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妮·克莱因与客体关系理论
simplypsychology.org/melanie-klein.html
精神分析中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早期儿童与主要照护者(特别是母亲)之间的关系对个体后来的互动和情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该理论强调自我和他人的内化心理表征,这些表征指导人际关系并影响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依恋风格。
克莱因(1921年)的无意识理论集中于母婴关系,而非父婴关系,启发了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学派的核心概念。克莱因强调出生后最初的4至6个月的重要性。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种变体,更注重人际关系模式的稳定性,而非生物驱力(如本我)的影响。
例如,强调母亲的亲密性和养育作用。
客体关系理论家通常认为,人类接触和建立关系的需求——而非性愉悦——是人类行为和个性发展的主要动机。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客体”一词指的不是无生命的实体,而是个体所联系的他人,通常是母亲、父亲或主要照护者。
在某些情况下,“客体”也可能指的是人身体的一部分,如母亲的乳房,或对重要他人的心理表征。
无意识幻想理论的发展
克莱因(1923年)无意识理论基于婴儿自出生以来的幻想生活。她的观点阐明了婴儿如何处理围绕喂食和与他人作为客体和部分客体的关系中产生的焦虑。
这些幻想是无意识本我本能的心理表征;它们不应与年长儿童和成人的有意识幻想混淆。
她主要从作为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成员时分析小孩的工作中发展了她的理论,使用玩具和角色扮演。通过细致观察,她能够解读孩子们内心动态的运作方式。
她认为孩子们将他们对父母部分客体的焦虑——乳房、阴茎、母亲腹中的未出生婴儿——投射到他们的玩具和绘画上。他们在游戏中表演他们的攻击性幻想,也表达了他们对补偿的渴望。
她在描述婴儿的动态幻想生活时,并没有暗示新生儿能够用语言表达思想。她仅指婴儿拥有“好”与“坏”的无意识影像。例如,饱腹是好事,空腹是坏事。因此,克莱因认为吸吮手指入睡的婴儿是在幻想拥有母亲的好乳房在体内。
与安娜·弗洛伊德不同,克莱因认为幼儿能够承受她的完整分析解释,因此她不会委婉表达(参见其著名案例《儿童分析叙事》1961)。她还观察到,当孩子被允许自由表达其幻想并得到解释后,他们的焦虑减少了。
通过分析幼儿,克莱因认为她能够发现那些只分析成人的同行们所忽略的重要发展阶段。
偏执-分裂立场
克莱因(1946)称出生后最初四到六个月的发育阶段为偏执-分裂立场。克莱因的婴儿在原始幻想中比弗洛伊德的追求快乐的自恋者更为黑暗和被迫害。
确实,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源于其生命本能(厄洛斯),而克莱因的理论则起源于她对死亡本能(塔纳托斯)的关注,这是弗洛伊德自己从未完全探讨过的。
克莱因认为,自我形成从出生时就开始了,婴儿通过部分客体来尝试与世界建立联系——因此,“母亲”这一客体成为“乳房”这一部分客体。
分裂
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分裂,可以描述为将客体的“好”与“坏”部分在心理上分开,并随后压抑“坏”或引发焦虑的方面(克莱因,1932;1935)。
婴儿首先在与主要照护者的关系中经历分裂:当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时,照护者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
当一个人(尤其是孩子)无法同时容纳两种相互矛盾的想法或情感时,分裂便发生了。分裂让人将冲突情感分开,只关注其中之一。
克莱因认为婴儿在幻想中将母亲的乳房分为“好乳房”,即喂养和滋养的乳房,和“坏乳房”,即拒绝和迫害婴儿的乳房。
分裂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是一种管理焦虑的方法,通过保护自我免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分裂常用于创伤中,将难以承受的情感分离出来。
克莱因写道:“自我无法分裂客体——内部和外部——而不在自我内部发生相应的分裂……在整合客体的过程中,虐待性越多,客体越被感知为碎片,自我越容易受到分裂的危险”(克莱因,1946年)。
婴儿内化或吸收了客体——字面上通过吞咽滋养的乳汁,象征着生命和爱,但也通过饥饿的痛苦和对“坏乳房”的愤怒在体内形成的内化意象。这些内化的意象构成了婴儿自我的基础。
婴儿的无意识试图保护“好乳房”(及其象征的爱和生命本能)免受“坏乳房”(仇恨和攻击性的象征,死亡本能)的威胁。由此,偏执-分裂防御机制被激活。
无意识的分裂、投射和内化过程是试图缓解内部和外部的迫害焦虑。不愉快的负面情感和积极的爱意都投射到外部客体上,类似于弗洛伊德的理论。
在后来的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成人将不需要的恐惧和仇恨投射到他人身上,导致种族主义、战争和种族灭绝。我们也会看到人们通过积极思维或消极偏见来调节情绪,仅看到让自己感到快乐和安全的部分。
投射认同
投射认同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婴儿分离出不可接受的部分,投射到另一客体上,最终以变形的形式重新内化到自己之中。
通过将客体重新内化,婴儿觉得自己变得与该客体相似,也就是说,他们认同了该客体。
投射认同比单纯的投射更进一步。与其将不需要的分离部分投射到客体上,进而理想化或被迫害,投射认同是将自我的一部分投射到他人或物体上的幻想。分离出的部分被幻想为占有了母亲的身体,使她成为这些部分的象征。
与投射不同,投射认同模糊了边界。被投射的客体(如母亲)是婴儿的延伸,因此在其全能的幻想中可以被控制。
通过微妙的操控,接收者会在潜意识中按照投射的幻想感受和行动。婴儿通过各种行为使照护者体验他的挫败感。
克莱因(1946年)的投射认同概念因Bion的研究而拓展了反移情的概念。然而,尽管播下了种子,克莱因对反移情仍持怀疑态度,认为它干扰了治疗。她表示,如果你对患者有情感反应,应立即进行自我分析(Grosskuth,1987年)。
抑郁位置
梅兰妮·克莱因于1935年首次提出了“抑郁位置”这一概念,用来描述婴儿在出生第一年经历的发育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原初的“偏执-分裂位置”之后。
她将这些状态称为“位置”而非“阶段”,因为她认为这并不是我们依次经历的阶段,而是贯穿发展过程及成年生活中往复的存在方式。
抑郁位置首次出现在断奶期间——大约在三至六个月——此时孩子开始接受现实世界及其自身在其中的位置。
抑郁位置的核心是失落与哀悼:哀悼与母亲的分离、哀悼自我与母亲一体化的幻想破灭、哀悼因攻击和嫉妒而伤害或摧毁的客体。但在这些破碎之中,首先产生的是负罪感,接着是修复和爱的动机。
在抑郁位置中,孩子开始以全新的方式与其客体联系,减少了分裂、内摄和投射等防御机制,并开始更准确地看待内在和外在的现实。
部分客体现在被视为有独立关系和情感的完整个体;缺席被体验为失落而非迫害。婴儿不再愤怒,而是感到悲伤。大约在三个月时,婴儿开始流出真正的眼泪。
俄狄浦斯情结
1924年在萨尔茨堡的一次会议上,克莱因大胆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在一至两岁间形成——比弗洛伊德的六至七岁早得多。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发展是一件好事,而克莱因(1945年)则认为在口欲期会发展出敌对的超我。她还区分了男孩和女孩的体验,赋予母亲更大的权力。
在克莱因的俄狄浦斯阶段,男孩产生了保护母亲内部(子宫或胃)免受父亲攻击性阴茎威胁的欲望。但和弗洛伊德一样,他们也害怕自己想要阉割父亲的欲望会被回报到自己身上。
而出于嫉妒的驱使,女孩则想从母亲那里夺走父亲的阴茎和未出生的孩子,同时也担心母亲的报复;她们并非害怕被阉割,而是担心遭遇一种“子宫切除”。男孩主要恐惧的对象是阉割性的父亲,而女孩的恐惧对象则是带有迫害意味、几乎具有魔力的母亲。
俄狄浦斯危机将抑郁位置转变为分离与失落的一种状态。
梅兰妮·克莱因
梅兰妮·克莱因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犹太家庭,为逃避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广泛迁徙,先后加入了布达佩斯和柏林的学会,最终于1927年逃往英国。
在那里,她得到了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欧内斯特·琼斯和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支持,他们帮助翻译了她和弗洛伊德的著作。
克莱因在当时尽管身处男性主导的领域,作为单亲母亲且没有医学学位,仍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在导师费伦齐(布达佩斯)和亚伯拉罕(柏林)的鼓励和指导下,她被视为理论家而非临床医生,其工作基于经验(临床和个人)和创造性洞察力,而非科学发现。
或许正因她的挑战,弗洛伊德对克莱因采取了疏离态度,后来更是支持其女儿安娜与她对立。
批判性评价
梅兰妮·克莱因(1932年)是精神分析学的关键人物之一。她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公开分歧以及其革命性的思维方式,对儿童分析的发展尤其重要。
她关于分裂与投射性认同的偏执防御机制的理论,至今仍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具有影响力。
对克莱因主义者而言,精神分析的目标是帮助成年患者更稳定地承受抑郁位置,尽管这种状态永远不固定,我们都会陷入偏执幻想和两极化的观点中。这与弗洛伊德的目标——帮助患者达到一种“普通的不幸”状态——相呼应。
精神分析学家雅克琳·罗斯(1993年)指出,克莱因的工作在美国尤其受到抵制,因为她所描绘的情境充满暴力和消极。克莱因自己写道:“我的方法假定我从一开始就愿意接受消极和积极的移情。”
克莱因帮助患者承受他们难以承受的情绪,并帮助他们接受关系中的复杂和黑暗现实、爱中隐含的失落、生活中隐含的消亡。当治疗师能为患者承受这些情绪时,这些情绪的难以忍受的力量也会消散。
由于克莱因描绘的婴儿幻想世界中充满暴力和消极,批评者不断质疑:克莱因到底在解释谁的现实——是她患者的,还是她自己的?
克莱因与弗洛伊德的分歧
梅兰妮·克莱因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
强调人际关系 | 强调基于生物的驱力 |
强调母亲的亲密和抚育 | 强调父亲的权力和控制 |
行为由人际接触和关系驱动 | 行为由性驱力(力比多)驱动 |
强调前四到六个月 | 强调前四到六年 |
主要要点
-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变体。
- 它较少关注生物驱力,更重视人际关系(例如母亲的亲密和抚育)。
-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客体通常指人、人的部分(如母亲的乳房),或这些的象征。主要客体是母亲。
- 孩子与客体(如母亲的乳房)的关系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原型。
- 客体既可以是外部的(一个人或身体部位),也可以是内部的,包含了对外部客体的情感形象和表征(如“好乳房”与“坏乳房”)。
- 内部客体的概念与克莱因的无意识幻想理论相关,从偏执-分裂位置发展到抑郁位置。
参考文献
克莱因, M. (1921). 儿童良心的发展。爱、罪恶感与补偿, 252.
克莱因, M. (1923). 一个孩子的发展。国际精神分析杂志, 4, 419-474.
克莱因, M. (1930). 符号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国际精神分析杂志, 11, 24-39.
克莱因, M. (1932). 儿童的精神分析。(国际精神分析图书馆,第22号)
克莱因, M. (1935). 躁郁状态心理生成的贡献。国际精神分析杂志, 16, 145-174.
克莱因, M. (1945). 早期焦虑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国际精神分析杂志, 26, 11-33.
克莱因, M. (1946). 关于一些分裂机制的笔记。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命运,19-46.
克莱因, M. (1961). 儿童分析的叙述:从治疗一个十岁男孩中看儿童的精神分析(第55号)。随机出版社.
罗斯, J. (1993). 为什么战争?:精神分析、政治与回归梅兰妮·克莱因(第137页)。牛津:布莱克韦尔.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