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去个性化:他人在场如何影响行为
有时候很容易在一大群人中迷失自我。
你在参加音乐会时,所有人都在跳上跳下,大声尖叫,于是你也加入了。或者你在一个正在变得激进的人群中,对着另一个群体尖叫粗话,于是你也加入了。这两种行为都是去个性化的例子。
去个性化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当你周围有其他人时,你的思想和行为会模仿他们的——即使这是一些你通常不会做的事情。
“去个性化是指一个人成为一群人的一部分,并开始失去自己的个体身份,[采用一种]‘群体思维’,”心理学家兼认证教育行为分析师Reena B. Patel解释道。
去个性化并不总是有害或有问题的,有时甚至很有趣,但在某些情况下,去个性化会对自己以及周围的其他人产生负面影响。让我们来谈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
为什么会出现去个性化?
当人们成为一群体的一部分时,他们往往更像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个体。融入其他人的能力会导致一个人采纳周围其他人采取的行为。他们的个体性减弱了,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变得匿名了。
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去个性化可以来自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导致一个人的行为与他们平时的行为不同,从而导致意外后果。
“匿名可以让某人从事一些如果被认出就不会做的行为,”心理学家John Delatorre, PsyD解释道。“匿名可以成为愿望实现的机会,做一些他们一直想做但从未做过的事情,但它也可以作为解抑制剂,让这个人自由地摆脱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控制。”
因为一个人完全沉浸在群体的活动中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他们的自我意识会受到损害。他们会跟随人群,无论这个群体有多大。
人数众多时也会感到安全。有时,反对群体可能会觉得危险或冒险。我们不希望过于突出是很正常的。
大型群体中的人变得更少自我意识
几十年的研究发现,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加,自我意识降低。人们觉得自己不太可能被注意到,也不太内疚去做一些可疑的行为。
你知道吗?
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去个性化这一术语,描述人们聚集在一起时,他们的行为和行动使他们变得更不个性化。
这种思考方式也适用于距离。当人们远离行为的后果时,他们更容易屈服于群体思维。然而,即使是小群体和有限的距离也不能消除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的后果
放弃约束可以是一件好事,当你寻求放松和放松的时候。但是,当放弃约束导致冲动、冒险行为,而你本不会参与这些行为时,它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后果。随着群体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其成员可能会变得更加激进,甚至参与非法行为或规避社会规范。道德和伦理界限常常在去个性化占据主导地位时被侵蚀。
如果某人的行为似乎完全超出了家人和朋友对一个人行为的期望,这会让人们感到困惑,感觉他们从未真正了解这个人。特别是当群体内的行为导致逮捕和法律行动时,一个人可能会失去工作,以及与家人和朋友的重要关系。
没有任何领域比在线环境更能感受到群体思维和个体丧失的影响力。研究表明,去个性化有助于网络解抑制效应,这意味着人们在网上感觉更自由,可以发表评论并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的方式行事。网络欺凌也是不想要的后果之一;美国超过40%的成年人表示他们经历过网络欺凌。
“社交媒体为参与去个性化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在一个动态或帖子上的一两个负面评论,会促使其他人参与负面和网络欺凌行为。他们有一个群体,而且不需要面对他们正在欺凌的个人,所以他们觉得更自在地进行这种行为。当面对个人时,这个人很可能不会说同样的评论。”Patel指出。
如果你发现自己不顾一切,可能会屈服于群体的同伴压力,有几种方法可以保持自我意识,而不加入群体。
减少去个性化的影响
成为一大群人的一部分,拥有共同的经历,几乎可以让人陶醉。但仍然重要的是要保持对自己思想和决定的控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对他人的影响是一个好的开始。
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并对你的行为及其原因保持警觉。在足球比赛中和其他人一起为支持球队而欢呼是件好事。但是,仅仅因为你不同意裁判的判罚就和其他人一起向裁判扔饮料,则不是。情境是关键,知道去个性化是无害的乐趣还是别的什么。
此外,要注意你所在群体的态度和议程。他们有与你相同的价值观和态度吗?如果是这样,他们更不可能开始做违背你价值体系的事情。保持对当前情况的健康视角。
你也可以通过培养同理心来对抗去个性化的影响。如果你在一个变得激动和愤怒的群体中,花点时间想想那个愤怒的对象。一点理解和同情可以大大缓解紧张局势。
最终,自我控制和自我意识是保持你自己的身份而不是采用群体思维的关键。
“归根结底,要看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这个人是否成为了社会信息传播的传染效应的受害者。”Delatorre博士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