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工作模型与依恋
关键要点
- 依恋理论认为,个体根据早期与照顾者(Bowlby, 1969/1982)的互动经历,发展出内部工作模型,并在无意识中运作。
- 根据Bowlby (1969),主要照顾者通过内部工作模型成为未来关系的原型。
- 这些模型包括关于自我、他人和关系的心理表征,指导一生中依恋相关情境下的思维、情感和行为(Bretherton & Munholland, 1999)。
- 内部工作模型对社会认知、情绪调节、关系动态和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Mikulincer & Shaver, 2016)。
- 认识到工作模型的力量可以洞察个体在关系功能上的差异,并指出治疗改变的方向。
依恋理论背景
John Bowlby 最初提出了依恋理论,以解释婴儿与照顾者分离时所经历的强烈痛苦。
他提出,人类有一种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在威胁或痛苦的情况下,激励他们寻求与重要他人(依恋对象)的亲近、接触和安慰(Bowlby, 1969/1982)。
起源
该系统进化以促进生存,使脆弱的婴儿保持在提供保护、支持和关怀的照顾者身边。
依恋安全性的个体差异基于照顾者的敏感性和反应性。
John Bowlby (1969/1982) 理论化这些早期依恋经历形成了称为内部工作模型的心理表征基础。这些模型包括关于自我是否值得关怀和他人是否可靠的支持的认知-情感图式。
主要照顾者(通常是父母)的社会和情感反应向婴儿提供了关于世界、他人以及他们作为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信息。
例如,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值得爱和关怀,以及有关他人是否可获得和可靠的信息(Bowlby, 1969)。
Bowlby 将这种知识称为内部工作模型(IWM),它最初是婴儿第一次依恋关系的心理和情感表征,并成为个体依恋风格的基础。
安全依恋在照顾者始终可用且响应时发展。不安全依恋在照顾者不敏感、不一致或拒绝时发展。
安全依恋的婴儿将照顾者用作探索的安全基地,当感到痛苦时则寻求安慰。
不安全的婴儿对照顾者的可获得性感到焦虑,无法依赖他们获得支持(Ains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 1978)。
工作模型的结构
假设内部工作模型组件是分层组织的,顶部是一般表征,层次较低的是特定关系的表征(Overall, Fletcher, & Friesen, 2003)。
虽然相互关联,但每个模型被认为是相对独立的,适用于特定的关系。
例如,一个人可能因童年经历而有一个普遍消极的工作模型,但对当前的浪漫伴侣有一个更积极的模型。
模型也是多方面的,包含代表不同抽象水平的语义和情景元素(Beer & Kihlstrom, 1999)。
工作模型的稳定性
工作模型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无意识中运作,指导依恋相关情境中的感知、情感和行为(Bretherton & Munholland, 1999)。
正是通过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儿童时期的依恋模式被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生命周期中。
根据Bowlby (1969),后来的关系很可能是早期依恋风格(安全和不安全)的延续,因为婴儿的主要依恋对象的行为促进了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型,使婴儿期望在后来的关系中也是如此。
尽管工作模型通常随着时间稳定,但它们并非不可改变,因此仍然可以进行修改和修订。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与依恋对象的新经历或对过去经历的重新概念化。
John Bowlby 提出的依恋理论的管道假说认为,随着关系的发展,个体的依恋工作模型(即他们对依恋对象的可用性和反应性的信念和期望)变得越来越稳定,对外部压力具有抵抗力。
这一管道过程被认为有助于随时间在亲密关系中形成更加持久的依恋安全或不安全模式。
因此,处于良好建立关系中的个体预计在一般情况下和对依恋相关事件的反应中表现出较少的依恋安全感波动(Hadden et al., 2014)。
工作模型的组成部分
与自我和他人的认知构成了个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的一部分,还包括基于安全的策略,个人可以用来显式地调节压力(Bowlby, 1973, Bretherton & Munholland, 1999)。
依恋研究者描述工作模型为复杂的心理网络,由各种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组成,包括(Collins & Read, 1994):
- 依恋经历的记忆。
- 关于自我和他人的信念和期望。
- 依恋相关的目标和需求。
- 关系行为策略。
1. 记忆
IWM 为个体提供了理解和社会互动的模板或图式。它帮助人们预测他人将如何回应自己,反之亦然。
这包括对主要照顾者在过去如何回应个体对舒适和安全的需求的记忆。它们构成了对未来他人如何回应的预期基础。
工作模型作为语义网络,组织记忆编码和检索(Dykas & Cassidy, 2011)。与模型内容和偏见一致的记忆更容易被编码和回忆。
成年人将工作模型的相应方面投射到新的人身上(Mikulincer & Horesh, 1999),并重建淡化的记忆以符合模型预期(Miller & Noirot, 1999)。
例如,焦虑的成年人有可检索的拒绝记忆,可能会回忆起伴侣比实际更疏远。回避型成年人抑制依恋记忆和需求。安全型成年人整合正负经历,没有重大偏见。
2. 信念(期望)
基于过去的经历,个体形成了关于自己是否值得爱和支持的信念,以及对他人可获得性、响应性和潜在可信度的期望。
依恋的工作模型包括关于重要他人在需要时提供照顾的程度的隐性和显性期望(Baldwin, Fehr, Keedian, & Seidel, 1993; Bowlby, 1973)。
IWM 作为一个过滤器,过滤传入的社会信息,影响注意力、记忆和解释。例如,一个具有消极IWM的人可能会迅速回忆起被拒绝的实例,而忽略积极的社会线索。
焦虑的个体密切关注与拒绝或遗弃相关的线索。焦虑的成年人将模棱两可的行为归因于拒绝或缺乏关怀。回避型成年人认为他人不可靠。
回避型个体将注意力从依恋相关的威胁和需求上转移开。安全型个体根据情境线索而不是慢性担忧公平灵活地分配注意力(Fraley, Davis, & Shaver, 1998)。
安全型成年人做出相对平衡的归因,考虑到情境因素。有偏见的构建强化了工作模型的假设及其相关的情感/行为。
由于工作模型包含关系信念和期望,它们也塑造了个体对伴侣行为的解释(Collins, 1996)。
IWM 不仅塑造了对他人,也塑造了对自己的看法。它告知诸如自我价值感、关系中的能力以及总体自我概念等信念。
3. 依恋相关目标
目标反映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和满足依恋需求的渴望。
每种依恋风格都涉及一种人际关系目标的特征层次结构(Mikulincer, 1998)。焦虑个体追求获得爱、认可和情感安慰的目标。
回避个体追求自立、控制和情感距离。
安全型个体在亲密目标和自主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激活的目标塑造了认知处理方式并指导行为策略。
4. 行为策略
与自我和他人的认知构成了一个人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一部分,该模型还包括基于安全感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一个人可以明确地调节压力(Bowlby, 1973, Bretherton & Munholland, 1999)。
通过认知偏差和情感反应的中介,内部工作模型协调了特征性的人际行为(Dykas & Cassidy, 2011)。
内部工作模型内化的模式影响了个体在关系中的行为策略。例如,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在冲突中可能会疏远,反映出他们内化的信念,即依赖他人是不安全的。
焦虑的成年人使用黏附、控制的策略来获得安慰和保证。回避的成年人使用疏远的策略来保持独立。
安全的成年人采用灵活、增进关系的行为来满足依恋需求,同时尊重自主。行为随后反馈到内部工作模型中,以强化安全/不安全的模式。
内部工作模型在个体如何管理并在关系背景下表达情感方面起着作用。例如,具有焦虑依恋风格的个体可能因分离的想法而过度焦虑,这是由于他们内化的信念,即他们可能会被抛弃。
成人依恋风格
根据Bowlby的理论(1988),当我们形成主要依恋时,我们也会对什么是关系做出心理表征(内部工作模型),然后我们将这种表征用于未来的其他所有关系,即友谊、工作和浪漫关系。
不同的依恋风格可以被视为“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型,这些模型是在事件体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Main, Kaplan, & Cassidy, 1985)。
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反映内部工作模型安全性的成人依恋风格的个体差异。
自我报告量表和访谈技术评估了与亲密、依赖和亲密关系相关的倾向,这些倾向对应于安全与不安全的工作模型(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Fraley, Waller, & Brennan, 2000)。
安全依恋的成年人对亲密关系感到舒适,可以依赖他人,并且不担心被抛弃。他们的积极工作模型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节依恋需求,并将关系作为支持的来源。
相比之下,不安全的依恋风格反映了更消极的工作模型和难以满足依恋需求。
焦虑依恋的成年人害怕被拒绝,需要过多的保证,并怀疑自己值得被爱。回避型成年人不信任关系伙伴,努力追求独立,并抑制依恋需求(Mikulincer & Shaver, 2016)。
参考文献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依恋模式:陌生情境的心理学研究。Hillsdale, NJ: Erlbaum.
Baldwin, M. W., Keelan, J. P. R., Fehr, B., Enns, V., & Koh-Rangarajoo, E. (1996). 依恋工作模型的社会认知概念化:可用性和可访问性效应。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1), 94–109.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1.1.94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年轻成人的依恋风格:四分类模型的检验。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1.2.226
Beer, J. S., & Kihlstrom, J. F. (1999). 密切关系中的自我表征:儿童和成人依恋中内部工作模型连续性的检验。未发表的手稿。
Bowlby, J. (1969/1982). 依恋与丧失:第1卷。依恋。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0). 依恋与丧失:第3卷。丧失。New York: Basic Books.
Bretherton, I., & Munholland, K. A. (1999). 依恋关系中的内部工作模型:一个概念的回顾。In J. Cassidy & P. R. Shaver (Eds.), 依恋手册: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 (pp. 89-111). New York, NY, US: Guilford Press.
Cloitre, M., Stovall-McClough, K. C., Miranda, R., & Chemtob, C. M. (2004). 治疗联盟、负面情绪调节和儿童虐待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结果。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2(3), 411–416. https://doi.org/10.1037/0022-006X.72.3.411
Collins, N. L. (1996). 依恋的工作模型:对解释、情感和行为的影响。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4), 810–832.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1.4.810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4). 依恋的认知表征:工作模型的结构和功能。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人际关系进展,第5卷。成人的依恋过程 (p. 53–90).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Dykas, M. J., & Cassidy, J. (2011). 依恋与社会信息处理的生命周期:理论与证据。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7(1), 19–46. https://doi.org/10.1037/a0021367
Fraley, R. C., & Brumbaugh, C. C. (2004). 依恋安全的稳定性和变化的概念化和研究的动力系统方法。In W. S. Rholes & J. A. Simpson (Eds.), 成人依恋:理论、研究和临床意义 (p. 86–132). The Guilford Press.
Fraley, R. C., Waller, N. G., & Brennan, K. A. (2000). 成人依恋自我报告测量的项目反应理论分析。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2), 350–365.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8.2.350
Fraley, R. C., Davis, K. E., & Shaver, P. R. (1998). 回避型依恋和情感、认知和行为的防御组织。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依恋理论和亲密关系 (p. 249–279). The Guilford Press.
Hadden, B. W., Smith, C. V., & Webster, G. D. (2014). 关系持续时间调节依恋与关系质量之间的关联:对时间成人浪漫依恋模型的元分析支持。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8(1), 42–58.
Levy, K. N., Johnson, B. N., Clouthier, T. L., Scala, J. W., & Temes, C. M. (2015). 人格障碍的依恋理论框架。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56(2), 197–207. https://doi.org/10.1037/cap0000025
Mikulincer, M. (1997). 成人依恋风格和信息处理:个体差异在好奇心和认知闭合中的表现。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5), 1217–123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2.5.1217
Mikulincer, M., & Horesh, N. (1999). 成人依恋风格和对他人知觉:投射机制的作用。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6), 1022–1034.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6.6.1022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16). 成人依恋:结构、动态和变化(第2版)。Guilford Press.
Miller, J. B., & Noirot, M. (1999). 依恋记忆、模型和信息处理。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2), 147–173.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99162002
Overall, N. C., Fletcher, G. J. O., & Friesen, M. D. (2003). 映射亲密关系思维:三种依恋表征模型的比较。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12), 1479–1493.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03251519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