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Bowlby 的依恋理论

John Bowlby(1907 – 1990)是一位心理分析师(类似于弗洛伊德),他相信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可以归因于早期童年。

关键要点

  • Bowlby 的依恋进化理论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与他人建立依恋的能力,因为这有助于他们生存。
  • Bowlby 认为,儿童会形成许多依恋,但其中一种是质上不同的。这就是他所称的主要依恋,即单一性依恋(monotropy)。
  • Bowlby 提出,依恋发展有一个关键期(2.5 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没有形成依恋,那么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Bowlby 后来提出了一个长达 5 年的敏感期。
  • Bowlby 的母爱剥夺假设认为,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持续依恋中断可能导致长期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困难。
  • 根据 Bowlby 的观点,内部工作模型是一种认知框架,包括对世界、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表征,基于与主要照顾者的关系。
  • 它成为所有未来社会关系的原型,使个体能够预测、控制和操纵与他人的互动。

依恋的进化理论

Bowlby(1969, 1988)深受生态学理论的影响,尤其是 Lorenz(1935)关于印记的研究。Lorenz 表明,依恋是先天的(在小鸭子中),因此具有生存价值。

在人类物种的进化过程中,那些靠近母亲的婴儿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有自己的孩子。Bowlby 推测,婴儿和母亲都进化出了保持联系的生物学需求。

Bowlby(1969)认为,依恋行为(如寻求接近)是本能的,任何威胁实现接近性的条件(如分离、不安和恐惧)都会激活这些行为。

Bowlby 还推测,对陌生人的恐惧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机制,是自然赋予的。

婴儿天生具有展示某些先天行为(称为社会释放行为)的倾向,这些行为有助于确保与母亲或依恋对象的接近和接触(例如,哭泣、微笑、爬行等)——这些是物种特有的行为。

这些依恋行为最初像固定动作模式一样发挥作用,具有相同的功能。婴儿产生先天的“社会释放”行为,如哭泣和微笑,以刺激成人的照顾。

依恋的决定因素不是食物,而是关怀和响应。

Bowlby 的单一性依恋理论

儿童有一种与主要依恋对象(即单一性依恋)建立依恋的先天(即与生俱来)需求。

Bowlby 的单一性依恋理论认为,依恋对儿童的生存至关重要。

婴儿和照顾者的依恋行为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这意味着婴儿天生具有确保依恋发生的先天行为。

虽然 Bowlby 没有排除儿童可能有其他依恋对象的可能性,但他确实认为应该有一个比其他任何依恋都更重要的主要纽带(通常是母亲)。

其他依恋可能在这个层次结构下发展。因此,婴儿可能对其母亲有主要的单一性依恋,而在她之下,依恋的层次结构可能包括父亲、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Bowlby 认为这种依恋与其他任何后续依恋在性质上是不同的。Bowlby 认为,与母亲的关系与其他关系完全不同。

儿童以某种方式表现,以激发与照顾者的接触或接近。当儿童经历高度唤醒时,他会向照顾者发出信号。

哭泣、微笑和移动是这些信号行为的例子。照顾者本能地回应孩子的行为,从而形成互动的互惠模式。

关键期

儿童在生命的头两年内应接受这个最重要的依恋对象的连续照顾。

Bowlby(1951)声称,如果母亲的照顾延迟到两岁半至三岁以后,甚至是大多数孩子延迟到一岁以上,那么母亲的照顾几乎是无用的,即存在一个关键期。

如果在关键的两年期间依恋对象被打破或中断,儿童将遭受不可逆的长期后果。这种风险将持续到五岁。

Bowlby 使用“母爱剥夺”一词来指代与母亲的分离或丧失以及未能发展依恋。

Bowlby 的母爱剥夺假设的基本假设是,婴儿与主要照顾者(即母亲)之间的持续依恋中断可能导致长期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困难。

这一假设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这是真的,主要照顾者是否应该在继续工作的同时将孩子送到托儿所?

母爱剥夺

Bowlby 的母爱剥夺假设认为,婴儿与主要照顾者(即母亲)之间的持续依恋中断可能导致长期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困难。

Bowlby(1988)认为,单一性依恋(依恋被概念化为与一个依恋对象的重要而密切的联系)的性质意味着,未能建立或母爱依恋的破裂将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可能包括无情感精神病。

Bowlby 的单一性依恋理论导致了他母爱剥夺假设的形成。

John Bowlby(1944)认为,婴儿与母亲在生命前五年的关系对社会化至关重要。

根据 Bowlby 的观点,如果在关键期内与主要照顾者分离且没有适当的替代情感照顾,儿童将遭受剥夺。

这将导致儿童智力、社会和情感发展的不可逆的长期后果。

Bowlby 最初认为这些影响是永久性和不可逆的:

  • 犯罪行为,
  • 智力下降,
  • 攻击性增加,
  • 抑郁,
  • 无情感精神病

Bowlby 还认为,缺乏情感照顾可能导致无情感精神病,

无情感精神病的特点是对他人缺乏关心,缺乏内疚感,无法形成有意义的关系。

这类人冲动行事,很少考虑其行为的后果。例如,对反社会行为不感到内疚。

长期缺乏母爱照顾可能对儿童的性格产生严重而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整个未来生活(Bowlby,1952,第 46 页)。

Bowlby 认为,破坏这种主要关系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率更高、情感困难和反社会行为。为了验证他的假设,他研究了儿童指导诊所中的 44 名青少年犯罪分子。

Bowlby 44 小偷

目标

研究母亲剥夺对人的长期影响,以确定犯罪青少年是否经历过剥夺。

根据母亲剥夺假设,在儿童早期生活阶段中断与母亲的情感联系可能会严重影响其智力、社会和情感发展。

程序

在1936年至1939年间,从鲍尔比工作的诊所中随机选取了88名儿童作为样本。其中,44名是少年小偷(31名男孩和13名女孩),他们因盗窃行为被转介给鲍尔比。

鲍尔比选择了另一组44名儿童(34名男孩和10名女孩)作为“对照组”(因情感问题被转介到诊所但尚未犯罪的个体)。

到达诊所后,每名儿童都由一位心理学家进行智商测试,并评估他们对测试的情感态度。两组儿童在年龄和智商上进行了匹配。

儿童及其父母接受了采访,记录了儿童早期生活的详细情况(例如,分离期、诊断出的情感冷漠精神病)由一名精神科医生(鲍尔比)、一名心理学家和一名社会工作者进行。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分别制作了报告。

发现

鲍尔比发现,小偷组中有14名儿童被诊断为情感冷漠精神病(他们无法关心或对他人产生感情);这14人中有12人在出生后的头两年经历了超过六个月的长时间分离。

相比之下,30名未被分类为情感冷漠精神病的儿童中只有5人经历了分离。

在对照组的44名儿童中,只有两名经历了长时间分离,且没有一人被诊断为情感冷漠精神病。

这些结果支持了母亲剥夺假设,因为它们显示,大多数被诊断为情感冷漠精神病的儿童(14人中的12人)在关键期内经历了与主要照顾者的长时间分离,正如假设所预测的那样。

结论

鲍尔比得出结论,儿童早期的母亲剥夺导致了永久性的情感损害。

他将这种状况诊断为情感冷漠精神病。根据鲍尔比的观点,这种状况表现为情感发展的缺乏,具体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关心、无罪恶感以及无法建立有意义和持久的关系。

评价

优势

鲍尔比直接观察了二战期间疏散儿童时父母分离的危害,加强了他的医院研究,表明这对儿童的情感和行为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局限性

鲍尔比(1944)提供的支持证据是以临床访谈和回顾性数据的形式,涉及那些曾与主要照顾者分离和未曾分离的人。

这意味着鲍尔比要求参与者回忆并描述分离的情况。这些记忆可能并不准确。

对44名小偷的研究的一个批评是,它得出结论认为情感冷漠精神病是由母亲剥夺引起的。这是相关数据,仅显示了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它不能证明母亲分离与情感冷漠精神病的发展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其他因素可能也参与其中,如分离的原因、父亲的作用和儿童的气质。因此,如拉特(1972)所指出的,鲍尔比的结论是有缺陷的,混淆了因果关系与相关性。

鲍尔比研究中的许多44名小偷在童年时期经常搬家,可能从未形成依恋。这表明他们遭受的是剥夺而非剥夺,而拉特(1972)认为剥夺对儿童的影响更为严重。这导致了一项关于剥夺长期影响的重要研究,由Hodges和Tizard(1989)进行。

该研究容易受到研究者偏见的影响。鲍尔比亲自进行了精神病评估并诊断了情感冷漠精神病。他知道儿童是属于“盗窃组”还是对照组。因此,他的发现可能在无意中受到了自己期望的影响,这可能削弱了其有效性。

鲍尔比在将新的适应不良模型应用于对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的回顾性研究时遇到了困难,因为这类研究通过选择有问题的个体并回溯其历史,预先设定了结果。

为此,1950年,鲍尔比、罗伯逊和新研究员Mary Ainsworth(1956)开始了一项前瞻性“随访研究”,研究长期住院的学龄前儿童是否会随后出现行为问题。

评估了60名6至13岁的儿童及其对照组,结果与母亲剥夺假设相反,他们发现更多的情感冷漠、退缩和控制力差,而不是犯罪行为。

因此,虽然早期长时间分离影响了一些儿童的后续调整,但结果远比鲍尔比的理论最初预测的要复杂。改进的前瞻性方法揭示了鲍尔比之前回顾性方法的局限性。

在论文的结论中,鲍尔比承认他关于行为问题发展的理论可能是错误的:

显然,一些工作人员,包括现任高级作者,出于希望引起人们对可以避免的危险的关注,有时夸大了他们的观点。特别是,声明在机构中抚养的儿童或其他形式的严重剥夺和剥夺下长大的儿童通常会发展成精神病或情感冷漠的性格(例如,鲍尔比,1944年)被认为是错误的。(鲍尔比等,1956年,第240页)

短期分离

二战结束后的选择

1945年二战结束后,鲍尔比不得不在完成儿童心理分析培训和研究父母分离对儿童的影响之间做出选择。他选择了后者,加入了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的同事。

罗伯逊和鲍尔比(1952)认为,与依恋对象的短期分离会导致痛苦。

约翰·鲍尔比与社会工作者詹姆斯·罗伯逊(1952)合作了两年,观察到儿童在与母亲分离时经历了强烈的痛苦。即使其他照顾者喂养这些儿童,也无法减轻他们的焦虑。

他们发现了三个逐步发展的痛苦阶段:

  1. 抗议:当父母离开时,儿童会哭泣、尖叫并愤怒地抗议。他们会试图抓住父母以阻止他们离开。抗议可能持续几小时到几天。
  2. 绝望:儿童的抗议逐渐停止,他们看起来更平静,但仍感到不安。儿童拒绝他人的安慰尝试,常常显得退缩和不感兴趣。在绝望阶段,儿童变得越来越退缩和绝望。
  3. 脱离:如果分离继续,儿童会再次与其他人员互动。所有情感都被抑制,儿童通过压抑对母亲的感情来过日子。表面上看,儿童似乎快乐和满足,但当母亲来访时,他们经常忽略她,甚至在她离开时几乎不哭。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儿童会变得如此退缩,以至于完全不寻求母爱——这是一个严重的心理创伤迹象。

分离阶段的争议

鲍尔比和罗伯逊在分离阶段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议,尤其是第三阶段,罗伯逊称之为否认,而鲍尔比称为脱离。

然而,两人都极大地影响了保持母亲和儿童在一起的态度和做法。这导致了倡导允许父母在场和医院政策的重大改革。

一个两岁孩子住院

尽管医生认为绝望阶段是适应的表现,但鲍尔比认为这显示了痛苦的危害。

为了证明这一点,罗伯逊拍摄了两岁女孩劳拉因脐疝手术住院八天的痛苦过程,制作了《一个两岁孩子住院》(1952)。

时间序列摄影展示了劳拉在8天住院期间经历的各个阶段。影片生动地描绘了劳拉在陌生环境中与母亲分离期间的行为。(Alsop-Shields & Mohay, 2001)

劳拉从入院起就不停地呼唤母亲,第二天探视时悲痛地恳求回家。随着一周的进展,她最初的持续痛苦逐渐变为倦怠和脱离,尤其是在父母的矛盾探视期间。

然而,当医院工作人员接近她时,劳拉会突然从恍惚中惊醒,再次泪流满面地徒劳地呼喊母亲。

影片捕捉到的原始行为揭示了鲍尔比和罗伯逊先前研究中观察到的抗议、绝望和脱离三阶段分离反应。

劳拉的痛苦强烈地反驳了儿童能迅速适应医院环境的预期,而是展示了他们在身体分离和医院环境本身中的深刻痛苦。

这些发现反驳了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理论(Dollard和Miller,1950),该理论低估了儿童与母亲的纽带。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依附于母亲,是因为她喂养婴儿。

对护理的影响包括发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父母成为儿童医院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最小化创伤,这一原则现在已广泛实施,归功于这一开创性的依恋研究。

内部工作模型

儿童与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关系导致内部工作模型的发展(鲍尔比,1969)。

这个内部工作模型是一个认知框架,包含理解世界、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表征。

主要照顾者的社会和情感反应为婴儿提供了关于世界和他人的信息,也包括他们对自己作为个体的看法。

例如,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是否值得爱和关怀,以及关于他人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的信息(鲍尔比,1969)。

鲍尔比称这种知识为内部工作模型(IWM),它始于婴儿的第一个依恋关系的心理和情感表征,并成为个体依恋风格的基础。

一个人与他人的互动受其内部模型的记忆和期望的指导,这些记忆和期望影响并帮助评估他们与他人的接触(Bretherton & Munholland, 1999)。

内部工作模型

工作模型还包括当一个人的依恋行为系统被激活时如何行为和调节情感的认知,以及在需要时依恋对象的可用性观念。

鲍尔比(1969)认为,生命的前五年对于发展IWM至关重要,但他将其视为敏感期而非关键期。

大约在三岁时,这些似乎成为儿童个性的一部分,从而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未来的互动(Schore, 2000)。

根据鲍尔比(1969)的观点,主要照顾者通过内部工作模型成为未来关系的原型。

内部工作模型的三个主要特征是:(1)他人是可信赖的模型,(2)自我是有价值的模型,(3)自我在与他人互动时是有效的模型。

正是这种心理表征指导了未来的社会和情感行为,因为儿童的内部工作模型指导他们对他人的一般反应。

内部模型的概念可以用来展示如何保留先前的经验并指导对社会世界的感知和未来的互动。

早期模型通常通过与他人的互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强化,变得牢固且难以改变,主要在无意识层面运作。

尽管工作模型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是稳定的,但并非不可改变,仍然开放修改和修订。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与依恋对象的新经验或对过去经验的重新概念化而发生的。

虽然鲍尔比(1969, 1988)认为依恋是单向的,但他确实承认,依恋不仅与一个人有关,还可以形成多层次的依恋。

一个人可以有许多内部模型,每个模型都与不同的关系和不同的记忆系统(如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相关联(鲍尔比,1980)。

柯林斯和里德(1994)提出了一个分层的依恋表征模型,其中一般依恋风格和工作模型出现在最高层,而特定关系的模型出现在最低层。

一般依恋模型被认为源自童年早期的关系,并延续到成年期,塑造亲密关系中的感知和行为。

依恋与丧失三部曲

依恋书籍三部曲在三卷中发展了关于依恋、分离痛苦、丧失反应和临床意义的关键概念。

依恋 (1969/1982)

  • 提供了早期亲子关系重要性的证据。
  • 分析了行为的系统性和“目标校正”性质。
  • 引入了“适应环境”的概念,即生物体继承了一种发展适合该环境系统的潜力。
  • 讨论了婴儿依恋行为是如何成为旨在实现安全的依恋系统的一部分。
  • 解释了依恋行为如何通过照顾者的反馈而变化,变得面向特定的人物。
  • 将依恋视为生存的基础系统,并与探索等其他系统相互作用。

分离 (1973)

  • 关注与依恋对象分离的负面影响。
  • 描述了婴儿和儿童在分离时的反应阶段。
  • 分析了短期和长期的病理性影响。
  • 研究了哀悼过程与依恋联系的关系。
  • 将分离痛苦和回避与后来的犯罪问题联系起来。

损失 (1980)

  • 探讨了“损失”与依恋理论的关系。
  • 提出了哀悼过程的阶段。
  • 研究了失去依恋对象后的结果。
  • 考察了由损失引起的情感和防御过程。
  • 将依恋理论的理解应用于治疗方法。

批评性评价

对儿童护理的影响

  • 在罗伯逊和鲍尔比的研究期间,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议会委员会调查儿童医院的情况。这导致了1959年的普拉特报告,其中包含55项建议,包括允许父母陪同以及为他们的住宿和儿童教育/娱乐提供便利(Alsop-Shields & Mohay, 2001)。
  • 罗伯逊还特别批评了任务导向的护理和托儿机构(Robertson, 1955, 1968, 1970),认为这些机构在情感上忽视了儿童。他和鲍尔比建议功能失调的家庭应保持在一起但得到支持(Robertson & Bowlby, 1952)——这些原则现在被接受,但超前了几十年。
  • 罗伯逊和鲍尔比的工作极大地影响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的发展,如20世纪90年代的护理伙伴关系和家庭中心护理。这些模式通过围绕整个家庭单位规划护理,而不是仅仅围绕住院儿童,并让父母密切参与护理,旨在减少儿童的情感创伤。

优势

Bifulco等人(1992)支持母亲剥夺假设。他们研究了250名在17岁之前因分离或死亡失去母亲的女性。

他们发现,因分离或死亡失去母亲会将成年女性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增加一倍。母亲在孩子6岁前去世的女性中,抑郁症的发生率最高。

玛丽·艾因斯沃斯(1971, 1978)的陌生情境研究为内部工作模型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一个安全的儿童会因为从其主要依恋对象那里得到了敏感的情感关怀而发展出积极的内部工作模型。

一个不安全-回避型的儿童会发展出一种内部工作模型,认为自己不值得,因为在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其主要依恋对象对其反应消极。

鲍尔比的母爱剥夺假说得到了哈洛(1958)对猴子的研究的支持。哈洛显示,与母亲隔离长大的猴子在年老时会出现情感和社会问题。这些猴子从未形成过依恋(剥夺),因此长大后变得具有攻击性,并且难以与其他猴子互动。

康拉德·洛伦兹(1935)支持鲍尔比的母爱剥夺假设,因为依恋过程中的印记是一种先天过程。

鲍尔比(1944, 1956)的思想对研究人员如何看待依恋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他的理论的许多讨论都集中在他对单一依恋对象(monotropy)的信念上。

局限性

虽然鲍尔比可能不会否认幼儿会形成多重依恋,但他仍然坚持认为,对母亲的依恋是独特的,因为它是最先出现的,并且一直是最强的。然而,证据似乎在这两方面都表明并非如此。

  • Schaffer & Emerson (1964) 注意到特定依恋大约在八个月大时开始,此后不久,婴儿就开始对其他人产生依恋。到18个月大时,很少有(13%)只对一个人产生依恋;有些人有五个或更多的依恋对象。
  • Rutter (1972) 指出,一些依恋指标(如当依恋对象离开时的抗议或痛苦)已显示在各种依恋对象上——父亲、兄弟姐妹、同伴,甚至是无生命物体。

批评者如Rutter也指责鲍尔比没有区分剥夺和剥夺——完全缺乏依恋联系,而不是失去依恋联系。Rutter强调,依恋联系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关键期内的剥夺。

鲍尔比用“母爱剥夺”一词指的是与母亲的分离或失去,以及未能发展依恋联系。Rutter认为,这些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影响。特别是,Rutter区分了剥夺和剥夺。

Michael Rutter(1981)认为,如果一个孩子未能形成情感联系,这就是剥夺,而剥夺是指失去或损害依恋联系。

剥夺可以定义为失去曾经拥有的东西,而剥夺可以定义为从未拥有过的东西。

通过对剥夺研究的调查,Rutter提出,剥夺可能会导致最初依赖的行为、寻求注意和不分青红皂白的友好,然后随着孩子的成熟,无法遵守规则、建立持久的关系或感到内疚。

他还发现了反社会行为、情感冷漠精神病以及语言、智力发展和身体生长障碍的证据。

Rutter认为,这些问题不仅是因为缺乏与母亲形象的依恋,如鲍尔比所声称的那样,而是因为缺乏依恋通常提供的智力刺激和社会经验。此外,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护理在孩子的发展后期克服。

鲍尔比认为,仅仅是身体上的分离就可能导致剥夺,但Rutter(1972)认为,这是依恋的中断,而不是身体上的分离。

这一点得到了Radke-Yarrow(1985)的支持,她发现52%的母亲患有抑郁症的儿童是不安全依恋的。当这种情况发生在贫困背景下时,这一比例上升到80%(Lyons-Ruth, 1988)。这显示了社会因素的影响。鲍尔比没有考虑到替代护理的质量。如果分离后有良好的情感护理,可以避免剥夺。

依恋理论是否带有性别偏见?

女权主义批评者认为,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带有性别偏见,过于强调母亲作为理想的照顾者,而忽视了其他影响,如父亲(例如,Vicedo, 2017)。

他在1950年代流行的育儿文章中强化了性别角色,宣称母亲是独特重要的并且总是可用的。批评者还抨击了他的“单一依恋”概念——专注于一个照顾者,通常是母亲。

然而,鲍尔比的学术著作使用了“母亲或养母”、“收养母亲”和“母亲替代者”等短语,承认许多人可以作为主要照顾者。

他从未科学地声称只有亲生母亲才足够。尽管“单一依恋”暗示只有一个照顾者,但鲍尔比的意思是儿童会形成一个主要的依恋,而不仅仅是对母亲。因此,在学术上,鲍尔比并没有将照顾者限制为母亲,尽管他在公众中对母爱剥夺和育儿的强调确实强化了性别偏见。

从鲍尔比的工作中可以得出一些影响。他强化了母亲应该是最重要的照顾者,这种照顾应该是连续进行的观点。一个明显的推论是,母亲不应该外出工作。对此有许多批评:

  • 在人类社会中,母亲是唯一照顾者的比例非常小;通常有多个人员参与儿童的照顾,如亲戚和朋友(Weisner & Gallimore, 1977)。
  • Van Ijzendoorn和Tavecchio(1987)认为,稳定的成人网络可以提供足够的照顾,这种照顾甚至可能比母亲必须满足所有儿童需求的系统更有优势。
  • 有证据表明,与留在家中感到沮丧的母亲相比,快乐工作的母亲的孩子发展得更好(Schaffer, 1990)。

参考文献

Ainsworth, M. D. S., Bell, S. M., & Stayton, D. J. (1971) 一岁儿童在陌生情境下的个体差异。In H. R. Schaffer (Ed.) 人类社会关系的起源. 伦敦和纽约:Academic Press. Pp. 17-58.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依恋模式:陌生情境的心理学研究. 新泽西州希尔斯代尔:Erlbaum.

Alsop‐Shields, L., & Mohay, H. (2001). 约翰·鲍尔比和詹姆斯·罗伯逊:理论家、科学家和改善住院儿童护理的倡导者。高级护理杂志, 35(1), 50-58.

Bifulco, A., Harris, T., & Brown, G. W. (1992). 哀悼还是早期照顾不足?重新审视童年失去母亲与成年抑郁和焦虑的关系。发展与心理病理学, 4(03), 433-449.

Bowlby, J. (1944). 四十四名少年窃贼:他们的性格和家庭生活。国际精神分析杂志, 25(19-52), 107-127.

Bowlby, J. (1951). 母爱与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专著.

Bowlby, J. (1952). 母爱与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学杂志, 16(3), 232.

Bowlby, J. (1953). 儿童护理与爱的成长. 伦敦:企鹅图书.

Bowlby, J. (1956). 母子分离。心理健康与婴儿发展, 1, 117-122.

Bowlby, J. (1957). 当前理论对理解儿童发展贡献的专题讨论。英国医学心理学杂志, 30(4), 230-240.

Bowlby, J. (1969). 依恋. 依恋与丧失:第1卷. 损失. 纽约:Basic Books.

Bowlby, J. (1980). 损失:悲伤与抑郁. 依恋与丧失(第3卷);(国际精神分析图书馆编号109). 伦敦:霍加斯出版社.

Bowlby, J. (1988). 依恋、沟通与治疗过程。安全基地:亲子依恋与健康的人类发展, 137-157.

Bowlby, J., Ainsworth, M., Boston, M., & Rosenbluth, D. (1956). 母子分离的影响:后续研究. 英国医学心理学杂志, 29(3‐4), 211-247.

Bowlby, J., and Robertson, J. (1952). 两岁的孩子去医院。皇家医学会会刊, 46, 425–427.

Bretherton, I., & Munholland, K.A. (1999). 内部工作模型重访。In J. Cassidy & P.R. Shaver (Eds.), 依恋手册: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 (pp. 89– 111). 纽约:Guilford Press.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4). 成人依恋的认知表征:工作模型的结构和功能。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人际关系进展,第5卷:成人的依恋过程 (pp. 53-90). 伦敦:Jessica Kingsley.

Harlow, H. F., & Zimmermann, R. R. (1958). 幼猴情感反应的发展。美国哲学学会会刊, 102,501 -509.

Hodges, J., & Tizard, B. (1989). 曾经生活在机构中的青少年的社会和家庭关系。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 30(1), 77-97.

Lorenz, K. (1935). 同伴在鸟类环境中的作用。同种伙伴作为社会行为方式的触发因素。鸟类学杂志 83, 137–215.

Lyons-Ruth, K., Zoll, D., Connell, D., & Grunebaum, H. E. (1986). 抑郁的母亲及其一岁婴儿:环境、互动、依恋和婴儿发展。In E. Tronick & T. Field (Eds.), 母亲抑郁与婴儿困扰 (pp. 61-82). 旧金山:Jossey-Bass.

卫生部 (1959). 医院中儿童的福利,普拉特报告. 伦敦:女王陛下印刷局.

Radke-Yarrow, M., Cummings, E. M., Kuczynski, L., & Chapman, M. (1985). 正常家庭和父母抑郁家庭中两岁和三岁儿童的依恋模式。儿童发展, 884-893.

Robertson J. (1953). 两岁的孩子去医院:科学电影记录(电影). 康科德电影委员会,纳克顿.

Robertson, J. (1955). 长期住院的幼儿。护理时报, 23(9).

Robertson, J. (1958). 与母亲一起去医院:纪录片指南. 塔维斯托克儿童发展研究单位.

Robertson, J. (1968). 医院中的长期住院儿童。母婴护理, 4(40), 161-6.

Robertson, J., & Robertson, J. (1968). 简17个月;寄养10天。伦敦:塔维斯托克人类关系研究所。电影.

Robertson, J., & Robertson, J. (1971). 短暂分离中的幼儿:新的视角。儿童精神分析研究, 26(1), 264-315.

Rutter, M. (1972). 母爱剥夺再评估. 哈蒙德斯沃思:企鹅.

Rutter, M. (1979). 母爱剥夺,1972-1978:新发现、新概念、新方法。儿童发展, 283-305.

Rutter, M. (1981). 压力、应对与发展:一些问题和一些问题。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 22(4), 323-356.

Schaffer, H. R. & Emerson, P. E. (1964). 婴儿期社会依恋的发展。儿童发展研究会专著, 29 (3), 串号 94.

Schore, A. N. (2000). 依恋与右脑调节。依恋与人类发展, 2(1), 23-47.

Tavecchio, L. W., & Van Ijzendoorn, M. H. (Eds.). (1987). 社交网络中的依恋:对鲍尔比-艾因斯沃斯依恋理论的贡献. Elsevier.

Vicedo, M. (2020). 依恋理论从动物学到陌生情境。In 牛津研究百科全书:心理学.

Weisner, T. S., & Gallimore, R. (1977). 我的哥哥是监护人:儿童和兄弟姐妹的照顾。当代人类学, 18(2), 169.

进一步阅读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