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驱力减少理论与人类行为
驱力减少理论认为行为是由需要减少生理不平衡或“驱力”所驱动的。该理论基于稳态的概念,即维持平衡状态的需求。当人们经历如口渴、饥饿等驱力时,他们会受到激励去采取行动以恢复平衡并回到均衡状态。
驱力减少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变得流行,作为一种解释行为、学习和动机的方式。该理论由行为主义者克拉克·赫尔特(Clark Hull)提出,并由他的合作者肯尼斯·斯宾斯进一步发展。根据该理论,驱力的减少是动机的主要力量。
尽管驱力减少理论在心理学中一度占据主导地位,但现在它基本上被忽视了。尽管如此,学生仍有必要了解赫尔特的想法,以理解他的工作的影响,并看到其他理论家是如何通过提出他们自己的理论来回应他的观点的。
本文探讨了驱力减少理论如何运作,对赫尔特理论的批评以及一些替代的动机理论。
驱力减少理论概述
赫尔特是最早尝试创建一个旨在解释所有行为的大理论的理论家之一。他在耶鲁大学开始工作后不久就开始发展他的理论,借鉴了查尔斯·达尔文、伊万·巴甫洛夫、约翰·B·沃森和爱德华·L·索恩戴克等多位思想家的观点。
赫尔特基于稳态的概念,即身体积极地维护某种平衡或均衡状态。例如,你的身体调节体温以确保你不会过热或过冷。赫尔特认为,行为是一种维持这种平衡的方式。
基于这一想法,赫尔特认为所有的动机都源于这些生物需求。在他的理论中,赫尔特用“驱力”一词来指代由生物或生理需求引起的紧张或唤醒状态。口渴、饥饿和需要温暖都是驱力的例子。驱力产生一种不舒服的状态,一种需要减少的紧张状态。
为了减少这种紧张状态,人类和动物会寻求满足这些生物需求的方法。当我们口渴时喝水,当我们饥饿时吃东西,当我们寒冷时调高恒温器。他建议,人类和动物将会重复任何能够减少这些驱力的行为。
条件反射和强化
赫尔特被认为是新行为主义的思想家之一,但他和其他主要的行为主义者一样,认为人类行为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和强化来解释。
根据赫尔特的说法,驱力的减少作为该行为的强化。
这种强化增加了未来在同一需求出现时,相同刺激引发相同反应的可能性。为了在环境中生存,有机体必须表现出满足这些生存需求的行为。
“当生存受到威胁时,有机体处于需要状态(当生物学上的生存需求未得到满足时),因此有机体会表现一种减少需求的行为”,赫尔特解释道。
在一个刺激-反应(S-R)关系中,当刺激和反应之后伴随着需求的减少,这增加了未来相同刺激引发相同反应的可能性。
赫尔特的驱力减少公式
赫尔特的目标是开发一种可以用数学表达的学习理论,创建一个可以解释和理解人类行为的“公式”。
数学演绎行为理论
sEr = V × D × K × J × sHr - sIr - Ir - sOr - sLr
- sEr:激发潜力,表示有机体对刺激(s)产生响应(r)的可能性
- V:刺激强度动态性,意味着某些刺激比其他刺激具有更大的影响
- D:驱力强度,由生物剥夺的程度决定
- K:激励动机,表示目标的大小或幅度
- J:允许有机体寻求强化之前的延迟
- sHr:习惯强度,由先前的条件反射建立
- slr:条件抑制,由于先前缺乏强化引起
- lr:反向抑制,或疲劳
- sOr:随机误差
- sLr:反应阈值,或产生学习所需的最小强化量
赫尔特的方法被认为过于复杂,但同时批评者指出,驱力减少理论未能充分解释人类动机。尽管如此,他的工作确实对心理学产生了影响,并对未来动机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驱力减少理论的批评
虽然赫尔特的理论在20世纪中叶很受欢迎,但它开始逐渐失宠,原因有很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批评者开始指出驱力减少方法的缺陷。
缺乏普适性
由于他强调将变量量化到如此狭义的方式,他的理论缺乏普适性。
然而,他对严谨实验技术和科学方法的强调确实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无法解释次级强化物
赫尔特的驱力减少理论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它没有解释次级强化物如何减少驱力。
与直接减少生理和生物需求的口渴和饥饿等基本驱力不同,次级强化物本身并不能直接减少这些需求。以金钱为例,虽然金钱允许你购买基本强化物,但它本身并不会减少驱力。尽管如此,金钱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强化物。
不能完全解释行为
驱力减少理论学习的另一个重大批评是它不能解释为什么人们会从事那些不减少驱力的行为。例如,人们经常在不饿的时候吃东西或在不渴的时候喝水。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实际上会参与增加紧张感的活动,如跳伞或蹦极。为什么人们会寻求增加紧张感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不满足生物需求,还会使他们处于相当大的危险之中?驱力减少理论无法解释这些行为。
驱力减少理论的影响
尽管赫尔特的理论在心理学中已经不再流行,但了解它对当时其他心理学家的影响以及它如何有助于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是有意义的。
为了全面理解后来提出的理论,学生需要掌握赫尔特理论的基本概念。
例如,许多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提出的动机理论要么基于赫尔特的原始理论,要么专注于提供替代驱力减少理论的方法。
驱力减少理论的替代方案
其他动机理论包括:
- 唤醒理论认为人们受动机驱使去进行行为以维持一定的生理唤醒水平。理想的水平因人而异,导致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寻求刺激或放松。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为赫尔特方法的替代方案出现,建议人类行为由某些生理和心理需求驱动。这些需求从最基本的需求开始,逐步发展到更复杂的需求。
- 激励理论认为行为是由外部激励物驱动的。它认为我们的行为直接受外部奖励的影响。例如,你为了获得好成绩而学习,或者为了获得奖金而在工作中付出额外的努力。
-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受到体验自主性、胜任力和归属感的需求的驱动。人们希望感受到自己行为的控制感,努力提升这些行为的能力,并需要体验到一种归属感。
其他研究人员提出了赫尔特理论的现代改革版本,修正了原始理论的一些缺点。
总结
驱力减少理论认为我们采取的行为是由需要减少生理驱力产生的紧张所驱动的。该理论基于稳态的概念,即维持体内平衡的需求。
这一理论在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理解生理状态如何在动机人类行为方面。然而,随着它未能充分解释复杂认知、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在我们行为动机中的作用,该理论已被其他理论取代。