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心理动力学疗法
心理学家 约翰·B·沃森 和其督导的实验
在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并不是心理学家,而是被称为“小阿尔伯特”的小男孩,他位于一个经典的(且有争议的)实验中心。在这个实验中,他被条件反射地对老鼠产生了恐惧感,这种恐惧还扩展到了其他类似的物体,包括蓬松的白色玩具和白胡子。
小阿尔伯特实验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约翰·B·沃森 和他的研究生罗莎莉·雷纳进行的一项著名心理学实验。之前,俄国生理学家 伊万·巴甫洛夫 进行了实验,展示了狗的条件反射过程。沃森进一步推进了巴甫洛夫的研究,展示了情感反应可以在人身上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来形成。
继续阅读以了解更多关于小阿尔伯特实验的内容、它揭示的条件反射过程以及为什么它如此有争议。
Verywell / Jessica Olah
小阿尔伯特实验中发生了什么?
实验的参与者是一个9个月大的男孩,沃森和雷纳称他为“阿尔伯特B”,但今天大家更习惯称之为“小阿尔伯特”。当小阿尔伯特9个月大时,沃森和雷纳向他展示了一系列刺激物,包括一只小白鼠、一只兔子、一只猴子、面具和燃烧的报纸,并观察这个男孩的反应。
在实验开始时,小男孩对所展示的所有物品都没有表现出恐惧。接下来,沃森做了些改变。当再次给阿尔伯特展示小白鼠时,沃森敲击了一个金属管子发出巨大的声音。自然地,孩子在听到巨大声音后开始哭泣。经过多次将小白鼠与巨大声音配对后,阿尔伯特开始“期待”一听到小白鼠就会发出可怕的声音。很快,阿尔伯特一看到小白鼠就开始哭泣。
沃森和雷纳写道:“小白鼠一出现,孩子就开始哭。几乎立刻,他转向左边,倒向左侧,跪起来用四肢爬走,如此迅速以至于很难在他到达桌子边缘前抓住他。”
这是一个经典的条件反射过程的例子。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令人恐惧的经历可能会导致持久的恐惧,例如在恐惧症中。
小阿尔伯特实验中的经典条件反射
小阿尔伯特实验很好地展示了如何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来形成情感反应。以下是该过程的工作原理:
- 中性刺激:不会立即引起反应的刺激(小白鼠)。
- 无条件刺激:能引发反射反应的刺激(巨大的声音)。
- 无条件反应:对给定刺激的自然反应(恐惧)。
- 条件刺激:在反复与无条件刺激配对后会引发反应的刺激(小白鼠)。
- 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恐惧)。
小阿尔伯特实验中的刺激泛化
除了展示情感反应可以在人类身上被条件反射外,沃森和雷纳还观察到一种称为刺激泛化的现象。
刺激泛化 发生在类似条件刺激的事物也会引发相似反应的情况。
在条件反射之后,阿尔伯特不仅害怕小白鼠,还害怕许多类似的白色物体。他的恐惧还包括其他毛茸茸的物体,包括雷诺尔的毛皮外套和沃森戴着的圣诞老人胡须。
对小阿尔伯特实验的批评和伦理问题
尽管该实验是心理学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几乎每个 心理学入门课程 都会包含它,但它因几个原因而广受批评。首先,实验设计和过程不够严谨。沃森和雷纳没有开发出一种客观的方式来评估阿尔伯特的反应,而是依赖于他们自己的主观解释。
此外,该实验还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小阿尔伯特在实验过程中受到了伤害——他在实验结束后患上了以前不存在的恐惧症。按照今天的标准,小阿尔伯特实验是不允许进行的。
小阿尔伯特后来发生了什么?
小阿尔伯特的去向一直是心理学界的一个谜。在沃森和雷纳试图“治愈”小阿尔伯特之前,他和他的母亲搬走了。有些人想象这个男孩长大后会对白色的、毛茸茸的东西产生奇怪的恐惧。
2009年,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试图追踪小阿尔伯特身份的结果。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杂志报道,在心理学家霍尔·P·贝克领导下的七年搜索,最终发现了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小阿尔伯特的男孩。通过追踪原始实验和可能的男孩母亲的身份,他们认为小阿尔伯特实际上是一个名叫道格拉斯·梅里特的男孩。
不幸的是,研究人员发现道格拉斯在1925年5月10日死于脑积水(大脑内液体积聚),他从出生起就患有这种病。
2012年,贝克和艾伦·J·弗里德伦德报告说,道格拉斯并不是沃森描述的健康、正常的儿童。相反,他们认为沃森可能知道并且故意隐瞒了男孩的神经系统状况。如果属实,这些发现将给沃森的遗产蒙上阴影,并加深这一著名实验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然而,2014年,研究人员提供了证据表明威廉·博格实际上是真正的“小阿尔伯特”。博格出生于同一天,是同一医院的一名保姆的儿子,保姆为梅里特的母亲工作。虽然他的名字是威廉,但他一生都以中间名阿尔伯特为人所知。
收获
尽管专家们仍在争论沃森实验的核心人物的真实身份,但小阿尔伯特无疑给心理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实验增进了我们对经典条件反射过程的理解。它还展示了恐惧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形成,这帮助精神健康专家更好地理解特定恐惧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病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