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自恋者:如何识别和应对

恶性自恋

“恶性自恋”的概念是由精神分析师奥托·科恩伯格(Otto Kernberg)于1964年提出的,描述了一种包括极端自恋特质和恶意或恶劣性质的心理综合症,其中包括反社会人格障碍、攻击性、施虐倾向和偏执。

恶性自恋者具备与自恋相关的自我中心和夸大特点,但还表现出剥削、施虐和操纵的本性。

他们从事反社会行为,美化自己的施虐本性,享受给他人带来痛苦,对赞美有过度的需求,缺乏对他人的共情,并持有深深的偏执态度。

“恶性自恋者”并不是一个正式的精神病诊断,因为它未被《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所认可。然而,这一心理概念被认为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一种严重形式,用于描述表现出极端自恋特质且具有特别有害或恶意意图的个体。

埃里希·弗罗姆称恶性自恋为“邪恶的精髓”。

恶性自恋者是具有侵略性、傲慢和冷漠的人,他们对权力和社会地位有过度的渴望。他们可能表现出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优秀,应得到特殊待遇或特权。

他们倾向于为了自己的利益剥削和操纵他人,对自己的恶行毫不内疚。

尽管恶性自恋者有冷酷、疏远和冷漠的性格,但在追求自恋目标时,他们可以非常迷人。他们对某些同事忠诚,但通常对他人的意图持偏执态度。

研究人员和心理学家在希特勒、斯大林和毛泽东身上认出了恶性自恋。他们还将《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中的恶毒后母描述为“典型的恶性自恋者”。

恶性自恋者的特征

恶性自恋被认为是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和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结合。

它在概念上和临床上与通常所说的“精神病态”(临床称为ASPD)非常相似,后者的特点是冷酷无情、攻击性和缺乏共情和悔意。

恶性自恋的特点是自恋人格特质和更恶劣或有害行为的结合。

尽管具体的特质因人而异,以下是与恶性自恋相关的一些常见特质的详细说明:

夸大、优越感和特权

根据DSM-5的NPD标准,恶性自恋者有一种夸大的自我意识。他们沉迷于幻想自己的优越性、智力、成功、权力和吸引力。

他们觉得自己有权拥有任何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特殊的、独特的,高于所有人。他们可能会夸大自己的成就、才能或品质以增强自尊心。

为了确保自己始终是关注的焦点,他们可能会表现得大声喧哗和戏剧化。他们期望别人崇拜并服从他们,并会要求和勒索特殊待遇和顺从,即使对方不情愿。

人际关系中的剥削和缺乏共情

恶性自恋者有限的能力去理解和共情他人的感受和需求——除非他们在对方身上看到了某种自利的价值。在他们眼中,其他人只是工具,没有内在价值。

恶性自恋者的情感/情感共情能力较低(即他们不会“感受”到他人的情绪)。

然而,他们可以理智地理解他人的视角和情绪(称为认知共情),只是不会感受到这些情绪。使恶性自恋者如此危险的是他们理解人们的需求、希望和恐惧的能力,以及他们愿意将他人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

当他们想要某样东西或追求自恋目标时,他们可以非常迷人和诱惑。他们可能会利用这种魅力、欺骗或胁迫来获取权力、控制或资源。

马基雅维利式的追求目标

对于恶性自恋者来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赢家(捕食者)和输家(猎物),没有中间地带。在他们看来,目的正当化手段,所以他们会操纵、剥削和欺骗以实现目标。

他们通常是病态的说谎者,编造关于自己成就的虚构故事,并无情地撒谎以掩盖其真实意图。

恶性自恋者之所以常常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适应、努力工作和欺骗。但即使他们看似在行善,他们的真正目的是通过任何手段获得赞美、关注和权力。

浅薄的关系和智力

虽然他们可能成功地爱情轰炸并引诱他人爱上他们,但他们无法建立深刻和亲密的关系。他们只会爱和关心那些能满足其自恋需求的人。但一旦这些人实现了某个目的,就会被贬低和抛弃。

根据心理学家,恶性自恋者在其夸大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刻的自卑感、无聊、疏离和空虚。

他们可能把自己描绘成非凡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但实际上他们是肤浅和无价值的。

为了获得认可和赞美,他们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个性,以操纵情况对自己有利。

反社会特质

虽然恶性自恋者不一定符合DSM诊断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标准,但他们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这些包括:

  1. 不遵守社会规范
  2. 反复从事犯罪行为
  3. 欺骗(例如,撒谎、使用假名、为了个人利益或快乐欺骗他人)
  4. 冲动/无法提前计划
  5. 易怒和攻击性(常表现为身体暴力)
  6. 轻率和不顾他人及自身安全
  7. 无法持续工作和承担责任
  8. 缺乏悔意
  9. 为自己的恶意行为找借口

恶性自恋者可能具有这些特质中的一部分或许多,同时具有高度自恋的人格。

然而,与患有ASPD的人不同,自恋者可以关心和忠诚于他人——但仅限于他们的忠实追随者、盟友或他们理想化的人。

恶性自恋者为自己具有攻击性和施虐特质感到自豪,认为这些是让他们能够主宰和成功的优越特质。另一方面,患有ASPD的人并不美化自己的攻击性或施虐倾向。

攻击性和施虐倾向

恶性自恋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施虐倾向——从给他人带来痛苦或折磨中获得快感的倾向。

他们可能会进行情感、言语或身体虐待,陶醉于对受害者的控制中。他们可能会幻想伤害他人或给他人造成心理痛苦。有些人可能会参与自愿或非自愿的施虐性性活动。

恶性自恋者将他们的施虐倾向视为正面特质,认为他们有权伤害他人。

此外,像所有形式的自恋一样,恶性自恋与高攻击性水平相关。恶性自恋者对批评极为敏感,因此如果他们感知到对其主导地位、优越感或夸大自我的威胁或挑战,他们会变得愤怒。

他们自以为是和施虐的本性意味着他们旨在从心理上和/或身体上惩罚“背叛”他们的人。

他们可能不会总是外显地表现出愤怒,而是可能会精心策划报复,以造成最大的痛苦。

偏执

根据奥托·科恩伯格(Otto Kernberg)的观点,恶性自恋者的偏执是其自我膨胀感的原因。由于他们认为他人不可信任,世界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地方,因此他们必须通过利用自己的伟大和优越来保护自己。

科恩伯格还指出,他们会将自己未解决的仇恨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导致对他人进行虐待或轻视。

他们要么理想化,要么贬低他人,认为任何不崇拜和屈从于他们的人都是敌人,必须被摧毁。

恶性自恋如何影响关系

恶性自恋会对关系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由于其剥削性和操纵性的本质,患有恶性自恋的人往往难以维持与他人的爱、健康和支持的关系。他们具有剥削性和残忍的本质,这可能对他们的伴侣和关系造成沉重打击。

处于自恋关系中的后果 描述如下:

理想化和贬低

自恋者看待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事物和人要么好要么坏。这一特征在恶性自恋者中尤为明显。

最初(尤其是在他们试图赢得你的心时),恶性自恋者可以非常迷人、有爱心和诱惑力。他们会理想化你,把你放在高高的位置上,让你感到特别和被需要。

但是一旦他们注意到任何缺点(因为我们都有缺点)或者你以任何形式挑战他们的权威或夸大幻想,你在他们眼中就会变成“坏”的。

由于他们的黑白思维,他们再也看不到你身上的任何优点;现在他们把你视为威胁或敌人,并觉得自己有权贬低和虐待你。

这种行为令人困惑且高度痛苦,因为一个曾经让你感到如此美好的人现在却表现得好像讨厌你一样。

这种虐待行为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自尊心低下和自我价值感下降。

情感虐待和操纵

恶性自恋者擅长操纵他人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会让你相信他们的伪装是真实的,他们的成功和权力的故事是真的,他们真的是你的梦中情人。

煤气灯效应、忽冷忽热的行为、冷战、推卸责任和扮演受害者的行为开始不知不觉地渗入关系中。

他们巧妙地操纵你,让你相信你是问题所在——告诉你“你嫉妒/破碎/疯狂/是个坏人”——直到你逐渐开始相信这一点。他们永远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是把问题和错误归咎于你。

你会感到羞愧和内疚,尝试一切办法回到过去的样子——让他们再次爱你。当他们偶尔表现出一丝爱意和关怀时,你会感到欣喜若狂并忘记之前的虐待。但你始终如履薄冰,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会激怒他们。

最终,你开始失去自信、自我认知和现实感。你不再知道自己是谁,完全依赖于自恋者。

身体虐待

恶性自恋者通常对伴侣实施身体暴力和性虐待。

他们可能会推你、打你、勒你或拳击你,同时把愤怒归咎于你和你所做的某件事。

事后,他们可能会道歉并承诺再也不会这样做,但如果你不离开(或无法离开),虐待将会升级。他们会慢慢消除你的界限,使你非人化,并像对待财产一样对待你。

不忠

恶性自恋者通常风流成性,喜欢追求新的“猎物”以增强自尊。他们对关系并不忠诚(即使他们声称忠诚),并享受出轨以让伴侣嫉妒。

他们认为自己有权以任何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行事。

自然,这种行为是有毒的、创伤性的和不安全的。它侵蚀了信任,损害了相关人员的情感健康。

长期影响

与恶性自恋者有过关系的人通常会遭受心理健康不佳的症状,例如:

  • 抑郁(例如,情绪非常低落、生活乐趣丧失、睡眠和饮食变化、过度内疚)
  • 焦虑(例如,思绪飞快、高度警觉和其他生理症状,如心跳加快、出汗、胃部不适等)
  • 创伤后应激障碍(例如,闪回、噩梦、恐慌、易怒/攻击性)
  • 自杀念头或意图
  • 自信和自尊心低下

他们可能感到无法信任他人或自己的感知,并责怪自己发生的一切。许多人通过滥用药物或酒精来应对创伤和压倒性的焦虑,这可能会加剧已有的身心健康问题。

恶性自恋对受害者和整个关系都有毁灭性的影响。自恋的本性与健康稳定的关系不相容。不幸的是,大多数自恋者没有改变的动力,即使他们承诺会改变。

案例分析

以下是来自 Goldner-Vukov & Moore (2010) 的两个恶性自恋者的案例分析:

凯伦

“凯伦由一位被动、焦虑且不安全感的母亲抚养长大。母亲虽然爱她,但没有保护她免受父亲的伤害。她的父亲来自低社会经济背景,对成功非常着迷。他在年轻时改了家族姓氏,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够有力量。

他在一家小公司担任经理,夸大了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成就。他对出名和受人尊敬痴迷不已。他偏执、总是竞争心强,并且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他在方便时会撒谎和歪曲事实,并涉及一些轻微的犯罪活动。当他需要某些东西时,他会表现得很迷人,但他缺乏界限,这使他变得侵入性和要求过高。

当他发现女儿在体育方面有天赋时,他‘绽放’了。当时凯伦大约7或8岁。她的父亲因她的天赋而钦佩她,但完全否认她存在的其他方面。

她被要求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练习体育活动,参加比赛,并且当然要赢,赚钱并成名。他会与凯伦竞争,并告诉她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成为一个比她更好的运动员。他谈论女儿的成功就像在谈论自己的成功一样。

当凯伦成名后,他从一个无名之辈变成了‘某个人’。当他不满意凯伦的训练或成就时,他会公开残忍地羞辱她。他会在比赛间歇对她进行身体虐待。她经常带着背部的瘀伤和眼中的泪水训练。

教练、老师甚至公众都认为她的父亲‘疯了’,但没有人帮助她。她的医生甚至不得不向她的父亲隐瞒精神评估结果。

凯伦拒绝进一步治疗。她长大后退出了体育界,过着充满艰辛和苦难的生活。

评论:

凯伦的父亲是一位恶性自恋者。他患有核心自恋型人格障碍(NPD)。他有一种夸大自己重要性的感觉,并且对名声非常着迷。

他需要持续的社会赞美,并利用女儿的生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对女儿的天赋感到嫉妒,但缺乏对其需求的真正共情。

他有反社会行为,并对凯伦进行了身体虐待。即使是公众也显而易见,他非常残忍和施虐,迫害自己的女儿。”

约翰

约翰的父亲从未爱过他,因为约翰身体虚弱且心理不稳定。尽管如此,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他希望有一个能给他带来荣耀的儿子。

约翰的父亲残酷且侮辱人;他身体虐待约翰,并会长时间停止与他沟通。当约翰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时,他的父亲拒绝了他。他从未去医院看望约翰,也不愿支付药物费用。

他的父亲参与了一些可疑的房地产交易。约翰的母亲是一位冷漠、害怕的女人,受到丈夫的情感虐待。她尽一切可能保守家庭秘密,以保护丈夫的名声。

经过一系列未能显著改善约翰精神健康的治疗后,他服药过量结束了生命。他的父亲从未联系过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评论:

约翰的父亲是一个恶性自恋者。他患有核心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并将约翰视为自己自恋的一部分。

当约翰无法满足父亲获得荣耀的期望时,他的父亲贬低并拒绝了他。约翰的父亲在商业谈判中表现出反社会行为。

他在约翰最需要父爱的时候虐待并遗弃了他。他的父亲是施虐狂,将自己的未解决的仇恨和攻击性投射到约翰身上,使他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再有意义。

在伴侣中需要注意的警示信号


识别你的伴侣是否是恶性自恋者将涉及关注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如何对待你和其他人。

如果存在自恋的迹象(例如,脆弱的、恶性的或夸大自恋),寻求来自信任的朋友、家人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支持对于应对挑战和可能退出关系至关重要。

幸运的是,恶性自恋较为罕见,因此你的伴侣患有这种状况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以下是不应忽视的恶性自恋的特征和行为:

自恋特征

恶性自恋者至少符合DSM-5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5条标准,包括:

  • 夸大的自我重要感
  • 沉迷于无限成功、权力、性、聪明、美丽等幻想
  • 认为自己特殊且独一无二,只能与高地位的人或机构交往
  • 极度渴望赞美、赞扬、恭维和关注
  • 有特权感(例如,不合理地期望特殊待遇和立即顺从其要求)
  • 人际间剥削(例如,利用他人以获取个人利益)
  • 缺乏共情
  • 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借口
  • 羡慕他人并认为他人也羡慕自己
  • 高傲和夸大的行为和态度

残忍行为和施虐倾向

虽然并非所有自恋者都天生具有施虐倾向,但恶性自恋者是高度施虐的个体,喜欢对他人造成痛苦、折磨或羞辱。

当一个具有自恋人格特质的人还表现出从伤害或折磨他人中获得快感或满足的倾向时,他们很可能是恶性自恋者。

偏执

对恶性自恋者来说,世界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地方。恶性自恋者是偏执的个体,经常将他人的意图解读为恶意或可疑。

他们认为周围的人要么是白痴,要么是敌人,并无情地迫害他们。他们会理想化少数几个人——通常是那些满足其自恋需求的人——而鄙视其他人。

这种行为结合上述特征是恶性自恋的标志。

冷酷无情

恶性自恋与无情、冷酷和无悔有关。

恶性自恋者可以在理智层面上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情感(“认知共情”),但在情感层面上,他们的共情非常低。

对他们来说,他人更像是物体而不是人类,这使他们能够虐待和无视人们及其感受。因此,他们可以进行虐待、撒谎和操纵而不感到内疚。

如果你告诉他们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情,他们不会表现出任何情感或表达悔意。

如何保护自己


如果你与一个恶性自恋者有关系,这几乎不可避免地是一个你应该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安全考虑离开的虐待关系。

管理与恶性自恋者的关系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他们看不到任何改变的理由。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与恶性自恋者密切接触会对你的健康造成伤害,使你极度焦虑、顺从,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管理与恶性自恋者的关系:

设立界限和自我关怀

尽管为自己设立明确的界限并坚定地沟通这些界限是有益的,但恶性自恋者很可能会完全打破这些界限。不幸的是,大多数与恶性自恋者有关系的人最终会屈服于伴侣的要求,忍受任何虐待行为,因为他们感到害怕和挫败。

与恶性自恋者设立界限特别困难,因为他们会将你尝试实施限制的行为视为对其权威的挑战。

这可能会加剧他们的虐待和操纵行为。为了尽可能保护自己,你应该谨慎行事。

你可能希望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试图改变他们或关系。恶性自恋者没有改变的动力,所以你的精力最好用于思考如何照顾自己的健康和福祉。

这可以包括锻炼、接受治疗、与支持你的朋友和家人相处,以及参与带来快乐和满足感的爱好。

做一些反思,考虑这段关系对你的影响。思考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你的界限在哪里(例如,不忍受虐待行为),然后制定行动计划。

寻求专业帮助

咨询有处理自恋虐待经验的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在从虐待关系中恢复时非常重要。

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指导,验证你的经历,并提供应对关系挑战的策略。

离开关系

你是否应该继续与恶性自恋者保持关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然而,如果你决定离开,确保你是安全的,因为他们可能会有强烈的负面反应。以下是一些建议:

  • 不要告诉他们你要离开或去向
  • 确保与信任的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
  • 必要时联系当地当局
  • 待在一个你知道会安全的地方
  • 准备足够的现金,以防他们访问你的银行账户
  • 检查设备上的追踪器
  • 注销所有设备上的账户
  • 离开时带上重要的文件(例如护照)和贵重物品

康复和疗愈

从自恋关系中恢复需要时间、耐心和努力。与信任的朋友、家人或支持团体建立联系,以获得情感支持和验证,这会有所帮助。与理解你经历的人分享可以帮你获得新的视角,减少孤独感。

参考资料

DeAngelis, T. (2022). 更广泛的精神病学视角. 心理学监测, 53(2). https://www.apa.org/monitor/2022/03/ce-corner-psychopathy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2013).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5版). 弗吉尼亚州阿灵顿.

Glad, B. (2002). 为什么暴君走得太远:恶性自恋与绝对权力. 政治心理学, 23(1), 1-2.

Goldner-Vukov, M. & Moore, L.J. (2010). 恶性自恋:从童话到现实. 多瑙河精神病学, 22 (3), 392–405.

Kernberg, O. F. (1974). 对自恋人格治疗的进一步贡献. 国际精神分析杂志, 55, 215.

Kernberg, O.F. (1984). 严重人格障碍. 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耶鲁大学出版社.

Srivastava, A.A. & Opler, D.J. (2020). 死神笔记中的恶性自恋:我们应该同情没有共情的罪犯吗?学术精神病学, 44, 358–361.

Vaknin, S. (2007). 恶性自恋:重新审视自恋. 自恋出版.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