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即使别人不同意,我也是LGBTQ+社区的一员
几天前,我去纽约市旅行,看到西村挂满了彩虹旗和装饰物。我在周围走动时,注意到有彩虹旗、女同性恋旗、非二元性别旗、变性人旗和双性恋旗。然而,我没有看到任何无性旗。
我在高中时第一次发现了“无性”这个术语。在那些形成期,我认为自己出了问题。不像其他女孩对街对面私立学校里的男生们倾心,我对他们一点也不感兴趣。甚至也不喜欢学校的女生。我听过这样的话:“哦,等你长大了会找到一个很好的男孩”和“高中的男生还很幼稚——你没错过什么。”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人们如此在意我对他们的不感兴趣。
虽然这些肯定的话语暂时缓解了一些焦虑,但我深知这不仅仅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我没有体验过性吸引或经历过性吸引力。我觉得这不会改变。
我没有体验过性吸引,这本身并没有让我感到困扰,但我觉得社会使我感到羞耻。我无法观看有性场景的电影,甚至无法与同龄人交谈,因为我无法理解大多数人为什么会对此感兴趣。没有评判的意思,但这对我来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甚至难以理解。
我没有体验过性吸引,这本身并没有让我感到困扰,但我觉得社会使我感到羞耻。
由于我无法理解大多数人的性欲,我在约会世界中显得孤立。这一点在约会应用上最为明显,我在那里很少得到匹配。如果我碰巧得到了匹配,他们会像忽略无性身份一样忽视它。也许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在当今谷歌时代,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借口。
无论如何,我认为让我的匹配对象知道我是无性者以及我在一段关系中的期望是很重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告诉了他们,对话通常是这样的:“哦,你还没有遇到我”或者“我会改变你的想法。”
这些回答相当标准,所以我不能对他们生气,因为它们通常源于对无性身份的无知。在一个我们很少被代表的世界里,我不能指望人们了解无性。
然而,我很幸运有一个支持我的群体,他们支持并理解我的无性身份。不过,每隔一段时间,尤其是在骄傲月期间,更多的人质疑无性身份的有效性。
这种逻辑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无性并不指代人们被谁性吸引。按照这种思路,那么我认为变性人也不应该被包括在内,因为那个术语指的是性别认同而不是性取向。
这是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无性不应该被视为社区的一部分。”
有一段时间,我认为他们是正确的。因为我没有体验到性吸引,我可能不应该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然而,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那是一堆废话。我认为,任何人因为是自己而遭受歧视和审查都应该成为社区的一部分——无性个体、变性人等。
是的,我没有体验到性吸引,但这本身就构成了我的性取向。我以一个同性恋无性女性的身份自居。如果你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让我解释一下。对我来说,这意味着我浪漫地吸引女性。对于路人来说,如果我牵着伴侣的手,看起来就像是女同性恋,因为你无法通过外表看出某人是否无性,而且这并不是常态。
既然如此,我仍然经历着与有性关系的人相同的歧视和微侵犯。
总的来说,大多数LGBTQIA+社区都以“包容”而自豪,并以“敞开怀抱”欢迎新人。然而,对于无性的人来说,这并不总是这样。我可以想象,对于异性恋浪漫关系中的无性者来说,这感觉会更糟。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参加的第一个骄傲游行。我穿着一身彩虹装束,点缀着紫色、白色和黑色(无性骄傲旗的颜色)。游行路线上有几个人问我那些颜色代表什么,关于无性旗。我告诉他们这是无性旗的颜色,但遇到了一些翻白眼和怀疑。
是的,我没有体验到性吸引,但这本身就构成了我的性取向。
我微笑着昂首阔步地继续前行。仅仅因为不符合他们的LGBTQ+定义,并不意味着它不是我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我主要与同性有浪漫关系,我也认同自己是同性恋。
这可能有点争议,但对直人来说,说我不是直人比说“我是同性恋无性者”,然后看着我就像我有四个头要容易得多。相反,如果我说我是同性恋,当他们在公共场合看到我牵着一个女人的手时,就不会感到惊讶,因为那就是它看起来的样子。
我花了这么多年时间考虑如何向直人解释我的身份,这仍然让我感到困扰。我为了使自己更容易消化而努力,那些人从未想过要在公共场合牵住伴侣的手,或担心自己的婚姻平等权利会被剥夺。
今年骄傲节,我第一次大声而自豪地站在我的LGBTQIA+社区成员中,因为我属于那里。无论其他人是否同意,我的性取向都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