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疗效的比较

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疗效的中国与世界比较

认知行为疗法(如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是根据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指南推荐用于抑郁症的一线证据支持治疗方法(Qaseem et al., 2016)。

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强调正念、情绪、接受、来访体验、价值观和元认知(Hayes & Hofmann, 2021)。

研究表明,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也能有效减少西方国家的抑郁症(Sierra et al., 2018)。

Li, X.-M., Huang, F.-F., Cuijpers, P., Liu, H., Karyotaki, E., Li, Z.-J., Miguel, C., Ciharova, M., & Dobson, K. (2024). 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疗效的比较:一项系统评价和元分析。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 92(2), 105–117. https://doi.org/10.1037/ccp0000854

关键点

  • 该系统评价和元分析通过系统评价和元分析方法,考察了认知行为疗法(CBTs)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对成人抑郁症的疗效。
  • 认知行为疗法在中国对抑郁症的效应量(g = 1.19)显著大于世界其他地区(g = 0.82),即使在控制研究特征后也是如此。
  • 与研究设计、临床特征、文化价值观和方法学因素相关的因素可能解释了认知行为疗法在中国治疗抑郁症时更高的疗效。

理由

认知行为疗法是基于西方文化价值观发展起来的证据支持的心理疗法,主要强调改变不适应的认知和行为(Beck et al., 1979)。

文化一致性假设提出,与文化背景相匹配的治疗方法可能具有更高的疗效(Liao et al., 2005; Xu & Tracey, 2016)。

由于中国更注重集体文化和情感控制,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不太符合中国文化(Kim, Yang et al., 2001)。然而,一些学者认为,认知行为疗法可能符合中国人对结构和权威的价值观(Chen & Davenport, 2005; Williams et al., 2006)。

没有研究系统地比较过认知行为疗法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对抑郁症的疗效。将中国与全球研究进行比较可以为传播提供信息,并揭示影响疗效的文化因素。

按照其他文献(Dobson & Dozois, 2021)的做法,本文将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第三代方法统称为认知行为疗法或CBTs。

方法

系统评价元分析遵循PRISMA指南(Moher et al., 2009)。搜索了中文(CNKI、万方、重庆维普)和英文(PsycINFO、PubMed等)数据库,检索了2022年之前发表的关于成人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共获得341项符合条件的研究(307项非中文研究)。

研究特征被提取,研究质量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标准进行评估。

纳入标准

元分析中研究的纳入标准为:

  1. 随机对照试验
  2. 比较不同形式的认知行为疗法(不包括已完成的无指导试验)
  3. 针对成年抑郁症患者和老年人(18岁以上)
  4. 与非活性对照组(等待名单、常规护理、安慰剂、其他非活性治疗)进行比较
  5. 报告了足够的数据(例如,前后测量、均值变化、二分类数据)以计算效应量
  6. 在中国(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或其他国家进行

以下情况被排除:

  • 药物治疗组
  • 之前有抑郁症患者的维持研究
  • 仅患有双相障碍的患者研究
  • 学位论文和博士论文(未经过同行评审)
  • 未发表的研究

参与者

341项研究中的34,043名成年抑郁症患者被纳入。其中3,710名参与者来自34项中国研究,30,333名参与者来自307项非中国全球研究。

分析

计算并比较了中国(n = 34)和非中国(n = 307)研究的效应量(Hedges’ g)。

通过元回归控制调节变量(形式、诊断等)比较跨文化疗效。通过漏斗图和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

结果

即使在控制调节变量后,认知行为疗法在中国对抑郁症的效应量(g = 1.19)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地区(g = 0.82)(β = .351, p = .011)。

在中文和非中文研究中都存在发表偏倚。

见解

这是首次全球范围内的比较,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在中国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巨大的效应量表明,尽管认知行为疗法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但在中国也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更高的效应量可能是由于认知行为疗法在中国相对较新且不那么熟悉。

中国文化对逻辑和权威的重视也可能促进参与。然而,样本量小和异质性高等局限性意味着需要谨慎解读。

研究人员检查了是否缺少显示认知行为疗法无效的小型研究。如果许多显示无效的研究缺失,可能会使疗法显得比实际情况更好。

通过视觉图表和统计检验发现不对称性——较小的负面研究可能未发表。因此,如果这些缺失的研究被包括在内,治疗的真实益处可能会更低。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小心不要高估其实际效果。

进一步识别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文化因素可以改善全球传播。

优势

  • 包括中文和英文出版物,以实现全面的数据覆盖
  • 系统地评估研究质量
  • 控制影响疗效的调节变量
  • 是首次对中国任何疾病进行全球认知行为疗法疗效比较

局限性

  • 中国研究数量较少(n = 34)和高度异质性限制了普遍性
  • 自我报告测量和非盲评估可能影响疗效评级
  • 将全球英文研究作为单一基准存在局限性
  • 未考察文化适应因素。编码的评分者间可靠性未报告

启示

尽管存在局限性,但认知行为疗法在中国对抑郁症的显著更高疗效具有临床意义。

在中国更广泛地传播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结果。针对中国文化因素调整认知行为疗法也可能增强效果。了解认知行为疗法为何能取得更好的结果可以改进全球的方法。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Li, X.-M., Huang, F.-F., Cuijpers, P., Liu, H., Karyotaki, E., Li, Z.-J., Miguel, C., Ciharova, M., & Dobson, K. (2024). 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疗效的比较:一项系统评价和元分析。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 92(2), 105–117. https://doi.org/10.1037/ccp0000854

其他参考文献

Beck, A. T., Shaw, B. F., Rush, A. J., & Emery, G. (1979). 抑郁症的认知疗法. Guilford Press.

Chen, S. W. H., & Davenport, D. S. (2005). 与华裔美国人来访者的认知行为疗法:注意事项和修改。心理治疗, 42(1), 101-110.

Hayes, S. C., & Hofmann, S. G. (2021). 第三代认知和行为疗法以及精神病学干预过程中方法论的出现。世界精神病学, 20(3), 363–375. https://doi.org/10.1002/wps.20884

Kim, B. S., Yang, P. H., Atkinson, D. R., Wolfe, M. M., & Hong, S. (2001). 亚裔美国人族群之间的文化价值相似性和差异。文化多样性和少数族裔心理学, 7(4), 343–361. https://doi.org/10.1037/1099-9809.7.4.343

Liao, H. Y., Rounds, J., & Klein, A. G. (2005). 对Cramer (1999) 的求助模型和文化适应效果的检验:亚洲和亚裔美国大学生的研究。咨询心理学杂志, 52(3), 400–411. https://doi.org/10.1037/0022-0167.52.3.400

Moher D, Liberati A, Tetzlaff J, Altman DG, The PRISMA Group (2009). 系统评价和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声明。PLoS医学, 6(7): e1000097.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0097

Qaseem, A., Barry, M. J., Kansagara, D., & the Clinical Guideline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2016). 成年重度抑郁症患者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内科医学年鉴, 164(5),350–359. https://doi.org/10.7326/M15-2570

Sierra, M. A., Ruiz, F. J., & Flórez, C. L. (2018). 第三代在线干预对抑郁症的系统评价和元分析。拉丁美洲心理学杂志, 50(2), 126–135. https://doi.org/10.14349/rlp.2018.v50.n2.6

Williams, M. M., Foo, K. H., & Haarhoff, B. A. (2006). 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中国人的文化考虑:一个老年中国女性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案例研究。新西兰心理学杂志, 35(3), 153–162.

Xu, H., & Tracey, T. J. (2016). 心理治疗疗效的文化一致性:在中国的网络元分析检验。咨询心理学杂志, 63(3), 359–365. https://doi.org/10.1037/cou0000145

持续学习

  1. 文化因素如何解释认知行为疗法在中国比其他国家对抑郁症有更好的结果?这对跨文化传播和改进认知行为疗法方法有何启示?
  2. 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在中国取得更高效果的原因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如何帮助澄清机制?
  3. 如何设计能够有效融合循证认知行为疗法原则与兼容的文化价值观和信念的抑郁症干预措施?在中国或其他世界地区,这种整合方法可能是什么样的?
  4. 如果利用文化传统可以增强认知行为疗法,这是否支持在评估治疗方法时的文化相对主义观点?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下,普遍的伦理原则何时仍然相关?
  5. 如何提高全球心理治疗试验的研究质量和报告标准?哪些政策或教育举措可能有所帮助?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