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弗洛伊德的超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超我是人格的一部分,它为一个人的行为提供精神上的奖惩。它包括我们从父母和社会中内化的理想,并负责产生自豪和满足的感觉以及羞耻和内疚的感觉。
在心理学中,超我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是本我,负责原始冲动,和自我,负责有意识的决策。超我努力抑制本我的冲动,并试图让自我按照道德而不是现实行事。
本文探讨了弗洛伊德的超我及其与其他人格组成部分的互动。
构成超我理想的观念不仅包括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道德和价值观,还包括我们在社会和文化中获得的对正确与错误的看法。
超我的部分
超我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自我理想和良心。
自我理想
自我理想是超我的一部分,包括良好行为的规则和标准。这些行为包括被父母和其他权威人物认可的行为。遵守这些规则会带来自豪、价值和成就感的感觉。违反这些规则可能导致内疚感。
自我理想通常被认为是我们的理想形象;我们想成为的人。我们树立起的理想形象,通常是模仿我们认识的人,作为我们努力成为的标准。
良心
良心是由被视为不好的行为的规则组成的。当我们进行符合自我理想的行为时,我们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或为我们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当我们做良心认为不好的事情时,我们会体验到内疚感。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中,超我是最后发展出来的人格成分。本我是基本的、原始的人格部分;它从出生就存在。自我在孩子生命的头三年开始发展。最终,超我在大约五岁时开始显现。
超我的目标
超我的主要行动是完全抑制被认为是错误的或在社会上不可接受的本我的任何欲望或冲动。它还试图让自我按照道德而非现实行事。最后,超我追求道德上的完美,而不考虑现实。
超我存在于所有三个意识层次中。因此,我们有时可能会在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经历内疚。当超我在意识思维中发挥作用时,我们会意识到由此产生的感觉。然而,如果超我无意识地惩罚或抑制本我,我们可能会感到内疚并且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超我与自我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写道,当超我和自我没有冲突时,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
“[超我的]内容大部分是意识的,因此可以通过内心理解直接到达,”她在1936年的著作《自我和防御机制》中写道。“然而,我们对超我的印象总是倾向于变得模糊,当它与自我和谐相处时。
“我们说它们一致,即在这些时刻,超我对于主体本身或外部观察者来说都不是一个可感知的独立机构。它的轮廓只有在它以敌意或至少批评的方式面对自我时才会变得清晰。”
“超我,像本我一样,通过它在自我中产生的状态变得可感知:例如,当它的批评引发罪恶感时,”她写道。这意味着一个人可能只会在超我引起奖励或惩罚的感觉时才感觉到它的存在。
超我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是由过于强大的超我引起的,而精神病则是由过于强大的本我引起的。当自我试图从超我或本我中重新获得控制权时,症状就会出现。
弗洛伊德的治疗方法称为心理分析,旨在揭示潜意识中的压抑情绪或记忆。他认为,像梦分析这样的技术可以帮助找到超我与自我或本我之间的冲突的潜意识根源。他认为,将这些记忆和情绪带入意识层面,有助于个人解决冲突。
一些心理分析的元素仍然被今天的治疗师使用,但关于超我、自我和本我的观点大多被认为过时且对现代治疗实践不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