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权社会与女权主义
什么是父权制和性别歧视?
父权制意识形态是指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力、主导地位和特权。父权制是一种社会系统,在这种系统中,男性在政治权威的角色中占据主要权力。它既发生在个人生活中,也发生在工作场所。
同时,性别歧视是基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通常针对女性和女孩。它以微妙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通过笑话或评论,以及更明显的歧视形式,如拒绝给予女性平等的教育或就业机会。
结合在一起,父权制和性别歧视创造了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女性在社会和经济上都受到压迫。父权制强化了性别歧视的态度和信念,并赋予男性实施这些态度和信念的权力。这可能导致女性被剥夺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或经历暴力和虐待。
单独来看,性别歧视也可能导致歧视和压迫。例如,女性可能因从事相同的工作而获得的报酬低于男性,或因性别而被忽视晋升机会(Lerner, 1986)。
女权主义中的父权制是什么?
“父权制”这个词字面上的意思是父亲的统治,最初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类型的“男性主导的家庭”(Sultana, 2010)。
在现代意义和女权主义中,父权制是围绕社会定义的男女之间的性别不平等构建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关系和制度体系(Nash, 2009)。
女权主义者主要使用“父权制”一词来描述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权力关系。大多数形式的女权主义将父权制视为一个当今不公正的社会系统,该系统使女性处于从属、歧视或受压迫的地位。
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通常被排除在全面参与政治和经济生活之外,而是被限制在家中抚养孩子。
父权制关系结构既存在于私人领域,也存在于公共领域,男性在公共生活和家庭中都占据主导地位(Nash, 2009)。
在父权制中,女性往往在关键机构、决策职位和就业中代表性不足。如果她们试图重新获得一些权力,往往会遭到忽视或批评。
同样,被视为“女性化”或与女性相关的属性相对于“男性化”属性而言被低估。对女性的暴力也是父权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女性被低估和压迫,她们可能会遭受更多来自男性的剥削和虐待。女性还可能因种族、社会阶层和性取向而面临多种压迫,这些压迫与性别歧视交织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社会中,主要是白人男性受益于父权制,因为少数族裔背景的男性面临着自己的压迫。
父权制社会始于何时?
支持父权制的传统主义者认为,男性天生就是统治者,女性天生就是从属者。
他们认为,权力等级制度一直存在,并将继续存在,因为这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历史人物的认同。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男性标记为“主动”,女性标记为“被动”。对他来说,女性是“残缺的男性”,没有灵魂。在他看来,女性的生物劣势使其在能力、推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方面也处于劣势(Lerner, 1986)。
在现代心理学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生物学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因此决定了他们的能力和角色。他指出,女性和女孩嫉妒男性的解剖结构。在他看来,正常的人类是男性(Freud, 1977)。
尽管这些观点现在可能没有那么极端,但仍然有人相信,特别是白人男性,是社会中最具有主导地位和重要性的人。
由于男性被认为是如此重要,社会围绕他们的需求组织起来,他们的视角是唯一的选择,他们的属性最有价值,因此他们在政治和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她的著作《父权制的创建》中,杰尔达·勒纳研究了父权制的根源。根据她的观点,父权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事件,而是一个历时近2500年的过程,从大约公元前3100年到公元前600年。勒纳认为,在此之前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中并不存在男性统治(Lerner, 1986)。
勒纳强调了女性历史及其反对父权制争取平等斗争的重要性。根据她的观点,父权制为私有财产和阶级社会的形成铺平了道路(Lerner, 1986)。
找到父权制的根源并确定它不是男性的天性去统治、女性的天性去服从,这为改变打开了大门。如果父权制是由文化创造的,那么它可以被推翻。
父权制社会的特征是什么?
父权制是一个由许多元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它是一套符号和思想,构成了文化,体现在从对话到文学和电影的一切事物中。
父权制社会关注:
- 社会生活及其应有的方式
- 对人们的要求
- 预期的女性美丽标准
- 预期的男性坚韧
- 女性脆弱和男性保护的形象
- 将男性和女性定义为对立面
- 重视男性气质,贬低女性气质
男性主导
父权制描述了制度化的男性主导系统。这意味着存在一个层级系统,将男性置于顶端的主导角色,而女性则处于较低的从属角色。
或许任何社会中父权制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男性认为自己优于女性。男女之间的生物差异被夸大,以确保男性总是占据主导或阳刚的角色,而女性总是占据从属的阴柔角色。
在父权制中,男性占据了尽可能多的权力或权威职位,占据了工作中的较高职位。他们通常是公共和私人领域的领导者——在他们的家庭中也是如此。女性被期望听从男性的吩咐,她们唯一的贡献是在家中服务和生育孩子。
以男性为中心
父权制中的以男性为中心是指社会中的一切都以男性为中心。大部分人类历史都在讲述(主要是白人)男性的成功。他们被称作英雄、开发者、发明家和领导者,而女性的历史大多被忽略或被认为不存在。
大多数电视节目和电影几乎完全集中在男性主角身上,女性角色大多是配角,主要作为爱情兴趣或服务于男性角色。
女孩从小就被社会化,认为必须漂亮和顺从而吸引丈夫。
她们被社会化,以结婚和生育孩子作为最终目标。因此,她们被教导说她们的生活将围绕着她们嫁给的男人展开。
男性认同
在父权制社会中,关于什么是好、可取和正常的中心文化观念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这意味着通常与“男性”或“属于男性”的特质被视为更可取,而“女性”或“属于女性”的特质则不被看好。
通常与男性气质相关的品质包括:攻击性、强硬、坚强、自制力强和竞争性强。因此,男性会变得只向社会展示这些特质。
并不是每个男性天生就具备这些特质——许多男性天性是关心他人、善良和敏感,这些特质由于被认为是女性化的而不被看好。如果男孩和男性允许他们的真实个性展现出来,可能会被嘲笑,迫使他们回到那些可取的男性特质上。
例如,一个表现出敏感情绪的男孩,他的父亲(信奉父权制)可能会告诉他需要“像个男人一样”,鼓励他压抑自己的感受,以便以一种被认为更适合男孩的方式行事。
家庭系统的控制
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往往认为自己必须始终处于控制地位。这意味着他们在所有家庭和社会情境中都处于控制地位;他们对家庭的教育和财务做出所有决定。
在许多情况下,女性在做决定前必须征得丈夫的同意。传统上,女性必须得到父亲的许可才能结婚,父亲必须批准未来的女婿是否合适。因此,女性总是生活在她生命中的男性控制之下,并被视为无法做出自己的知情决定。
有些男性甚至会进一步压迫家庭中的女性,以此获得更多的控制权。试图为自己重新夺回一些权力或控制权的女性可能会面临被家庭中的男性压迫、剥削甚至虐待的风险,这是一种让她回到顺从状态的方式。
“父权制机构”是什么?
“父权制机构”被定义为“一套机制、实践、信仰、神话和关系,组织相对稳定的人类活动模式,涉及资源分配、个体再生产和特定父权制下的社会结构类型”(Facio, 2013)。
父权制机构被认为彼此紧密相连,从而维持了代际之间男女之间的不平等。
男性通常能够通过教育、宗教和家庭等机构维持对女性的压迫。这些机构证明并强化了女性对男性的从属地位(Millet, 1977),并且这些机构中往往有男性担任领导职位。
父权制机构和社会关系导致了女性的低等或次要地位,经常为女性在社会中的进步制造障碍。
社会给予男性绝对的优先权,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人权(Sultana, 2010)。
父权制社会中的女性角色
为了使父权制社会正常运作,女性也有她们自己的角色。女性的角色是顺从和服从于男性,满足他们的所有希望和需求,而不抱怨。
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被期望留在家中作为母亲和家庭主妇,通常完成数小时的无偿劳动来维持这些任务。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的无偿劳动既有利于资本,也有利于她的丈夫(Hartmann, 1981)。
作为一个女性,做真实的自己可能更加困难。“真正的女人”被视为依赖、脆弱、弱小、支持、养育、情感丰富和共情。当女性违背被视为“属于女性”的标准时,往往会受到批评。另一方面,男性之所以被定义为男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是女性。
女性可以被视为奖杯,象征着男性在其他男性中的成功。女性被期望外表吸引人,但又不能过于吸引人,以至于因受到任何性骚扰和虐待而被羞辱或指责。
生活在父权制社会中并不意味着女性不能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因为确实有很多女性取得了成功。然而,有人建议,许多成功的女性更可能是那些以男性为中心和认同男性的女性。她们可能具有典型的男性特质,如果断和竞争性强,不会威胁到父权制秩序(Becker, 1999)。
父权制社会的问题
性别不平等
父权制的主要问题是,如果一半的人口被认为对另一半具有支配地位,这会导致不平等。父权制还证明了这些性别间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可能受益于更多的机会,如更容易晋升到职业生涯的顶级职位。另一方面,女性的机会较少,可能需要比男性更努力地工作才能获得平等的机会。
个人自由度降低
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被社会化为遵循父权制强制的性别规范,那么表达个性的空间就会很小。
女性可能会感到更大的压力,要求她们看起来某种方式、结婚和生孩子,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她们很可能会因为没有遵循社会的“规则”而受到批评。
同样,遵循父权制理想男性气质的男性不仅伤害了他们生活中的其他人,也伤害了自己。如果他们被告知要始终坚强、攻击性强且不表现出“女性化”的情绪,他们就会限制自己的情感范围。
他们也可能觉得无法真正探索自我,不了解生活中不仅仅是为了维持性别现状。
毒性
在父权制社会中,专注于传统男性特质的男性实际上可能会变得相当有毒。毒性男性气质是一套与男性相关或期望的行为态度。
例如,如果男性被期望具有攻击性,毒性男性气质可能导致男性觉得自己有权对他人的暴力行为,以此证明他们是攻击性的。因此,男性通过允许自己伤害他人,而受到自身对毒性父权制男性气质的奉献所伤害。
对女性的暴力
由于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被视为服从于男性,如果她们表现出任何“不服从”,男性可能因对她们施加暴力而被原谅。
因为在以权力、力量和暴力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被指定为男性控制的对象,力量和暴力经常用来保持女性在男性命令下的地位(Johnson, 2004)。
成为男性暴力受害者的女性数量不成比例,这几乎成为她们的预期经历。
在父权制下,女性被社会条件化,忽视、解释和轻视自己遭受的性别歧视、歧视和虐待的经历(Bates, 2022)。
她们被告知应对自己遭受的任何暴力负责,因此男性很可能逃脱这种暴力行为。
常见问题解答
父权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是什么?
父权制的一个常见例子是,女性被期望完成大部分家务任务,并花更多时间抚养孩子。
人们认为女性所做的无偿劳动远多于男性。即使在今天,大多数女性都可以工作,她们通常仍被期望在有偿工作中兼顾所有在家中的无偿劳动,而男性则不太被期望这样做。
另一个例子是,孩子通常会被赋予父亲的姓氏而不是母亲的姓氏。
然后,当女性结婚时,她通常被期望改用丈夫的姓氏,放弃自己的家族姓氏。女性还常常在婚礼当天由父亲“交给”丈夫,仿佛这是一种财产的交换。
未来的丈夫也被传统上期望征求女性父亲的同意才能娶她,仿佛她是他人的财产,也无法自己决定是否结婚。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况在今天可能不那么普遍,但仍经常存在。
男性会受到父权制的负面影响吗?
男性和女性一样,都会受到父权社会的负面影响。男性通常被期望表现出坚强、强硬、攻击性和主动。
然而,这可能给男性留下很少的空间去表达脆弱,并否认了他们对联系和亲密关系的需求。 对于一些男性来说,以传统阳刚的方式行事并不自然,但如果他们违背了这些期望,比如表现出真实的情绪(例如哭泣),他们可能会遭到嘲笑、欺凌或羞辱。
因此,许多男性可能会压抑很多情绪,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同样,由于女性被期望花更多时间抚养孩子,在离婚案件中,法官可能会裁定母亲获得孩子的完全监护权,而父亲则可能无法获得他们希望与孩子相处的时间。
如何应对父权制?
父权制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交织的概念,被认为在社会的许多方面都起着作用。因此,很难以一种明确的方式应对父权制。
男性和女性可以每天做一些小事来帮助消除有害的父权制观念和态度:
- 男性可以更加意识到家务和育儿时间在他们和伴侣之间的分配情况,确保自己承担公平的份额。
- 男性可以拒绝参与贬低女性的对话。例如,如果听到男性朋友使用厌女语言,可以解释这种语言是不可接受的,并对女性有害。
- 鼓励男性不要害怕被视为传统上“女性化”的特质和情绪。
- 不要批评某人违背性别规范,而是庆祝差异。
- 花时间倾听女性。例如,在工作会议中,如果女性的观点被忽略或打断,坚持让她的观点得到表达,并认为这对团队是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Bates, L. (2022). Fix The System Not The Women. (1st ed.). Simon & Schuster.
Becker, M. (1999). Patriarchy and inequality: Towards a "/blog_q/substantive feminism. U. Chi. Legal F., 21.
Facio, A. (2013). What is patriarchy. Women’s Human Rights Education Institute.
Freud, S. (1977). Freud on Sexuality.
Hartmann, H. I. (1981). Women and revolu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unhappy marriage of Marxism and feminism (No. 2). South End Press.
Johnson, A. G. (2004). Patriarchy, the system. Women’s lives: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3, 25-32.
Lerner, G. (1989). The Creation of Patriarc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Millett, K. (1977). Sexual Politics. London: Virago.
Nash, C. J. (2009). Patriarchy.
Sultana, A. (2010). Patriarchy and women’s "/blog_q/subordinat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rts Faculty Journal, 1-18.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