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人格特质:五因素模型
每个特质代表一个连续体。个体可以在每个特质的连续体上处于任何位置。
与其他将个体分类为二元类别(例如内向或外向)的特质理论不同,大五模型认为每个个性特质都是一个谱系。
因此,个体在五个广泛维度的两个极端之间进行排名:
例如,在测量外向性时,一个人不会被归类为纯粹的外向或内向,而是根据其外向性的水平放在一个量表上。
通过在这些特质上的排名,可以有效地衡量个性差异。
大五人格特质通常使用标准化问卷或清单进行测量,个体对各种陈述或形容词进行自我评分。
这些评估,如NEO个性库存(NEO-PI)或大五库存(BFI),为每个特质提供分数,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个性档案。
尽责性
尽责性描述了一个人调节冲动控制以参与目标导向行为的能力(Grohol, 2019)。它测量了诸如控制、抑制和行为持久性等元素。
尽责性的方面(John & Srivastava, 1999):
高度尽责的人通常是:
低度尽责的人通常是:
- 胜任
- 无能
- 有条理
- 杂乱无章
- 尽职
- 粗心
- 追求成就
- 拖延者
- 自律
- 缺乏自律
- 体贴
- 冲动
尽责性与缺乏方向感
得分高的人可以被描述为有组织、自律、注重细节、周到和谨慎。他们还具有良好的冲动控制能力,这使他们能够完成任务并实现目标。
得分低的人可能在冲动控制方面存在困难,导致难以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他们往往更杂乱无章,可能不喜欢过多的结构。他们也可能表现出更多的冲动和粗心行为。
尽责性的实际影响
- 尽责性是所有五个特质中预测工作表现最强的因素(John & Srivastava, 1999)。
- 高度尽责的人被观察到有更好的健康结果和寿命(John & Srivastava, 1999)。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生活有条理以及能够遵循饮食和治疗等。
- 高度尽责的人在高中和大学的成绩更好(Myers, 2011)。
- 低度尽责预测青少年犯罪(John & Srivastava, 1999)。
反思问题
思考以下问题,看看你的尽责性如何:
- 保持承诺和按时完成截止日期对你有多重要?
- 你是更喜欢提前计划还是即兴行事?
- 你如何保持你的居住和工作空间的整洁?
- 当专注于一项任务时,你有多容易抵抗诱惑或分心?
宜人性
宜人性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如何对待与他人的关系。与追求关系的外向性不同,宜人性关注的是人们与他人的互动方式(Ackerman, 2017)。
宜人性的方面(John & Srivastava, 1999):
高度宜人的人通常是:
低度宜人的人通常是:
- 信任(宽容)
- 怀疑
- 直率
- 强硬
- 利他(乐于助人)
- 侮辱(贬低他人)
- 顺从
- 固执
- 谦虚
- 炫耀
- 同情
- 不同情
- 共情
- 关心较少
宜人性与敌对性
高度宜人的人可以被描述为心地善良、值得信赖且受人喜爱。他们对他人需求敏感,乐于助人且合作。人们认为他们是值得信赖和利他的。
低度宜人的人可能被视为可疑、操纵和不合作。他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可能表现出敌对态度,使他们不太受欢迎和信任。
宜人性的实际影响
- 在婚姻中,如果一方的宜人性得分低于另一方,可能会导致婚姻不满(Myers, 2011)。
- 低度宜人性与更高的健康问题风险有关(John & Srivastava, 1999)。
- 低度宜人性预测青少年犯罪(John & Srivastava, 1999)。
- 宜人性预测团队工作中更好的表现。然而,它与个人主动性呈负相关(Neal et al., 2012)。
反思问题
思考以下问题,看看你的宜人性如何:
- 你有多容易信任他人并给予他们好处?
- 你有多重视避免冲突和维持和谐?
- 你是否容易共情他人的感受和观点?
- 你多久一次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外向性
外向性反映了某人寻求与环境互动的倾向和强度,尤其是在社交方面。它涵盖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舒适度和自信水平。
此外,它还反映了某人获取能量的来源。
外向性的方面(John & Srivastava, 1999):
高度外向的人通常是:
低度外向的人通常是:
- 社交
- 喜欢独处
- 通过社交互动获得能量
- 过多的社交互动会感到疲惫
- 寻求刺激
- 反思
- 乐于成为焦点
- 成为焦点时感到不适
- 外向
- 内敛
外向性与内向性
高度外向的人通常自信、社交、爱玩且外向。他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色,对自己的意见感到自在。他们通常从与他人相处中获得能量和兴奋。
得分低的人通常被称为内向者。这些人往往更加内敛和安静。他们更喜欢倾听他人而不是需要被听到。
内向者通常需要独处的时间来恢复能量,因为参加社交活动对他们来说非常累。
需要注意的是,内向者并不一定不喜欢社交活动,而是觉得它们很累。
外向性的实际影响
- 外向性是领导力的预测因素,也是销售和管理职位成功的预测因素(John & Srivastava, 1999)。
- 得分高的外向者不太可能感到孤独(Buecker et al., 2020)。
- 与外向者互动的人一致认为,他们在倾听方面比低度外向者更差(Flynn et al., 2023)。
反思问题
思考以下问题,看看你的外向性如何:
- 在大型社交聚会后,你感觉精力充沛还是疲惫?
- 你对成为焦点感到多自在?
- 你更喜欢团队合作还是独立工作?
- 你多久一次主动与陌生人交谈?
开放性
开放性指的是一个人尝试新事物的意愿以及参与想象和智力活动的能力。它包括“跳出框框思考”的能力。
开放性的方面(John & Srivastava, 1999):
高度开放的人通常是:
低度开放的人通常是:
- 好奇
- 可预测
- 想象力丰富
- 缺乏想象力
- 创造力强
- 不适应变化
- 乐于尝试新事物
- 严格遵守常规
- 非传统
- 传统
经验开放性与封闭性
那些在经验开放性上得分高的人被视为有创造力和艺术感。他们喜欢多样性,重视独立。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旅行和学习新事物。
那些在经验开放性上得分低的人更喜欢常规。他们对变化和尝试新事物感到不自在,因此更喜欢熟悉的而不是未知的。
作为务实的人,他们通常很难进行创造性或抽象的思考。
经验开放性的现实影响
- 在婚姻中,如果一方的经验开放性得分低于另一方,则可能会导致婚姻不满(Myers, 2011)。
- 经验开放性与个人主动性呈正相关,但在工作场所与团队效率呈负相关(Neal et al., 2012)。
- 经验开放性得分高的人不太可能感到孤独(Buecker et al., 2020)。
反思问题
思考以下问题,看看你对新体验的开放程度:
- 你喜欢尝试新的活动还是更倾向于坚持熟悉的例行程序?
- 你多久会发现自己做白日梦或探索抽象的想法?
- 你是否被艺术、音乐或其他创造性的追求所吸引?
- 你对生活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有多适应?
神经质
神经质描述了个体通过如何看待世界来衡量其整体情绪稳定性。它考虑了一个人将事件解释为威胁或困难的可能性。
它还包括一个人体验负面情绪的倾向。
神经质的方面(John & Srivastava, 1999):
高度神经质的人通常是:
低度神经质的人通常是:
焦虑
随和
敌对(易怒)
冷静
非常紧张
情绪稳定
自我意识强(害羞)
自信
脆弱
有韧性
情绪波动剧烈
很少悲伤或抑郁
神经质与情绪稳定性
那些在神经质上得分高的人经常感到焦虑、不安和自怜。他们常被视为情绪多变和易怒。他们容易过度悲伤和低自尊。
那些在神经质上得分低的人更可能是平静、安全和自我满足的。他们不太可能被视为焦虑或情绪多变。他们更可能有高自尊并保持韧性。
神经质的现实影响
- 在婚姻中,如果一方的情绪稳定性得分低于另一方,则可能会导致婚姻不满(Myers, 2011)。
- 神经质似乎是许多健康问题的风险因素,包括抑郁症(和其他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糖尿病、哮喘、肠易激综合症和心脏病(Lahey, 2009)。
- 神经质在涉及团队合作的工作中预测更好的表现(Neal et al., 2012)。
- 那些在神经质上得分高的人更可能感到孤独(Buecker et al., 2020)。
反思问题
思考以下问题,看看你的情绪稳定性如何:
- 你多久会担心可能会出错的事情?
- 你从挫折或失望中恢复的速度有多快?
- 你是否倾向于纠结于负面经历或迅速放下?
- 你对自己的能力应对生活挑战有多自信?
新媒体和技术研究
Manolika(2023)研究了五大人格特质与大学生对不同电影和书籍类型的偏好之间的关系。主要发现包括:
- 经验开放性预测了对复杂电影(如纪录片)和非传统书籍(如哲学书)的偏好。
- 尽责性与对信息类书籍的偏好相关。
- 宜人性预测了对传统类型如家庭电影和浪漫书籍的喜好。
- 神经质仅与对轻松书籍的偏好相关,而不与电影相关。
- 外向性并未显著预测媒体偏好,这与最初的假设相反。
这些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影响媒体选择,个人选择与其心理需求和人格方面相符合的娱乐内容。
Roehrick 等人(2023)研究了五大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主要发现包括:
- 外向者检查手机的频率更高。
- 尽责的人使用手机的频率较低,使用时间也较短。
- 智能手机在公共场所、社交联系较弱以及上课/工作活动期间使用更多。
- 外向性和尽责性是预测智能手机使用模式的最相关特质。
- 上下文因素(位置、社交联系、活动)显著影响智能手机使用时间。
这些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和上下文因素都显著影响智能手机使用模式。
虽然外向性和尽责性等人格特质可以预测某些数字行为方面,但情境因素如位置、社会环境和正在进行的活动在决定智能手机使用时间和频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批判性评价
描述而非理论
五大人格特质模型是为了组织人格特质而开发的,而不是作为一个全面的人格理论。
因此,它更多的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并不能完全解释个体之间的差异(John & Srivastava, 1999)。它也没有充分提供人类行为的因果原因。
跨文化有效性
尽管五大人格特质模型在许多国家进行了测试,并且其存在一般得到了研究结果的支持(McCrae, 2002),但也有一些研究不支持该模型。
大多数先前的研究都在城市化、有文化的群体中测试了五大人格特质的存在。
Gurven 等人(2013)首次在玻利维亚的一个主要文盲、土著人群中测试了五大人格特质模型的有效性。他们进行了一个包含44项的五大人格特质问卷调查,但发现参与者并没有按照五大人格特质对项目进行一致分类。
需要对文盲和非工业化人群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澄清这些差异。
性别差异
在五大人格特质上的性别差异已被观察到,但这些差异与同一性别内个体之间的差异相比要小得多。
Costa 等人(2001)收集了来自26个国家的超过23,000名男性和女性的数据。他们发现“性别差异在幅度上是适度的,与性别刻板印象一致,并且在不同文化中可重复”(第328页)。
女性报告自己在神经质、宜人性、热情(外向性的一个方面)和情绪开放性方面得分高于男性。男性报告自己在果断性(外向性的一个方面)和思想开放性方面得分高于女性。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报告的性别差异更大。
研究人员提出,这一发现最合理的解释是归因过程。
他们推测,在个人主义国家,女性的行为更可能被归因于她们的人格,而在集体主义国家,女性的行为更可能被归因于她们对性别角色规范的遵从。
影响五大人格特质的因素
像所有人格理论一样,五大人格特质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双胞胎研究表明,五大人格特质的遗传度(可以归因于基因的变异量)为40-60%。
Jang 等人(1996)进行了一项研究,涉及123对同卵双胞胎和127对异卵双胞胎。
他们估计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经验开放性和外向性的遗传度分别为44%、41%、41%、61%和53%。
这一发现与另一项研究的结果相似,后者估计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经验开放性和外向性的遗传度分别为49%、48%、49%、48%和50%(Jang et al., 1998)。
这些双胞胎研究显示,五大人格特质显著受基因影响,所有五个特质的遗传度相当。
男性和女性的遗传度似乎没有显著差异(Leohlin et al., 1998)。
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也支持五大人格特质具有强烈遗传基础的观点(Riemann et al., 1997;Yamagata et al., 2006)。
Roehrick 等人(2023)关于智能手机使用的研究表明,虽然外向性和尽责性等人格特质影响技术使用,但情境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手机使用的大部分变异性在于个人内部,这表明情境因素在决定行为方面往往超过人格特质。
这一发现强调了在研究人格对行为的影响时,考虑个体特质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特质的稳定性
人们在大五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在其一生中相对稳定,从童年到成年只有轻微的变化。
Soto 和 John(2012)的一项研究试图追踪大五人格特质的发展趋势。
他们发现,随年龄增长,整体的宜人性和尽责性增加。虽然外向性的总体趋势不显著,但社交性减少而果断性增加。
从青春期到中年,对经验的开放性和神经质性略有下降。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具体维度(如冒险性和抑郁)的趋势比大五人格特质整体的趋势更为显著。
历史与背景
大五人格模型是许多独立研究者的贡献结果。Gordon Allport 和 Henry Odbert 在1936年首次编制了一份包含4500个与人格特质相关的术语列表(Vinney, 2018)。
他们的工作为其他心理学家开始确定人格的基本维度奠定了基础。
20世纪40年代,Raymond Cattell 及其同事使用因子分析(一种统计方法)将 Allport 的列表缩小到十六个特质。
然而,许多心理学家审查了 Cattell 的列表,并发现它可以进一步减少到五个特质。
这些心理学家中包括 Donald Fiske、Norman、Smith、Goldberg 和 McCrae & Costa(Cherry, 2019)。
特别是,Lewis Goldberg 强烈倡导五个主要的人格因素(Ackerman, 2017)。
他的工作被 McCrae & Costa 扩展,他们确认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提供了今天使用的模型: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性、开放性和外向性。
该模型被称为“大五人格”,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已经在许多人口和文化中进行了研究,并且继续成为当今最广泛接受的人格理论。
每个大五人格特质都代表了极其广泛的类别,涵盖了众多与人格相关术语。每个特质都包含了多个其他方面。
例如,外向性这一特质是一个包含诸如社交性(社交)、果断性(有力)、活跃性(精力充沛)、寻求刺激(冒险)、积极情绪(热情)和温暖(外向)等标签的类别(John & Srivastava, 1999)。
因此,尽管大五人格并非完全详尽无遗,但它几乎涵盖了所有与人格相关的术语。
大五人格模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其测量人格的方法。它侧重于将特质视为一个连续谱系,而不是黑白分明的类别。
它认识到大多数个体并不处于谱系的极端,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常见问题
5真的是神奇数字吗?
大五人格的一个常见批评是每个特质过于宽泛。虽然大五人格在提供人格的大致概述方面很有用,但在预测结果时需要更具体的特质(John & Srivastava, 1999)。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需要超过五个特质才能涵盖整个人格。
Kibeom Lee 和 Michael Ashton 开发了一个新的模型——HEXACO,扩展了大五人格模型。
HEXACO 保留了大五人格模型中的原始特质,但增加了一个额外的特质:诚实-谦逊,他们将其描述为一个人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之上的程度。
大五人格与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有什么不同?
大五人格特质和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都是用于理解人格的流行模型。然而,它们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大五人格特质代表了五个广泛的人格维度。每个特质都在一个连续谱上进行测量,个人可以在这个谱系的任何位置。
相比之下,MBTI 根据四个二分法:外向/内向、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判断/知觉,将个人归类为16种人格类型之一。
该模型假设人们要么是某一类型,要么不是,而不是在一个连续谱上。
总的来说,虽然两个模型都旨在描述和分类人格,但大五人格被认为具有更多的实证研究和科学支持,而 MBTI 更多是一种理论,往往缺乏强有力的实证证据。
是否可以通过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改善某些大五人格特质?
通过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改善某些大五人格特质是可能的。
例如,尽责性得分低的个人可能受益于专注于发展计划、组织和时间管理技能的治疗。
高神经质性的个人可能受益于认知行为疗法,这有助于个人管理负面思维和情绪。
此外,如基于正念的干预等疗法可能会提高开放性和宜人性的得分。
然而,这些干预措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长期改变人格特质仍然是心理学家之间的争论话题。
是否可能在多个大五人格特质上得分较高?
是的,有可能在多个大五人格特质上得分较高。每个特质都是独立的,这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开放性、外向性和尽责性等方面同时得分较高。
同样,一个人也可以在一个特质上得分较低而在另一个特质上得分较高。大五人格特质是在一个连续谱上进行测量的,所以个人在每个特质上都可以落在这个谱系的任何位置。
因此,个人在大五人格特质上通常会有独特的高低得分组合。
参考文献
Ackerman, C. (2017, June 23). 大五人格特质:OCEAN 模型解释. PositivePsychology.com.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big-five-personality-theory
Buecker, S., Maes, M., Denissen, J. J., & Luhmann, M. (2020). 孤独与大五人格特质:元分析. 欧洲人格杂志, 34(1), 8-28. https://doi.org/10.1002/per.2229
Cherry, K. (2019, October 14). 什么是大五人格特质?Verywell Mind. Retrieved 12 June 2020, from https://www.verywellmind.com/the-big-five-personality-dimensions-2795422
Costa, P., Terracciano, A., & McCrae, R. (2001). 不同文化中性别差异的人格特质:稳健且令人惊讶的发现.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81 (2), 322-331.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1.2.322
Fiske, D. W. (1949). 来自不同来源的人格评分的因子结构一致性. 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44 (3), 329-344. https://doi.org/10.1037/h0057198
Flynn, F. J., Collins, H., & Zlatev, J. (2023). 你在听我说吗?外向性与感知倾听的负相关.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 49(6), 837-851.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211072815
Grohol, J. M. (2019, May 30). 大五人格特质. PsychCentral. Retrieved 10 June 2020, from https://psychcentral.com/lib/the-big-five-personality-traits
Gurven, M., von Rueden, C., Massenkoff, M., Kaplan, H., & Lero Vie, M. (2013). 大五人格有多普遍?在玻利维亚亚马逊地区的采集-农民中测试五因素模型.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104 (2), 354–370. https://doi.org/10.1037/a0030841
Jang, K. L., Livesley, W. J., & V ernon, P. A. (1996). 大五人格维度及其方面的遗传性:双胞胎研究. 人格杂志, 64 (3), 577–592.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1996.tb00522.x
Jang, K. L., McCrae, R. R., Angleitner, A., Riemann, R., & Livesley, W. J. (1998). 跨文化双胞胎样本中特质层面特征的遗传性:支持层次人格模型.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74 (6), 1556–1565.
John, O. P., & Srivastava, S. (1999). 大五人格特质分类:历史、测量和理论视角. In L. A. Pervin & O. P. John (Eds.), 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 (Vol. 2, pp. 102–13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Lahey B. B. (2009). 神经质性的公共健康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 64 (4), 241–256. https://doi.org/10.1037/a0015309
Loehlin, J. C., McCrae, R. R., Costa, P. T., & John, O. P. (1998). 大五人格因素的共同和特定测量成分的遗传性. 人格研究杂志, 32 (4), 431–453. https://doi.org/10.1006/jrpe.1998.2225
Manolika, M. (2023). 大五人格及更多:哪些人格特质可以预测电影和阅读偏好?大众媒体心理学, 12(2), 197–206
McCrae, R. R. (2002). 跨文化大五人格特质研究. 在线阅读心理学与文化, 4 (4). https://doi.org/10.9707/2307-0919.1038
Myers, David G. (2011). 心理学(第10版). Worth Publishers.
Neal, A., Yeo, G., Koy, A., & Xiao, T. (2012). 根据大五人格特质模型预测工作角色绩效的形式和方向. 组织行为杂志, 33 (2), 175–192. https://doi.org/10.1002/job.742
Riemann, R., Angleitner, A., & Strelau, J. (1997). 人格的遗传和环境影响:使用自我报告和同伴报告 NEO-FFI 量表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 人格杂志, 65 (3), 449-475.
Roehrick, K. C., Vaid, S. S., & Harari, G. M. (2023). 将智能手机置于日常生活中:年轻人智能手机使用的大五人格特质和情境.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125(5), 1096–1118.
Soto, C. J., & John, O. P. (2012). 成年后大五领域和方面的发育:平均水平年龄趋势及广泛与狭窄机制. 人格杂志, 80 (4), 881–914.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2011.00752.x
Vinney, C. (2018, September 27). 了解大五人格特质. ThoughtCo. Retrieved 12 June 2020, from https://www.thoughtco.com/big-five-personality-traits-4176097
Yamagata, S., Suzuki, A., Ando, J., Ono, Y., Kijima, N., Yoshimura, K., . . . Jang, K. (2006). 人类人格特质的遗传结构是否普遍?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的跨文化双胞胎研究.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90 (6), 987-998.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90.6.987
继续学习
-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MMPI)
- McCrae, R. R., & Terracciano, A. (2005). 观察者视角下人格特质的普遍特征:来自50种文化的资料.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88 (3), 547.
- Cobb-Clark, DA & Schurer, S. 大五人格特质的稳定性. 经济学快报. 2012; 115 (2): 11–15.
- Marsh, H. W., Nagengast, B., & Morin, A. J. (2013). 大五人格因素在生命周期中的测量不变性:性别、年龄、可塑性、成熟度和“甜蜜生活”效应的 ESEM 测试. 发展心理学, 49 (6), 1194.
- Power RA, Pluess M. 基于常见基因变异的大五人格特质的遗传率估计. 转化精神病学. 2015;5 :e604.
- 人格理论书章
- 剑桥人格心理学手册
大五人格特质是五个广泛的人格维度,通常用 OCEAN 这个首字母缩略词来记忆:开放性(对经验的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性(情绪不稳定性)。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