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经典条件反射中的无条件反应示例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是一种未经学习的反应,自然地对无条件刺激做出反应。例如,如果食物的气味是无条件刺激,那么对食物气味感到饥饿就是无条件反应。
无条件反应不需要任何先前的学习就可以发生。相反,它是对特定刺激的一种不自主、自动的反应。
概述
经典条件反射是一种通过将刺激与能够自然且自动触发反应的事物配对来形成反应的过程。无条件反应是人们对无条件刺激自然具有的反应。无条件反应的一个例子是在听到巨大噪音时惊跳起来。
经典条件反射可以成为学习和行为改变的强大工具。了解条件反射过程的不同方面,包括无条件反应,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到这一过程如何影响你的行为。了解无条件反应(以及其他部分)的最佳方式之一是考虑一些你生活中的例子。
无条件反应示例
你是否曾经不小心碰到热锅并立即抽回手?这种即刻的、未经学习的反应就是一个很好的无条件反应的例子。它在没有任何学习或训练的情况下发生。
以下是一些无条件反应的更多示例:
- 被蜜蜂蜇后因疼痛而倒吸一口气
- 碰到烤箱上的热盘子后抽回手
- 听到巨大噪音时惊跳起来
- 医生敲打膝盖时腿不自主地抽搐
- 对酸味唾液分泌
- 遇到狂吠的狗时退缩
- 闻到美味的食物时感到饥饿
- 因强光闭上眼睛
- 感到难过时皱眉
- 听到幽默的笑话时大笑
- 遇到环境中的威胁或危险时体验到战斗或逃跑反应
在上述每个示例中,无条件反应都是自然而然且自动发生的。
研究人员发现,对厌恶刺激具有较强无条件反应的人可能预示着与恐惧和安全相关的状况,包括创伤和焦虑相关状况,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经典条件反射中的无条件反应
无条件反应的概念最初是由一位名叫伊万·巴甫洛夫的俄国生理学家发现的。在他的狗消化系统研究过程中,实验中的狗每次喂食时都会开始流口水。巴甫洛夫注意到,每当铃声响起时狗就会被喂食,最终狗开始仅凭铃声就流口水。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食物代表了所谓的无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刺激自然且自动触发反应。
巴甫洛夫的狗对食物流口水是无条件反应的一个例子。
通过反复将条件刺激(铃声的声音)与无条件刺激(食物)配对,动物最终开始将铃声的声音与食物的出现联系起来。此时,对铃声声音的流口水反应就成了条件反应。
无条件反应与条件反应的区别
当试图区分无条件反应和条件反应时,请记住以下几点关键事项:
- 无条件反应是自然且自动的
- 无条件反应是先天的,不需要先前的学习
- 条件反应只有在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之间建立关联后才会发生
- 条件反应是一种习得的反应
例如,当你切洋葱时,你自然会流泪。当你做饭时,你还喜欢听音乐,并发现自己经常播放同一首歌。最终,当你听到这你在准备餐点时常播放的歌曲时,你会发现自己意外地流泪。
在这个例子中,洋葱散发的气体代表无条件刺激。它们自动且自然地触发哭泣反应,这就是无条件反应。
经过多次将特定歌曲与无条件刺激联系在一起之后,歌曲本身最终也会引起泪水。
条件反射可以影响条件反应的消退
那么,当无条件刺激不再与条件刺激配对时会发生什么?当仅呈现条件刺激而不呈现无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应最终会减弱或消失,这一现象称为消退。
例如,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仅响铃而不提供食物最终导致狗不再对铃声流口水。巴甫洛夫发现,消退并不会使主体返回到之前未条件化的状态。
有时,让一段时间过去后再突然重新引入条件刺激会导致自发恢复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