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心理学
为什么宗教很重要?
相信某种比自己更大的力量的心理学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宗教描述为一种愿望的实现形式。然而,现代心理学认识到宗教可以在个人的生活和体验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可以改善健康和幸福感。事实上,研究表明宗教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健康习惯、调节行为并理解他们的情绪——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影响你的心理健康。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估计,世界上84%的人口拥有某种类型的宗教信仰。
宗教类型
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宗教,包括广为人知的主要世界宗教传统以及较小人口的不太知名的信仰体系。有些代表一神论,即相信一个神,而另一些则是多神论的例子,即相信多个神。
其中一些宗教包括但不限于:
- 巴哈伊教
- 佛教
- 基督教
- 儒教
- 印度教
- 美洲土著宗教
- 伊斯兰教
- 耆那教
- 犹太教
- 拉斯特法里教
- 神道教
- 锡克教
- 道教
- 传统非洲宗教
- 祆教
与宗教相关的是泛灵论,即相信非人类的神圣存在,图腾主义则涉及人类与自然世界的神圣联系。在宗教光谱的另一端是无神论,它涉及对神或诸神的信仰不存在,以及不可知论,认为神或诸神的存在是未知或不可知的。
宗教与灵性
虽然宗教和灵性是相关的,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灵性是个体的实践和信念,而宗教则围绕着一个更大群体共享的一套组织实践。有可能是灵性的,而不一定是宗教的。
为什么人们信仰宗教?
人们信仰宗教的原因尚未完全了解,但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
宗教信仰的心理学
根据最近的盖洛普民意调查,美国47%的成年人拥有某种类型的宗教会员资格。至于为什么人们信仰宗教,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理论。
- 研究人员提出,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通常使人们倾向于信仰。人脑寻找模式、目的和意义,这可能会影响为什么人们转向宗教来指导他们的信仰系统。
- 父母和文化的影响也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人们往往属于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宗教。
- 人类归属的需求,加上社交连接的愿望,也导致了成为比自己更大的一部分的愿望。
宗教的目的
宗教可以服务于广泛的目的。宗教可以成为安慰和指导的源泉。它可以提供道德信仰和行为的基础。它还可以提供社区感和传统感。一些研究甚至表明它可能影响健康。
宗教对健康和预期寿命的影响一直是一个棘手的研究领域。有人似乎认为,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人——这里定义为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人——似乎比不参加的人更健康。
这导致了一条研究路线,旨在确定宗教对健康的影响,以确定宗教是否能对预期寿命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然而,这项研究很棘手,因为有几个难以控制的因素,包括:
- 参加宗教活动的人可能只是比不能参加的人更健康。
- 这些好处可能更多地与社交接触有关,而不是宗教本身。
- 某些宗教可能会鼓励健康的行为。
当研究人员研究宗教的影响时,必须考虑所有这些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宗教本身是否影响健康。
宗教的影响
宗教可以促进社区感,提供支持,并提供指导。它也被证明影响身心健康。
宗教与身体健康
一系列研究发现,那些要么是宗教的,要么是灵性的人患冠心病(CHD)的风险降低,血压(BP)更低,免疫功能更好,预期寿命更长,与那些不是宗教或灵性的人相比。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宗教或灵性的人往往吃更营养的饮食,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并具有更好的认知功能,与那些不是宗教或灵性的人相比。
在这些研究中,那些宗教的人也不太可能吸烟,从而降低了因吸烟相关疾病(如各种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肺病)而患病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更好的生活质量以及更长的寿命有关。
宗教与心理健康
宗教也可以以积极和消极的方式影响心理健康。宗教可以作为压力下的一种安慰和力量来源。有时,这种联系可能没有帮助,甚至是有害的,如果它造成了压力或成为治疗的障碍。
研究表明,宗教对心理健康和福祉既有潜在的积极作用,也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积极方面,宗教和灵性可以帮助建立积极的信念、形成社区支持并提供积极的应对技巧。另一方面,负面的宗教应对方式、沟通不良以及有害的负面信念实际上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的心理健康益处
宗教的一些心理健康益处包括:
- 给人们结构
- 在团体中建立社区
- 创造归属感
- 帮助人们应对压力事件
- 可以鼓励宽恕、同情和感恩
宗教也可以在帮助人们应对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发挥作用。人们经常求助于自己的宗教信仰以应对精神疾病的症状,并帮助管理压力。
研究表明,宗教人士在需要精神健康治疗时往往首先求助于宗教牧师。 对于希望将自己的宗教和灵性信仰融入治疗的精神人士来说,宗教和牧师咨询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像戒酒互助会(A.A.)这样的十二步成瘾治疗计划有时也会采用基于信仰的方法。
牧师咨询是由接受过心理训练的宗教牧师提供的,他们将现代心理实践与神学教学相结合,以解决客户正在经历的问题。
宗教对人的影响是好是坏?
毫无疑问,宗教对个人和社会生活有复杂的影响。宗教可以团结人们,但也可能是分裂和压力的来源,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宗教社区中面临歧视的人,例如持有与群体其他成员不同信仰的人。
研究表明,那些对自己的宗教信仰感到挣扎的人可能会经历较低的幸福感和更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特定的宗教信仰也可能影响潜在的益处或缺点。相信仁慈上帝的人更有可能原谅自己,并以自我同情的态度对待自己的错误。相反,那些相信惩罚性或评判性上帝的人可能会经历更糟的健康影响。
鉴于与宗教信仰相关的潜在益处,有些人可能会怀疑不信仰宗教是否是坏事。尽管研究表明宗教可能有益于健康,但你不必遵循一套组织化的宗教信仰就能获得这些益处。采取步骤进行健康行为、与他人建立社会联系并加强应对技能都是你可以采取的措施,以获得宗教通常提供的这些益处。
如果你担心宗教对你生活的影响,与心理健康专业人士讨论你的担忧可能是有帮助的。研究表明,宗教可以在许多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中起到积极和支持的作用。对于那些觉得自己不被支持甚至被排斥的人来说,权衡潜在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是很重要的。
潜在的陷阱
由于这些研究是观察性的(研究人员观察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而没有主动控制任何条件或随机分配参与者),因此不能肯定地说参加宗教活动会增加预期寿命,也不能说它不会。
我们只能说,参加宗教活动和预期寿命增加之间存在关联。它们是相关的,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有其他原因来解释研究中观察到的生命预期结果。事实上,其他研究表明,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人:
- 可能更有可能就业
- 往往拥有更大的社交网络
- 往往更积极
- 更可能生活在完整的家庭中
- 较不可能遭受残疾性疾病
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解释这些研究中观察到的生命预期差异。另一项研究建议,不应自动认为宗教参与会改善健康。 共享宗教信仰的人通常还共享其他特征,包括种族、文化和经济背景。
研究表明,宗教有时也可能成为心理健康治疗的障碍。 宗教对心理健康和治疗的态度可以影响人们在出现症状时是否寻求帮助。
一些宗教传统灌输这样一种观念:问题是一种道德或精神上的失败,而不是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这一观点,精神问题可以通过意志力或“英雄努力”克服。因此,来自此类背景的人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可能不太愿意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
建议
如果你有兴趣探索宗教或灵性传统的某些潜在益处,以下是一些建议:
- 找到一个你能连接的社区。 社会支持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感觉到与宗教中他人的联系是有益的。
- 探索宗教常用的实践。 冥想和正念已被证明有许多健康益处。
- 寻找激励你的事物。 无论是阅读励志书籍、听美妙的音乐还是花时间享受大自然,找到能给你带来平静和灵感的事物可以帮助提高你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观察到的现象是: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人往往寿命更长,通常经历更好的心理健康。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
这可能只是因为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比不参加的人拥有更多的社会和经济资源,或者可能是因为参加宗教活动(如与他人建立联系、祈祷或精神反思)有助于人们活得更久、感觉更好。你需要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