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自恋爱情模式
=================================
自恋爱情模式指的是自恋个体在浪漫关系和其他形式的爱情中接近和参与的方式。
自恋是一种人格特质,其特征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缺乏共情、持续需要赞赏以及倾向于为了个人利益而利用和操纵他人。
研究者在解释自恋关系时倾向于描述一种相似的行为模式。
自恋关系通常涉及三个不同的阶段:爱情轰炸、贬低和抛弃。这个循环是由自恋者维持控制和使伴侣保持情感投入的动力驱动的,同时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
当他们的目标是吸引你并让你在情感上上钩时,他们会表现得温暖、迷人且镇定。但是,高度自恋的个体需要来自伴侣的持续关注和肯定,因此他们会进行操纵行为以维持主导地位,强化他们自我感知的完美,并防御对其权威的挑战。
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这种‘自恋供给’并满足他们对持续赞赏的深刻需求的伴侣。
一些自恋者也有可能通过性不忠来寻求额外的自恋供给。坎贝尔和福斯特(2002)指出,自恋者往往容易感到无聊,因此他们寻求新奇和刺激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
不过,一般来说,他们追求的每一段新关系都会遵循类似的虐待模式。
下面更详细地看看每个阶段:
爱情轰炸
自恋爱情轰炸是自恋关系循环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自恋者会用过多的关注、爱意、赞美和礼物来包围你。
他们会伪装成你的理想伴侣,让你感到特别、安全、被倾听和重视。
他们可能会在相识后的几天或几周内告诉你他们爱你,或者你是他们的“完美”匹配。
这种强烈的爱慕可以创造一种强烈的吸引力,让你感到特别和被珍视。然而,实际上,他们的关注是一种诱饵:一种吸引你并建立强烈情感联系的方式,以便在进入贬低阶段之前。
虽然在关系的初期阶段区分真诚的爱意和爱情轰炸可能具有挑战性,但有一些微妙的线索可以帮助你避免成为操纵手段的受害者。例如:
- 如果他们在与你见面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表示永恒的爱和承诺。
- 如果他们给你过多的赞美。
- 如果他们推动快速承诺,比如同居或谈论结婚。
- 如果他们给你买昂贵的礼物,带你去奢侈的旅行,或计划精心的惊喜。
- 如果他们把你捧得高高在上,让你觉得自己是他们见过的最完美的人。
- 如果他们试图让你远离朋友和家人或垄断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 如果他们表现出占有欲或嫉妒的迹象。
以下是一些他们可能会对你说的话的例子:
“你是我的灵魂伴侣。”
“你是我见过的最棒的人。”
“在仅仅几天后,我就从未感到如此与某人相连。”
“我们将永远在一起。”
“你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更理解我。”
“我会照顾你,给你你想要的一切。”
请记住,并不是所有使用这些话语的人都一定是在进行爱情轰炸。关键是要观察这些陈述在他们其他行为和模式中的背景。
贬低
尽管他们对未来做出了承诺,表达了爱意,并誓言对你忠诚,但自恋者只关心满足他们的供给。一旦你完全沉浸在关系中,自恋者会逐渐进入贬低阶段。
在这个阶段,自恋者的态度会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开始进行旨在贬低你的行为。虽然你最初可能会忽略这一点,但曾经丰富的情感和关注将会变得稀缺。你可能会因为行为的突然变化而感到困惑和受伤。
他们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易怒,因小事挑起争端。或者,他们可能会开始批评你的外貌、个性、观点或成就。
他们的目标是削弱你的自信心,让你感到不足。
他们甚至可能攻击你的朋友和家人,或阻止你与他们共度时光,因为当一个人被孤立时更容易控制。
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进行更极端的行为,如忽视你、在公共场合羞辱你、质疑你的理智或威胁你身体暴力。
无论他们的行为是明显具有攻击性还是更被动和隐蔽,这一阶段都可能让你感到困惑、失衡和无助。
你可能会更努力地取悦他们,迫切希望重新获得曾经收到的积极关注;然而,这只会给他们更多的控制权并满足他们对关注的需求。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回到爱情轰炸。通过让你经历情感过山车,他们保持了你的情感投入并防止你离开。
以下是一些他们可能会使用的语句:
“你反应过度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可能是为什么人们不喜欢你的原因。”
“你总是这么[负面特质]。”
“这都是你的错,事情之所以不好都是你的原因。”
“你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那样?”
“如果你这么不开心,也许我们应该分手。”
“你认为你的朋友比我更重要吗?”
抛弃
抛弃阶段是自恋关系循环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自恋者会突然结束关系或撤回他们的情感投入,通常没有任何解释或结束。
当自恋者找到新的自恋供给来源,如新的浪漫伴侣或不同的社交圈时,抛弃阶段往往会发生。
当你不再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会抛弃你。他们可能会变得情感疏远、冷漠,甚至敌对,以确保他们以主导者的身份离开关系。
他们甚至可能将关系的失败归咎于你,以将自己描绘成受害者。因此,你可能会将关系的结束归咎于自己,并对自恋者的行为变化感到负责。
通常是在这个阶段,自恋虐待的受害者意识到他们处于一段虐待关系中,因为情感操纵和缺乏共情变得明显。这可能会非常痛苦和困惑,因为你不得不面对突然的损失和虐待循环带来的情感冲击。
自恋者最吸引什么样的人?
自恋者通常会被能够满足某些需求和品质的人所吸引,这些需求和品质与他们自己的心理动力相一致。他们想要一个能给予他们爱意、允许他们掌控并提供无尽关注的伴侣。
因此,他们往往被那些共情、关怀和养育的人(“共情者”)所吸引。
共情者是情感丰富的人,有强烈的渴望去养育和关怀他人。他们更有可能提供自恋者渴望的关注、赞赏和肯定。
此外,自恋者往往吸引那些孤独、渴望爱或自尊心低下的人。这些人更容易受到自恋者提供的奉承和关注的影响,并更依赖他人来获得自尊。自恋者可能将他们视为操纵和控制的容易目标。
另一方面,一些自恋者被强大和独立的个体所吸引。他们可能将这些个体视为需要征服的挑战或提升自己形象的手段。
当他们成功赢得那个人时,这确认了他们的伟大和魅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恋者将关系视为他们需要赢的游戏。
同样,自恋者往往被社会地位高、有影响力或有广泛人脉的人所吸引。这些“奖杯伴侣”可以提升他们的地位并验证他们的自我形象。
最终,自恋者想要一个能将他们置于高位、提供持续不断的赞赏并崇拜他们所感知的品质的伴侣。
如何应对自恋者
由于自恋者的操纵行为和自私自利,应对自恋者可能会很具挑战性。自恋者是有特权意识的人,对他人的情感几乎没有共情。
首先,你必须避免试图改变他们,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其次,当你与自恋者打交道时,必须保持冷静和镇定。自恋者喜欢挑起情感反应,他们经常享受参与争论和权力斗争。与其争论或反击,不如考虑脱离或转移话题。
尽可能减少与他们的接触,这可以减少他们进行操纵行为的机会。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你可能需要考虑完全离开这段关系。
当你与他们互动时,确保建立并传达明确的界限,说明哪些行为是你可接受的。无论是处理浪漫伴侣、友谊还是工作关系,都要一致地执行你的界限,即使自恋者试图突破它们。
家庭暴力受害者报告称,设置小的、逐步的界限给了他们设置更大界限的信心,最终使他们能够从施暴者身边物理上离开。
然而,请注意,当你与他们保持距离并设置界限时,你会让自恋者觉得他们在失去对你的控制。他们可能会加剧操纵行为或试图“吸回”你。注意这些策略,并提醒自己你的现实和经历。
寻求朋友、家人或治疗师的支持可能会有所帮助,他们可以提供外部视角和情感支持。他们可以帮助你保持坚定并做出明智的决定。
请记住,你的健康和心理健康应该是优先事项。与其试图改变他们的行为,不如专注于管理你自己的反应和行动。
常见问题
自恋者是否会重复爱情模式?
是的,自恋者在关系中往往会重复爱情模式。理想化、贬低和抛弃的循环是自恋者在浪漫关系中常见的模式。
这个循环使他们能够获得新的自恋供给来源,维持控制,并满足他们对关注和赞赏的需求。这与他们的核心人格特质和与他人的互动方式一致。
自恋者最害怕什么?
自恋者通常表现出自信和优越感,不太可能承认有恐惧。但,他们对关注的过度需求和膨胀的自我重要感暗示了潜在的自尊心不足。
在他们虚张声势的外表下,自恋者也有像其他人一样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自恋者可能害怕的一些事情包括:被遗弃、他们的脆弱或缺点被暴露、失去控制和无法操纵或支配他人、失败、被忽视或被视为普通人。
自恋者需要持续的关注、肯定和赞赏(自恋供给)来维持自尊心。他们害怕得不到这种供给。
自恋者最渴望什么?
自恋者最渴望的是关注、赞赏和肯定。
他们有一种无法满足的对权力、关注和赞扬的需求,以喂养他们膨胀的自尊心和脆弱的自尊。
自恋者希望通过贬低他人或展示自己的成就来提升自己。
自恋者能否真正爱某人?
自恋者往往难以形成真诚和健康的情感联系,包括以大多数人理解的方式体验爱情。
希腊神话中的纳喀索斯(Narcissus),爱上了自己的倒影,是对自恋者的准确描绘:他们只能爱自己创造的形象。他们会为了个人利益利用他人,并缺乏建立深厚情感联系所需的共情。
他们的自私、缺乏共情和操纵倾向往往阻碍了他们建立真实和互惠的恋爱关系的能力。
自恋者所体验的“爱情”往往是对其伴侣给予的积极情感和关注的强烈依附。这种依附可能非常强烈和消耗,但它与健康关系中建立的深厚情感纽带不同。
什么是自恋镜像?
自恋镜像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爱情模式。这是一种操纵手段,自恋者模仿或反映一个人的行为、价值观或情感,以创造一种熟悉和肯定的感觉,从而吸引个体并获得控制或赞赏。
这种表面的联系缺乏真诚爱情关系中固有的深度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Czerny, A. & Lassiter, P. & Lim, J. H. (2018). 滥用后的边界重协商:亲密伴侣暴力后恢复和重新找回自我。《心理健康咨询杂志》,40,211-225。
Howard V. (2019). 识别自恋虐待及其对精神卫生护理实践的影响。《精神卫生护理问题》,40(8),644-654。
Vrabel, J. K., Zeigler-Hill, V., Lehtman, M., & Hernandez, K. (2020). 自恋与浪漫关系中的感知权力。《社会和个人关系杂志》,37(1),124–142。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