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理论

社会心理学

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

学习这两种共情的区别

我们通常认为共情是指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然而,研究表明,可能存在多种类型的共情,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是两种主要的共情类型。

认知共情涉及理解他人的思考和感受,而情感共情涉及感受到他人的感情。

尽管它们非常不同,但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对于帮助我们建立并维持与他人的联系同样重要。了解每种共情是什么以及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增强共情的技能](https://www.verywellmind.com/thmb/o0rfbuTknRzENdjlhY2gIkHbsOE=/1500x0/filters:no_upscale():max_bytes(150000):strip_icc():format(webp)/cognitive-and-emotional-empathy-4582389_FINAL-c960740dc5cd44bb97f46df06ed0b6c8.jpg)

Verywell / Kelly Miller

什么是认知共情?

认知共情意味着你可以理解他人的视角。它也被称为换位思考或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简而言之,你可以想象成为那个人在那一刻的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经历。

认知共情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一个朋友没有得到他们面试的工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感到伤心和失望,并且我们也能够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因为没有得到这份工作而感到如此沮丧。

当练习认知共情时,我们想象自己处于那个人的位置。这与从自己的角度看待情况不同,比如认识到这个人很有才华,很快会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什么是情感共情?

情感共情是你能感受到另一个人的情绪。例如,如果你坐在亲近的人旁边,他们开始哭泣,你也可能会开始感到悲伤。这就是情感共情。他们的感情状态会影响到你的感情状态。

当我们体验到情感共情时,我们是从认知视角转向共享的情感体验。

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描述了情感共情有三个部分:

  • 感受到对方同样的情绪
  • 对他们的痛苦做出自己的反应
  • 对他们产生同情

研究表明,情感共情与愿意帮助他人的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具有情感共情的人更有可能被感动并帮助有需要的人。

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

两种不同的共情——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揭示了我们在危机中与朋友或家人建立联系的方式。但是这两种共情有明显的区别。

认知共情

  • 理解他人的观点
  •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 理解他人的感受

情感共情

  • 共享情感体验
  • 对他人的痛苦感到痛苦
  • 有意愿帮助他人

当认知共情过多而缺乏情感共情时,就会缺少与他人共享情感体验的能力。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想象一下,有人对你说:“我的祖母刚刚去世了,我们关系很亲密”,然后他们开始哭泣。这里是如何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共情来回应的示例:

  • 认知共情回应:“我很抱歉。我知道你很伤心,你正在经历的事情很难。”
  • 情感共情回应:“我对你祖母的去世感到难过。我知道你很想念她。我会在这里陪伴你。”(这种回应可能伴随着流泪或表现出悲伤)

在这个非常简单的示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如果仅停留在认知共情而不引入情感共情,对方的感受将会是什么样的。

对方收到了对祖母去世的慰问,知道你想提供安慰,但没有机会共享情感体验。共享的情感体验可以让人感到相当舒适和治愈。

什么是共情同理心?

共情同理心是指对另一个人及其处境产生同情或怜悯。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人可以体验的主要共情类型之一,与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一起。

三种类型的共情

虽然有些研究将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列为两种主要的共情类型,但另一些人则认为有三种类型的共情,其中共情同理心是一种。

当你拥有共情同理心时,你不仅理解一个人的情况,还寻求改善他们的生活,使他们有更好的人生。你对他们福祉感兴趣,并会采取行动以确保他们获得道德和伦理上的公平对待。

在三种共情类型中,共情同理心通常是更理想的。原因在于,你不仅能理解别人正在经历什么,而且不会过于情绪化以至于无法介入帮助。

共情同理心包括拥有认知共情——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尽管它比情感共情稍微更冷静一些。它常常促进亲社会行为,如志愿帮助慈善组织。

其他类型的共情

除了认知共情、情感共情和共情同理心,一个人也可能体验到:

  • 情感性共情:这种共情类型涉及有能力理解和分享另一个人的情绪,而不被自身的情绪刺激。
  • 躯体性共情:这种类型涉及对他人的经历产生身体反应。例如,如果某人感到尴尬,你可能会脸红或感到胃部不适。

为什么共情很重要?

共情有助于人们相互连接,在帮助和/或治愈的过程中向彼此靠近。正如著名作家兼领导力专家史蒂芬·柯维所说,“当你对他人的困境表现出深切的共情时,他们的防御能量会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能量。”这正是你可以在解决问题时更具创造力的时候。

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我们不断地互动和平衡人际关系动态。当我们缺乏共情时,就无法发展和培养那些人际间的联系。这会导致紧张的关系、破裂的信任、关系的破裂和孤立。

当我们不实践共情时,解决冲突、协作工作或解决问题都会变得更加困难。

我们的社会依靠共情来促进连接和前进。当共情缺失时,我们会变得更为疏离,效率和创新能力也会降低。

练习共情在各种人际关系中都很重要,如:

  • 商业伙伴
  • 同事
  • 社区团体
  • 工作伙伴
  • 恋爱关系
  • 家庭
  • 朋友
  • 婚姻
  • 兄弟姐妹

如果我们的共情能力不足或功能失调,也会带来后果。例如,研究表明,缺乏情感共情和功能失调的认知共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关。具有精神病态人格的人也往往缺乏共情。

研究表明,自恋者具备使用认知共情的思维能力。然而,他们可能会利用这种能力作为工具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体验情感共情。

共情是遗传的吗?

研究表明,共情能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女性更有可能捕捉到情绪线索并更准确地辨别情绪。

在与基因检测和分析公司23andMe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与共情能力相关的特定基因变异,在第3号染色体上的LRRN1基因附近,“这是一个高度活跃的大脑区域,称为纹状体。”

据称,这个大脑区域的活动与我们感受共情的能力有关。尽管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但这些发现正在帮助科学家们更多地了解共情发展的基因影响。

自然与教养

你可能听说过“先天还是后天”。这一短语引用了研究人员之间的长期辩论,争论他们认为对我们的行为、特征和状况影响更大的因素是什么。

即使遗传因素被发现会影响我们的共情能力,社会学习经验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遗传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其他人则认为我们的环境和社会互动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共情等能力。

社会学习

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开发的社会学习理论结合了认知学习理论和行为学习理论的元素。研究表明,人们可以通过模仿和体验来自他人的共情来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

当一个孩子从未有过任何人关注、时间和重视他们的情绪时,他们可能会继续以这种方式体验世界和人际关系。他们可能会错过以下内容:

  • 观察别人练习共情以了解其表现形式
  • 当他们需要时有人共情他们
  • 学习情绪的价值
  • 学习如何与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共情有助于弥合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差距,创造连接和共享体验。当我们不知道与他人共享情感体验是什么感觉时,就很难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

缺乏共情会导致工作、关系、家庭和整个社会出现问题。

平衡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

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是美好的搭档,当平衡得当时,可以成为几乎所有关系动态中的游戏改变者。当人们感到被看见、被听见和被理解时,无论是通过认知共情还是情感共情,我们都可以做很多事情。这种共情平衡有助于:

  • 协作
  • 创造力
  • 情感连接
  • 评估
  • 感觉安全
  • 识别和满足需求
  • 谈判
  • 解决问题
  • 信任

如果你的共情失衡,由于过多或过少,可能会在多个方面影响你。

过度共情

尽管共情有益且有价值,但研究表明我们可能会过度共情,这通常被称为共情者。过度共情可能对你的心理健康、健康和人际关系有害。

在情感共情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对另一个人及其情感体验做出反应。如果情感唤醒过高,可能会妨碍我们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如果我们的情感共鸣导致孤立、误解和不真实的感觉,我们的共情能力也会威胁到我们的幸福感。相反,当平衡地练习情感共情时,我们可以与另一个人共享情感体验,而不会让自己的情感反应妨碍。

感到情绪失调可能会变得难以承受,最终导致不想再练习共情,因为它太痛苦了。

不足共情

有些人更擅长练习认知共情。如果你只有认知共情,你可能会很难进入情感共情,因为这两种共情类型完全来自不同的处理系统。

当我们过于依赖认知共情而不够依赖情感共情时,与他人的联系可能会显得紧张。尽管对方可能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处境有所理解,但他们也可能觉得被误解、看不见或听不见。

练习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

练习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但通过有意识和持续的练习,这两种共情都可以被学会。情感共情的独特挑战在于,当我们练习它时,我们需要变得脆弱并与自己的情感反应保持同步。

可能的共情障碍

  • 你的成长背景
  • 当你有情绪需求时别人如何对待你
  • 关于情绪的教导
  • 对情绪价值的传递信息
  • 担心过度共情
  • 担心陷入与他人的感情中

调节我们的情感困扰是关键,但这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很困难。不过,练习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的平衡肯定是有帮助的。这里有一些提示来帮助你实现这一点。

放下你的观点

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经历和信念如何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人和情境。放慢一点速度,放下这些观点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改进对面前人的关注来提高认知共情,更好地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感。

使用你的想象力

当别人与你分享时,试着想象成为他们。使用他们分享的图像、情感或情境,尝试把自己放在他们的位置上,看看在这一刻成为他们是什么感觉。

全神贯注地倾听

很多时候,当我们倾听他人时,我们正在构思如何回应他们所说的话。这样做,我们不仅听不到他们的话,还会错过许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意图的关键信息。为了纠正这种情况,把你的声音调低,把他们的声音调高。

保持好奇心

为了在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之间找到平衡,从好奇心出发会有所帮助。询问对方关于他们经历的问题让他们知道你在积极倾听,并且你希望理解。这让他们感到被看见和听见。

尽量不要去解决问题

当我们周围有人经历挑战性的情绪时,我们很容易想要立即跳进去解决问题。我们不喜欢看到别人痛苦,所以想让他们笑、让他们振作起来,帮助他们看到光明的一面。尽管我们试图提供帮助,但这可能会让别人感到被忽视和未被听见。

给他们空间分享,记住你不需要“解决问题”。

来自Verywell的一句话

即使你从未学会与他人共情,或者从未有人共情过你,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在家中、工作中和社区中练习共情。通过一点点练习,共情技巧可以被学习,让你在他人困难时期能够在那里支持他们。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