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理论

社会心理学

态度的组成部分

态度的形成及其如何改变

在心理学中,态度是指对某个对象、人、事物或事件的一组情感、信念和行为。态度也可以描述为我们对某事或某人的评价方式。例如,我们倾向于对某些主题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

我们可以总结态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即在特定场景中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动的集合。它们是由于我们的生活经历、成长背景、教育和社会影响形成的。

我们的积极和消极态度可以在各种情况下对我们行为产生强大的影响。虽然态度通常是持久的,但它们也可以改变。继续阅读以了解更多关于态度的形成以及需要什么因素来“改变心意”。

![态度是如何形成的](https://www.verywellmind.com/thmb/xeqzmLYKPAtw2ExHHFM4yMncdMM=/1500x0/filters:no_upscale():max_bytes(150000):strip_icc():format(webp)/attitudes-how-they-form-change-shape-behavior-2795897-final-01-fe167926b1a641ec9d4187eed53c4df3.png)

插图:JR Bee,Verywell

态度概述

为了理解态度的意义,可以看看以下几个不同的例子。考虑一下你对以下情况的态度:

  • 死刑
  • 哪个政党更擅长管理国家
  • 是否应该在学校进行祈祷
  • 是否应对电视上的暴力行为进行监管

很可能你对这些和其他类似的话题都有相当强烈的看法。你对这些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内心反应,这会影响你的感受、行为以及你与他人的互动。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但是,什么是态度?它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学家如何定义态度

心理学家将态度定义为一种学习倾向,用以评价和判断事物。它可以包括对人物、问题、物体、政策或事件的看法。这是一个包含我们意见、情感、感知、信念、期望、价值观和意图的总称。

这种倾向往往是积极或消极的,但有时也可能不确定或中立。例如,你可能对某个人或问题有复杂的感觉。

研究人员还建议,我们的态度由三个主要维度构成。态度的组成部分有时被称为态度的ABC。

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

  • 情感成分:该对象、人、问题或事件给你带来的感觉。
  • 行为成分:你对某人或某事的反应,这会引发一系列的感觉和信念。这可以是言语或身体反应。
  • 认知成分:你对该主题的看法、想法和信念。

态度也可以是显性的和隐性的。

  • 显性态度是我们有意识地意识到并且明确影响我们情感和行为反应的态度。
  • 隐性态度是无意识的,但仍会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行为。

隐性偏见是否影响我们的行为?

态度的形成

有几个因素可以影响态度的形成,包括:

经验

态度直接由个人经验的人、情境、物体和意识形态形成。例如,你可能在一个有利的社交互动中体验到愉快,并对你的人、家庭或群体形成一个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你可能有一个不愉快的经历,从而形成一个不利的态度。

学习

态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

  • 经典条件反射:考虑广告商如何利用经典条件反射影响你对某一产品的态度。在一个电视广告中,你看到一群年轻漂亮的人在热带海滩上享受运动饮料。这种吸引人且令人愉悦的形象使你对该饮料产生积极的联想。
  • 操作条件反射:考虑奖励和惩罚如何影响我们的态度(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想象一位刚刚开始吸烟的年轻人。每当他点燃一支烟时,人们就会抱怨、责备他,并要求他离开他们的周围。来自周围人的这种负面反馈最终导致他对吸烟形成了不利的看法,并决定放弃这个习惯。
  • 观察学习:最后,人们通过观察周围的人来学习态度。当你崇拜的人强烈支持某种态度时,你更有可能发展出相同的信念。例如,孩子们花大量时间观察父母的态度,并通常开始表现出相似的观点。此外,社交媒体正在深刻影响我们的态度,因为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影响者。

社会和文化因素

社会角色和文化规范可以对态度产生强烈的影响。社会角色涉及人们在特定角色或情境中应如何表现。文化规范涉及社会对于何种行为被认为是适当的行为规则。

回顾

态度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观察、正规教育、条件反射过程和社会/文化因素形成。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我们倾向于认为人们的行为根据他们的态度。然而,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态度和实际行为并不总是完美对齐。

毕竟,很多人支持某个候选人或政治党派,但并没有投票。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但环境要求自我控制、专业精神、优雅和得体,无论你可能多么感到不安。

本质上,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更有可能根据其态度行事,这些条件受个人价值观和社会期望的影响。

影响态度强度的因素

  • 你是该领域的专家
  • 你亲自经历过
  • 你预期会有积极的结果
  • 由于该问题,你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
  • 你对这个话题充满激情
  • 你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态度会发生变化

尽管态度可以对行为产生强大的影响,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导致态度形成的同样影响也可以带来态度的变化。

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可用于引起态度变化。

  • 经典条件反射可以通过将积极的情感与目标对象联系起来来创建对对象、人或事件的积极情感反应。
  • 操作条件反射可以用来加强期望的态度并削弱不期望的态度。
  • 人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他们的态度。

精致可能性模型

这一理论认为说服可以以两种方式发生。

  1. 他们可以被激励去倾听一个详细的解释并思考信息(中心路线说服),从而导致态度转变。
  2. 他们可能会受到演讲者的魅力特征的影响(外围路线说服),从而导致暂时或表面的态度转变。

那些具有逻辑性和发人深省的信息更有可能导致态度的永久性变化。

认知失调理论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态度,以便更好地与当前的行为相匹配。认知失调是一种现象,当一个人的心理压力由于相互冲突的信念和行为而增加时。为了减少这种紧张感,人们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态度以匹配他们的实际行为,或者改变他们的行为以更加符合他们的信念。

认知失调与持有矛盾信念的不适

在减少由于相互冲突的信念和行为引起的认知失调的过程中,你必须要么改变态度,要么改变行为。

想象以下情景:你一直高度重视财务安全,但你开始与一个非常经济不稳定的人交往。你有两种选择来减少由此产生的矛盾信念和行为所带来的紧张感。你可以结束这段关系,寻求一个更经济稳定的伴侣,或者你可以淡化财政稳定的重要性,转而关注其他重要的性格特质。

回顾

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人们学习新信息、受到有影响力的说服,或由于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而感到不适时,态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最后的想法

态度在塑造人类行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从人们如何生活到他们每天参与的健康行为。了解这些态度从何而来以及有时如何改变可以帮助你寻找改善态度的方法,无论是采用更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是基于新信息改变意见。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