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特质与自我力量
自我力量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应对压力、处理逆境和从挫折中恢复的能力。当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自我力量时,他们能够在面对挑战时不依赖有害或不健康的应对机制。
在Sigmund Freud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中,自我力量是个体能够有效地应对本我(id)、超我(superego)和现实要求的能力。缺乏自我力量的人可能会感到这些竞争需求之间的冲突,而自我力量过强的人则可能变得过于固执和僵化。
自我力量有助于我们维持情绪稳定,并应对内部和外部的压力。
概述
自我力量在心理学中有几种不同的含义。Freud将其描述为自我管理本我、超我和现实需求的能力。Erikson将其描述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克服困难的能力。
然而,这些不同定义归结起来,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挑战时,能够保持韧性并以决心继续前进的能力。
自我力量的起源
根据Sigmund Freud,人格由三个要素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 本我 由所有原始欲望和冲动构成,且是出生时就存在的唯一人格部分。
- 超我 是人格中由父母和社会内化的标准和规则组成的部分,它促使人们遵循道德行为。
- 自我 是人格成分,调解现实的需求、本我的冲动以及超我过于理想化但往往不切实际的标准。
当本我驱使人追求最基本的需求,而超我努力遵从理想标准时,自我是调解这些基本冲动、道德标准和现实需求之间平衡的部分。
在心理健康方面,自我力量通常用来描述个体在面对痛苦、困扰和冲突时维持身份和自我的能力。研究者还提出,获得新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是自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Erikson关于自我力量的观点
Erik Erikson也在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描述了自我力量的概念。根据Erikson的说法,自我力量是在每个连续发展阶段获得的品质。人们通过成功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来获得这种力量感或掌控感。
高自我力量的特征
具有高度自我力量的人通常会分享几个关键特性。他们倾向于:
- 对自己应对挑战的能力充满信心
- 善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具有高水平的情绪智力
- 即使在艰难情况下也能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具有良好自我力量的个体在面对挑战时,会有一种感觉,即他们可以克服问题,甚至因此成长。
凭借强大的自我力量,个体认为他们能够应对问题,并找到应对困境的新方法。这些人可以在没有任何自我丧失的情况下应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具有强大自我力量的人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非常有韧性。面对障碍,这些人不会放弃,而是将此类事件视为需要掌握和克服的任务。
即使在复杂事件或悲剧发生时,拥有自我力量的人也可以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并保持乐观态度。
低自我力量的特征
另一方面,自我力量较弱的人会将挑战视为需要避免的事情。在许多情况下,现实似乎太压倒性以至于无法应对。自我力量不足的特征包括:
自我力量较低的人在面对问题时难以应对,可能会通过幻想、物质滥用等方式逃避现实。
低自我力量通常表现为缺乏心理韧性。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自我力量较低的人可能会直接放弃或崩溃。
如何建立自我力量
像肌肉一样,自我力量可以通过工作、实践和奉献来培养。发展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有助于培养更好自我力量的策略包括:
心理治疗 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培养更强大、更有韧性的自我。通过与治疗师合作,你可以识别出让你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更难应对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然后,你可以找到改变这些思维的方式,并学习更有效的应对技巧。
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自我力量是一个人格特征,决定了你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韧性。如果你具有良好的自我力量,你就能更好地应对压力,并从挑战中恢复过来。而自我力量的问题可能导致不健康的应对机制。幸运的是,你可以采取措施发展新的技能,并培养更健康的自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