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如何进行自下而上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是对感知的一种解释,它从一个传入的刺激开始,一直向上直到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对物体的表征。这种加工方式表明,我们的知觉体验完全基于我们感官所能获取的数据。
为了理解世界,我们必须从环境吸收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神经信号,这一过程被称为感觉。在接下来的一步中,称为知觉,我们的大脑会解读这些感官信号。
非常自我 / Emily Roberts
自下而上加工与自上而下加工
人们是如何处理来自周围世界的感知信息的?这里有两种基本的方法来理解这种感觉和知觉。一种方法被称为自下而上加工,另一种方法被称为自上而下加工。
自下而上
-
数据驱动
-
关注传入的感觉数据
-
实时发生
自上而下
-
使用上下文线索解释信息
-
使用先前的经验和期望
自下而上的加工可以定义为从输入层面开始的感觉分析——即我们的感官所能检测到的内容。这种形式的加工从感官数据开始,一直上升到大脑整合这些感官信息。信息以单一方向流动,从视网膜开始,然后传递到视觉皮层。
这种过程认为,加工始于对刺激的感知,并由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机制驱动。与自上而下的加工不同,自下而上的加工完全是数据驱动的,不需要任何先前的知识或学习。自下而上的加工实时发生。
例如,如果你的屏幕上显示一个单独的字母图像,你的眼睛会将信息传输给大脑,然后你的大脑会把这些信息拼接在一起。
自下而上加工的工作原理
自下而上加工的理论是由心理学家E.J. Gibson提出的,他采取了一种直接的方式来理解感知。他认为,感知并不依赖于学习和语境,而是“你看到的就是什么”。他认为感觉和知觉是相同的事情。
由于Gibson的理论认为可以通过环境刺激来完全理解加工过程,因此它被称为生态知觉理论。
自下而上的加工工作原理如下:
- 我们体验到关于周围世界的感官信息,比如来自环境的光照水平。
- 这些信号被传送到视网膜。换能将这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可以被传输。
- 电信号沿着视觉路径传递到大脑,在那里进入视觉皮层并被处理,从而形成我们的视觉体验。
这种理解感知的方法是一种还原论。它没有从整体上来看待感知,包括如何将感官信息、视觉过程和期望结合在一起来看待世界,而是将过程分解成最基本的元素。
自下而上加工的一个例子
你可以通过考虑每个例子来比较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例如,想象一下你看到一个有点模糊的形状。如果你单独看到这个形状,使用自下而上的加工,你可能会立即把它感知为大写字母B。
现在,如果有人把这个图像放在其他上下文线索旁边,比如数字12和14旁边,你可能会把这看作是数字13而不是大写字母B。在这种情况下,你会用自上而下的加工来根据周围的视觉线索来解释视觉信息。
阅读是否是自下而上加工的一个例子?
一些研究者认为阅读是自下而上加工的一个例子,他们认为我们通过从最小的语言单位开始解码文本,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大的单位。另一些人则认为阅读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因为我们并不是逐字逐句地读,而是基于先前的经验猜测词语和短语的意义。
自下而上加工对知觉的影响
你可能见过许多视觉错觉,其中随机的墨点最初看起来像是模糊的形状,但过一会儿它们开始看起来像一张脸。如果我们只用自下而上的加工,这些墨点将继续看起来只是纸上的随机形状。
然而,因为我们的大脑倾向于识别面孔,并且由于自上而下的加工,我们很可能会在这些模棱两可的形状中开始看到一个人的脸。
视觉错觉的经历可以说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体验。
面容失认症,也被称为面容失认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障碍,患者无法识别熟悉的面孔,包括自己的。虽然其他方面的视觉处理和认知功能不受影响,但患者能够感知熟悉的面孔,却不能识别它们。
在这种情况下,自下而上的加工仍然是有效的,但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加工,他们无法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与存储的知识联系起来。这表明这两种加工过程对我们知觉体验的重要性。
来自Verywell的一句话
自下而上的加工对于理解感知发生的某些方面是非常有用的。然而,研究表明,包括期望和动机(自上而下加工的因素)在内的其他因素也会对我们周围的事物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