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
现实原则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是什么阻止了你不恰当的行为
概览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现实原则指出,你的自我(ego)始终在努力平衡本我(id)的冲动需求和现实及可接受的行为。
你是否曾经突然有想要做一些你知道是错的事情?也许你曾想过从商店拿一件衬衫然后直接走掉,因为收银台前的队伍太长,你不想等待。如果这个念头出现在你的脑海里,是什么阻止了你偷窃那件衣服?
根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说法,我们个性中让我们产生冲动欲望的部分是本我(id),而处理现实需求的个性结构被称为自我(ego)。弗洛伊德创造了“现实原则”这一术语来解释自我如何防止你立即满足本我的需求。
让我们谈谈弗洛伊德的现实原则,并探讨自我是如何从现实原则出发运作,而本我是从快乐原则出发运作的。
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说,本我总是渴望立即满足其需求、要求和冲动。如果我们按照本我想要的去做,我们可能会在商店里拿起我们喜欢的衬衫而不是排队购买。本我受快乐原则——即我们的冲动需要立即得到满足——支配。
自我是我们个性中的一部分,它介入确保以有效和适当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自我受到现实原则的支配。
弗洛伊德说,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会延迟本我的能量,直到可以在更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释放。正是这种暂停迫使我们思考基于本我需求做决定的风险、要求和后果。自我并不是试图阻止本我的冲动;它只是确保以安全、现实和适当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
以下是一个自我和本我在行动的例子。Jayden,一名大学新生,明天有一场重要的数学考试,但他的朋友们今晚有一个聚会。他想去聚会玩得开心(这是本我的需求)。
通过现实原则,Jayden考虑了出去玩而不是学习的后果(这是自我的合理方法)。他决定可以去聚会到晚上九点,然后回宿舍继续学习一整晚。
Jayden的自我通过弗洛伊德所说的次级过程调节了本我。在这个例子中,Jayden的本我完全想放弃学习,只去参加聚会玩一整晚。Jayden的自我考虑了实际情况并找到了一个妥协(去聚会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学习)以让本我合理地获得它想要的东西。
现实与快乐
现实原则和快乐原则永远是对立的。自我通常被称为个性中的“执行者”或“调解者”。自我不断进行现实测试,必须提出能满足本我需求的现实行动计划。
弗洛伊德说,本我和自我之间的关系就像马和骑手:马代表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它给你满足需求和欲望的能量。自我是骑手,不断地拉住本我的缰绳,引导你以可接受和适当的方式行事。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健康的自我依赖于现实原则来控制冲动,延迟满足欲望,直到可以适当地实现。健康的自我是我们心理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成熟个性的标志。
在整个童年时期,孩子们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行为。研究表明,能够更好地延迟满足的孩子可能拥有更明确的自我,因为他们往往更关心社会的适宜性和责任感。
棉花糖实验
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展示了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是棉花糖实验。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学龄前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他们使用动物饼干和椒盐卷饼等孩子友好的奖励来测试孩子们能等待多久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在研究中最著名的一部分中,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立即得到一个小奖品(即时满足)或者如果他们能等待一会儿就可以得到两个小奖品(延迟满足)。第一个奖品是一块棉花糖。第二个奖品要么是另一块棉花糖,要么是一根椒盐卷饼,这取决于孩子更喜欢哪种食物。
研究人员把第一块棉花糖奖品放在孩子们面前的桌子上,并提醒他们如果他们能等到研究员回来,就可以得到双倍的奖品。研究员离开了房间,观察孩子们是否会屈服于立即享受奖品的冲动,还是等待研究员回来获得双倍的奖品。
当孩子们独自一人时,他们面对着选择——满足本我的欲望立即得到奖品(但只能得到一个)或者遵循自我的计划等待研究员回来,这样就可以得到两个奖品。
当研究人员多年后跟踪调查这些孩子时,他们发现那些能够等待研究员回来再领取奖品的孩子(延迟满足)往往比那些无法等待的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和社会结果(比如更高的SAT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