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什么是自我消解?
致幻剂使用期间的“失去自我”的感觉
自我消解,也称为自我瓦解或自我消失,通常与精神实践以及致幻剂的使用相关联。人们描述这种体验时说,它就像一种死亡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中,他们放下了自己的自我感、身份或世俗欲望。由于这种感觉像是一种死亡,因此被称为自我消解。
导致自我消解的致幻剂包括LSD、裸盖菇素和氯胺酮。用来描述这种体验的词语包括开悟的、净化的、愉悦的和可怕的。理解当人们提到“自我”时所指的内容对于更好地理解自我消解至关重要。
自我是“我”或“自我”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我价值感来确定的。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的自我决定了你如何感知和经历世界,以及你如何与他人互动。
尽管自我和自我的定义在宗教文献和科学领域中有多种方式,但一位研究人员描述了自我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 第一人称视角下的自我意识,以自我反思为标志。
- 将自己视为与他人、世界或宇宙不同的体验。
- 对身体或物理自我的感受。
- 对个人叙事或传记的意识。
你能否拥有过多的自我?
现在你了解了你的自我是什么,你可以把自我消解看作是对自我重要性显著降低的一种认识。
幼儿天生具有自我中心倾向,一切都从他们自己的角度过滤。最终,孩子们成熟起来,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并且其他人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想法、情感和信仰。
当我们说某人“自恋”时,我们是指他们对自己评价很高,并且更关心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他人的需求。在极端情况下,有些人发展出自恋型人格障碍,缺乏同理心,对自己的重要性和成功、名声、财富有着妄想式的观念。
自我消解的历史
虽然自我消解的概念似乎令人恐惧,但可能会让你惊讶的是,人们寻求“自我消解”的体验。
想象一下你的自我就像一个塔形的纸牌堆,而自我消解就是这个塔的倒塌。与其说是与世界不同,不如说是与宇宙或上帝合一。无论如何,你回到了零点,生活开始有了新的意义。
自我消解作为一个概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宗教和精神实践,如基督教和禅宗佛教。在最近几十年里,它也与致幻剂的使用联系在一起。人们转向娱乐性的致幻剂使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像自我消解这样的现象。
LSD及其治疗效果
人类对致幻剂的使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然而,当Albert Hoffman在1936年创造了LSD之后,人们开始转向这种药物,因为它的潜在治疗效果。尽管政府限制减缓了对该药物的研究,但医学和科学界的好奇心从未减弱。
如今,使用致幻剂疗法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并不罕见。致幻剂改善普通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潜力也在研究之中。
早期研究表明,致幻剂有可能对普通个体产生治疗益处。然而,这些效应的程度和机制尚未完全理解。
创造“自我消解”一词
“自我消解”这个词最早出现在Timothy Leary在1960年代出版的《致幻体验》一书中。在这本书中,Leary描述了在使用LSD时可能会出现自我消解的现象。他提到,这种体验可能是恐怖的或启发性的,这取决于你为此做了多少准备。
十年后,在197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Stanislav Graf建议,致幻剂疗法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自我消解。
一种看似致幻剂在治疗上有益的方式是通过所谓的自我消解或自我瓦解现象,尤其是在与“连接感”现象相关的情况下。“连接感”被认为与此密切相关。简单来说,“连接感”就是与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相连的感觉。
目前的科学理论表明,这两种体验都可能对你的心理健康和福祉产生积极影响。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理解这如何实现。
自我消解的迹象
自我消解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体验。经历过的人分享的感受包括感觉自己失去了自我或觉得自己与宇宙合一。
自我消解的迹象
当你经历自我消解时:
- 你的存在感不再感觉与世界不同。
- 你可能会感觉到与宇宙相连。
- 你可能会感觉到与所有人类相连。
- 你可能会感到与上帝合一。
什么触发了自我消解?
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探讨了谷氨酸使用与自我消解之间的联系。谷氨酸是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负责记忆、学习、思维和情绪。研究者观察到,较高的谷氨酸水平在内侧前额叶皮层会导致负面的自我消解体验,而在海马体中的较低谷氨酸水平则与正面的自我消解体验相关。
其他改变人生的体验,如濒死体验和分娩,也被认为与类似于自我消解的经历有关。尽管它通常与致幻剂的使用相关联,但一些精神人士认为通过进入深度冥想状态、祈祷或自我否定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诱导自我消解。
- 对于基督徒来说,信徒们会放弃世俗的欲望和“肉体之罪”,专注于基督耶稣并为上帝而活。在《加拉太书》第二章第二十节中有一段经文:“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 对于佛教徒来说,这种现象被描述为开悟,是与宇宙或某一神灵交流的方法。
- 对于苏菲派穆斯林来说,这被称为Fana,定义为自我的消失。它翻译为“在上帝中死去”。对于苏菲派穆斯林来说,Fana是通过完全否认自我并不断反思上帝的品质来实现的。
归根结底,自我消解是你所知道的自我的消解。自我消解导致自我参照意识的显著减少,引发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中断,并有时鼓励一种与他人和世界合一的感觉,增强你的存在主义和精神存在的感觉。
自我消解的积极影响
试图达到自我消解意味着一些人涉足娱乐性致幻剂的使用。这种做法受到许多医疗提供者和一些宗教团体的强烈反对。然而,关于自我消解和连接感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潜在治疗效果的研究很有前景。
改善幸福感
在2022年一项关于致幻剂使用和自我消解与连接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可能存在有益的治疗效果,包括改善心理幸福感。这在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物质使用障碍在内的几种心理健康状况中尤为明显。
研究者还提出,孤立和过度自我关注,这两个在自我消解和连接感的对立两端,可能与心理痛苦有关。
默认模式网络
研究表明,你的自我和自我意识与默认模式网络(DMN)之间存在联系。DMN被认为负责许多事情,包括自我、情感、道德和共情。你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你对自己感和自我身份的价值感,都在形成你的自我。
有人认为自我是一个看待世界的镜头。支持自我消解好处的人认为,这个镜头往往是限制性的。因此,他们认为自我消解有助于消除这些限制。在由致幻剂引起的自我消解中,似乎在你的DMN活动上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这被认为可能触发自我消解。
自我消解的潜在风险
虽然自我消解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愉快体验,但它也可能是一种可怕的体验。人们对致幻剂的反应各不相同。诸如药物使用史、性别、年龄和其他环境因素等因素都会影响你的致幻剂体验。
有可能对致幻剂产生负面反应。例如,你可能会经历以下情况:
- 恶心
- 睡眠问题
- 口干
- 出汗
- 恐慌
- 妄想
- 精神病
由于长期经历自我消解的影响尚不清楚,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揭示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此外,由于现代唯物主义科学仅将我们的感知视为生物现象,它缺乏考虑致幻剂或精神实践伴随的自我消解可能发生的“非科学”的但可能重要的宗教或精神效果的能力。
最后的想法
自我消解无疑是一种动态的体验。然而,这是否对你有益一直是致幻剂专家和爱好者讨论的话题。需要注意的是,诸如致幻剂之类的物质的娱乐性使用可能伴随着许多不愉快甚至致命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