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使用合理化作为防御机制
合理化涉及使用逻辑解释来证明行为、想法或感受的合理性。尽管这些解释听起来合理,但它们掩盖了不可接受的想法,并不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感受和动机。
在心理学中,合理化是一种防御机制,这些机制是人们无意识使用的策略,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或自我价值威胁的影响。这些防御机制通过各种方式减少不适感,通常是通过否认或扭曲现实来实现的。
当人们面对挑战其信念的感觉或行为时,他们可能会寻找方式来解释这些想法并减轻不适感。例如,一个考试成绩不好的人可能会通过责怪教授的教学风格而不是承认自己学习习惯差来合理化自己的低分。
本文讨论了合理化的心理学原理、使用示例以及如何找到更健康的方式来处理困难的情绪。
合理化的心理学原理
合理化作为一种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于1908年由恩斯特·琼斯提出,并后来扩展成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及其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一部分。他们认为,防御机制在无意识层面上运作,帮助保护心灵免受焦虑的影响。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合理化允许人们在不经历冲突、焦虑或羞愧的情况下,如果面对他们的真正动机时,可以为自己找借口。
虽然许多弗洛伊德理论在心理学中已经失宠,但合理化的概念却一直存在。后来的研究人员继续扩展弗洛伊德的观点,提出合理化不仅可能保护自我免受焦虑的影响,还可能具有适应性作用。
通过缓解痛苦的感觉,合理化使人们能够应对可能威胁到自身福祉的复杂情况。
另一种理论认为,合理化可能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根据这一解释,决策过程是复杂的,很少依赖单一过程。相反,它通常结合了本能、规范、习惯、推理和其他影响因素。合理化可能是试图将所有这些过程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或者研究人员所称的“有用的小说”。
虽然一些研究者认为合理化可以是一种理性的回应,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有害的防御机制,与更差的情感发展和增加反社会行为有关。
合理化与撒谎的区别
虽然合理化类似于撒谎,但两者之间有重要的区别。撒谎是有意识地企图欺骗,而合理化往往部分或主要发生在无意识层面。虽然两者都为了自私的目的掩饰一个人的真实动机,但合理化则保护人们不完全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动机。
合理化的示例
合理化之所以成为一个持久的概念,原因之一是许多人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立即识别出它的例子。合理化通常以多种方式发生。它可能包括:
- 最小化情况(“这其实没那么糟糕。”)
- 找借口(“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 归咎他人(“因为别人没有按时完成工作。”)
- 做比较(“我做的并不像别人做得那么糟。”)
- 解释问题(“对不起我没有回你的电话,我只是太忙了。”)
在恋爱关系中
在恋爱关系中,一个人可能会通过指责外部因素而不是对方来合理化对伴侣的失望。例如,如果伴侣在最后一刻取消了晚餐计划,你可能会指责他们的雇主或客户,而不是承认伴侣很少认真对待他们的承诺。
其他常见的关系示例包括最小化有问题的行为、找到方式为行为找借口以及解释为什么事情会发生。例如:
- 一个人在争吵中可能会对伴侣大喊大叫,然后后来会淡化自己的行为,声称那并不是真的那么严重。
- 一个人可能会在伴侣的要求下停止参与某种行为,但随后会用另一种破坏性习惯取代它。他们会为这种新行为找借口,声称至少他们不再从事旧行为了。
- 一个人可能会为为什么不履行家庭义务找借口。例如,他们可能会说自己因为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做饭、打扫或帮助孩子。
在家庭关系中
在家庭关系中,一个孩子可能会通过将其父母的缺席归咎于工作繁忙来合理化父母缺席放学后的活动。这可以保护孩子不受忽视的感觉,让孩子感到不被支持,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理化会在家庭关系中造成严重的伤害。虽然这对使用这种防御机制的人来说在短期内可以感觉更好,但它会侵蚀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在职场中
在职场中,一个人可能会通过暗示自己其实并不想要那个重要的晋升来合理化未能获得晋升。虽然这有助于保护人的自尊心,但也会阻碍他们在未来追求职业发展的机会。
当一个人用事后借口来证明不道德或不正当行为时,合理化就可能变得有问题。一项研究发现,道德身份较低的人在使用道德合理化为过去行为辩护后更容易从事不道德行为。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合理化作为防御机制
人们使用合理化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有几个原因:
为了避免认知失调
合理化的背后的心理是提供逻辑理由来证明不可接受的感受或行为。这是由于人们需要维持一致性的需求驱动的。
人们希望相信他们的行为符合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当他们不这样做时,就会产生一种称为认知失调的心理紧张状态。
通过寻找看似合理的解释来证明行为,人们可以保持信念、行为和感受的一致性。虽然这些合理化歪曲了我们的真正动机,但它们保护我们免受承认真实思想或行为时可能产生的羞耻、内疚或焦虑。
为了维持自我形象
人们也希望看到自己以积极的方式。这包括能够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一致的,并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合理化通常作为维持这种积极自我形象的一种方式。
为了保护自尊
合理化可以保护自尊心,但代价高昂。人们可能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应对压力,但这也可能导致未来更多的问题。拒绝承认实际情况会导致错误思维、认知偏差和自我欺骗。它阻止人们评估自己的行为并做出对未来有益的改变。
当合理化成为一种模式,用于为不健康的习惯开脱或为有毒模式找借口时,它会导致不良选择和不切实际的问题应对方式。例如,你可以合理化伴侣的行为以避免冲突,但这会加深你们关系中的问题,并导致不良沟通。
寻找健康的方式来处理情绪
如果你使用合理化来缓解焦虑或应对麻烦的情况,请认识到使用这些防御机制既常见又正常。在很多情况下,使用这些类型的防御可以帮助我们在情绪上处理情况之前暂时减轻压力。
如果你过度使用合理化来避免面对现实,它可能会变成一个问题。如果你想找到更健康的方式来处理情绪、改善沟通和处理冲突,以下策略可能会有所帮助:
- 建立情绪意识:更多地意识到你在当下感受什么 可以帮助你避免找借口或逃避你的真正动机。正念是一种可以帮助你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而不试图回避、评判或解释它们的方法。
- 标记你的情绪:一旦你更好地识别出你的感受,尝试标记这些想法和情绪,而不是试图合理化它们。研究表明,简单地识别和标记你的情绪可以帮助降低这些感受的强度。这可能有助于你处理自己的感受,而不会感到不知所措。
- 对自己表现出接纳和同情:不要因为你感到困扰的思想或行为而批评自己或感到羞愧,而是努力实现自我接纳。自我同情可以帮助你在处理困难情况时更加善待和理解自己。
- 寻求支持:当你发现自己在合理化某些事情时,考虑寻求朋友、家人或其他鼓励他人的支持。他们可以帮助你讨论问题并思考如何应对,而不是找借口。
- 重新构建你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在合理化某个情况,请考虑改变你的视角。这种策略涉及思考替代解释,并有意识地尝试以不同的甚至更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合理化是大多数人偶尔都会做的事情。虽然它可能有其好处,但它也可能导致不良的问责制和坏决定。不处理你的真正动机也可以限制你的个人成长。
因为合理化经常被用来避免情绪,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使用这种防御机制,寻找更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可能会有所帮助。建立自我意识、学会识别情绪并练习情绪接纳是几种可能有帮助的策略。
如果你认为合理化可能阻碍了你并阻止你面对现实,请考虑与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交谈。通过与治疗师合作,你将能够更好地识别合理化并发展更好的应对困难情绪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