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什么是分向吸引模型?
分向吸引模型(有时缩写为SAM)是一种旨在帮助无性恋和无浪漫倾向的人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性吸引,以及这些吸引与他们的浪漫吸引之间的区别。
换句话说,分向吸引模型指出一个人的性取向和他们的浪漫取向可以不同。一项研究甚至发现性欲和他们所说的“情感纽带”可以完全独立于彼此。
分向吸引模型的历史
虽然这可能是你第一次读到这个概念,但实际上它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
卡尔·海因里希·乌尔里希斯是一位德国同性恋活动家,在1879年之前已经写了12本书,专注于非异性恋身份人群的不同类型的吸引。尽管他使用的许多语言与今天不同,但他识别出的概念是相同的。他将感觉分为他称为“温柔”和“激情”的类别,并解释说一个人可以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心理学家多萝西·特诺夫撰写了一本书,描述了“迷恋”,特诺夫将其描述为一种包含性吸引但更侧重于情感联系的吸引类型。当提出“情感定向-吸引”这一术语时,其目的是进一步澄清那些暗示同性关系主要关于性的恐同和双相恐惧症刻板印象。
这很重要,因为它表明分向吸引模型并不是一个现代创造,而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概念。
浪漫取向与性取向的区别
虽然这些可能不会立即像不同的事物一样跳入你的脑海,但下面我们会详细讨论一些关键的区别。一位作者甚至指出,虽然两者通常紧密相关,但它们并不相同。
浪漫取向: 这种浪漫不涉及身体上的东西。例如,在《大部分直男》一书中,作者指出接受采访时的一个人对女性有性吸引力,但对男性有浪漫联系。《无性可见与教育网络》指出(AVEN),浪漫取向的名称类似于性取向的名称。它们描述了一个人相对于自己的性别对谁感兴趣。
- 异性恋浪漫: 这意味着这个人对不同性别的人都有浪漫吸引。
- 同性恋浪漫: 这意味着这个人对相同或相似性别的人都有浪漫吸引。
- 双性恋浪漫: 这意味着这个人对多种性别的人有浪漫吸引。虽然其定义与泛性恋相同,但有些人可能因为这个词的历史较长而更喜欢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而有些人则认为自己既是双性恋又是泛性恋。
- 泛性恋:这意味着这个人对多种性别的人有浪漫吸引。虽然其定义与双性恋相同,但有些人可能因为这个词的新颖而更喜欢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而有些人则认为自己既是双性恋又是泛性恋。
- 无浪漫:这意味着这个人对任何人都没有浪漫吸引。
性取向: 对于无浪漫倾向的人来说,性取向是指他们对谁有身体上的吸引。对于非无性恋或无浪漫倾向的人来说,性取向包括他们对谁有浪漫和性吸引。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性”在性取向中指的是性与性别而不是性交。
为什么它通常与认同为无性恋的人有关
分向吸引模型仅适用于无性恋和无浪漫倾向的人,因为其他人的身份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指定性取向和浪漫取向有时被认为是只有无性恋身份的人才会做的区分。《无性可见与教育网络》指出无性恋者并不是唯一经历这些差异的人,只是他们更有可能明确表达,因为对于其他身份来说,性取向和浪漫取向都用同一个词来表达。
这篇文章还指出,分向吸引模型对于无浪漫倾向的人来说尤其有用,因为它可以给他们提供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描述他们对浪漫关系的感受。
此外,对于无性恋且不是无浪漫倾向或无浪漫倾向且不是无性恋的人来说,他们的身份既涉及他们对谁有吸引力,也涉及是否涉及浪漫/性行为。这是两个轴:对人的吸引力和他们如何被吸引。这就是为什么SAM对他们有效。它为这些社区提供了更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他们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关系。
分向吸引模型的批评
一些人,主要是LGBTQ+社区内的人,认为分向吸引模型过于关注性欲望和吸引。有人认为这个模型使年轻人在尝试弄清楚自己在LGBTQ+谱系中的位置时更加困惑。
另一个批评是,SAM模型认为无法用一个简单的词来定义吸引,并且吸引对不同的人来说可以有不同的含义。这使得它作为通用术语使用时令人困惑。
此外,对分向吸引模型的批评集中在SAM是否适用于所有人。该模型对无性恋或无浪漫倾向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
总的来说,LGBTQ+社区中的许多人认为应该有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术语,而不是过于具体地划分浪漫和性吸引。
链接与资源
要了解有关分向吸引模型以及性取向和浪漫取向的更多信息,请参考以下资源:
- 无性可见与教育网络
- 性身份术语必备词汇表
-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有一份青年资源列表。
- 这里有一份心理健康资源列表。
- 特雷弗项目,为LGBTQ+社区提供资源、教育和支持。
- 性别光谱 是一个资源和教育资源网站。
来自Verywell的一句话
不要陷入围绕某些术语的争论中。相反,只需关注那些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浪漫和性取向的词语。如果你有兴趣与能更多地谈论这个模型以及它如何或可能不会帮助描述你的感受的人交谈,请务必查看上述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