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劳动示例

情绪劳动定义

情绪劳动指的是在与他人互动时,尤其是服务客户或来访时,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表情的工作。

这通常包括抑制负面情绪(如沮丧)以呈现平静、愉快的举止。

情绪劳动最初是在工作场所中研究的,但后来扩展到描述一个人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进行的无偿且往往是隐形的工作,不仅在工作场所,还包括社交场合和私人领域。

当某人参与情绪劳动时,他们可以通过调节情绪来确保他人感到更加舒适。个体通过积极塑造和引导自己的感受来管理情绪,认识到社会结构和机构对这些努力的影响。

微笑的工人

以下是个人可能使用情绪劳动的一些例子:

在服务业工作者中

情绪劳动最初被定义为工人根据组织规定的规则和指南管理自己感受的过程(Hochschild, 1983)。

情绪劳动经常被期望在服务业工作者中看到,并被视为工作要求。

也许最常见的情绪劳动形式是“带着微笑的服务”,即服务人员对客户和来访表现出友好态度(Pugh, 2001)。

服务工作通常要求工人表达令人愉悦的正面情绪,这是许多人喜欢从他人那里体验到的。

如果工作环境不愉快或客户粗鲁,工人可能仍需付出情绪劳动以取悦他人。

在医疗保健和医学中

情绪劳动也在其他工作场所环境中进行,如医疗保健,工人被期望表现出同情(Humphrey 等, 2008)并预见和响应他人的需求。

医学生经常学习情感上的疏离来管理对患者的反应(Smith & Kleinman, 1989)。

这种隐性课程使学生能够建立专业权威。

在领导力中

处于管理职位或其他领导角色的个人可能需要使用情绪劳动来影响员工或追随者的情绪、动机和表现(Humphrey 等, 2008)。

例如,领导者在面对危机时可能需要表现出乐观,以免员工恐慌。

在家庭生活中

情绪劳动在家庭中可能不那么明显,但它通常用于确保伴侣和孩子快乐并得到情感上的照顾。

家庭中的情绪劳动表现在某人可能被期望处理育儿、孩子的需要、记住约会、提醒他人和发起关于情感话题的讨论。

情绪劳动背后的理论

Arlie Hochschild 被认为是第一个在她的1983年著作《受控的心》中提出“情绪劳动”这一术语的人。

她引入了这个概念来描述工人如何根据强加给他们的规则和指南管理自己的感受。

Hochschild(1983)用空乘人员的例子来说明情绪劳动。这些工人通常被指示始终对乘客微笑、礼貌、友好,Hochschild 认为这是情绪工作。

因此,即使空乘人员心情不好,他们仍然需要付出情绪劳动,以确保他们以一种令乘客愉快或安心的方式呈现自己。

情绪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受文化和社会规范影响的私密行为,这些规范规定了适当的感受和表达,但不受他人直接监管。

相比之下,情绪劳动是指将情绪管理从私人领域转移到公共工作世界的过程(Wharton, 2009)。

Hochschild(1983)认为,组织通过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展示情绪来商业化员工的感受。她使用“感受规则”一词来描述组织关于特定情况下应体验的情绪类型和数量的规范。

根据 Hochschild(1983),“感受规则”是组织试图控制员工内心生活或通常私密和个人的思想和感受的尝试。

由于服务工作(如空乘人员)依赖于工人管理情绪的能力,组织寻求控制这一过程,从而使情绪劳动成为正式的工作要求。

后来的研究者认为适当的术语应该是“表现规则”而不是“感受规则”。

这是因为组织无法直接监管员工的私人情绪状态,只能监管他们的情感外在表现(Ashforth & Humphrey, 1993)。

这两种规则之间的区别被认为是重要的,因为“表现规则”意味着组织最关心的是控制员工的外在表现而非其内在状态。

Hochschild(1983)建议,需要更多情绪劳动的工作主要由女性完成。这些工作通常涉及创造他人的幸福感或肯定感——这些责任通常分配给女性。

其中一些工作包括服务工作、酒店业和医疗保健,这些工作被认为利用了女性在私人领域中所使用的技能(Abbott 等, 2006)。

前线服务人员是情绪劳动研究的最初焦点。随着研究的逐渐扩展,它也包括了与客户和同事的专业互动。

情绪劳动还扩展到研究护理和家庭工作。

任何涉及与他人互动的工作都被认为需要某种程度的情绪劳动。这也考虑了工作的其他方面,如工人的权力动态、地位和性别(Wharton, 2009)。

情绪劳动的类型

Hochschild(1983)描述了员工在工作场所改变情感表达的两种方式:表面行为和深层行为。

表面行为和深层行为代表了员工如何管理情绪以满足工作需求。

表面行为

表面行为侧重于情感表达的公开展示。这是当工人改变其外部情感表达但不试图感受其所展示的情感时的情况(Humphrey 等, 2008)。

个人可能在表面上表现出与内心感受不符的情感表达。

常见的表面行为形式是服务人员在与挑剔的客户互动或心情不好时增强或假装微笑。

虽然他们可能不想笑,但他们通常会这样做以使客户感到更舒适或愉快。

深层行为

涉及深层行为的情绪劳动是努力真正感受到预期要展示的情感(Wharton, 2009)。这比仅仅展示表面层次的情感表达更进一步。

相反,个体试图改变自己内心的感受,以便实际感受到他们想要展示的情感。

情绪涉及生理唤醒和认知,因此深层行为通过各种技术修改这些(Brotheridge & Grandey, 2002)。他们可能会有意地参与有助于培养这些情感的思考和活动。

或者,他们可能会使用训练有素的想象力,主动回忆过去的事件并体验他们想要展示的情感(Humphrey 等, 2015)。

家庭中的情绪劳动

女性经常在家庭中执行管理自己情绪的情绪劳动。

类似于工作场所,家庭形成一个独特且情感上消耗的“来访”,某人确保每个人在情感和身体上都得到照顾和支持(Dean 等, 2021)。

在典型的核家庭单位中,人们认为女性默认负责大部分情绪劳动,这意味着她们负责塑造和管理家庭的情感(Hochschild, 1983)。

在异性关系中,女性经常管理家务任务,提示伴侣做事情,提醒他们重要的日期,并经常代表男性伴侣组织礼物和社会活动。

所有这些任务都被认为是情绪劳动,因为它们涉及在情感和身体上支持他人。

在核家庭单位中,母亲经常记录、记忆、思考并完成整个家庭的情绪工作(Bass, 2015; Wong, 2017)。

父亲也会完成这项工作,但照顾孩子的需求被认为是母性的中心期望,与父性相比更为独特和强烈(Dean 等, 2021)。

由于家庭可以由多个具有独特个性、需求和需求的个体组成,因此精神负担是多样的和复杂的。

通常,母亲被期望有无限的时间来满足家庭的意外需求,从而增加了情绪劳动的额外层次(Dean 等, 2021)。

母亲经常在有偿工作中为家庭进行情绪劳动。这种劳动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进行,而其他人却看不见。

尽管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大幅增加,但男性的家务劳动却没有显著增加,这意味着无论工作承诺如何,女性仍然是主要的照顾者(Dean 等, 2021)。

家庭中的情绪劳动是持久的,因为它与关爱亲人有关,所以女性不能选择退出对他人的持续情感监控(Hochschild, 2012)。

即使是大一点的孩子,母亲也被期望“保护”他们的未来,例如确保丰富孩子的未来就业机会并确保他们的安全(Milkie & Warner, 2014)。

情绪劳动的积极和消极后果

在考虑工作场所的情绪劳动时,研究发现与之相关的积极和消极后果。

Hochschild(1983)认为,进行情绪劳动会导致她称之为“情绪失调”的现象。她解释说,这是当工人被要求展示与其真实感受不符的情绪时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说这可能导致工人产生困扰感和一系列影响心理健康的身份相关问题。

许多研究表明,经常需要展示与其自身感受冲突的情绪的工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经历情绪耗竭。

工作中的表面行为,如假装或抑制情绪,与工人的情绪耗竭水平相关(Van Dijk & Brown, 2006; Glomb & Tews, 2004)。

表面行为还被证明会增强工人的去人格化感觉,同时减少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人成就感(Brotheridge & Grandey, 2002)。

工作中的情绪失调还与情绪耗竭有关(Morris & Feldman, 1997)。具体来说,不得不在工作中隐藏或掩饰激动情绪与这种耗竭有关(Erickson & Ritter, 2001)。

护理工作被认为涉及大量情绪劳动,情感上要求很高,并且通常在不平等的关系中进行,其中接受者的需要得到满足,而护理者的需要则受到不利影响(Wharton, 2009)。

然而,并非所有的护理工作都是这样剥削性的。为他人提供护理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情感上令人满意的和内在的奖励。

有持续的研究发现,虽然表面行为会增加情绪耗竭,但这并不是深层行为的情况(Grandey, 2003)。深层行为通过增加个人的成就感对工人产生了积极影响(Brotheridge & Grandey, 2002)。

深层行为还被证明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绩效和客户满意度呈正相关(Humphrey 等, 2015)。

总体而言,工人的调节情绪策略似乎对情绪劳动如何影响其福祉有最大的影响。

如果工人真正体验到他们工作中期望展示的情感,他们似乎更能抵抗负面后果。

同样,更快乐的工人不太可能需要在客户面前假装(Wharton, 2009)。

总之,工作中的情绪劳动效果可能取决于工作的享受程度、工作环境的愉悦程度以及个人以健康方式调节情绪的能力。

参考文献

Abbott, P., Tyler, M., & Wallace, C.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Routledge.

Ashforth, B. E., & Humphrey, R. H. (1993). Emotional labor in service roles: The influence of ident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1), 88-115.

Bass, B. C. (2015). Preparing for parenthood? Gender, aspirations,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labor market inequality. Gender & Society, 29(3), 362-385.

Brotheridge, C. M., & Grandey, A. A. (2002).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Comparing two perspectives of “people work.”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0(1), 17-39.

Dean, L., Churchill, B., & Ruppanner, L. (2021). The mental load: building a deeper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how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labor over load women and mothers. Community, Work & Family, 25(1), 13-29.

Erickson, R. J., & Ritter, C. (2001). Emotional labor, burnout, and inauthenticity: Does gender matter?.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46-163.

Glomb, T. M., & Tews, M. J. (2004). Emotional labor: A conceptualization and scal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4(1), 1-23.

Grandey, A. A. (2003). When “the show must go on”: Surface acting and deep acting as determinant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peer-rated service delive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6(1), 86-96.

Hochschild, A. (1983). 1983 The managed hear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chschild, A. R. (2012). The outsourced self: What happens when we pay others to live our lives for us. Metropolitan Books.

Humphrey, R. H., Ashforth, B. E., & Diefendorff, J. M. (2015). The bright side of emotional lab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6(6), 749-769.

Humphrey, R. H., Pollack, J. M., & Hawver, T. (2008). Leading with emotional labor.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Milkie, M. A., & Warner, C. H. (2014). Status safeguarding: Mothers’ work to secure children’s place in the social hierarchy. Intensive mothering: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dern motherhood, 66-85.

Morris, J. A., & Feldman, D. C. (1997). Managing emotions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257-274.

Pugh, S. D. (2001). Service with a smile: Emotional contagion in the service encount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5), 1018-1027.

Smith III, A. C., & Kleinman, S. (1989). Managing emotions in medical school: Students’ contacts with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6-69.

Van Dijk, P. A., & Brown, A. K. (2006). Emotional labour and negative job outcomes: An evaluation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al disson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12(2), 101-115.

Wharton, A. S. (2009).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al labor.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47-165.

Wong, J. S. (2017). Competing desires: How young adult couples negotiate moving for career opportunities. Gender & Society, 31(2), 171-196.

情绪劳动与情绪传染有何关系?

情绪劳动涉及在工作环境中管理情绪以展示期望的情绪,通常需要抑制真实感受并投射特定情绪。

情绪传染 是指一个人的情绪触发他人类似情绪的现象。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于,进行情绪劳动的个体,尤其是在需要频繁人际互动的角色中,可能会无意中通过情绪传染将他们抑制或诱发的情绪传播给他人,从而影响环境的情绪氛围。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