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斯沃斯:陌生情境实验与依恋理论

================================================================

cropped logo玛丽-安斯沃斯

YouTube 视频https://youtu.be/pN_023xt96w

背景

陌生情境是由玛丽·安斯沃斯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一种标准化程序,用于观察儿童在照顾者关系中的依恋安全性。

该程序适用于9到18个月大的婴儿。

程序包括八个持续约3分钟的阶段,母亲、孩子和陌生人依次被引入、分离和重聚。

陌生情境程序

背景

约翰·鲍尔比(1969)认为依恋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过程。然而,研究表明,依恋质量存在个体差异。事实上,依恋理论中的主要范式之一是个体依恋的安全性(Ainsworth & Bell, 1970)。

许多心理学研究集中在婴儿之间的依恋形式差异上。例如,Schaffer 和 Emerson(1964)发现婴儿似乎存在先天的社会性差异;一些婴儿更喜欢拥抱,而这些差异在早期互动之前就已经存在。

当成人依恋某人时,很容易知道这种依恋,因为你知道与这个人分开时的感觉,并且可以用语言描述这种感觉。

然而,大多数依恋研究涉及婴儿和幼儿,因此心理学家必须设计巧妙的方法来研究依恋风格,通常采用观察方法。

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设计了一种称为陌生情境分类(SSC)的评估技术,以研究儿童之间的依恋差异。

陌生情境由安斯沃斯和威特格(1969)设计,基于安斯沃斯之前的乌干达(1967)和后来的巴尔的摩研究(Ainsworth et al., 1971, 1978)。

玛丽·安斯沃斯(1971, 1978)对个体依恋差异的观察研究如下所述。

陌生情境程序

为了研究1至2岁儿童的依恋安全性,使用了陌生情境范式,以确定依恋行为和依恋风格的性质。

Ainsworth 和 Bell(1971)进行了一项控制观察,记录了一个孩子和母亲(照顾者)在一个陌生房间内玩玩具的反应。大约100名中产阶级美国婴儿及其母亲参与了陌生情境实验。

陌生情境程序的设计足够新颖,可以激发探索行为,但又不至于过于陌生,以至于一开始就引发恐惧和增强依恋行为。

房间设置了一个清晰的9 x 9英尺的地板空间,分为16个方格,用于记录位置和移动。一端放置了一把装满玩具的椅子,另一端则有母亲和陌生人的椅子。婴儿被放在中央,自由活动。母亲和陌生人事先被告知他们的角色。

在20分钟的时间里,观察孩子玩耍,同时照顾者和陌生人进入和离开房间,重现大多数儿童生活中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存在流动。

Ainsworth 和 Bell 从单向镜的另一边观察,孩子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

在八个预定的“阶段”中,每个阶段大约3分钟,观察婴儿的行为。

  1. 母亲、婴儿和实验者:母亲在观察者的陪同下带着婴儿进入房间,然后观察者离开。此阶段持续不到一分钟。

  2. 母亲和婴儿单独:母亲将婴儿放在指定区域,然后安静地坐着,只有在婴儿主动发起互动时才进行互动。此阶段持续三分钟。

  3. 陌生人加入母亲和婴儿:陌生人进入房间,静坐一分钟,然后与母亲交谈一分钟,再逐渐接近婴儿并用玩具吸引他。第三分钟后,母亲悄悄离开房间。

  4. 母亲离开婴儿和陌生人:如果婴儿愉快地玩耍,陌生人不会干预。如果婴儿不活跃,陌生人会尝试用玩具吸引他。

    如果婴儿不安,陌生人会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或安抚他。如果无法提供安慰,此阶段将提前结束;否则,将持续三分钟。

  5. 母亲返回,陌生人离开:母亲进入房间,在门口稍作停留,让婴儿自发地对她做出反应。陌生人悄悄离开。

    母亲随后的动作没有预设,只是在婴儿重新开始玩玩具后,她会再次离开,停顿片刻说“再见”。此阶段的时间不固定。

  6. 母亲离开;婴儿完全独自一人:婴儿独自一人待三分钟,除非其不安程度需要缩短此时间。

  7. 陌生人返回:陌生人返回,像第四阶段那样行动三分钟,除非婴儿的不安导致提前结束。Ainsworth 和 Wittig 最初为前14名参与者(婴儿)设计了不同的第七阶段方法,但与这里报告的更简单的方法相似,并用于其余参与者。

  8. 母亲返回,陌生人离开: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一旦母子重聚,场景结束。

陌生情境 陌生情境 陌生情境 陌生情境 陌生情境 陌生情境 陌生情境

评分

观察者记录了孩子的探索意愿、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和重聚行为。

两名观察者通过双通道录音机连续叙述,并每15秒捕捉一次计时器的滴答声。

这是现在的标准程序,尽管最初的14名参与者只有一名观察者叙述,另一名记录笔记,因为没有双通道录音机。

对于后33名参与者,Bell 是唯一的观察者。观察结果后来被转录、整合和编码。

这四类行为在第2、3、5和8阶段与母亲的互动中评分,在第3、4和7阶段与陌生人的互动中评分。

  1. 寻求亲近和接触:行为包括有目的的接近、攀爬、手势(如伸手或倾斜)、部分接近和定向哭泣。

    标准包括孩子的主动性、坚持性和获得(或重新获得)接触或亲近的有效性。分数反映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努力强度和性质。

  2. 维持接触:在婴儿已经建立身体接触后相关的行为,无论是自主的还是其他方式。

    包括紧抱、拥抱、通过加强紧抱或转身伸手来抵抗释放,以及声音抗议。

  3. 避免亲近和接触:在通常引起接近或互动的情况下,如成年人进入或试图吸引婴儿的注意时,表现出的避免互动的行为。

    表现为增加距离、转头、避开目光、遮住脸或忽略人,尤其是在人试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时。与通常与愤怒相关的抵抗变量不同,避免可能带有中立的语气或反映担忧。

    它可能被视为一种防御行为,隐藏了可能包括怨恨的情感。这个变量的编码区分了孩子与母亲和陌生人的互动。

  4. 抵制接触和安慰:评估孩子对试图互动或靠近的人的抵抗行为。

    抵抗接触和互动的行为包括愤怒、冲突地推开成人,被抱起时挣扎着要下来,或拒绝成人用来互动的玩具。其他迹象可能是愤怒的尖叫、挣扎、撅嘴、烦躁或表现出不满。

    这些抵抗行为可能与努力维持与被拒绝的人的接触交替出现。

  5. 搜索行为:在第4、6和7阶段记录搜索行为。这些行为包括跟随母亲到门口、试图开门、敲门、关注门口或瞥向门口、接近母亲的空椅子或观察它。

    这些行为表明婴儿积极搜索或定位最后看到的母亲的位置(通常是门口)或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与她相关的地方(她的椅子)。

陌生情境分类(即依恋风格)主要基于在两次重聚阶段(第5和第8阶段)中针对母亲的四种互动行为。

观察者记录了15秒间隔内的行为,并根据行为强度从1到7进行评分。

在评分这五类行为时,评分受到以下特征的影响:行为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潜伏期以及行为类型本身——主动行为被认为比信号行为更强。

评分

行为类别使研究人员能够专注于观察的行为。例如,微笑、哭泣或婴儿朝向或远离母亲的移动。

这使得观察者可以将观察结果归入预先安排的组别。这也使观察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从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观察到的其他行为包括:

  • 探索行为
    例如,在房间里走动、玩玩具、环顾房间。
  • 搜索行为
    例如,跟随母亲到门口、敲门、关注门口、看向门口、接近母亲的空椅子、观察母亲的空椅子。
  • 情感表现(负面)
    例如,哭泣、微笑。

通过两位作者独立编码四个双重观察案例的叙述报告,评估了观察的可靠性。达到了0.99的运动、操作和视觉探索相关系数,以及0.98的哭泣相关系数。

结果 [依恋风格]

Ainsworth(1970)确定了三种主要的依恋风格,安全型(B型)、不安全回避型(A型)和不安全矛盾/抵抗型(C型)。她得出结论,这些依恋风格源于与母亲的早期互动。

后来确定了第四种依恋风格,即混乱型(Main, & Solomon, 1990)。

依恋风格 分离焦虑 陌生人焦虑 重聚行为 其他 婴儿比例
安全型 母亲离开时感到不安 单独时回避陌生人,但在母亲在场时友好 母亲返回时积极快乐 以母亲为安全基地探索环境 70%
抵抗型 母亲离开时极度不安 回避陌生人,对陌生人表现出恐惧 接近母亲,但抗拒接触,甚至推开她 哭得更多,探索得更少 15%
回避型 母亲离开时没有不安迹象 对陌生人友好,与陌生人在一起时正常玩耍 母亲返回时兴趣不大 母亲和陌生人同样能安慰婴儿 15%

B: 安全依恋

安全依恋的儿童在Ainsworth(1971, 1978)的研究中占大多数样本。

这种类型依恋的婴儿会探索环境(探索行为),当母亲离开房间时表现出适度的焦虑(分离焦虑)。

他们还表现出适度的陌生人焦虑,当陌生人接近时会有些不安。当母亲返回时,他们会寻求与母亲接触。

这样的儿童相信依恋对象会在需要时提供支持。他们将依恋对象作为探索环境的安全基地,并在遇到困难时寻求依恋对象的支持(Main & Cassidy, 1988)。

安全依恋的婴儿在情绪低落时很容易被依恋对象安抚。当照顾者对婴儿的信号敏感并适当回应其需求时,婴儿就会形成安全依恋。

根据Bowlby(1980)的观点,经历过安全依恋的个体“可能拥有一个关于依恋对象的表征模型,认为他们是可获得的、响应的和乐于助人的”(Bowlby, 1980, p. 242)。

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安全依恋的儿童会展现出以下行为:

  1. 亲近和接触的欲望:婴儿在重聚阶段主动寻求与母亲的亲近和接触。这种欲望反映了对母亲的情感连接和信任,认为母亲是安慰和安全的来源。
  2. 维持接触:一旦与母亲接触,婴儿会试图维持这种接触。如果母亲试图放下婴儿,孩子可能会反抗或抗议,表明希望保持靠近。
  3. 对重聚的积极反应:婴儿对母亲返回的反应不仅仅是随意的。可能包括微笑、哭泣或倾向于接近,表明因母亲在场而感到高兴或宽慰。
  4. 缺乏抗拒或回避:婴儿在重聚阶段很少或没有表现出抗拒或回避与母亲接触或互动的倾向。这种缺乏回避或抗拒的行为表明了一种安全和舒适的关系。
  5. 偏好母亲而非陌生人:尽管婴儿可能对陌生人友好或不友好,但明显更愿意与母亲互动或接触。这种偏好强调了儿童与母亲之间的特殊联系。
  6. 因母亲缺席而感到不安:如果婴儿在分离阶段感到不安,这显然是因为母亲的缺席,而不仅仅是独自一人。婴儿可能会从陌生人那里得到一些安慰,但显然母亲是首选的安慰来源。
  7. 不回避母亲:婴儿在重聚阶段很少或没有表现出回避母亲的倾向,反映出关系中缺乏担忧或恐惧。

A: 不安全回避型

具有不安全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房间时对其缺席并不在意(没有分离焦虑)。

他们在与母亲重聚时(即母亲回到房间)表现出很少的兴趣。这些婴儿强烈地回避母亲和陌生人,对与任何成人互动没有动机。他们在情绪低落时不会寻求与依恋对象接触。对待陌生人的方式与对待母亲相似(不寻求接触)。

他们对依恋对象在身体上和情感上都非常独立(Behrens, Hesse, & Main, 2007)。不安全回避型的儿童在探索环境时不会关注依恋对象。

这类儿童的照顾者可能对其情感需求不敏感(Ainsworth, 1979)。

依恋对象可能在面对困难任务时撤回帮助(Stevenson-Hinde & Verschueren, 2002),并且在情绪低落时经常不可用。

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回避型依恋的儿童会展现出以下行为:

  1. 回避亲近和互动:在重聚阶段,婴儿明显回避与母亲的亲近或互动。这种回避可能表现为母亲回来时忽视她、随意问候或混合欢迎与回避反应,如转头、走过或避开目光。
  2. 缺乏亲近或接触的欲望:婴儿即使在重聚阶段也很少或没有表现出寻求亲近、互动或接触母亲的倾向。这种缺乏欲望反映了情感上的疏远和对母亲作为安慰或安全感来源的依赖不足。
  3. 没有依附或抗拒释放:如果婴儿被抱起,几乎没有依附或抗拒被放下的倾向。这种行为进一步强调了与母亲之间缺乏依恋或亲密感。
  4. 极少主动抗拒接触:几乎没有主动抗拒与母亲接触或互动的倾向。如果婴儿被抱起,可能会扭动想要下来,但不会有强烈的拒绝或愤怒。
  5. 对陌生人类似对待:婴儿对待陌生人的方式与对待母亲相似,虽然可能稍微少一些回避。这种对母亲和陌生人之间缺乏区分的行为表明缺乏对母亲的特别依恋或偏好。
  6. 分离时缺乏不安:婴儿在分离时不会感到不安,或者不安似乎是因为被单独留下而不是母亲的缺席。这种缺乏因母亲缺席而产生的不安进一步突显了对母亲的情感支持的依赖不足。
  7. 可能对独处无动于衷:文本中断了,但似乎暗示对于大多数回避型依恋的婴儿来说,独处时不会感到不安。这种对独处或与母亲在一起的无动于衷反映了与母亲之间缺乏情感连接或依赖。

C: 不安全矛盾型 / 抗拒型

Ainsworth(1970)确定的第三种依恋风格是不安全矛盾型(也称为不安全抗拒型)。

具有这种类型依恋的儿童在新环境中对母亲非常依附,不愿意探索。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极度不安(分离焦虑),并对陌生人感到害怕。

当母亲返回时,他们会很高兴见到她并寻求安慰,但随后无法被安抚,并可能表现出对她的愤怒。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对依恋对象采取一种矛盾的行为方式。儿童通常表现出粘人和依赖的行为,但在互动时又拒绝依恋对象。

儿童未能从依恋对象那里发展出任何安全感。因此,他们在探索新环境时难以远离依恋对象。

当情绪低落时,他们很难被安抚,与依恋对象的互动也无法使他们感到安慰。这种行为源于主要照顾者对其情感需求的不一致回应。

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焦虑抗拒型依恋的儿童会展现出以下行为:

  1. 明显的接触和互动抗拒行为:婴儿在特定阶段(如第8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接触和互动抗拒。

这种抗拒可能表现为推开、扭动或在母亲接近或抱起时表现出愤怒。 2. 对母亲的矛盾态度:尽管有抗拒,婴儿也会表现出中等到强烈的亲近和接触欲望,并努力维持已获得的接触。

这种寻求亲近和抗拒接触的结合给人以对母亲矛盾的态度,反映出复杂和困惑的情绪。 3. 不回避母亲:与回避型依恋不同,抗拒型依恋的婴儿在重聚阶段很少或没有表现出忽视母亲或转头、远离或避开目光的倾向。这种缺乏回避的行为表明了对连接的渴望,尽管这种渴望可能是矛盾的。 4. 可能更加愤怒或被动:婴儿在陌生情境中可能表现出一般性的“适应不良”行为。这可能表现为比其他组的婴儿更容易生气,反映出生气或困惑。

或者,婴儿可能显得异常被动,可能反映出缺乏信心或不确定如何反应。 5. 与照顾者的复杂关系:寻求亲近和抗拒接触的结合反映出与照顾者之间复杂且常常令人压力重重的关系。婴儿可能希望亲近,但也感到沮丧或愤怒,导致既寻求又拒绝的行为模式。

结论

婴儿对母亲可及性和响应性的信心主要是在第一年内通过母亲对其信号(包括哭泣)的一致性和及时响应建立起来的,而那些长期对母亲下落感到焦虑的婴儿则是那些哭声被忽视的婴儿。

相反,安全依恋的婴儿由于母亲对其信号的响应,建立了期望,认为即使母亲不在场,如果寻找的话也是可及的,对远处的信号有响应,并且在习惯的离别时间内可靠地返回。(Stayton & Ainsworth, 1973, p. 233)

Ainsworth(1978)提出了“照顾者敏感性假设”来解释不同的依恋类型。

Ainsworth的母性敏感性假设认为,儿童的依恋风格取决于母亲对他们的行为。

  • “敏感”的母亲对儿童的需求作出响应,并正确地回应他们的情绪和感受。敏感的母亲更有可能有安全依恋的儿童。
  • 相反,对儿童不敏感的母亲,例如那些错误地回应儿童需求或对儿童不耐烦或忽视的,更有可能有不安全依恋的儿童。

例如,安全依恋的婴儿与敏感和响应的主要照顾有关。

不安全矛盾型依恋与不一致的主要照顾有关。有时儿童的需求得到满足,有时则被照顾者忽略。

不安全回避型依恋与不响应的主要照顾有关。儿童逐渐认为沟通需求对母亲/父亲没有影响。

Ainsworth(1971, 1978)的研究结果为Bowlby(1969)关于内部工作模型的依恋关系理论提供了第一个实证证据。

例如,安全依恋的儿童形成了积极的自我工作模型,并将他人视为乐于助人的,同时认为自己值得尊重(Jacobsen & Hoffman, 1997)。

回避型儿童认为自己不值得和不可接受,这是由拒绝的主要照顾者造成的(Larose & Bernier, 2001)。矛盾型儿童有负面的自我形象,并夸大其情感反应以引起注意(Kobak et al., 1993)。

因此,不安全的依恋风格通过内部工作模型与社会和情感行为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

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

理论评价


照顾者敏感性理论

照顾者敏感性理论得到了Wolff和Van Ijzendoorn(1997)研究的支持,他们对依恋类型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综述)。

他们发现,父母敏感性和依恋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低,为0.24——通常来说,更敏感的父母有安全依恋的孩子。

然而,在评估中,批评这一理论的人认为,父母敏感性和孩子依恋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仅是微弱的。

这表明,可能有其他原因能更好地解释为什么孩子们会发展出不同的依恋类型,而母亲敏感性理论过于强调母亲的作用。

因此,仅仅关注母亲敏感性来解释为什么孩子们有不同的依恋类型是一种还原论的方法。

气质理论

Kagan(1984)提出了一种替代理论,认为孩子的气质实际上导致了不同的依恋类型。具有不同先天(天生)气质的孩子会有不同的依恋类型。

这一理论得到了Fox(1989)研究的支持,他发现具有“容易型”气质的婴儿(那些饮食和睡眠规律、接受新体验的婴儿)可能会发展出安全依恋。

具有“慢热型”气质的婴儿(那些适应新体验较慢的婴儿)可能会有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具有“困难型”气质的婴儿(那些饮食和睡眠不规律、拒绝新体验的婴儿)可能会有不安全矛盾型依恋

总之,最完整的解释为什么孩子们会发展出不同的依恋类型将是交互作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孩子的依恋类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孩子的先天气质,也包括父母对其需求的敏感度。

交互作用理论

Belsky和Rovine(1987)提出了一个交互作用理论来解释不同的依恋类型。他们认为,孩子的依恋类型是孩子先天气质和父母对其反应方式(即父母的敏感度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外,孩子的先天气质实际上可能影响父母对其的反应方式(即婴儿的气质影响父母对其表现出的敏感度)。为了形成安全依恋,“困难型”孩子需要一个敏感且耐心的照顾者。

元分析

Madigan等人(2023)对285项涉及超过20,000对婴儿-照顾者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元分析,以估计从SSP得出的全球依恋分类分布:安全型(51.6%)、回避型(14.7%)、反抗型(10.2%)和混乱型(23.5%)。

元分析发现,依恋分布与儿童年龄或性别无关。母亲和父亲在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或混乱型依恋率上也没有差异。然而,依恋分布在其他调节因素之间存在差异。

在面临社会经济风险的家庭中,回避型和混乱型依恋的比例较高。经历过虐待的儿童有极高的混乱型依恋比例(64%),而非受虐儿童的比例为22%。被寄养或收养的婴儿显示出较少的回避型依恋,但更高的混乱型依恋,与生物学相关的亲子关系相比。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回避型依恋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可能反映了育儿方式或测量方法的变化。区域差异也被发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与北美有所不同。

元分析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安全婴儿-父母依恋流行率的确切估计(51.6%),支持了当父母-婴儿关系中的压力和风险最小化时,安全依恋很可能发生的观点。

然而,还需要更多关于不同文化中依恋的差异以及SSP在不同群体中的有效性的研究。该研究还强调了社会经济劣势和创伤等因素如何破坏安全依恋的形成。

方法论评价

可靠性

陌生情境分类被发现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这意味着它能够获得一致的结果。例如,一项在德国进行的研究发现,78%的儿童在1岁和6岁时被分类为同一类型(Wartner等,1994)。

有效性

尽管Melhuish(1993)认为,陌生情境是最广泛用于评估婴儿对照顾者依恋的方法,但Lamb等(1985)批评其高度人为且缺乏生态效度。

孩子被置于陌生且人为的环境中,母亲和陌生人进入和离开房间的过程遵循八个预定阶段的脚本(例如,母亲和陌生人按固定时间进入和离开房间),这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发生。

我非常失望,许多依恋研究人员继续使用陌生情境进行研究,而不是观察家庭或其他自然环境中的情况——正如我之前所说,这标志着“田野工作”的转向,我认为这是不明智的。(Ainsworth & Marvin, 1995, 第12页)

SSP的人工环境可能不会激活所有婴儿的依恋系统,这意味着一些孩子可能会被误分类(Ziv & Hotam, 2015)。例如,回避型婴儿在这种不熟悉的环境中分离时可能实际上并不感到压力。很少有证据将SSP中的回避行为与压力的生理指标联系起来。

此外,SSP分类与预期的相关性(如母亲敏感性)只有中等程度的联系。

该研究的一个问题是缺乏总体效度。最初的研究使用了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美国婴儿。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这个特定群体的行为,但不能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和其他文化,这些文化可能对孩子有不同的行为和期望。

例如,在德国,父母鼓励孩子独立,因此他们不太可能表现出与其他文化的孩子一样热情的重聚行为。

Mary Ainsworth得出结论,陌生情境可以用来识别孩子的依恋类型,但因其只识别对母亲的依恋类型而受到批评。

孩子可能对父亲或祖母有不同类型的依恋(Lamb, 1977)。这意味着它缺乏效度,因为它测量的不是一般依恋风格,而是特定于母亲的依恋风格。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同一个孩子在不同场合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依恋行为。

孩子的依恋可能会因孩子的情况变化而变化,因此,一个安全依恋的孩子如果母亲生病或家庭情况发生变化,可能会显得不安全依恋。

伦理

陌生情境也因伦理问题受到批评。因为孩子会被置于压力之下(分离和陌生人焦虑),这项研究违反了伦理指南中关于保护参与者的条款。

然而,作为辩护,如果孩子变得过于紧张,分离环节会被提前终止。

另外,根据Marrone(1998)的说法,尽管陌生情境因压力过大而受到批评,但它模拟了日常经历,因为母亲会在不同的环境中短暂离开婴儿,并经常将婴儿交给不熟悉的人,如保姆。

类别测量

类别化的分类方法可能过于简化,无法完全捕捉婴儿依恋模式的复杂性(Ziv & Hotam, 2015)。

将依恋安全性简化为四个固定的类别,将SSP视为反映“真实分数”的“秤”,而依恋可能是更连续和多维度的。

这种过度简化可能会阻碍依恋理论的完善,如果将不一致性归因于理论的局限性而不是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婴儿依恋是复杂的,个体差异可能更加连续,而不是整齐地落入离散的类别。

常见问题解答

玛丽·艾因斯沃斯对心理学的贡献

玛丽·艾因斯沃斯在心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开发了“陌生情境”程序来观察照顾者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

她的工作塑造了我们对依恋风格的理解: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极大地影响了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

为什么“陌生情境”实验很重要?

“陌生情境”实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识别婴儿的不同依恋风格方面取得了突破。

艾因斯沃斯的研究表明,照顾者如何回应孩子的需要会对孩子的情感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该实验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来测量依恋风格,这帮助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依恋如何影响一个人一生中的人际关系。

艾因斯沃斯的工作还影响了父母和照顾者对情感反应性和敏感护理重要性的理解,以促进安全依恋和健康儿童发展。

儿童的依恋风格会随着时间改变吗?

是的,儿童的依恋风格会随着时间改变。虽然依恋风格通常较为稳定,但与照顾者的经历和儿童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依恋风格的转变。

例如,具有不安全依恋风格的儿童在接受一致和响应性的照顾后可能会变得更加安全。相反,具有安全依恋风格的儿童可能由于忽视、虐待或其他不利经历而发展出不安全的依恋风格。

艾因斯沃斯的研究是否具有种族中心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或种族群体最重要,并根据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来评判其他文化和种族群体。他们可能认为其他群体低劣或不那么重要。

一些研究者认为,玛丽·艾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具有种族中心主义,因为该实验最初是在相对较小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样本中进行的。

批评者认为,该实验可能无法代表其他文化中的依恋模式,也可能没有考虑到不同文化在育儿实践上的差异。

安全依恋与不安全依恋有何区别?

安全依恋与不安全依恋是描述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的广泛分类。

成人的安全依恋特征表现为信任、稳定以及亲密与独立之间的平衡。不安全依恋(焦虑型、回避型或混乱型)可能涉及对被抛弃的恐惧、情感疏远或对亲密和冲突的不一致反应。

参考文献


Ainsworth, M. D. (1964). 婴儿在与母亲互动时表现出的依恋行为模式。Merrill-Palmer Quarterly of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51-58.

Ainsworth, M. D. S. (1967). 乌干达的婴儿期:婴儿护理与爱的成长。

Ainsworth, M. D. S. (1979). 依恋与母子互动的关系. 行为研究进展 (第9卷,第1-51页). 学术出版社.

Ainsworth, M. D. S., & Bell, S. M. (1970). 依恋、探索与分离:一岁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表现。Child Development, 41, 49-67.

Ainsworth, M. D. S., Bell, S. M., & Stayton, D. J. (1971) 一岁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个体差异。H. R. Schaffer (编) 人类社会关系的起源. 伦敦和纽约: 学术出版社. 第17-58页.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依恋模式:陌生情境的心理学研究. 新泽西州希尔兹代尔: Erlbaum.

Ainsworth, M., & Marvin, R. (1995). 形成依恋理论和研究的过程:与玛丽·D·S·艾因斯沃斯的访谈。儿童发展研究学会专刊, 60(系列号 244), 3–24.

Ainsworth, M. D. S., & Wittig, B. A. (1969). 一岁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依恋和探索行为。B. M. Foss(编), 婴儿行为的决定因素 (第4卷, 第111-136页). 伦敦: Methuen.

Behrens, K. Y., Hesse, E., & Main, M. (2007). 通过成人依恋访谈确定的母亲依恋状态预测其六岁孩子的重聚反应:在日本进行的一项研究。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6), 1553.

Belsky, J., & Rovine, M. (1987). 陌生情境中的气质与依恋安全感:一项实证调和。Child development, 787-795.

Bowlby, J. (1969). 依恋. 依恋与丧失: 第1卷. 损失 . 纽约: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0). 失落: 悲伤与抑郁. 依恋与丧失 (第3卷); (国际精神分析图书馆编号109) . 伦敦: Hogarth Press.

Fox, N. A. (1989). 婴儿气质与依恋安全感:新的视角。国际行为发展学会, 芬兰耶维斯基利.

Jacobsen, T., & Hoffman, V. (1997). 儿童的依恋表征:与学龄中期和青少年期学校行为和学术能力的纵向关系。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3, 703-710.

Kagan, J., Reznick, J. S., Clarke, C., Snidman, N., & Garcia-Coll, C. (1984). 对不熟悉事物的行为抑制。Child development, 2212-2225.

Kobak, R. R., Cole, H. E., Ferenz-Gillies, R., Flemming, W. S., & Gamble, W. (1993). 依恋与母亲-青少年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情绪调节。控制理论分析。Child Development, 64, 231-245.

Lamb, M. E. (1977). 生命第二年母亲-婴儿和父亲-婴儿依恋的发展。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3, 637-48.

Larose, S., & Bernier, A. (2001). 社会支持过程:依恋心态与晚期青少年适应的中介因素。依恋与人类发展, 3, 96-120.

Madigan, S., Fearon, R. M. P., van IJzendoorn, M. H., Duschinsky, R., Schuengel, C., Bakermans-Kranenburg, M. J., Ly, A., Cooke, J. E., Deneault, A.-A., Oosterman, M., & Verhage, M. L. (2023). 前20,000次陌生情境程序:元分析综述。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9(1-2), 99–132.

Main, M., & Solomon, J. (1990). 在艾因斯沃斯陌生情境中识别混乱/迷失方向的婴儿的程序。M.T. Greenberg, D. Cicchetti & E.M. Cummings (编), 学前儿童的依恋 (第121–160页). 芝加哥,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Marrone, M. (1998). 依恋与互动 .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Melhuish, E. C. (1993). 爱的衡量?依恋评估概览。ACPP Review & Newsletter, 15, 269-275.

Stayton, D. J., & Ainsworth, M. D. (1973). 与短暂日常分离相关的婴儿反应和其他婴儿和母亲行为的个体差异。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9(2), 226.

Schaffer, H. R., & Emerson, P. E. (1964) 婴儿期社会依恋的发展。儿童发展研究学会专刊, 29(3), 序列号 94.

Stevenson-Hinde, J., & Verschueren, K. (2002). 儿童期的依恋. 状态: 已出版 .

Thompson, R. A., Gardner, W., & Charnov, E. L. (1985). 母婴依恋:陌生情境行为中个体差异的起源和发展意义. LEA.

Wartner, U. G., Grossman, K., Fremmer-Bombik, I., & Guess, G. L. (1994). 南德意志的依恋模式。Child Development, 65, 1014-27.

Wolff, M. S., & Ijzendoorn, M. H. (1997). 敏感性和依恋:父母先决条件的元分析 . Child development, 68(4), 571-591.

Ziv, Y., & Hotam, Y. (2015). 心理领域的理论与测量:依恋理论与陌生情境程序的案例。Theory & Psychology, 25(3), 274-291.

进一步阅读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