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关于本我的理论
为什么有时候那些突然的冲动会如此强烈
想象一下你心中的一部分,它完全基于本能和欲望而不考虑后果。我们个性中这种原始的部分就是本我。弗洛伊德称其为“混沌,一个充满沸腾兴奋的坩埚。”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之一就是本我。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人格理论,本我是由无意识的心理能量组成的,致力于满足基本的需求、需求和欲望。
本我的概述
本我基于享乐原则运作,该原则要求立即满足需求。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是人格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了解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视角对于学习心理学的历史非常重要。流行文化和哲学经常提到本我、自我和超我。例如,人们可能会说某人的自我控制得太强或他们的本我在掌控一切。
:max_bytes(150000):strip_icc():format(webp)/what-is-the-id-2795275_color1-5c05a6dd46e0fb00015fefff.png)
插图由Emily Roberts提供,Verywell
本我是何时出现的?
弗洛伊德将人格比作冰山。水面以上的部分实际上只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隐藏在水下。
- 水面上方的冰山尖端代表意识。
- 水面以下的冰山主体象征着无意识心灵,其中包含了所有隐藏的欲望、思想和记忆。
本我存在于无意识的心灵中。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本我是唯一在出生时就存在的个性部分。他还建议,这种原始成分完全存在于无意识中。本我作为个性的动力驱动。它不仅努力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很多都直接与生存有关,而且还提供了推动个性发展的所有必要能量。
在婴儿期,当其他个性成分尚未形成时,孩子们完全受本我的支配。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如食物、饮料和舒适,是最重要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人们总是按照本我的需求来行动,以满足每一种冲动、需求或欲望,那显然是非常有问题的。本我包含所有的生活和死亡本能,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本能有助于推动行为。
这个个性方面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它仍然是婴儿式的、本能的和原始的。它不接触现实或逻辑或社会规范。它仅仅追求满足个人最基础的欲望和需求。
个性中的本我
幸运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其他组成部分也会发展起来,使我们能够控制本我的需求,并以合乎社会规范的方式行事。
自我最终会出现,以调和本我和现实之间的需求。
超我,即内化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部分,会出现以试图推动自我更正直地行事。自我必须应对由本我、超我和现实提出的竞争性需求。
本我是如何运作的
本我根据享乐原则运作,也就是需要应立即得到满足的原则。当你饿了,享乐原则就会指引你去吃东西。当你渴了,它会促使你喝水。
但当然,你不能总是立即满足你的需求。有时你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或直到你有办法满足这些需求。
当你无法立即满足需求时,会产生紧张感。本我依靠初级过程暂时缓解这种紧张感。初级过程涉及通过白日梦、幻想、幻觉或其他一些过程来创造一个心理图像。
例如,当你渴了,你可能会开始幻想一杯冰冷的冰水。当你饿了,你可能会开始想着从你最喜欢的餐厅点你最喜欢的食物。
通过这样做,你可以应对本我需求产生的紧张感,直到你实际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关于本我的观察
在他的1933年书籍《新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描述本我为“不可触及的人格暗处”。他认为,只有通过研究梦境的内容和神经质行为线索才能真正观察到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充满本能能量的水库,受享乐原则驱使,致力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
弗洛伊德还将本我比作“沸腾兴奋的坩埚”,并描述本我没有任何实际组织。那么,本我和自我是如何互动的?
弗洛伊德将它们的关系比作马和骑手。马提供推动前进的能量,但骑手指导这些强大的动作来决定方向。然而,有时骑手可能会失去控制,发现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换句话说,有时自我可能不得不引导本我走向它想去的方向。
要点
重要的是要记住,本我是纯粹的心理概念。大脑中没有与这种个性部分相关的实际物理结构。弗洛伊德对人格的观点仍然存在争议,且未被广泛接受。然而,基本了解它们对于讨论心理分析和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历史非常重要。
常见问题
-
本我和自我有什么区别?
本我是原始的、基本的、完全无意识的人格部分。它包含了驱动人们满足所有基本需求的所有无意识能量。另一方面,自我是人格中意识的和现实的部分。它充当导演,管理本我的需求以及超我的愿望和现实。
-
本我的例子是什么?
当婴儿饿了哭闹是本我的一个例子。因为婴儿还没有形成人格的其他部分,弗洛伊德认为它是由本我驱动的,本我追求满足所有基本需求和冲动,如饥饿、口渴和舒适。
-
本我在心理学中是真实的吗?
弗洛伊德关于本我的概念被批评为过于简单化。虽然弗洛伊德的人格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思考心灵结构的好方法,但很难对其观点进行实证测试。最终,本我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理论概念,但在研究人员之间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