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芬布伦纳的微观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的微观系统是他生态学系统理论的最内层,后来改名为生物生态模型。
它涵盖了个人的直接环境和直接互动。这包括家庭、同龄人、学校和社区。
这些亲密关系和环境对个人的发展有最直接的影响。微观系统通过日常面对面的互动影响行为、信念和整体成长。
在早期儿童发展中尤为重要,但终生都非常重要。
微观系统是儿童直接互动和发展关系的直接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同龄人,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持续的互动显著塑造了儿童的认知、社会、情感和身体成长,通过双向影响实现。
通过理解微观系统内的动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早期经历如何为儿童未来的成长和福祉奠定基础。
微观系统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观系统示例:
家庭
- 父母、兄弟姐妹和大家庭成员: 家庭代表了儿童的主要微观系统。儿童与父母、兄弟姐妹和大家庭成员建立的情感、社会和认知联系是其成长的核心。
- 家庭结构和动态: 无论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还是大家庭,家庭结构可以影响家庭动态和儿童的经历。例如,在大家庭中长大的儿童可能会体验到不同的动态和支持系统,而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儿童则不同。
- 育儿风格及其影响: 育儿风格,如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或忽视型,显著影响儿童的行为和发展。例如,支持性父母与孩子一起进行教育活动(如大声朗读)可以积极影响他们的认知和语言技能。相反,暴露于严厉育儿方式的儿童可能在社会和情感发展上受到阻碍。
学校
- 教师和同学: 随着儿童进入学龄期,学校环境成为重要的微观系统。教师和同学对儿童的学术、社会和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师生关系和课堂互动的质量可以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自尊和社会技能。
- 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包括物理方面(如教室布局、资源)和社会动态,可以影响学习。一个组织良好的课堂,促进互动和包容性,可以为儿童创造积极的学习体验。
- 教育实践和政策: 教育实践,如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评估策略,直接影响儿童的学术进步。包括残疾学生的融合政策或反欺凌举措在内的政策可以为所有学生创造更加支持和公平的学习环境。
同龄人团体
- 亲密朋友和玩伴: 同龄人团体是影响儿童社会和情感发展的重要微观系统。亲密朋友和玩伴提供陪伴、社交学习的机会和归属感。积极的同伴关系对发展社交技能、共情和身份感至关重要。
- 社会互动和关系: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儿童学会导航社交情境、协商、解决冲突和发展社交能力。这些互动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的视角、发展共情和学习社会规范。
- 同伴对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同伴对儿童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有很强的影响,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影响儿童在学术、社交活动和冒险行为方面的选择。
宗教机构
- 宗教领袖和社区成员: 对于在宗教家庭中长大的儿童,宗教机构是重要的微观系统。宗教领袖和社区成员提供指导、支持和社区感。
- 宗教教义和实践: 宗教教义和实践可以塑造儿童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对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响: 暴露于宗教环境可以影响儿童对道德、精神和目的的理解。
社区
- 邻居和当地社区: 社区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更广泛的微观系统。邻居和当地社区可以提供归属感、支持和社会控制,这对抚养儿童尤其重要。
- 物理环境(如公园、安全性): 社区的物理特征,如公园、游乐场和安全的玩耍空间,可以影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安全的社区为户外活动、探索和社会互动提供了更多机会。
- 社区资源和支持: 获取社区资源,如图书馆、社区中心和课后项目,可以通过提供学习、社交和个人成长的机会来积极影响儿童的发展。相反,缺乏这些资源,通常在贫困社区,会限制儿童的机会。
儿童作为积极参与者
微观系统作为儿童环境的最近层,通过直接的面对面互动和关系在塑造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儿童不是被动接受这些影响的。
相反,他们积极参与并塑造自己的微观系统,这是布朗芬布伦纳生物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
这种积极参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双向影响: 微观系统的特点是双向关系,儿童既影响也受环境影响。例如,儿童的气质(用布朗芬布伦纳的话说是一个“力量特征”)可以显著影响父母和照顾者与他们的互动,从而塑造儿童的发展。
- 个体差异的反应: 儿童对看似相似的微观系统影响有不同的反应。气质、个性、认知能力和资源获取(称为“资源特征”)等因素介导儿童对环境影响的反应。这解释了为什么同一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尽管共享类似的环境,但发展轨迹可能不同。
- 自我概念和身份的形成: 通过在微观系统中的持续互动,儿童发展出自我概念和身份。这些互动有助于文化价值观、信念和规范的内化,这一过程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得到了强调。
- 对发展的直接影响: 微观系统内的互动和关系质量直接影响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社会、情感和身体成长。这些互动被称为“近端过程”,是持续且对发展至关重要的。
- 对环境的主动影响: 儿童的行为、兴趣和特征可以引发环境的不同反应。例如,天生好奇的儿童可能会促使成人进行更多的刺激互动,而害羞的儿童可能会经历不同的互动模式。
理解儿童作为微观系统中的积极参与者突显了早期发展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这强调了虽然直接环境对儿童的成长有显著影响,但儿童自身的特性和行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最新发现和不断发展的理解
数字时代的虚拟微观系统
认识到技术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纳瓦罗和图奇(2022)提出了新生态理论。
该理论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原始模型,引入了“虚拟微观系统”的概念,以解释在线互动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他们强调虚拟环境的独特特征,如持续可用性、公开性和异步性,认为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儿童的社会联系、身份形成和对多样价值观和信息的接触。
文化的普遍影响
当代研究越来越强调文化在微观系统内塑造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Vélez-Agosto 等人(2013)挑战了最初将文化仅置于宏观系统中的观点,认为文化价值观和实践融入了家庭、学校和同龄人团体中的日常例行程序和互动。
他们倡导对文化在近端过程及其发展后果中的普遍影响有一个更细致的理解。
超越单一变量结果
研究人员承认,发展科学正在向研究多个相互关联的发展结果转变,而不是专注于孤立的变量。
这种方法符合生物生态模型对各种心理领域相互关联性的强调。
例如,儿童在家庭微观系统中的经历可以同时影响其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
未来的研究应调查不同微观系统内的近端过程在这些不同发展领域中的不同效果,从而对儿童的成长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通过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系统的相互关联性,家长、教育者、社区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可以为创造支持性环境做出贡献,促进儿童的积极成果。
将理论付诸实践:生物生态模型的应用
对于家长和照顾者:
- 在微观系统中培养强大的关系: 作为儿童微观系统中的关键人物,家长和照顾者应优先与孩子建立强大、积极的关系。这包括提供一致的爱、支持和指导,同时积极参与促进其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的活动。
- 促进开放沟通: 在家庭中营造开放沟通的环境至关重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关注和回应他们的需求和关切。这种开放对话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同龄人团体等其他微观系统中的经历,并解决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 注意个体差异: 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会对微观系统的影响有不同的反应。对孩子的个体气质、个性、优势和挑战敏感。根据需要调整育儿方法和期望,以最好地支持其发展。
- 促进积极参与: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自己的发展。为他们提供选择的机会,探索兴趣,参与培养技能和自信的活动。这种积极参与将帮助他们发展代理感和自我效能感。
对于教育者和学校系统:
- 培养积极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努力与学生建立支持性和关爱的关系。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儿童感到安全、尊重和被重视,可以显著影响其学术动机和整体福祉。
- 鼓励家长参与: 学校应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定期沟通、家长会和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机会可以帮助弥合家庭和学校微观系统之间的差距。
- 针对个别需求的教学方法: 实施适合个别学习风格和需求的教学方法。认识到儿童来自不同的背景,具有不同的优势和挑战。提供差异化教学可以提高所有学生的参与度和学术成果。
- 融入文化敏感的实践: 创造包容的学习环境,尊重和重视文化多样性。将文化相关材料、教学实践和观点融入课程,确保所有学生感到被代表和被重视。
对于社区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
- 投资早期儿童教育: 优先资助高质量的早期儿童教育计划。可及且负担得起的托儿和学前教育计划可以对儿童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于来自弱势背景的儿童。
- 推广家庭友好政策: 实施支持家庭的政策,如带薪育儿假、负担得起的托儿服务和灵活的工作安排。这些政策可以减轻家长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更情感上和实际上为孩子提供支持。
- 加强社区资源: 投资创建安全和支持性的社区。这包括提供可负担的住房、优质医疗保健、绿地、图书馆和社区中心。通过改善社区的物理和社会环境,政策制定者可以积极影响儿童和家庭的生活。
- 解决社会和经济不平等: 认识到贫困和社会不平等可以通过限制获得基本资源和机会显著影响儿童发展。实施解决收入不平等、促进社会流动性和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的政策,可以为所有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 支持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分配资源支持深化我们对不同背景下儿童发展的理解的研究。这些研究应指导有效应对所有背景儿童和家庭需求的循证干预和政策的开发和实施。
参考文献
Bronfenbrenner, U., & Ceci, S. J. (1994). Nature-nurture reconceptualised: A bio-ecological model. Psychological Review, 10(4), 568–586.
Bronfenbrenner, U. (1995). Developmental ecology through space and time: A future perspective. In P. Moen, G. H. Elder, Jr., & K. Lüscher (Eds.), Examining lives in context: Perspectives on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pp. 619–647).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10176-018
Bronfenbrenner, U. (1999). Environments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models. In S. L. Friedman & T. D. Wachs (Eds.), Measuring environ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Emerging methods and concepts (pp.3-28).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10317-001
Cassells, R., & Evans, G. (2020). Concepts from the bioecological model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L. Tach, R. Dunifon, & D. L. Miller (Eds.), Confronting inequality: How policies and practices shape children’s opportunities (pp. 221–232).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0000187-010
Ferguson, K. T., & Evans, G. W. (2019). Social ecological theory: Family systems and family psychology in bioecological and bioec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B. H. Fiese, M. Celano, K. Deater-Deckard, E. N. Jouriles, & M. A. Whisman (Eds.), APA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family psychology: Foundations, methods,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across the lifespan (pp. 143–16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0000099-009
Guy-Evans, O. (2024, January 17). Bronfenbrenner’s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Simply Psychology. /blog_q/sub/bronfenbrenner_cn
Navarro, J. L., & Tudge, J. R. (2022). Technologizing Bronfenbrenner: neo-ecological theory. Current Psychology, 1-17.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2-02738-3
McLeod, S. (2024, January 24). Vygotsky’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Simply Psychology. /blog_q/sub/vygotsky_cn
Rosa, E. M., & Tudge, J. (2013). Urie Bronfenbrenner’s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Its evolution from ecology to bioecology.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5(4), 243-258. https://doi.org/10.1111/jftr.12022
Vélez-Agosto, N. M., Soto-Crespo, J. G., Vizcarrondo-Oppenheimer, M., Vega-Molina, S., & García Coll, C. (2017). Bronfenbrenner’s bioecological theory revision: Moving culture from the macro into the micro.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5), 900-910. https://doi.org/10.1177/1745691617704397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