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认知方法
================================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对心灵作为信息处理器的科学研究。它关注我们如何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以及我们如何理解这些信息。
认知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包括人们如何感知、思考、记忆、学习、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认知心理学家试图构建认知模型,以解释发生在人们大脑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语言、记忆、思维和意识。
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变得非常重要。几个因素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条件反射行为和精神分析概念转向了通过严格和严谨的实验室调查来理解人类信息处理。
摘要表
关键特征
- 中介过程
- 信息处理方法
- 还原论(将行为分解)
- 诺莫塞蒂克(研究群体)
- 图式(关于科尔伯格和皮亚杰)
方法
- 控制实验
- 物理测量(例如,神经成像)
- 病例研究(认知神经科学)
- 行为测量(例如,反应时间)
假设
- 心理学应该进行科学研究。
- 来自感官的信息由大脑处理,这种处理指导我们的行为。
- 大脑/心灵像计算机一样处理信息。我们接收信息,然后对其进行心理处理。有输入、处理和输出。
- 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中介过程(例如,思考、记忆)。
优势
- 客观测量,可以复制和同行评审
- 实际应用(例如,认知行为疗法)
- 明确的预测,可以进行科学测试
局限性
- 还原论(例如,忽视生物学)
- 实验生态效度低
- 行为主义——不能客观地研究不可观察的内部行为
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中介过程:
行为主义方法只研究可以客观测量的外部可观察(刺激和反应)行为。
他们认为,内部行为无法研究,因为我们无法看到一个人的大脑中发生了什么(因此无法客观测量)。
然而,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检查有机体的心理过程及其如何影响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认知心理学假设在刺激/输入和反应/输出之间存在中介过程。
这些是中介过程,因为它们介于(即处于中间)刺激和反应之间。它们出现在刺激之后,反应之前。
与行为主义提出的简单刺激-反应联系不同,有机体的中介过程对于理解至关重要。
没有这种理解,心理学家就无法完全理解行为。
示例
- 感知:我们如何处理和解释感觉信息。
- 注意:我们如何选择性地关注环境的某些方面。
- 记忆:我们如何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
- 语言:我们如何习得、理解和产生语言。
- 问题解决和决策:我们如何推理、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 图式:认知心理学家假设,人们的先前知识、信念和经验塑造了他们的心理过程。
例如,认知方法认为,问题赌博源于适应不良的思维和错误的认知,这导致了不合逻辑的错误。
赌徒对“机会”游戏中涉及的技能量估计过高,因此他们可能以赔率对他们有利的心态参与,并认为自己有很大的赢面。
因此,认知心理学家说,如果你想理解行为,你必须理解这些中介过程。
心理学应被视为一门科学:
这一假设基于这样的观点,尽管心灵无法直接观察,但可以使用客观和严谨的方法进行研究,类似于其他科学对自然现象的研究。
控制实验
认知方法认为,内部心理行为可以使用控制实验进行科学研究。
它利用其调查结果来推断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使用高度控制的实验室实验,以避免额外变量的影响。
这使研究人员能够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建立因果关系。
这些控制实验是可以重复的,获得的数据是客观的(不受个人判断或意见的影响),并且可以测量。这使心理学更具可信度。
操作定义
认知心理学家开发操作定义以科学地研究心理过程。
这些定义指定了如何测量和量化抽象概念,如注意力或记忆(例如,思考时的口头协议)。这使得研究结果可靠且可重复。
可证伪性
心理学中的可证伪性是指通过实证观察或实验来证伪理论或假设的能力。如果一个主张不可证伪,则被认为是不科学的。
认知心理学家旨在开发可证伪的理论和模型,这意味着它们可以通过实证证据进行测试并可能被证伪。
对可证伪性的承诺有助于区分科学理论和伪科学或不可证伪的主张。
实证证据
认知心理学家依赖实证证据来支持他们的理论和模型。
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数据,如实验、观察和问卷,以测试假设并得出关于心理过程的结论。
认知心理学家假设心理过程不是随机的,而是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和结构化的。他们寻求识别使人们能够感知、记忆和思考的基本认知结构和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对理解心理过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发展了各种理论和模型,如多存储模型、工作记忆模型和双过程思维理论。
人类是信息处理器
认知心理学家采用了信息处理的概念作为人类思维如何工作的模型。
信息处理方法基于以下几个假设:
- 信息由一系列系统处理:信息处理方法提出,一系列的认知系统(如注意、感知和记忆)从环境中处理信息。每个系统在处理信息并将其传递到下一个阶段时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 处理系统转换信息:当信息通过这些认知系统时,它会以系统的方式被转换或修改。例如,传入的感觉信息可能被注意过滤、编码到记忆中,或者用于更新现有的知识结构。
- 研究旨在确定潜在的过程和结构:信息处理方法内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识别、描述和理解支持各种认知表现(如学习、问题解决和决策)的具体认知过程和心理结构。
- 人类信息处理类似于计算机处理:信息处理方法将人类认知与计算机处理进行了类比。就像计算机接收信息、根据特定算法进行处理并产生输出一样,人类的大脑也被认为会进行类似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
计算机-大脑类比
计算机-大脑隐喻,或信息处理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将人类大脑的功能类比为计算机的功能。
这个隐喻表明,大脑像计算机一样,通过一系列线性步骤(包括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处理信息。
认知心理学受到了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影响,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与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之间往往存在类比。
根据这一假设,当我们与环境互动时,我们通过感官接收信息(输入)。
这些信息随后由各种认知系统(如感知、注意和记忆)处理。这些系统协同工作,对输入信息进行解释、组织并存储以供日后使用。
在处理阶段,大脑对信息进行操作,如编码、转换,并将其与先前存储的知识结合。这种处理可能涉及各种认知过程,如思考、推理、问题解决和决策。
处理后的信息可以用于生成输出,如行动、决策或新想法。这些输出基于已处理的信息以及个体的目标和动机。
这导致了信息流经认知系统的模型,如多存储模型。
信息处理方法还假设大脑具有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类似于计算机的内存和处理限制。
这意味着人类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关注和处理一定量的信息,当大脑过载时,认知过程可能会变慢或受损。
图式的角色
一个图式是一个“信息包”或认知框架,帮助我们组织和解释信息。它是基于先前的经验。
认知心理学家假设,人们的先验知识、信念和经验塑造了他们的心理过程。他们研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
图式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解释传入的信息,防止我们被环境中感知到的大量信息压垮。
图式通常会影响认知处理(一种基于经验形成的心理框架,包含信念和期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图式变得越来越详细和复杂。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因为我们使用可能不相关的图式选择和解释环境刺激。
这可能是目击者证词不准确的原因之一。它还可以解释我们在感知光学错觉时的一些错误。
缺点
1. 行为主义批评
B.F. 斯金纳批评认知方法。他认为只有外部刺激-反应行为应该被研究,因为这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行为主义假设人们出生时是一块空白板(tabula rasa),并不具备认知功能,如图式、记忆或知觉。
由于其主观性和非科学性质,斯金纳继续发现认知研究方法的问题,特别是内省法(如威廉·冯特所用)。
2. 心理体验的复杂性
心理过程高度复杂且多面,涉及广泛的认知、情感和动机因素之间的复杂互动。
心理体验的复杂性使得很难在受控条件下隔离和研究特定的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通常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如个性、文化和过去经历,这可能会引入研究中的变异性和混淆变量。
3. 实验方法
虽然受控实验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黄金标准,但它们可能无法完全捕捉现实世界中心理过程的复杂性和生态效度。
一些心理过程,如创造力或复杂情况下的决策,可能难以在实验室环境中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认知心理学使用的实验室实验生态效度低,因为对变量的控制创建了一个人工环境。
罗杰斯强调更整体的方法来理解行为。
认知方法使用非常科学的方法,具有可控性和可重复性,因此结果可靠。
然而,实验缺乏生态效度,因为任务和环境的人工性,它们可能不能反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信息。
例如,Baddeley(1966)使用单词列表来研究长期记忆(LTM)的编码方式。
然而,这些单词对参与者没有意义,因此他们在任务中使用记忆的方式可能与这些单词对他们有意义时的情况非常不同。
这是一个弱点,因为理论可能无法解释记忆在实验室外是如何工作的。
4. 计算机类比
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范式将大脑视为计算机来处理信息。
然而,尽管人类大脑和计算机操作之间存在相似之处(输入和输出、存储系统和中央处理器的使用),计算机类比受到了批评。
例如,人类大脑的特点是有意识、主观经验和自我意识,而计算机不具备这些特点。
计算机没有感觉、情感或自我意识,这些在人类认知和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
大脑-计算机隐喻经常在神经科学文献中隐含地使用,通过术语如“感觉计算”、“算法”和“神经代码”。然而,在实际大脑中很难识别这些概念。
5. 简约主义
认知方法是简约主义的,因为它不考虑影响信息处理和记忆的情绪和动机。例如,根据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焦虑可以影响我们的记忆。
这种机器简约主义(简单性)忽视了人类情绪和动机对认知系统的影响以及这可能如何影响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
早期的认知理论并未总是认识到生物心理学(生理)和环境(行为主义方法)因素在决定行为中的作用。
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现代认知心理学已经发展出一种更全面的人类认知和行为理解。
优势
1. 认知因素与外部事件的重要性
认知心理学强调内部认知过程在塑造情感体验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关注外部事件。
贝克的认知理论认为,导致抑郁的不是外部事件本身,而是个体通过其消极图式解释和处理这些事件的方式。
这突显了在抑郁症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中解决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社会交换理论(Thibaut & Kelly, 1959)强调关系是通过内部心理过程形成的,如决策,而不仅仅基于外部因素。
计算机类比可以应用于这一概念,即个体观察行为(输入),处理成本和收益(处理),然后做出关于关系的决定(输出)。
2. 跨学科方法
尽管早期的认知心理学可能忽视了生理和环境因素,但当代认知心理学越来越多地整合了其他方法的见解。
认知心理学借鉴了其他科学学科的方法和发现,如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以了解心理过程。
这种跨学科的方法加强了认知心理学的科学基础。
认知心理学已经影响并与其他方法和研究领域相结合,产生了例如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神经心理学和人工智能(AI)。
3. 实际应用
另一个优势是,该领域的心理学研究经常有实际应用。
通过强调认知处理的重要性,认知方法可以解释如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贝克的认知抑郁理论认为,关于自我、世界和未来的消极图式是抑郁症发展和维持的核心。
这些消极图式导致信息处理的偏差、对经验负面方面的选择性注意和事件解释的扭曲,从而延续抑郁状态。
治疗
通过识别认知过程在精神障碍中的作用,认知心理学促进了有针对性干预的发展。
认知行为疗法旨在改变导致情感困扰的不良思维模式和信念,帮助个体发展更平衡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
CBT的基础是改变人们处理思想的方式,使其更加理性或积极。
通过认知重构、行为实验和引导发现等技术,CBT帮助个体挑战和改变他们的消极图式,从而改善情绪和功能。
认知行为疗法(CBT)在治疗抑郁症方面非常有效(Hollon & Beck, 1994),对焦虑问题也有中等效果(Beck, 1993)。
问题和争论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认知方法的立场不明确。它认为认知过程受到经验和图式的影响,这暗示了一定程度的决定论。
另一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基于个体可以改变其思维模式的前提,表明自由意志的能力。
天性与教养
认知方法在辩论中采取互动观点,承认天性和教养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它认识到,虽然某些认知能力,如语言习得,可能有先天成分(天性),但经验和学习(教养)也塑造了信息处理方式。
整体论与简约主义
认知方法在其方法论上倾向于简约主义,因为它通常孤立地研究认知过程。
例如,研究人员可能会专注于记忆过程而不考虑其他认知功能或环境因素的影响。
虽然这种方法允许更受控的研究,但它可能缺乏生态效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认知过程通常是相互作用和同时进行的。
个别论与普遍论
认知方法主要是普遍论的,因为它寻求建立适用于所有个体的信息处理的一般原则和理论。
它旨在识别普遍的认知模式和机制,而不是关注个体差异。
认知心理学的历史
- 沃尔夫冈·科勒(1925年) – 科勒的著作《黑猩猩的心理》挑战了行为主义的观点,提出动物可以表现出顿悟行为,从而推动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
- 诺伯特·维纳(1948年) – 维纳的著作《控制论》引入了输入和输出等概念,影响了认知心理学中信息处理模型的发展。
- 爱德华·托尔曼(1948年) – 托尔曼关于大鼠认知地图的研究表明动物对其环境有内部表征,挑战了行为主义的观点。
- 乔治·米勒(1956年) – 米勒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七个信息块,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础概念。
- 艾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1972年) – 纽厄尔和西蒙开发了通用问题求解器,这是一个模拟人类问题解决的计算机程序,促进了人工智能和认知建模的发展。
- 乔治·米勒和杰罗姆·布鲁纳(1960年) – 米勒和布鲁纳在哈佛大学建立了认知研究中心,对认知心理学作为独立领域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乌尔里克·奈塞尔(1967年) – 奈塞尔的著作《认知心理学》正式确立了认知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重点研究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
- 理查德·阿特金森和理查德·希夫林(1968年) –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提出了多存储模型,将记忆分为感觉、短时和长时存储,成为记忆研究中的关键模型。
- 埃莉诺·罗斯(1970年代) 对自然类别和原型的研究,影响了概念形成和分类的研究。
- 恩德尔·图尔文(1972年) 区分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进一步发展了对长时记忆的理解。
- 巴德利和希奇(1974年) 提出了工作记忆模型,扩展了短时记忆的概念,并引入了中央执行系统的概念。
- 马文·明斯基(1975年) 在人工智能中提出了框架的概念,影响了认知心理学中知识表示的理解。
- 大卫·鲁梅尔哈特和安德鲁·奥顿尼(1977年) 的图式理论研究,描述了知识是如何组织和用于理解和记忆信息的。
- 阿莫斯·特沃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1970年代-1980年代) 关于决策中的启发式和偏见的研究,导致了行为经济学和判断与决策研究的发展。
- 戴维·马尔(1982年) 的视觉计算理论,提供了一个理解视觉感知的框架,影响了计算认知科学领域。
- 1980年代连接主义和平行分布式处理(PDP)模型的发展,为传统符号模型提供了替代方案。
- 诺姆·乔姆斯基(1980年代) 的普遍语法和语言习得装置理论,影响了语言和认知发展的研究。
- 1990年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出现,结合了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技术,研究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
参考文献
Atkinson, R. C., & Shiffrin, R. M. (1968). 第二章:人类记忆:一个提议的系统及其控制过程。In Spence, K. W., & Spence, J. T. 学习与动机的心理学 (第2卷)。纽约:Academic Press. pp. 89–195.
Baddeley, A. D., & Hitch, G. (1974). 工作记忆。In G. H. Bower (Ed.), 学习与动机的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进展 (第8卷, pp. 47-89)。Academic Press.
Beck, A. T, & Steer, R. A. (1993). 贝克焦虑量表手册. 圣安东尼奥: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Chomsky, N. (1986). 语言知识:其性质、起源和使用. Praeger.
Gazzaniga, M. S. (Ed.). (1995). 认知神经科学. MIT Press.
Hollon, S. D., & Beck, A. T. (1994). 认知和认知行为疗法。In A. E. Bergin & S.L. Garfield (Eds.), 心理治疗和行为改变手册 (pp. 428—466). 纽约:Wiley.
Köhler, W. (1925). 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方面。教育学报和遗传心理学杂志, 32(4), 691-723.
Marr, D. (1982). 视觉:对人类视觉信息表示和处理的计算研究. W. H. Freeman.
Miller, G. A. (1956). 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处理信息能力的一些限制。心理学评论, 63 (2): 81–97.
Minsky, M. (1975). 表示知识的框架。In P. H. Winston (Ed.), 计算机视觉心理学 (pp. 211-277). McGraw-Hill.
Neisser, U (1967). 认知心理学. Appleton-Century-Crofts: 纽约
Newell, A., & Simon, H. (1972). 人类问题解决. Prentice-Hall.
Rosch, E. H. (1973). 自然类别。认知心理学, 4(3), 328-350.
Rumelhart, D. E., & McClelland, J. L. (1986). 平行分布式处理:认知微观结构的探索. 第1卷:基础. MIT Press.
Rumelhart, D. E., & Ortony, A. (1977). 记忆中的知识表示。In R. C. Anderson, R. J. Spiro, & W. E. Montague (Eds.), 学校教育与知识获取 (pp. 99-135). Erlbaum.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74). 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见。科学, 185(4157), 1124-1131.
Thibaut, J., & Kelley, H. H. (1959). 群体的社会心理学. 纽约:Wiley.
Tolman, E. C., Hall, C. S., & Bretnall, E. P. (1932). 效果法则的反驳及强调、动机和中断法则的代入。实验心理学杂志, 15(6), 601.
Tolman E. C. (1948). 大鼠和人的认知地图. 心理学评论. 55, 189–208
Tulving, E. (1972).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In E. Tulving & W. Donaldson (Eds.), 记忆的组织 (pp. 381-403). Academic Press.
Wiener, N. (1948). 控制论或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信. 巴黎, (Hermann & Cie) & 康桥, 马萨诸塞州 (MIT Press).
进一步阅读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