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什么是泛性恋?
泛性恋是指那些不受他人性别认同或性别的影响而产生吸引的人。
泛性恋者可能会被男性、女性以及那些非二元性别、跨性别、性别流动等人群所吸引。泛性恋不仅限于性吸引力,也可以涉及浪漫和/或情感吸引力。
定义泛性恋
虽然有些人将泛性恋归类在双性恋的“伞状”之下,但这两个术语并不一定相同。
泛性恋与双性恋
泛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可能都会被多个性别所吸引(尽管有一个误解认为双性恋者只被两个性别吸引,或者仅限于男性和女性)。然而,一些人发现泛性恋是一个更包容的术语,特别是对于那些跨性别或非二元性别的人来说。
关于泛性恋与全性恋,全性恋描述了对所有性别的吸引。有些人使用这个术语而不是泛性恋来强调性别对他们吸引力的重要性。
其他描述多性别吸引力的标签包括:
- 异性倾向灵活:人们使用这个词时,通常体验到主要的异性吸引力,偶尔会有例外。
- 同性倾向灵活:这个术语描述的是那些通常被同性别吸引但有时也会被其他性别吸引的人。
- 性别流动或情感流动性:人们可能用这些术语来描述他们的性取向,当他们觉得吸引的性别不断变化时。
多性恋意味着什么?
多性恋者会吸引多个或多种不同的性别类型。这听起来可能与泛性恋相似;但是,记住泛性恋的定义是没有性别因素影响吸引力。
同时,请记住一个人的性取向并不定义他们建立的关系类型。
例如,一个人可能是泛性恋且单一伴侣关系——这意味着他们对所有性别的人有吸引力,但他们目前处于一个承诺的关系中。
另一方面,一个人可以是泛性恋且多边恋——这意味着他们同时处于多个浪漫关系中(所有相关人士都知情并同意)。
另一个相关的术语是泛浪漫,你可能听说过。泛浪漫者可能会被任何性别的浪漫吸引。一个人可以是泛性恋和泛浪漫,意味着他们经历着性吸引力和浪漫吸引力。
但是,一个人也可能是泛浪漫而不一定是泛性恋。这意味着他们对所有性别的人都有浪漫吸引力,但可能只会对特定性别的人有性吸引力,或者完全没有性吸引力(称为无性恋)。
虽然各种性取向的定义可能存在一些重叠,但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如何定义自己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
“泛性恋”一词的历史
根据谷歌趋势,“泛性恋”直到2010年代中期才成为常见的搜索术语,这也与“非二元性别”和“无性别”等术语的使用增加相吻合。
“虽然‘泛性恋’直到最近才流行起来,但它在心理学领域的根源远早于此,”纽约健康催眠与综合治疗诊所的临床心理学家塞尔拉·拉维尔博士说。“例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所有婴儿都是天生具有‘未定型的性驱力’。”
换句话说,拉维尔博士解释道,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性驱力不仅限于男性和女性,还可以指向无生命的物体。他认为,正是通过不同的心理性发展阶段,儿童学会将这些欲望导向异性。
“最著名的性取向理论之一来自阿尔伯特·金赛博士,他最出名的是‘金赛量表’。金赛博士认为大多数人在性吸引方面位于一个连续体上,”拉维尔博士说。
这个量表从零(完全异性恋)到六(完全同性恋)。金赛博士最初的数据显示,许多人位于这个量表的中间位置。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是泛性恋
你是否是泛性恋的主要标志是,你发现自己不仅会被男性、女性或非二元性别的人所吸引,而是会被所有性别的人所吸引。这并不意味着你会被所有人吸引,而是你有能力发现任何性别的人都有吸引力。
拉维尔博士说:“那些自称泛性恋的人会说他们的吸引力是性别盲或性别中立的。因此,他们不会觉得性别或性是他们在性或情感吸引力方面的决定因素。”
总的来说,泛性恋是你在内心深处发现的东西,通常是通过反思和探索你的性、浪漫和情感欲望来实现的。
性取向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尽管‘泛性恋’从未出现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这是一本大多数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使用的手册——同性恋和性别认同障碍在过去却被纳入其中,直到近年。直到1973年,同性恋才被移除,直到2013年,性别认同障碍的诊断才改为‘性别焦虑症’,”拉维尔博士解释道。
她说,性别焦虑症的诊断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支持该术语的人希望保留它,以便临床医生能够为那些对自己出生时分配的性别感到不适的人提供心理健康治疗。
而在另一方辩论中,有人认为将其放在心理健康障碍手册中会延续对跨性别和非二元性别个体的污名化。
LGBTQ+群体,包括泛性恋者,在过去曾被不公平地病理化。随着我们对性别和性取向的理解不断发展,有关这些主题的科学讨论也在不断演变。
如何与他人讨论你的泛性恋身份
你不必向任何人透露你的性取向或你是如何发现自己这一部分的。如果你认为披露会对自己的情况造成损害,尤其如此。
当然,有些时候你可能希望公开庆祝你的身份,或者与信任的亲人谈论你的性取向。这可能适用于亲密的朋友、情侣,甚至是你生活中的父母或监护人。
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诚实地表达自己。你可能需要解释泛性恋的定义,因为有些人对此不太熟悉。如果你正在与伴侣讨论这个问题,说明你的性取向如何(如果有的话)影响你们的关系。然后解释你感受到的情感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你的一部分。
支持一个泛性恋的亲人
如果你发现自己面对一个作为泛性恋者出柜的人,认识到这个人认为你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作为泛性恋者出柜——或任何非异性恋的性取向——对出柜的人来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感受。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非常可怕,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可能不那么困难。无论如何,你的反应将深刻影响你们未来的关系。
拉维尔博士
我给任何家长或爱人的最大建议是,对泛性恋持开放态度,尤其是当你面对的孩子。
——拉维尔博士
“由于泛性恋刚刚开始被接受,这种发现可能会让年轻人感到困惑,他们需要支持来理解自己的感受,”拉维尔博士说。
她补充道,“如果你认识的人愿意并且舒适地与你讨论这个问题,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以及对他们有何意义。”
常见误区
关于泛性恋的误解很多,因此教育非常重要。以下列出的误区已经被驳斥,你可以从一个有见地和开放的心态来了解泛性恋。
误区
-
认为自己是泛性恋的人是在犹豫不决。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
泛性恋是一个新的、“时髦”的术语,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性取向。几年后人们就不会再用了。
-
泛性恋者会被他们遇到的每个人都吸引。
真相
-
泛性恋者经历的吸引力超出了性别界限。
-
泛性恋早在1914年就在医学期刊中首次使用。新的术语仍然有必要,这样人们可以表达自己和自己的身份。
-
吸引是基于多种因素的。泛性恋者并不是被所有人吸引(就像异性恋者不会被每个异性恋者吸引一样)。
泛性恋在流行文化中
近年来,一些名人已经公开表示他们是泛性恋,并激励其他认同LGBTQ+身份的人拥抱他们独特的性取向之旅。这些人包括麦莉·赛勒斯、詹妮尔·莫纳、卡拉·迪瓦伊、凯尔汉尼、贝拉·索恩等。
电视节目中也有许多泛性恋角色,如动画片《大嘴巴》中的艾丽、《瑞克和莫蒂》中的里克、《权力的游戏》中的亚拉·格雷乔伊和《破产姐妹》中的大卫·罗斯。
来自Verywell的一句话
泛性恋表明了一种对标签的忽视,这是非常美丽的。无论你是泛性恋还是认识某人,或是可能成为泛性恋,都要对自己和他人实践爱、善良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