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形象是什么?我们如何改善它?
关键要点
- 自我形象这一概念最早由莫里斯·罗森伯格(Morris Rosenberg)在1965年提出,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我们认为的那种人)的看法或概念。这还包括身体形象和性别。
- 自我形象包括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认为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希望成为的样子——理想自我。这些想法可以涉及某人对自己外貌、个性、技能、价值观和原则的感知,以及他们如何适应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规范的感知。
- 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是两个相似但不同的概念。一般来说,自我形象涉及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具体、可测量的概念,而自我概念则涉及一个人在抽象层面上如何看待自己。
- 许多心理健康障碍都与自我形象有关。一个例子是身体畸形恐惧症,即某人专注于自己外表上的一个感知到的缺陷——无论是真实的还是不存在的——这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形象。
定义与特征
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或概念。自我形象是人格的一个基本方面,可以决定人际关系的成功和整体幸福感。负面的自我形象可能由自我虐待、自我挫败或自我毁灭行为引起。
例如,苏赞·奥尔特曼(Suzaan Oltman)说,自我形象的三个要素是(Oltman, 2014):
- 个人如何看待或思考自己;
- 个人认为他人如何看待自己;
- 个人希望成为的样子或理想自我。
莫里斯·罗森伯格的《社会与青少年自我形象》是最早深入探讨自我形象概念的著作之一。
虽然没有广泛认可的自我形象框架,但已提出了一些类型和维度的概念。
- 物理维度:个人如何评估自己的外貌。
- 心理维度:个人如何评估自己的个性。
- 智力维度:个人如何评估自己的智力。
- 技能维度:个人如何评估自己的社交和技术技能。
- 道德维度:个人如何评估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
- 性维度:个人如何感觉自己适应社会的男性和/或女性规范。
影响因素
自我形象是通过周围人在童年时期开始的社会影响形成的思维模式的产物。
自我形象是学习的产物。早期童年的影响,以及个人和社会层面的经历,都会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形象。
个人如何与同龄人互动通常会影响自我形象。例如,因独特身体特征在学校被欺负的孩子可能会发展出一种不吸引人的自我形象,并将其带入成年期。
尽管如此,通过非评判性思维、冥想等技术,自我形象可以被改变和改善,采取措施培养对他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自我形象与自我概念的区别
自我形象被定义为对自己总体主观感知,包括对自己身体和个性的印象、能力和其他人的看法。
这一定义将自我形象等同于自我概念。然而,其他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其心理图像、外貌以及经历、愿望和感受之间的交集(Bailey, 2003)。
Bailey(2003)认为,自我形象与自我概念的区别在于,自我形象涉及一个人所做的(可测量的)具体事物、外貌和拥有的物质东西。
这些可测量的特征包括:
- 出生时不变的遗传属性,如眼睛或鼻子的形状;
- 出生时存在但会变化的遗传属性,如身体比例和身高;
- 为了增强身体自我形象、公共形象和可测量的“工作产品”而选择获得的物质东西,如金钱、财产或珠宝。
自我形象还可以包括一个人所做的可以测量的事情,如工作和运动中的成就(Bailey, 2003)。
自我概念比自我形象更为广泛:它涉及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思考自己以及如何感受自己。自我形象只是构成自我概念的几个组成部分之一。
与此同时,自我概念是存在于个体中的品质,可以通过估计而非测量来评估。
这些品质可以涉及一个人的行为——如经常使用同情和考虑——以及不可测量的外貌方面,如认为自己有多有吸引力。
对这些品质的评估可能受到个人直接环境和社会的显著影响。
例如,Bailey(2003)提到,美国的制度性种族主义可能导致黑人美国人内化白人呈现的低劣刻板印象。
同样,一个不良少年可能会接受同伴群体的观点,认为学术不是“酷”的。
自我形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区别
理想自我是源于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概念。罗杰斯提出,人格由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组成。
现实自我是指某人认为的实际自我,而理想自我则是基于生活经验、社会需求和他们崇拜的角色模型所创造的理想化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通常与理想自我相关。通常,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也反映在自我形象上。
也就是说,某人想象中理想生活的自己可能与他们看到的自己不同,而后者又可能与他人实际感知的他们不同。
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性的影响
认为自己与理想自我相差甚远的人可能会发展出较低的自我形象。相反,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越接近,我们的一致性或一致性就越高,自我价值感也就越高。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某些经历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并在自我形象中被否认或扭曲,则被认为是不一致的。
因此,心理学家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理论化为进入心理治疗的动力。罗杰斯(1980)称这种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为不一致,并认为这可能导致适应不良。
研究试图通过让参与者对描述他们想要成为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的卡片进行分类来测量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一致性水平。这被称为自我理想Q排序。
治疗师尝试通过强调个人的积极特质以及如何表达更多这些特质来提高治疗中的自我理想一致性。
父母也可以通过给予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或无条件的爱来帮助孩子实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更大的一致性。
根据Schmitt(1980),被接受和珍视的人往往会发展出更加关爱自己的态度。
改善自我形象
良好的自我形象可以通过常规地将挫折转化为成就来建立。人们通常称之为“将柠檬变成柠檬水”。
通过这样做,转化者可以在对他们重要的领域建立自信。
拥有积极自我形象意味着对自己有好的看法。例如,拥有积极自我形象的人可能会:
- 认为自己有吸引力和魅力。
- 相信自己聪明。
- 相信自己本质上是快乐和健康的。
- 相信自己正在朝着或至少接近理想版本的自己前进。
- 相信他人认为他们具有自己看到的积极品质。
而拥有消极自我形象的人可能会:
- 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和魅力。
- 认为自己愚蠢或不聪明。
- 相信自己不快乐或不健康。
- 相信自己离理想自我很远,并且无法更接近成为理想的自己。
- 相信他人认为他们像自己认为的那样不足。
自我形象是可以改变和建立的。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关于如何改善学生、音乐家和残疾人群体的自我形象的研究。
这些研究使用了以下方法:
-
改善外观的某个方面,无论是通过养成健康习惯(如锻炼和合理营养)还是手术(如牙科手术)。
-
非评判性反思,如慈悲冥想。这可以帮助某人将自我批判和评判性的想法重新框定为建设性和反映现实的想法。通过非评判性反思,人们可以更好地意识到有害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自我无条件积极关注的能力。此外,研究表明冥想可以增加人们的社交联系感(Hutcherson, Seppala, & Gross, 2008)。
-
指出负面的思维模式,通常称为“内在批评者”。
研究人员还提出了其他人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改善与之互动者的自我形象。这些方法包括(Campbell, 1981):
- 强调个人的积极方面并表达其优势
- 公开展示某人的个人成就。例如,老师每周可以在布告栏上展示一张学生及其个人成就的照片。
- 允许某人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例如通过解决问题或就感兴趣的主题发表演讲。
示例
身体畸形障碍
当自我形象与现实严重脱节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身体畸形障碍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身体畸形障碍是一种身体形象障碍,其特征是持续且侵入性地关注自己外貌上的想象或微小缺陷。
因此,患有身体畸形障碍的人可能会有以下行为:
- 用衣物或化妆来掩盖他们认为的缺陷;
- 将自己的“有缺陷”的身体部位与其他人的进行比较;
- 寻求手术;
- 检查或避免镜子;
- 挑剔皮肤;
- 过度打扮和锻炼;
- 过度更换衣物。
身体畸形障碍是由于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他们认为自己看起来的样子——与真实的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所引起的。
研究表明
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显示的,患有身体畸形障碍的人会因此而产生严重的自尊心下降(Phillips, Pinto, & Jain, 2004)。
治疗中的负面自我形象
负面自我形象背后的思想模式是几种心理健康障碍的特征,如抑郁症(Patton, 1991)。Stinkens、Lietaer 和 Leijssen(2012)等研究人员讨论了自我形象如何影响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警告说,具有负面自我形象的来访往往不愿意在治疗中讨论话题。通常,那些具有负面自我形象的人持有两种观点之一:他们自己无法解决问题,或者他们的治疗师无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具有负面自我形象的来访由于感到无足轻重,而避免直接要求关注和同情;相反,他们可能将自己描绘成受害者(Stinkens, Lietaer, & Leijssen, 2012)。
这些矛盾和间接的互动常常促使治疗师提出不可能的解决方案,进一步确认来访的依赖性,并强化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处理问题的信念。
为了打破这些习惯模式,Stinkens、Lietaer 和 Leijssen 建议治疗师必须在展示共情和关心的同时,逐渐尝试面对来访在沟通中的冲突,引导他们直接寻求关注,并肯定他们对爱和认可的渴望以及接收这些的能力(Stinkens, Lietaer, & Leijssen; 2012)。
参考文献
Bailey 2nd, J. A. (2003). 自我形象、自我概念和自我身份的再审视. 国家医学协会杂志, 95 (5), 383.
Campbell, L. P. (1981). 让每个学生都成功:提高自我形象以增加学习潜力. NASSP公报, 65 (441), 76-78.
Hutcherson, C. A., Seppala, E. M., & Gross, J. J. (2008). 慈悲冥想增加社会联系. 情感, 8 (5), 720.
Oltman, S. (2014). 青少年自我形象的研究. Cumbria.
Patton, W. (1991). 自我形象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 心理报告, 68 (3), 867-870.
Phillips, K. A., Pinto, A., & Jain, S. (2004). 身体畸形障碍中的自尊. 身体形象, 1 (4), 385-390.
Schmitt, J. P. (1980). 无条件积极关注:隐藏的悖论. 心理治疗:理论、研究与实践, 17 (3), 237.
Stinckens, N., Lietaer, G., & Leijssen, M. (2013). 应对内心批评者:治疗方法. 以人为中心和体验式心理治疗, 12 (2), 141-156.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