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按照预定的顺序通过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从婴儿期到成年期。在每个阶段,个体都会经历一个心理社会危机,这可能会积极或消极地影响人格发展。
对于埃里克森(1958, 1963),这些危机是心理社会性的,因为它们涉及个体的心理需求(即心理)与社会的需求(即社会)之间的冲突。
根据该理论,成功完成每个阶段会导致健康的人格和基本美德的获得。基本美德是指自我可以用来解决后续危机的特征性优势。
未能完成一个阶段可能导致进一步阶段的完成能力下降,因此导致更不健康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然而,这些阶段可以在以后的时间成功解决。
埃里克森的理论概述了从婴儿期到晚年的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两个对立状态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塑造了人格。成功解决这些冲突会带来希望、意志、目标和完整等美德。失败则会导致不信任、内疚、角色混乱和绝望等结果。
第一阶段:信任与不信任
信任与不信任是埃里克·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从出生开始,持续到大约18个月大。在这个阶段,婴儿对周围的世界感到不确定,并依赖主要照顾者提供稳定和一致的关怀。
这里的冲突:
-
信任:如果照顾者可靠、一致且充满爱心,孩子将发展出一种信任感,相信世界是安全的,人们是值得信赖和有爱的。
这种信任感使孩子即使在受到威胁时也能感到安全,并延伸到他们的其他关系中,保持他们在潜在威胁中的安全感。
-
不信任:相反,如果照顾者未能提供一致、充分的关怀和爱,孩子可能会发展出一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这可能导致他们认为世界是不一致和不可预测的,从而培养出不信任、怀疑和焦虑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无法影响事件,对周围的世界感到不安。
婴儿喂养
喂养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活动之一。它是婴儿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了解他们是否可以信任周围世界的方式之一。
它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奠定了基础,即世界是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还是一个可能无法满足他们需求的地方。
-
信任:当照顾者对孩子的饥饿信号做出一致的反应,敏感而可靠地提供营养时,孩子会学会他们的需求会被满足。
这种一致、可靠的照顾帮助孩子感到在照顾者和环境中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
他们理解,当他们有需求,如饥饿时,会有人来满足这些需求。
-
不信任:如果照顾者在喂养过程中疏忽、不一致或不敏感,孩子可能会经历不适、痛苦和饥饿。
这些负面经历可能导致对环境和照顾者的不信任感。
他们可能开始认为自己的需求可能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
第一阶段的成功与失败
成功完成这一阶段将带来希望的美德。通过发展信任感,婴儿可以希望在新的危机出现时,其他人会作为支持的来源。
未能获得希望的美德将导致恐惧的发展。这个婴儿将带着基本的不信任感进入其他关系。这可能导致焦虑、高度不安全感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过度不信任。
与埃里克森关于信任重要性的观点一致,鲍尔比和艾因斯沃斯的研究概述了早期依恋体验的质量如何影响后来与他人的关系。
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的平衡使婴儿学会,尽管可能会有不适或痛苦的时刻,但他们可以依赖照顾者提供支持。
这有助于婴儿建立韧性,提高应对未来压力或逆境的能力。
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愧和怀疑
自主与羞愧和怀疑是埃里克·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18个月到大约3岁之间。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这一阶段的儿童专注于发展对身体技能的个人控制感和独立感。
这里的冲突:
-
自主:如果鼓励和支持他们增加的独立性,孩子们将对自己的生存能力更加自信和安心。
他们会感到舒适地做决定,更自由地探索周围环境,并有一种自我控制感。实现这种自主性帮助他们感到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
-
羞愧和怀疑: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们受到过多的控制或批评,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自主性感到羞愧并怀疑自己的能力。
这可能导致缺乏自信,害怕尝试新事物,以及对自己控制能力的不自信感。
在这一阶段会发生什么?
孩子在身体上不断发展,变得更加灵活,发现他们有许多技能和能力,如穿衣服和鞋子、玩玩具等。
这些技能展示了孩子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主张自己的独立性,如远离母亲、选择要玩哪个玩具、决定自己喜欢穿什么、吃什么等。
如厕训练
这是孩子们开始展示独立性的时候,控制自己的生理功能,这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自主感或羞愧和怀疑感。
-
自主:当父母以耐心和支持的态度进行如厕训练,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节奏学习时,孩子可能会感到成就感和自主感。
他们理解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增强了他们的信心,灌输了自主感和管理个人任务的能力。
-
羞愧和怀疑:相反,如果过程过于仓促,压力过大,或者父母对意外事故表现出愤怒或失望,孩子可能会感到羞愧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错误感到内疚,这可能导致羞耻感、自我怀疑和对自主性的缺乏信心。
第二阶段的成功与失败
埃里克森认为,父母必须允许孩子在一个鼓励的环境中探索自身能力的极限,这种环境容忍失败。
成功完成这一阶段将带来意志的美德。如果这一阶段的孩子被鼓励和支持其日益增长的独立性,他们将对自己的生存能力更加自信和安心。
婴儿发展出对身体技能的个人控制感和独立感。
假设孩子受到批评、过度控制或没有机会主张自己,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在生存能力上的不足,可能变得过度依赖他人,缺乏自尊,并对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或怀疑。
父母如何鼓励控制感?
成功会带来自主感,而失败则会导致羞耻和怀疑。
埃里克森认为,父母必须在鼓励的环境中允许孩子探索自身能力的极限,这种环境要能容忍失败。
例如,支持性的父母应该有耐心让孩子尝试直到成功或寻求帮助,而不是替孩子穿衣服。
因此,父母需要鼓励孩子变得更加独立,同时保护孩子,避免频繁的失败。
父母需要保持微妙的平衡。他们不应为孩子包办一切,但如果孩子在某项任务上失败了,他们也不应批评孩子的失败和失误(尤其是在如厕训练时)。
目标应该是“自我控制而不失去自尊”(Gross, 1992)。
自主与羞耻和怀疑之间的平衡使孩子能够理解,虽然他们不能总是控制环境,但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施加控制,从而培养自信和韧性。
第三阶段:主动性与内疚
主动性与内疚是埃里克·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三阶段。在主动性与内疚阶段,孩子们通过指导游戏和其他社交互动更频繁地表达自己。
这是冲突所在:
-
主动性:当照顾者鼓励和支持孩子主动行动时,他们可以开始规划活动、完成任务并面对挑战。
孩子们将学会主动行动并掌控环境。
他们可以开始独立思考、制定计划并执行,这有助于培养目的感。
-
内疚:如果照顾者阻止孩子进行独立活动或轻视或批评他们的努力,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愿望和主动性感到内疚。
这可能导致内疚、自我怀疑和缺乏主动性。
在这个阶段会发生什么?
这是孩子生活中特别活跃、迅速发展的几年。根据Bee(1992)的说法,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为时期,父母可能将其视为攻击性的行为。”
在这个时期,主要特征是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其他孩子互动。这一阶段的核心是游戏,因为它允许孩子通过发起活动来探索人际技能。
孩子开始通过规划活动、完成任务和面对挑战来掌控环境。
探索的重要性
以下是探索为什么重要的原因:
-
发展主动性:探索使孩子能够主张对环境的掌控权。通过探索,孩子与周围环境互动,提问并发现新事物。
这种积极的参与使他们能够主动行动并做出独立选择,从而促进自主性和信心。
-
从错误中学习:探索也意味着犯错,这些错误提供了关键的学习机会。即使孩子的努力导致错误或失败,他们也会学会理解因果关系以及他们在影响结果中的作用。
-
建立自信心:当照顾者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探索和主动性时,这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他们觉得自己的行动是有价值和重要的,这鼓励他们在未来采取更多主动性。
-
减轻内疚感:如果照顾者尊重孩子的探索需求并且不过度批评他们的错误,这有助于防止内疚感。相反,孩子会学会尝试新事物并接受犯错是正常的。
第三阶段的成功与失败
孩子们开始规划活动、编游戏并与他人发起活动。如果给予这种机会,孩子们会发展出主动性,并对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感到自信。成功在这个阶段会带来目的感。
相反,如果这种倾向受到批评或控制,孩子们会发展出内疚感。孩子往往会过度使用力量,危险在于父母可能会惩罚孩子并过多限制其主动性。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开始提出许多问题,因为他们的求知欲越来越强。如果父母将孩子的问题视为琐碎、烦人或令人尴尬的事情,或者将其他方面的行为视为威胁,孩子可能会因“成为麻烦”而感到内疚。
过多的内疚感会减缓孩子与他人的互动,并可能抑制他们的创造力。当然,适度的内疚感是必要的;否则孩子将不知道如何行使自我控制或有良知。
主动性和内疚感之间的健康平衡很重要。
主动性和内疚感之间的平衡在这个阶段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主动行动并做出自己的决定是可以接受的,但也有时候他们必须遵循他人设定的规则或指导。成功度过这一阶段会发展出目的感。
父母如何鼓励探索感?
在这个阶段,照顾者必须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使孩子能够自由探索。这可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立自信和韧性。
通过理解探索的重要性并提供适当的支持,照顾者可以帮助孩子成功度过这一阶段,并减少内疚感。
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
埃里克森的第四心理社会危机涉及勤奋(能力)与自卑,发生在5到12岁的童年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与同龄人比较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这是冲突所在:
-
勤奋:如果父母和老师鼓励孩子发展技能,他们会获得一种勤奋感——一种对自己技能的信心和信念。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开始理解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能完成任务。这会增强他们实现目标的信心。
-
自卑: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收到负面反馈或不允许展示自己的技能,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感。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如同龄人或觉得自己的努力不被重视,导致缺乏自信和不安全感。
在这个阶段会发生什么?
孩子正在应对新的学习和社会需求。
孩子们处于学习阅读、写作、做算术和独立做事的阶段。教师开始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他们教授特定的技能。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同伴群体将变得更为重要,并成为孩子自尊的主要来源。
孩子现在感到需要通过展示社会所重视的具体能力来赢得认可,并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
学校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小学期间,大约6到11岁,孩子在学校的经历可以显著影响其发展。
以下是原因:
-
发展勤奋感:在学校,孩子们有很多机会学习、取得成就并展示自己的能力。他们参与各种项目、不同的活动并与同伴合作。
这些经历使孩子们能够发展勤奋感,强化他们完成任务和有效贡献的信心。
-
社会比较:学校提供了一个孩子可以与同龄人比较的环境。
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与同学进行对比,这要么有助于建立勤奋感,要么导致自卑感,具体取决于他们的经历和感知。
-
反馈和强化:教师在这个阶段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的反馈可以增强孩子的勤奋感或引发自卑感。
鼓励性的反馈增强孩子对自己技能的信心,而持续的负面反馈可能导致自卑感。
-
培养生活技能:学校还提供了孩子发展关键生活技能的机会,如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时间管理。成功获取并运用这些技能会促进勤奋感。
-
应对失败:学校是孩子可能首次遇到学术困难或失败的地方。
他们如何学会应对这些情况,以及教师和父母如何引导他们度过这些挑战,会影响他们是否发展出勤奋感或自卑感。
第四阶段的成功与失败
成功会带来能力的美德,而失败则会导致自卑的感觉。
如果孩子们因他们的主动性而受到鼓励和强化,他们开始感到勤劳(能力)并对实现目标的能力充满信心。
如果这种主动性没有得到鼓励,或者父母或老师限制了它,那么孩子就会开始感到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可能无法发挥其潜力。
如果孩子不能发展出社会要求的特定技能(例如,体育运动),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感。
一些失败可能是必要的,以便孩子能够培养一些谦逊。同样,能力和谦逊之间的平衡是必要的。
能力与自卑之间的平衡使孩子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技能,并理解他们有能力朝着目标努力并实现目标,即使在过程中面临挑战。
父母和老师如何鼓励探索精神?
在这个阶段,老师和父母需要提供一致的、建设性的反馈,并鼓励努力,而不仅仅是成就。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工业感、能力和信心,减少自卑感。
第五阶段: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
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五阶段是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这一阶段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大约从12岁到18岁。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通过对自己价值观、信念和目标的深入探索,寻找自我意识和个人身份。
这里的冲突:
-
自我认同:如果青少年在探索中得到支持并被给予自由去尝试不同的角色,他们很可能会从这个阶段中走出,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感。
这一过程涉及探索他们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这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身份。
-
角色混乱:如果青少年受到限制,没有空间去探索或发现这一过程过于令人不知所措或痛苦,他们可能会经历角色混乱。
这可能意味着对自己的位置、价值观和未来方向感到不确定。他们可能难以确定自己的目的或路径,从而对个人身份感到困惑。
在这个阶段会发生什么?
在青少年时期,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最为重要。孩子们变得更加独立,并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关系、家庭、住房等。
个体希望融入社会并适应其中。
青少年探索自己作为个体的身份,寻求建立自我意识,并可能尝试不同的角色、活动和行为。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这对形成强大的身份和生活中的方向感至关重要。
青少年的大脑本质上是一个处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心理社会阶段,介于儿童学习的道德和成人需要发展的伦理之间(埃里克森,1963年,第245页)。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孩子必须学会他将在成年后担任的角色。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将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并试图弄清楚自己究竟是谁。
埃里克森认为,涉及两种身份:性身份和职业身份。
社会关系
鉴于社会关系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性,青少年拥有支持性的社交网络以鼓励健康的身份探索至关重要。
父母、老师和导师也应在青少年导航社交关系和角色时提供指导。
原因如下:
-
身份形成:社会关系为青少年探索身份的不同方面提供了背景。
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尝试不同的角色,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信念、价值观和目标。这种探索对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身份至关重要。
-
同伴影响:同伴群体往往在这个阶段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青少年通常开始更重视朋友的意见而不是父母的意见。
同伴群体如何看待青少年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身份形成。
-
社会接纳和归属感:感到被同伴接受和融入可以显著影响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身份感。
如果他们感到被接受和重视,他们更有可能形成强烈、积极的身份。感到被排斥或边缘化可能导致角色混乱和身份形成上的挣扎。
-
体验多样性:与不同的人互动使青少年能够拓宽视野,挑战自己的信念,并塑造价值观。
多样化的经历也可以影响他们身份的形成。
-
冲突与解决:社会关系通常涉及冲突和解决冲突的需要,为青少年提供了探索不同角色和行为的机会。
学习如何处理这些冲突有助于他们身份的发展以及成年后所需的社会技能。
第五阶段的成功与失败
根据Bee(1992)的观点,在这个阶段结束时应该“重新整合自我,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或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适当的性别角色”。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形象会发生变化。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和“成长”到这些变化而感到不适。在这个阶段的成功将带来忠诚的美德。
忠诚包括能够在接受他人的基础上承诺自己,即使存在意识形态差异。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探索各种可能性,并根据探索的结果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
建立了强烈自我认同的青少年可以在社会变革和变化中保持一致的忠诚和价值观。
埃里克森描述了三种身份危机的形式:
- 严重的(身份混乱压倒个人身份)
- 持久的(长时间内重新调整童年身份)
- 加剧的(反复未能解决的尝试)
未能在社会中建立自我认同感(“我不知道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导致角色混乱。
然而,如果青少年没有得到支持、时间和情感能力来探索自己的身份,他们可能会留下未解决的身份问题,对自己的角色感到不确定,对未来感到迷茫。
这可能会导致成年后自我意识薄弱、角色混乱和缺乏方向感。
角色混乱涉及个体对自己或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感到不确定。
面对角色混乱或身份危机,青少年可能会开始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工作、教育或政治活动)。
此外,强迫某人建立身份可能导致叛逆,表现为建立负面身份,并伴随不快乐的感觉。
第六阶段:亲密关系与孤独
亲密关系与孤独是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第六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青年期,大约从18岁到40岁。在这个阶段,主要的冲突集中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充满爱的关系上。
这里的冲突:
-
亲密关系:成功度过这一阶段的个体能够与他人建立亲密、互惠的关系。
他们可以建立密切的联系,并且对相互依赖感到舒适。亲密关系涉及能够开放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以及愿意为了这些关系做出个人牺牲。
-
孤独:如果个体难以建立这些亲密关系,可能是由于早期未解决的身份危机或害怕被拒绝,他们可能会经历孤独。
孤独指的是无法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亲密关系。这可能导致孤独感、疏离感和被排斥感。
第六阶段的成功与失败
成功会带来稳固的人际关系,而失败则会导致孤独和孤立。
成功地度过这一阶段会发展出爱的美德。发展出这种美德的个体能够建立基于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深厚和承诺的关系。
在这一阶段,我们开始更亲密地与他人分享自己。我们探索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建立长期承诺的关系。
成功完成这一阶段可以导致幸福的关系,并在关系中感受到承诺、安全和关怀。
然而,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挣扎且无法建立亲密关系,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立和孤独。这可能导致成年后感到疏离和隔阂。
避免亲密关系,害怕承诺和关系可能导致孤立、孤独,有时甚至会导致抑郁。
第七阶段:生成性与停滞
生成性与停滞是埃里克·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八个阶段中的第七个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中年期(40至65岁)。在这个阶段,个体更多地关注构建自己的生活,主要通过职业、家庭和社会贡献。
冲突如下:
-
生成性:如果个体感觉他们对世界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例如通过养育子女或为社会带来积极变化,他们会感到一种生成性的感觉。
生成性涉及对他人的关心和希望为后代做出贡献的愿望,通常通过育儿、指导、领导角色或为社会增添价值的创造性产出来实现。
-
停滞:如果个体感觉他们没有产生积极影响或没有参与生产性或创造性的任务,他们可能会经历停滞。
停滞涉及感到无生产力和不参与,导致自我中心、缺乏成长和空虚感。
在这一阶段会发生什么?
从心理上讲,生成性指的是“在世界上留下印记”,通过创造或培育能够超越个人的事物。
在中年时期,个体体验到一种需要创造或培育能够超越自己的事物,通常有门徒或创造对他人有益的积极变化。
我们通过养育子女、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以及参与社区活动和组织来回馈社会。我们通过生成性发展出一种成为更大图景一部分的感觉。
工作与育儿
工作和育儿在这一阶段都很重要,因为它们为成年人提供了扩展个人和社会影响力的机会。
-
工作:在这个阶段,个体往往非常关注他们的职业生涯。有意义的工作是成年人感到有生产力并认为自己对世界有所贡献的一种方式。
它使他们感觉自己是更大社区的一部分,他们的努力可以惠及后代。如果他们在工作中感到成就和被重视,他们会体验到生成性的感觉。
然而,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或感到无生产力,他们可能会面临停滞的感觉。
-
育儿:养育子女是这一阶段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成年人可以通过培育下一代、引导他们的发展并传授自己的价值观来获得生成性的感觉。
通过育儿,成年人可以感觉到自己正在为未来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另一方面,选择不生育或无法生育的个体也可以通过其他培育行为实现生成性,如指导或参与对年轻一代产生积极影响的活动。
第七阶段的成功与失败
如果成年人能够在这些角色中找到满足感和贡献感,他们更有可能发展出生成性的感觉,从而感受到生产力和满足感。
成功地度过这一阶段会发展出关怀的美德。发展出这种美德的个体感到对世界有所贡献,通常通过家庭和工作,并对自己有所作为感到满意。
成功会带来有用和成就感,而失败则会导致浅层次的参与世界。
由于未能找到贡献的方式,我们变得停滞并感到无生产力。这些人可能感到与社区和社会整体脱节或不参与。这可能导致晚年感到不安和无生产力。
第八阶段:自我同一性与绝望
自我同一性与绝望是埃里克·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第八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大约从65岁开始,直到死亡。在这个时候,我们反思自己的成就,并且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过着成功的生活,就会发展出自我同一性。
冲突如下:
-
自我同一性:如果个体感觉自己过着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他们将体验到自我同一性。
这表现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接受,能够从经历中找到连贯性和目的感,以及智慧和满足感。
-
绝望:另一方面,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过去感到后悔,觉得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或者认为自己未能实现生活目标,他们可能会体验到绝望。
绝望涉及对生活的后悔、苦涩和失望,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恐惧。
在这一阶段会发生什么?
这一阶段发生在65岁以后,涉及反思自己的生活,要么感到满意和快乐,要么感到深深的遗憾。
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描述为“接受自己唯一的生命历程”(1950,第268页),后来又描述为“一种连贯性和整体感”(1982,第65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65岁以上)并成为老年人,我们往往会减缓生产力,探索退休后的生活。
第八阶段的成功与失败
在这一阶段取得成功将带来智慧的美德。智慧使一个人能够回顾自己的生活,感到一种结束和完整的感觉,并且能够无畏地接受死亡。
反思自己的生活并对未实现的目标感到后悔的个体将体验到苦涩和绝望。
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是无生产力的,对自己的过去感到内疚,或认为自己未能实现生活目标,我们会对生活感到不满并发展出绝望,这常常导致抑郁和绝望。
这可能导致对死亡的恐惧和恐惧。
持续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并不定义智慧的人,但他们经历了自我同一性和绝望。因此,晚年生活以自我同一性和绝望交替出现的状态为特征,必须保持平衡。
埃里克森理论的优势与劣势
支持
-
埃里克森理论的一个优势是它能够将整个生命周期中重要的心理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通过将个性发展的概念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埃里克森勾勒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个性发展视角,填补了弗洛伊德对童年强调的主要空白。(McAdams, 2001)
-
基于埃里克森的观点,心理学重新概念化了如何看待生命的后期阶段。中年和晚年不再被视为无关紧要,而是被认为是个人成长的活跃和重要时期。
-
埃里克森的理论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许多人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与他对各种生命周期阶段的理论产生共鸣。
批评
-
埃里克森关于发展的原因相当模糊。人们必须经历什么样的体验才能成功解决各种心理社会冲突并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该理论没有普遍的危机解决机制。
的确,埃里克森(1964)承认他的理论更多是对人类社会和情感发展的一个描述性概述,未能充分解释这种发展是如何或为何发生的。
例如,埃里克森没有明确解释一个心理社会阶段的结果如何影响后来阶段的人格。
埃里克森也没有解释在危机解决后是什么推动个体进入下一个阶段。他的阶段模型暗示了严格按年龄顺序的连续进展,但没有涉及时间上的变化或人类发展的复杂性。
然而,埃里克森强调他的工作是“一种思考工具,而不是事实分析。”其目的是提供一个框架来考虑发展,而不是可测试的理论。
-
虽然有支持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证据(McAdams, 1999),但批评者提供了证据,表明人格发展阶段并非离散存在(McCrae & Costa, 1997)。
动态机制的缺乏使得难以对埃里克森的阶段进展假设进行实证测试。当代研究者在操作化这些阶段并验证其普遍顺序和年龄段方面遇到了困难。
-
阶段理论可能偏向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不同文化中的阶段可能有所不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主要基于对美国和欧洲中产阶级白人儿童和家庭的观察。这种西方文化视角可能限制了他所提出的阶段的普遍性。
每个阶段强调的冲突反映了独立、自主和生产力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深深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然而,该理论在更注重相互依赖、社会和谐和共同责任的集体主义文化中可能不那么适用。
例如,早期儿童的自主性与羞愧和怀疑的危机在重视顺从和遵从长辈的文化中可能表现不同。同样,青少年的身份危机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可能不那么明显。
-
核心冲突不仅限于其起源阶段,而是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奥斯本(2009)认为这些危机超出了它们最初出现的阶段。
例如,青少年时期经历的身份危机往往在成年人退休时再次浮现(Logan, 1986)。尽管背景不同,管理类似的情感紧张可以促进自我意识和对终身发展动态的理解。
应用
-
埃里克森的模型在晚年阶段如退休中仍然高度相关,因为成年人会反复面对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首次遇到的危机。
通过认识到当前困境与早期心理社会冲突之间的相似之处,退休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退休挑战。
退休人员在适应退休时往往会重新审视早年面临的身份问题。尽管背景不同,管理类似的情感紧张可以增加自我意识和对终身心理动力的理解。
-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为心理健康提供者治疗面临重大生活调整或发展转折点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
文化敏感性可以在咨询过程中增加患者的自我意识。例如,护士可以使用该模型帮助青少年探索身份或指导老年人寻找目标和完整性。
最近的研究显示,埃里克森的理论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仍然具有相关性。一项2016年的研究发现,中年人的生成感与其认知健康、情感韧性和执行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
跨专业团队可以合作制定适合阶段的、基于优势的护理计划。例如,职业治疗师可以参与回忆疗法,以增加养老院居民的自我完整性。
具体工具允许临床医生识别患者当前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护士可以使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清单(EPSI)来揭示信任、自主、目标或绝望的斗争。
通过这些洞察,提供者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解决冲突并支持发展进步。例如,在重大健康危机后建立自主性或通过教授育儿技能来促进生成性。
-
通过了解来访处于哪个阶段及其相关挑战,社会工作者可以量身定制干预和支持,以满足来访的具体需求。例如,帮助青少年应对身份形成(埃里克森的第五阶段)的社会工作者可能会专注于促进自我探索并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青少年尝试不同的角色。
埃里克森与马斯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有何不同?
马斯洛
埃里克森
马斯洛提出了一系列动机阶段,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即,不满足前一个阶段就无法进展)。
埃里克森提出了一系列与人格发展相关的预设阶段。这些阶段与时间有关。
阶段进展基于生活状况和成就(即,灵活)。
阶段进展基于人的年龄(即,严格)。在每个阶段,个体获得人格特质,这些特质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病态的。
成就的目标只有一个,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
成就的目标因阶段而异,涉及克服心理社会危机。
个体按照动机阶段/金字塔的顺序向上移动,以达到自我实现。前四个阶段就像垫脚石。
每个阶段的成功完成会导致健康的人格和基本美德的获得。基本美德是用于解决后续危机的特征优势。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1905)提出了一个五阶段的心理性欲发展模式,涵盖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重点是性驱力的成熟。尽管具有开创性,但弗洛伊德的理论存在局限性,埃里克森(1958, 1963)试图克服这些局限。
- 埃里克森扩展了时间线,覆盖了整个生命周期,而弗洛伊德只关注生命的头几年。这种更为整体的视角反映了成年和老年面临的持续社会挑战。
- 弗洛伊德强调生物性的、寻求快感的驱力,而埃里克森则纳入了社会关系、文化和身份形成对人格成长的影响。这种更广泛的心理社会观点增强了现实感。
- 埃里克森关注自我的成长,而不是本我的首要地位。他认为人格是通过协商社会冲突而不是仅仅通过内在驱力的挫折/满足来发展的。
- 埃里克森将阶段组织为与自我成熟相关的心理社会危机,而不是与心理性欲区域相关。这种重新表述感觉更贴近许多人的个人经历。
- 最后,埃里克森强调通过各个阶段的健康进展,而不是由固着引起的病理。他采取了一种基于优势的观点,关注人类潜力。
摘要表
像弗洛伊德和其他许多人一样,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人格按照预定的顺序发展,并建立在每个先前阶段的基础上。这被称为发生遗传原则。
埃里克森的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
阶段 | 年龄 | 发展任务 | 描述 |
---|---|---|---|
1 | 0-1 | 信任与不信任 | 对基本需求(如营养和关爱)的信任(或不信任) |
2 | 1-3 | 自主与羞愧/怀疑 | 在许多任务中发展独立感 |
3 | 3-6 | 主动性与内疚 | 在某些活动中主动——当不成功或超越界限时可能产生内疚 |
4 | 7-11 | 勤奋与自卑 | 当有能力时发展自信,当无能时产生自卑感 |
5 | 12-18 | 身份与混乱 | 尝试和发展身份和角色 |
6 | 19-29 | 亲密与孤立 | 建立亲密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 |
7 | 30-64 | 生成性与停滞 | 为社会做出贡献并成为家庭的一部分 |
8 | 65+ | 完整性与绝望 | 评估和理解生活的意义和贡献的意义 |
参考文献
Bee, H. L. (1992). The developing child. London: HarperCollins.
Brown, C., & Lowis, M. J. (2003).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lderly: An investigation into Erikson’s ninth stage.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7(4), 415–426.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Erickson, E. H. (1958).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E. H. (1963). Youth: Change and challenge. New York: Basic books.
Erikson, E. H. (1964). Insight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E. H . (1982).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Erikson, E. H. (1959). Psychological issues. New York, N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Fadjukoff, P., Pulkkinen, L., & Kokko, K. (2016). Identity formation in 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age 27 to 50. Identity, 16(1), 8-23.
Freud, S. (1905).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Standard Edition 7: 123- 246.
Freud, S. (1923). The ego and the id. SE, 19: 1-66.
Gross, R. D., & Humphreys, P. (1992).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mind and behavior.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Logan, R. D. (1986).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Erikson’s theory: The repetition of existential and instrumental themes. Human Development, 29, 125 – 136.
Malone, J. C., Liu, S. R., Vaillant, G. E., Rentz, D. M., & Waldinger, R. J. (2016). Midlife Eriksonian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Setting the stage for late-lif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heal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2(3), 496.
McAdams, D. P. (2001). The psychology of life storie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5(2), 100.
McCrae, R. R., & Costa Jr, P. T. (1997).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5), 509.
Meeus, W., van de Schoot, R., Keijsers, L., & Branje, S. (2012). Identity statuses as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A five-wave longitudinal study in early-to-middle and middle-to-lat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1, 1008-1021.
Osborne, J. W. (2009). Commentary on retirement, identity, and Erikson’s developmental stage model.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La Revue canadienne du vieillissement, 28(4), 295-301.
Rosenthal, D. A., Gurney, R. M., & Moore, S. M. (1981). From trust on intimacy: A new inventory for examining 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0(6), 525-537.
Sica, L. S., Aleni Sestito, L., Syed, M., & McLean, K. (2018). I became adult when… Pathways of identity resolution and adulthood transition in Italian freshmen’s narratives. Identity, 18(3), 159-177.
Vogel-Scibilia, S. E., McNulty, K. C., Baxter, B., Miller, S., Dine, M., & Frese, F. J. (2009). The recovery process utilizing Erikson’s stages of hum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45, 405-414.
埃里克森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埃里克森认为,我们在生活中都想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出色。根据心理社会理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八个发展阶段,从婴儿到老年人。在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一个需要克服的挑战。
如果我们成功应对这些挑战,我们会感到自信,人格会健康地发展,感觉自己有能力。但如果我们没有成功,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产生无能感。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的一个例子是什么?
在整个小学阶段(6-12岁),孩子们会面临平衡勤奋和自卑的挑战。在这个时期,他们开始将自己与同学进行比较,以评估自己的地位。
因此,他们可能会在学业、体育、社交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培养出自豪感和成就感,或者如果表现不佳,则会体验到无能感。
父母和教育者可以采取各种策略和技术来支持孩子培养能力和自信心。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