致价值观、态度、能力、动机和个人身份的变化。
价值观是一组基本信念,关于什么是好或坏、对或错。它们指导一个人的行为、决策和判断。
态度是对某些人、对象、想法或情况的倾向性反应,正面或负面。像价值观一样,它们指导行为。
能力是执行某些任务或功能的学习能力。动机是驱动人们行为的根本原因——他们所做的事情背后的“为什么”。最后,个人身份是人们认为自己是谁——他们的自我意识(Berry, 2008)。
例如,考虑一下文化适应如何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动机。假设有人从一个高度宗教化的社区搬到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社区。
虽然这个高度宗教化的社区可能认为饮酒是道德错误的,但世俗化社区可能认为它是道德中立的。最初,跨文化迁移的人可能倾向于认为饮酒的人是不道德的。
这种个人价值观与周围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心理压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接触到饮酒时,这个人可能会了解到,异质文化中的个体在特定社交场合饮用酒精以促进联系和社交。
观察者自己可能会改变对饮酒的态度,变得不那么消极,甚至学会如何负责任地在社交场合饮用酒精,以适应社交环境(Berry, 2008)。
个人如何文化适应?
一个人正在适应新文化的最明显迹象之一是他们学习新文化的语言。
语言学习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发生。它可以正式地通过课程或其他教学进行,也可以非正式地通过与已经了解该语言的人交谈来实现。
它也可以以不同的速度发生——有些人可能很快学会一门新语言,而有些人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掌握。一个人获得新语言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例如,儿童往往比成人更快地掌握新语言,并且发音障碍较少。
即使他们已经具备目标文化的语言知识,移民和其他接触新文化的个体仍可能经历语言适应过程,即改变说话方式以匹配母语者的说话方式。
这可能涉及发音、语法、词汇甚至肢体语言的变化。例如,适应新文化的人可能会采用俚语或改变说话时的手势方式(Berry, 2008)。
当然,并非所有接触新文化的人都会学习新文化的语言。在某些情况下,个人可能抵制学习新语言,要么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母语有强烈的情感依附,要么是因为他们停留在移民社区内。
在其他情况下,母语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发音差异和语法结构差异可能成为语言习得和融入新文化的额外障碍。
什么是文化适应压力?
当人们接触到新文化时,他们可能会经历文化适应压力,这是文化适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
这种压力可能来自多种来源,包括语言障碍、失去社会支持和感到自己是局外人。
当个体无法在新文化的语言中有效沟通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孤立。
这种孤立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此外,语言障碍可能使移民难以获得服务或找到工作。像购物这样简单的事情和应对闲聊都可能变得耗时且令人沮丧(Berry等, 1987)。
除了语言障碍,移民在移居新文化时还可能面临失去社会支持的问题。家人和朋友可能无法接触,个体可能没有像在祖国那样紧密的社区联系。
建立新联系的规则也可能不同。例如,习惯于陌生人友好健谈但仅限于熟人和轻度社交互动的加拿大人,可能会对一个陌生人在交友时冷漠但在被接纳后迅速开放并表现出极其脆弱和“不合适”的行为的文化感到不快。移民可能会觉得自己在新文化中格格不入。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迷失和疏远。这可能导致孤独感。
此外,移民可能会将自己与那些似乎更快融入新文化的人进行比较,感觉自己落后了。
这可能导致自卑感和低自尊(Berry等, 1987)。
文化适应压力也可能发生在移民返回其原籍文化时。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与文化根源脱节,感觉自己在自己的国家成了局外人。
他们也可能发现自己不再适合家庭和朋友,或者难以重新适应祖国的生活节奏。如果他们离开的时间很长或已经融入新文化,这种情况尤其如此。
这种形式的文化适应压力通常称为逆向文化冲击。
经历文化适应压力的个体可以通过寻求社会支持并找到应对挑战的方法来减轻其影响。
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维持与本国文化的联系,在新文化中寻找支持社区,进行自我照顾,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Berry等, 1987)。
什么是行为转变?
正如Berry所指出的,行为转变是指因文化接触而导致的心理变化。几乎每种行为都可能因与不同文化的接触而改变。
例如,移民可能会改变自己的着装以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他们也可能改变说话方式以听起来更像目标语言的母语者。此外,他们可能会采用新文化中常见的手势和肢体语言(Berry等, 1994)。
其他变化可能更为微妙,例如价值观和态度的转变。例如,一个人在移居强调守时和时间管理的文化后,可能开始更加重视这些品质。
他们也可能接受主流文化对适当性别角色的信念,并开始认为自己属于某个种族或族裔。
这些行为转变不一定需要发生在不同族裔群体之间。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人开始花大量时间与比自己年轻得多的人相处。他们可能会开始采用对方的俚语和音乐品味。这也是行为转变!
行为转变既可以在个体层面发生,也可以在群体层面发生。当一群人相互交往时,他们可能会为了融入和感觉自己属于群体而采用彼此的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趋同。
相反,趋异是指群体之间逐渐分离并采取不同行为。趋同与同化和整合相关,而趋异与分离和边缘化相关(Berry等, 1994)。
常见问题
文化适应的批评是什么?
文化适应的一个批评是,它可能导致移民感到孤独和孤立。
此外,移民可能会将自己与那些似乎更快融入新文化的人进行比较,感觉自己落后了。这可能导致自卑感和低自尊。
文化适应压力也可能发生在移民返回其原籍文化时。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与文化根源脱节,感觉自己在自己的国家成了局外人。
他们也可能发现自己不再适合家庭和朋友,或者难以重新适应祖国的生活节奏。这种形式的文化适应压力通常称为逆向文化冲击。
文化适应和同化有什么区别?
文化适应是指个体因接触另一种文化而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行为上的、认知上的或心理上的。
同化是指移民采纳主导文化价值观和行为的过程。他们也可能放弃自己的母语和习俗。虽然文化适应通常被认为是单向过程,但同化可以被视为双向过程。
同化指的是少数群体和多数群体在持续接触过程中如何相互改变,而文化适应指的是少数群体在保持独特的语言、食物和习俗的同时如何改变。
文化适应和文化内化有什么区别?
文化内化是指个体通过直接体验学习社会价值观和规范的过程。这通常发生在童年时期,父母和其他成年人根据文化对儿童进行社会化。
然而,它也可能在成年后发生,例如,当某人移居到新国家并接触不同文化时。
虽然文化内化涉及获取规则、规范和价值观以成为新社会的一部分,但文化适应意味着通过采纳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来改变自己的文化信念和习俗(Kim, 2007)。
双文化主义是什么?
双文化主义是指能够认同两种文化的能力。这可以发生在个体在两种不同文化中长大,或即使生活在主流文化中仍与遗产文化有强烈联系的情况下。
双文化个体通常觉得自己属于两种文化,并能轻松地在这两种文化之间转换。他们也倾向于从多个角度看待世界,思维更加灵活。
尽管双文化主义有许多好处,但也可能导致困惑和孤立感。例如,双文化个体可能觉得自己完全不属于任何文化,并且难以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Nguyen & Benet-Martinez, 2013)。
文化抵抗是什么?
文化抵抗是用来描述人们抵抗主导文化的多种方式的术语。
这可以发生在个体试图保持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时,或在他们采用主导文化元素以挑战它时。
抵抗也可以表现为艺术、音乐或其他形式的表达。文化抵抗可以是积极的力量,帮助边缘群体维护其身份并增强对文化的自豪感。
它也可能成为消极的力量,导致进一步的异化和与主流的分离(Duncombe, 2002)。
参考文献
Berry, J. W., & Annis, R. C. (1974). 文化适应压力:生态、文化和差异的作用. 跨文化心理学杂志, 5, 382-406.
Berry, J. W., Kim, U., Minde, T., & Mok, D. (1987). 比较文化适应压力的研究. 国际移民评论, 21 (3), 491-511.
Berry, J. W. (1992). 在新社会中的文化适应与适应. 国际移民, 30, 69-69.
Berry, J. W. (2008). 全球化与文化适应.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 32 (4), 328-336.
Berry, J. W., Bouvy, A., Van de Vijver, R. R., Boski, P., & Schmitz, P. (1994). 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概述. 书籍标题:跨文化心理学之旅 副标题:第十一届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协会国际会议精选论文 (p. 222).
Chataway, C., & Berry, J. W. (1989). 文化适应体验、评估、应对和适应. 加拿大行为科学杂志, 21, 295-309.
Duncombe, S. (Ed.). (2002). 文化抵抗读本. Verso.
Fort, J., Crema, E. R., & Madella, M. (2015). 人口和文化传播建模:引言. 人类生物学, 87 (3), 141-149.
Kaufman, J., & Patterson, O. (2005). 跨国文化传播:板球在全球的传播. 美国社会学评论, 70 (1), 82-110.
Kim, B. S. (2007). 文化适应与文化内化. 亚洲美国人心理学手册, 2, 141-158.
Nguyen, A.M., D., & Benet-Martínez, V. (2013). 双文化主义与适应:元分析. 跨文化心理学杂志, 44 (1), 122-159.
Ward, C. (1996). 文化适应.
Whiten, A., Caldwell, C. A., & Mesoudi, A. (2016). 人类及其他动物的文化传播. 当代心理学意见, 8, 15-21.
Zhou, M. (1997). 分段同化:新二代研究中的问题、争议和最新研究. 国际移民评论, 31 (4), 975-1008.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