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定义与例子

simplypsychology.org/self-concept.html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如何看待、评估或感知自己的总体方式。意识到自我就是拥有自我概念。

它通过经验、互动和反思形成,并在影响行为、情感和人际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的自我概念促进幸福感,而负面的自我概念则可能导致情感和社会挑战。

Baumeister(1999)提供了以下自我概念定义:“个体对自己或自身的信念,包括个人的特质以及自我是谁、是什么的认知。”

方面


自我概念是社会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Lewis(1990)提出,自我概念的发展有两个方面:

(1) 存在自我

这是“自我结构或自我概念中最基本的部分;感知自己与他人分开且独立的意识,以及自我恒常性的意识”(Bee,1992)。

存在自我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特别是在婴儿发展研究中。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作为与他人独立且分开的存在的最基本理解。

这种意识通常在婴儿期开始,甚至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当婴儿意识到自己与外部世界是分开的存在。

孩子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并且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中持续存在。

存在自我是自我概念中更复杂的方面(如分类自我——通过性别、技能和年龄等类别来理解自我)构建的基础。

根据Lewis(1990),存在自我的意识通常从两三个月大开始,并且部分源于孩子与世界的关系。例如,孩子微笑时,有人微笑回应;或者孩子触摸摇铃,看到它移动。

(2) 分类自我

在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的体验存在之后,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也是世界中的一个对象。

分类自我涉及理解一个人可以基于特征、角色和属性被归类到不同的群体中。

就像其他物体(包括人)具有可以体验的属性(大、小、红、光滑等),孩子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具有属性的对象。

自我也可以被分类,如年龄、性别、大小或技能。最早使用的两个分类是年龄(“我三岁了”)和性别(“我是女孩”)。

在幼儿期,孩子们对自我应用的分类非常具体(如发色、身高和喜好)。后来,自我描述也开始包括对内在心理特征、比较评估以及他人看法的引用。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认同自己是“一个大男孩”或“大女孩”,通过说“我有棕色的头发”来区分自己,或者后来认识到自己“擅长画画”。分类自我为随着成长而更加复杂的自我认同奠定了基础。

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的心理表象或图像,包括身体外貌和个人特征。

它是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相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个人经验、与他人的互动、社会标准和媒体影响可以塑造这种认知。

自我形象

这并不一定反映现实。事实上,患有厌食症的瘦人可能会有一个自我形象,认为自己是胖的。

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父母的影响、朋友、媒体等。

自我形象是整体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尊和自信至关重要。它可以影响行为、选择、人际关系和整体心理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自我形象可能会根据经验、反馈、成就和个人反思而改变。

二十个陈述测试

Kuhn(1960)通过使用“二十个陈述测试”来研究自我形象。

他让人们用20种不同的方式回答“我是谁?”

他发现,回答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角色(如儿子、老师、朋友等自我外部或客观方面)和个性特征(如外向、不耐烦、幽默等自我内部或情感方面)。

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清单可能包括以下四种类型的回答:

  1. 身体描述:我很高,有蓝色的眼睛等。
  2. 社会角色:我们都是社会性存在,我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我们扮演的角色的塑造。像学生、家庭主妇或足球队成员这样的角色不仅帮助他人认出我们,还帮助我们知道在不同情况下的期望。
  3. 个性特征:这是我们自我描述的第三个维度。“我很冲动...我很慷慨...我很容易担心” 等等。
  4. 存在性陈述(抽象的):这些可以从“我是宇宙的孩子”到“我是人类”再到“我是一个精神存在”等等。

通常,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个人特征来描述自己,而年长者则更强调自己的社会角色。

实际自我

实际自我是个体基于自我意识和内省对自身的当前看法。它代表了一个人认为自己在此刻真实拥有的属性、角色、能力和特征。

虽然“实际自我”和“自我形象”在日常讨论中常常互换使用,但在心理学领域,它们是不同的概念。以下是它们的区别:

  1. 实际自我:

    • 代表个体基于自己认为真实拥有的属性、角色和能力对自己的当前看法。
    • 作为与其他自我表现(如理想自我或应有自我)进行比较的基准。
  2. 自我形象:

    • 指个体对自己所拥有的心理表征或画面。
    • 包括身体外貌和感知的个人特征。
    • 自我形象关乎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们认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本质上,“实际自我”是一个更广泛的构建,可能包括自我形象作为一个组成部分。

实际自我涵盖了个体当前自我感知的整体,而自我形象则更多聚焦于视觉或代表性方面以及感知的特征。

然而,两者都是个体整体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尊

自尊(也称自我价值)是指我们喜欢、接受或认可自己,或者我们对自己的价值的看法。

自尊总是涉及一定程度的评价,我们可能对自己有正面或负面的看法。

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 童年经历
  • 他人反馈
  • 与同龄人的比较
  • 社会标准和文化影响
  • 个人成就或失败

高自尊: 高自尊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拥有优点,并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他们往往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具韧性,并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 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 自我接受
  • 不担心别人怎么看
  • 乐观

低自尊: 低自尊的人往往对自己有负面看法,怀疑自己的能力,并更为自我批评。他们更容易感到无价值、抑郁和焦虑。

  • 缺乏自信
  • 想成为/看起来像别人
  • 总是担心别人怎么看
  • 悲观

保持平衡的自尊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虽然高自尊通常有益,但过度膨胀的自尊可能导致自恋。另一方面,长期低自尊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包括抑郁和焦虑。

测量

有几种方法可以衡量自尊。例如,Harrill自尊量表是一份包含关于一系列兴趣的15个陈述的问卷。

另一个例子是主题统觉测试(TAT),这是一幅中立的卡通画,给参与者后,他们必须编写一个关于画面中发生的事情的故事。

原因

Argyle(2008)认为有四个主要因素影响自尊。

1. 他人反应

如果人们欣赏我们、奉承我们、寻求我们的陪伴、认真倾听并同意我们的观点,我们往往会发展出积极的自我形象。

如果他们回避、忽视并告诉我们一些我们不愿听的事情,我们则会发展出负面的自我形象。

2. 与他人比较

如果我们与之比较的人(我们的参考群体)看起来比我们更成功、更快乐、更富有、更好看,我们往往会发展出负面的自我形象,但如果他们比我们不成功,我们的形象会是积极的。

3. 社会角色

一些社会角色具有声望,例如医生、航空公司飞行员、电视主持人和顶级足球运动员,这有助于提高自尊。

其他角色则带有污名,例如囚犯、精神病院病人、垃圾收集员或失业者。

4. 认同

角色不仅仅是“外在的”。它们也成为我们个性的组成部分,即我们认同我们所处的位置、扮演的角色和属于的群体。

但与这些因素同样重要的是父母的影响!(参见Coopersmith的研究。)

实验

Morse 和 Gergen(1970)显示,在不确定或引起焦虑的情况下,我们的自尊可能会迅速变化。

参与者正在等待面试,和另一名候选人(实验者的同谋)坐在候选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A) Mr. Clean – 穿着西装,手提公文包,包内展示着计算尺和书籍。

B) Mr. Dirty – 穿着旧T恤和牛仔裤,懒散地看着一本廉价的色情小说。

与 Mr. Dirty 坐在一起的参与者自尊心提升,而与 Mr. Clean 坐在一起的参与者自尊心降低!未提及这对面试表现的影响。

自尊影响许多任务的表现(Coopersmith,1967),因此可以预期与 Mr. Dirty 坐在一起的参与者表现可能会优于与 Mr. Clean 坐在一起的人。

尽管自尊可能会波动,但在某些时候,我们依然会继续相信自己是好人,即便有相反的证据。这被称为坚韧效应。

Miller 和 Ross(1975)发现,那些认为自己拥有社会上受欢迎特质的人,即使实验者尝试让他们相信相反的观点,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如果我们自尊低落,坏事是否也会如此?也许不会。也许在极低自尊的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所有看法都可能是坏的。

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个体渴望成为的那个人。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目标、抱负和梦想,包含了一个人重视并希望拥有的属性、行为和特质。这个概念在理解个人发展和自我概念中至关重要。

理想自我的关键要点:

  1. 与现实自我的对比: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形成对比,现实自我代表了一个人目前对自己的看法。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能会影响自尊。差距越小,可能导致较高的自尊,而差距较大则可能导致不满或自卑。
  2. 动态特性:理想自我不是静止的,它会随着生活经历、社会影响、个人愿望和价值观的变化而演变。
  3. 动力来源:理想自我可以作为一种激励力量,推动个体追求个人成长、学习新技能并努力自我提升。
  4. 潜在问题:虽然理想自我可以作为灵感来源,但过于不可实现或完美主义的理想自我可能导致失望、低自尊和心理困扰。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实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一致性对整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如果你对自己的看法(例如自我形象)与你希望成为的样子(例如理想自我)存在不匹配,那么这很可能会影响你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自我形象、理想自我和自尊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通过 Q-sort 方法 研究这一问题。

一个人的理想自我可能与他在生活中的实际经历不一致。因此,可能存在理想自我与实际经验之间的差距,这称为不一致。

当一个人的理想自我与实际经验一致或非常相似时,便存在一致状态。总是或几乎从未存在完全一致的状态;每个人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不一致。

一致性的形成依赖于 无条件积极关注。罗杰斯认为,为了实现 自我实现,一个人必须处于一致的状态。

Michael Argyle(2008)指出,影响其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

  1. 他人(特别是重要他人)对我们的反应方式。
  2. 我们认为自己与他人相比如何。
  3. 我们的社会角色。
  4. 我们与他人的认同程度。

参考文献

Argyle, M. (2008). Social encounters: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interaction. Aldine Transaction

Baumeister, R. F. (Ed.) (1999). 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 Philadelphia, PA: Psychology Press (Taylor & Francis).

Bee, H. L. (1992). The developing child. London: HarperCollins.

Coopersmith, S. (1967).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Freeman.

Kuhn, M. H. (1960). Self-attitudes by age, sex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Sociological Quarterly, 1, 39-56.

Lewis, M. (1990). Self-knowledg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early life. In L. A. Pervin (E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pp. 277-300). New York: Guilford.

Miller, D. T., & Ross, M. (1975). Self-serving biases in the attribution of causality: Fact or fic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2, 213–225

Morse, S. J. & Gergen, K. J. (1970). Social comparison, self-consistency and the concept of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148-156.

Rogers, C. (1959).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In (ed.) S. Koch, Psychology: A study of a science. Vol. 3: Formulations of the person and the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McGraw Hill.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